你也跟我一樣每個月最期待五號嗎?
為何~~~?因為要發薪水啦!
一號到四號都是蘋果麵包果腹
一起回顧JC賣到全省斷貨的著作
最令人蕩氣迴腸的兩個小文章
☆博客來網路書局購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9855?sloc=main
【Incredible不可思議的英文學習法 -- 身無分文的苦日子】
還記得第一次打工是在超商,由於薪水下個月才會入帳,所以我整整一個月完全沒有生活費,當初非常豪爽地跟家裡說會負責自己的生活開銷,第一個月卻還是開口要了生活費。一天到提款機查詢是否入帳數十次,可是結餘還是只有12元,最後我也不好意思打電話回家裡問一為什麼還沒有匯錢,因為我知道家裡真的擠不出任何錢了,否則爸媽怎麼會讓我一個人身無分文待在台北?
無計可施底下,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幾個找錢的方法。相信我,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山窮水盡、毫無援助的感覺。以下找錢的方法,連我多年後回想都覺得太扯!當時我想到宿舍有七層樓,每一樓都有一整排廁所,我猜應該有人上完廁所拉褲子的時候銅板不小心掉落,沾到尿液或糞便不想撿,於是我逐樓搜查,竟也讓我找到總計12元的銅板,到超商買蘋果麵包止飢。
一包蘋果麵包便足夠讓我撐過一天,但明天終究還是會來,我還是會肚子餓,突然想到每一層樓的廁所外有一排洗手台可供學生洗衣服,洗手台旁邊都附有一台脫水機,在那個年代大部分的宿舍只提供脫水機而沒有洗衣機,我實在愛死脫水機了!因為有一些同學不知道脫水的時候,衣服口袋裡如果有紙鈔忘記拿出來,錢便會隨著離心作用掉出來,拿走衣服時如果不仔細檢查,可能不會察覺到有紙鈔掉在裡面。我知道拿人錢財是不對的,但窮途末路、飢餓難耐的我真的別無選擇了,那一天還真的讓我撈到一張50元大鈔,非常奢華地買了兩條長吐司。
就這樣又過了四、五天,但吐司再長總會有吃完的一天,我必須再想其他方法找錢。接著我又想到每一層樓的正中間都有交誼廳,交誼廳裡面的沙發縫便成為我搜刮民財的好地方。半夜時分我拿著空中英文雜誌,佯裝讀英文,嘴裡雖然唸著This is a desk. That is a table. But all I want is sofa…,眼睛卻不斷地查看附近是否有人,一沒有人,便立刻伸出雙手尋找沙發縫中同學掉落的銅板,實行「假讀書、真找錢」之勾當,七樓尋找下來竟然也有三十幾塊,又去買了一條長吐司。這也難怪這些年來我早餐很少吃西式餐點,因為再看到「吐司」我會「吐死」!
同學不經意掉落在宿舍裡的錢,幾乎被我搜刮一空。在榨不出任何銅板的時候,我想到了同棟宿舍的同班同學-郭信和。每晚八點他都會躲在自己房間看當紅連續劇《阿信》,我於是假裝想看電視去敲他的房門,他也非常大方地邀我入內一起看。看到一半,我以極其自然的口氣問他:「光看電視很無聊耶!有沒有東西可以吃啊?」郭信和非常慷慨地拿出吐司要招待我…哇靠!又是吐司!我問他有沒有別的,像是餅乾或泡麵,他便拿出一條還沒拆封的檸檬夾心餅給我,真是感動啊!
但是接連一個禮拜我都去敲門要東西吃,他似乎也察覺到我身上好像沒錢了,於是塞了三千元給我,我的眼淚幾乎就要奪眶而出,他為了讓我心裡負擔不那麼重,還跟我說那是他多出來的錢,告訴我不用急著還。也因為他這句話,這筆錢…我到現在還沒還!淡江大學日文系郭信和同學,當你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請你跟我聯絡!我〜要〜還〜你〜錢〜!
還有一段期間也需要同學救濟,就發生在轉換工作之際。當時一位法文系的吳繼平同學,也曾經借我三千元,他把錢塞在一張卡片裡面,卡片上的文字充滿不捨與鼓勵的話,他說我們將來都會成功,因為我們都是一群很努力的人,但眼前經濟有困難,所以我們需要互相扶持、互相救濟,他希望這三千元可以發揮最大的功效,幫助像我這樣有為的人。淡江大學法文系吳繼平同學,當你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請你跟我聯絡!我〜要〜還〜你〜錢〜!
這段故事在告訴我們什麼?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嗎?不,是人間自有真情在。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一路上有許多貴人出手相助;後來才知道我很幸運是因為我很努力;我愈努力我就愈幸運!因為只有努力的人才會遇到貴人。
【Incredible不可思議的英文學習法 -- 我知道我要的是什麼!】
是什麼樣的意志力與心理建設,讓我熬過這長達十二年的時間?大學延畢一年、第一個碩士因為寫不出論文而延畢兩年、第二個碩士學分修得比一般碩士多出兩倍,因此多讀一年。多少次清晨四點起床,就為了趕搭五點的統聯,好能夠趕上南部八點的碩士班課程;在周末或沒有排研究所課程的時間,一天排進八堂課,到處兼家教或上英文課賺取生活費。當時在地X村美日語教英文,時薪只有285元,教了一整天八小時也不過賺進2280元,一周排課三天,一個月薪水大約是兩萬多,扣除掉生活費和交通費,能夠運用的閒錢真的是不多。在地X村的那五年根本沒有多餘的錢拿給家裡,就算媽媽不抱怨,兩個妹妹也為家裡叫屈,她們只有高職畢業,因家境不好被迫出社會工作,雖然賺得也不多,但都有拿錢貼補家用,只有我可以繼續升學而且沒有拿錢回家。
最莫名奇妙的是我家附近早餐店的老闆娘,她曾好奇地問我:「先生,你是找不到頭路嗎?我觀察你好幾年了,其他上班族都要趕著去上班,你是少數可以悠閒吃一小時早餐的人。還是…還在讀書嗎?可是很久以前我有問過你媽耶!那時候你媽說你已經大學畢業了,可是都已經過七、八年了,你有繼續升學嗎?那是讀什麼,怎麼會讀這麼久?」連番問號轟炸使我應接不暇,一時也不知道該從何答起…。
其實媽媽的親朋好友也經常有同樣的疑問:為什麼長那麼大了還在讀書、打工?這樣的日子我還要持續多久?這種質疑的眼光在這些年來從未間斷過,而我也並非沒有信心動搖過。我曾經不斷地問自己:資質差難道還要堅持讀書嗎?因為堅持讀書而不能做正職工作來維持家計,值得嗎?
就像我曾經引用艾默生的名言:「一個人有了目標,全世界會為了你讓路。」我知道我的目標是什麼,我知道我要的是什麼,我不會讓閒言閒語或內心的惡魔阻擋我的去路;如果我要成為頂尖的專家、賺取一流的薪水,我就必須不斷增進我的知識與技能。我的老師常說我資質平庸,我卻覺得我是一個天才。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每一個孩子都藏著一個天才。」我的天份就是在教書,雖然我很不會讀書;我的優勢在於把深奧難懂的想法轉化成淺顯易懂的學習方法;我的強項就是讓上千個人哄堂大笑;我唯一的才能就是堅持,所以我知道我會贏得最後的勝利。困難與失敗如果沒有使我倒下,就會讓我更堅強!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所受的苦難。要成功,吃苦要當作吃補!
淡江大學畢業學分 在 劉中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臉書突然跳出來這邊兩年前的文章,想起了每年熱血澎湃的授課。
今年秋天我沒有去淡江講課,實在是太忙了,分身乏術。家裡有兩個小孩要顧,自己的健康也出了一點問題,需要調養。(淡江實在太遠了,我來回要四個小時⋯)
但是我的教學的熱愛還是沒有改變。
這篇長長的文章,是因為一個學生休學,我一時有感所以寫下來的。
「找到生命中讓人心跳加速」的事情很重要。
學生說他找到了,所以要休學。
他覺得大學沒有意義。
可是我還有一些別的想法⋯⋯
————————————
一棵樹的成長,說不出是因為哪一滴水
這學期淡江「説故事與創意」最後一堂課之前,我收到一封讓我非常難過的信,一位課堂上表現不錯的學生學生告訴我,他已經休學了,但是他因為喜歡我的課,依然堅持每一周都來淡江上課,並且完成期末報告,雖然已經沒有學分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悲傷,這個孩子找不到在大學唸書有什麼意義,他認為浪費時間在不喜歡的科目,將來畢業的工作也不見得跟所學相關,不如早點出社會去磨練。
雖然他說我是「上大學以來唯一心跳加速的課」,但是看到信的當下我只想大哭一場!
為什麼大學教育留不住學生?
為什麼我很努力,他很喜歡這門課,他還是要走?
他的信很長,有條有理列出他思辯的過程,也和我分享他正在做的心跳加速的事。
我無力挽留他,又一時間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淡江的最後一堂課,我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要跟台灣的學生、還有大陸的學生說。
我一直鼓勵學生要找到「讓自己心跳加速的事」,這位學生休學的手續已辨好,既然是深思熟慮的決定,我深深祝福,至少他已經知道他要什麼,敢放手去追,這一點是可喜可賀的。
但是大多數的學生,在大學時候,是不太清楚自己要什麼(我大學時候就一片迷惘)。
難道迷惘的學生就只能「在大學渾渾噩噩過日子」嗎?
最後一堂課我跟大家討論的這個問題,在課堂上提供我的想法。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課叫做叫理則學,訓練邏輯思考,這門課在我們系上是微不足道的一門課,不知道為什麼我卻特別被吸引,那些富有哲思的推論過程常讓我驚嘆,往往徹夜深思。我想當年我的同學們,記得這門課的人應該不多,說實在,理則學也很難迅速轉換成立即可見的什麼咚咚,可是,多年後,我進報社,一邊工作、一邊念研究所,在漫長的問題意識摸索後,最後竟然在三個月內爆發寫完十萬字的碩士論文,口試的老師讚嘆我的論文難得的通順流暢,我猜,那是因為我對於文章前後脈絡的邏輯敏銳度特別強,大到一個章節,小到一個語句。
後來,開始寫劇本,邏輯思維再度讓我可以自由遊走在因應各方單位需求的各種版本的故事裡,任何時候問與我討論任何一個版本的任何一場戲,我都能馬上應對,不會錯亂。這種邏輯思維的能力,在修課的當下,我實在也不知道對我的未來起什麼用處。
所以我覺得重點不是大學的課程有沒有意義(立即功效),而是自己有沒有用心學習,從中得到一些「思想的啟發」,這個啟發不是馬上就看得見的「技術性的成果」,不是會寫一個很厲害的程式,馬上拍出了不起的影片。
但是,它就這樣一點一點讓人變得不一樣。
只要有用心成長,很多在當時看起來「沒有意義」的東西,最後卻可以內化在我們心裡紮根,在某一天忽然間變得「很有意義」。
我想起紀錄片「單車天使」的導演周抱樸,他大學時代念的是航太科技,後來他放棄當太空人,決定拍片當導演,本來以為大學所學毫無意義,可是他現在著手創作科幻電影劇本,老天啊!他寫的太空人一定寫得格外像回事呀!
又想起金鐘編劇徐譽庭,求學時代學的是室內設計,看起來跟編劇也不搭嘎,但當她開始寫劇本後,發現她的空間感特強,組織架構能力也超厲害,原來看似感性的故事創作,其實更需要理性的架構,而這些理性訓練,竟然是源自那久遠之前的學習。
所以啊!
一棵樹的成長,你說不出是因為哪一滴水給它的滋潤,但是,當它開放心胸、雙手向上,認真吸收每一滴天上落下的雨水,他就不知不覺在長大。有一天他自己也嚇一跳:「哇!我長得頭好壯壯好迷人喲~」(但是傑克的魔荳不算嘿,那種一夜高聳入天的,是魔法啦!)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始終覺得,大學是最後一個可以讓你迷惘到爆炸、不斷犯錯卻可被包容、盡情撒野玩樂的階段,出了社會,當你的身分不是「學生」,你還這樣放肆的茫盲忙,講出來螞蟻都要嘲笑了。
最後,又更重要的一點是,大學也不光是學學業啊!我在大學擁有了許多感情特殊的死黨、閨密,還有其實念書時候沒那麼熟,可是畢業以後卻很罩我、挺我的好同窗(有一年我失意到上海去,一位我和他大學四年講話不超過十句的老同學,竟然毫不猶豫收留我睡他家…..)。這種與人連結的能力、互動相處的智慧、不帶利益關係的友情,不也是大學的意義之一嗎?
說完了,我祝福那位勇敢去尋夢的同學,但也鼓勵「還不知道要幹嘛但是奮力在學習」的同學,只要每分每秒都在成長,每一滴水都有認真吸收,遲早會長成一棵風貌獨具、風情萬種的大樹,當你搖曳生姿的時候,你會感謝每一滴滋潤過你的雨水。
我感謝我淋過的每一滴雨,讓我有能力回校園教書。
淡江兼課第十一年,我仍舊可以感受到我的熱情一如最初。
下面是學生的信的結尾:
————————————————
為什麼我還會每個禮拜空出星期五的2點到4點 從台北市回到淡水上課
因為在學校我修的課裡,唯一能讓我心跳加速的課就是老師你這堂了😁
希望老師可以把你更多的精神傳給未來的每一個同學們
讓大家開始思考什麼事情會讓自己心跳加速,我們還青春,我們一刻都不能閒。
很高興因緣際會的遇見老師,我相信能在這裡遇見妳大概是我修了好幾輩子的福氣了吧。
再次感謝老師
祝福中薇老師永遠貌美
淡江大學畢業學分 在 不敗教主-陳重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游泳曬太陽之後
來碗剉冰最清涼
各位上班族辛苦啦~
要怎麼收穫,就先那麼栽。
記得暑假我在抱怨太長太集中
有網友說我們當老師的已經很幸福
這樣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首先,寒暑假是國家的制度
我們只是遵循
我剛畢業時一樣在私人企業上班
為了安穩放寒暑假
我從台北跑到基隆當了五年的流浪教師
還到高師大進修教育學分
到淡江大學補修數學學分
接下來就是一邊上班,一邊準備教師甄試
長達六年後,我才當上公立學校正式教師
請問你,你願意為了放寒暑假而犧牲一切嗎?
萬一一輩子考不上公立學校,你願意賭注下去嗎?
我的寒暑假完全是我努力拼來的,哪裡佔便宜了?
同樣的,很多人一邊上班一邊苦讀,熬了很多年才考上公務員。
一個年改議題,軍公教全部被汙名化,傷害的其實是國家的制度。
我們要努力多少年才能夠考上教師跟公務員
大家知道這有多麼難考嗎?
就是因為難考,國家才可以選到優秀人才來為民服務。
給優秀人才好一點的待遇跟退休金,天公地道啊~
如果給軍公教很普通的待遇,國家只能用普通人來幫大家服務。
你敢把小孩給這樣的老師教嗎?
如果羨慕軍公教,你也可以努力考進來。
好的待遇跟好的制度,才能夠吸引好的人才。
我就是因為退休金不迷人,又賭爛被汙名化,乾脆不教了!
我現在不用上班,輕鬆自在,也不缺錢用,這是我過去25年辛苦累積下來的。
千萬不要又罵說不上班還有錢,不公不義啦了。
很多人只看見別人成功的一面,卻忽略人家背後的努力跟汗水。
與其仇富,還不如效法。
我從來都不仇富,我欣賞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