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慎入 #生活文
一連大睡了好幾天,跟半年前睡眠障礙人生完全無法連結,每次假日或者返鄉,就是體力值完全榨乾用盡的時刻,已經不是鐵腿而已,還有鐵手、鐵肩、鐵脖子,才笑說原來自己的睡眠障礙...是因為還不夠苦、不夠累。
大約半年前,送別了摯愛的母親,到了他想去的西方,陪著她,守護著她,最後她留下一個燦爛的笑容,全身柔軟,告訴我們她到彼岸了,並在那裡等我們。
我想很多粉絲也從一些蔬食店家好友們,知道了這件事,甚至寄了小卡片到我愛店朵雷米鼓勵我,一直以來我沒有公開在版上提過,本希望這裡一直是想給大家愉快的訊息,但母喪有點太痛,我無法真正快樂地笑著,甚至幾度思考無法繼續經營這個粉專,想要就此畫下句點。
一直覺得能夠慢慢退下的原因是,這個圈子的發展,我所惦念的,都有人在做了,我很開心看到這個景象,從起初素食資訊不發達,到現在網紅、YT的崛起,提供了大量的訊息,包括環保、動保、公益、等等的資訊。
蔬食已經成為主流之一,經營得有聲有色的人,大有人在,在這蔬食當道的時代,所以我很放心,在這段期間,很多事我放下了,婉拒了合作邀請、媒體的採訪、企業的演講、電視和活動主持的工作,對於過去的我,會覺得這是在解鎖人生成就,但現在我懂得讓賢,懂得成人之美,我跟企劃說我不配...🙂因為還有我覺得更棒更好的人在。
轉淡的生活,讓我重新對於人生看得更深更遠,在家庭轉折的狀態,光是要維持生活的穩定就不容易,讓曾經安穩舒適的家如常地繼續運作下去,甚至包括自己和親人的身心狀態,投入所有的心力,所以一直沒有多餘的心力與大家對話。
但久了我又發現...其實我的很多粉絲不是素食者,包括耀臨哥和我的一些朋友,因為我而自主吃素的所有人,在我轉淡後他們頓時失去了一股力量。百般的思考後,還是決定重新提筆,我告訴自己,如果還有一兩個人願意為此吃素,改變一餐的飲食,自主選素食,那麼就有意義與價值,讓葷與素不再是衝突的,沒有界線與隔閡。
自主吃素,是在經營蔬食後這兩三年,才畫下的藍圖,過去的人不吃素,是因素食不方便、選擇少、不多元,如今已經躍進到素食資訊大量豐富的時代,要如何跨越葷素讓人能夠「自主吃素」,發自內心願意嘗試素食,我持續地找,在一年前找到的答案,是要能有感動他人的性德與涵養。
一個人的言行,能夠帶給身邊的人美好愉悅的連結,讓眾人接觸到了,都能恭敬佩服,升起歡喜的心情,那麼不用透過過多的語言,也能真誠感動他人,進而影響他人的行為。自主的改變,不需要經過辯論、不用經過鬥爭、沒有對立、沒有副作用,而且這項行為會持續且深遠,柔和而紮實。
這陣子的沉澱,也是自己進修的時刻,在艱難的環境,都要能有清淨安和的心,雖然消失了,但是腳步沒有停。
謝謝身邊的人一直帶給我們很多的溫暖與鼓勵,謝謝為了我吃素的家人、親友、同學、學長等等。
也謝謝每一個還在緹兒蔬食夢,陪伴我成長的你。
謝謝🙏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介紹 訪問主編:李志煌 內容簡介: ◎來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觀賞各類展品時—— ●除了「一般觀賞印象」與「外界評價」外,你還能提出其...
涵養 內 德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真的有受過《論語》相關內涵的薰陶,最起碼在行為上一定是如同春風一般很好相處,與人為善,因為他懂得尊重他人,心胸隨時要如同丘壑一般。與人相交,凡事都是把仁和義做得徹底,行得乾淨,而對於利,卻視之如敝屣不予重視,這是因為懂得重視天理、守得住天理的人,人世間的慾望必然淡薄;相反地,只在乎自己的私慾,在處理公務上必然有所疏失,平日注重虛文縟節者,注意地去觀察他,必然會有所發現他原來只是一個浮誇不切實際的人。關於這點,張老師曾經跟我提過:「你還年輕,不善於觀察人性,但是,第一眼很重要,並不光是眼緣好就可以,你還要觀察這個人的第一印象具不具備有讓人家看起來安定、穩重、深沉、祥和,如果有這種特質,基本上這個人的人品不會壞到哪裡去,其他的有些人看起來雖然感覺很乾脆,很果斷,但是,有時卻容易流於自我和固執……」
張老師雖然是一位做學問的人,但卻有自己的風骨和原則,所以我看她平日結交的朋友也都是些令人很尊重的長者,她也曾經說過:「如果說到大事會痛心疾首的人或者看不起世俗煙火味重之人,最起碼這個人還會是一個賢良之人。那什麼是普通人?普羅大眾之中,如果你碰到的朋友整天渾渾噩噩、混世追俗,就不必太過於深處。有一種人千萬不可以交,所做行為散亂、敗俗,完全不顧綱常,此類人絕對要敬而遠之;如果有機會結交到見識、常識、學識異於常人者,所做、所說出類拔萃,完全以道依理做為行事之準則,這類人可以優而擇交,但最起碼如果無法做為優先,若有機會,也可以擇交氣質出眾,不落俗套之人.......」
張老師曾經在中年時,由於她的先生投資失當,也曾經度過一段流離轉徙的日子,數年後再有機會重遇,張老師講了一段話讓我覺得感觸頗深:「無饜之欲,亂之所生,不平之氣,亂之所成。」在往後的日子裡深覺頗為受用,的確也是如此。一個人行走於世,如果容易為境界所感、所侵,而有所失節,這全都是因為自己的內德涵養不夠所致,讀過聖賢書,依憑行事,則斷然不會逢低處就澤就濕,擇高處便昂首,真正的君子應該在一切橫逆顛簸之時,仍然毫髮未損於高低。
節錄|尋求立身處世的道理,最基本要從禮開始 https://teacherwang.pse.is/師者第貳冊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涵養 內 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天籟美音 - 范姜毅大師班講座》
◾️時間:2021年09月05日(日)13:00
◾️地點:山愛音樂學院 史坦威音樂廳
(高雄市楠梓區軍校路700號)
◾️主辦單位:天籟美音、高雄愛樂演奏家室內樂團、山愛音樂學院
◾️專題講座:貝多芬 「悲愴」奏鳴曲 演奏示範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8 in C minor
#開放預約中
13:00 貝多芬 「悲愴」奏鳴曲 演奏示範講座(開放預約名額中)
12:10-19:00 大師班指導 (開放旁聽觀摩)
◾️大師班講座之演奏示範/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專任教授— 范姜毅
鋼琴家范姜毅被國際知名鋼琴學家阿里瓦迪譽為超凡技巧、品味的詮釋,變化無窮,令所有聽眾無不一折服,活躍於樂壇的鋼琴家范姜毅,14歲即獲Carl Filtsch國際大賽第一名,自此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之後陸續在華沙蕭邦、比利時伊莉沙白、巴黎隆堤博鋼琴大賽,以色列魯賓斯坦、以及莫斯科李希特鋼琴大賽共獲得30多項國際比賽優勝及各國樂壇與政府頒發的榮譽殊榮。
范姜毅17歲即進入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26歲博士班畢業獲得漢諾威音樂學院鋼琴演奏教職,創下該校最年輕的教師。
范姜毅教授目前任職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在演奏與教學領域成就卓越,人格高貴,具有極高尚的音樂德望,是音樂家最富涵養與純摯的名家典範。
得獎紀錄:
*羅馬尼亞卡爾弗列許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
*德國漢諾威蕭邦協會鋼琴大賽第一名
*台灣國際蕭邦大賽第一名
*德國安東魯賓斯坦鋼琴大賽第一名
📍歡迎報名專題示範講座、大師班旁聽
🔻講座、大師班時程/曲目
▪️12:10-13:00
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東方幻想曲
▪️13:00
專題講座:貝多芬 「悲愴」奏鳴曲 演奏示範 (開放預約名額中)
▪️14:00-14:50
F.Chopin: Ballade No. 3 in A-Flat Major op.47
蕭邦: 第三號敘事曲,作品47
▪️14:50-15:40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ajor, Op. 26, mov.I
普羅高菲夫 : 第三號C大調鋼琴協奏曲,作品 26,
第一樂章
▪️15:40-16:30
Prokofiev: Sonata No.3 in A Minor Op.28
普羅高菲夫 : 第三號 A 小調奏鳴曲,作品 28
▪️16:30-17:20
Rachmaninov: Tableaux Op39, No. 6
Scriabin : Etude op.8 No.12
拉赫曼尼諾夫:《音畫練習曲》,作品三十九之六
史克里雅賓:練習曲,作品八之十二
▪️17:20-18:10
史特拉汶斯基/阿戈斯崹:《火鳥》
▪️18:10-19:00
Rachmaninov: Tableaux Op39, No.1
拉赫曼尼諾夫:《音畫練習曲》,作品三十九之一
📍歡迎報名專題示範講座、大師班旁聽
#限量名額 #開放預約中
📍詳情🔍 山愛音樂學院
📍報名(毛薇藺 0952-155486)
涵養 內 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介紹
訪問主編:李志煌
內容簡介:
◎來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觀賞各類展品時——
●除了「一般觀賞印象」與「外界評價」外,你還能提出其他論點嗎?
●你能清楚且簡潔地說明,眼前這幅作品為何能成為名畫嗎?
●巴洛克、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的特色各是什麼,差異何在?
●宗教畫、風景畫、人物畫、抽象畫……創作訴求大不同,怎麼解讀?
「顏色很漂亮」、「構圖很有張力」、「真不愧是名畫」……,
這種訴諸「感性」的鑑賞方式十分重要;但,光有感性還不夠。
一般人缺少的,是「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日本最紅火的藝術專案負責人秋元雄史,帶你這樣鑑賞西洋美術:
步驟一/從作品表現鑑賞:看懂繪圖技巧、色彩與主題等。
步驟二/從歷史背景鑑賞:理解創作當時的社會與思想背景等。
藝術名作中的確存在著「留芳百世,聞名全球」的理由。
如果沒能仔細地解讀暗藏其中的各種主題與寓意,
就只能淪為膚淺的走馬看花、拍照打卡。
相較於此,習得「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就能更接近西洋美術本質,
日後不論碰上何種藝術作品,都能觸類旁通地舉一反三。
本書共收錄23件(共22幅名畫與1件工業製品)西洋美術史上,
曾引發各類革命性演進的關鍵作品,
透過這些曠世巨作的剖析與解讀,無痛習得「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而在掌握了這套「作品表現、歷史背景」的美術鑑賞術之後,
觀看其他作品時,你的觀點與視角也會跟著改變。
面對藝術創作,你會有更深層的體悟、發表評論時更言之有物;
告別過去「真好看」、「好漂亮」、「很特別」等空洞感想,
成為談吐更有涵養、品味更上層樓的成熟大人。
◎館長帶逛!秋元雄史教你這樣參觀美術館,保證值回票價
‧常設展通常票價便宜,可用來練功;若是特別企畫展,先上網做功課。
‧就算一頭霧水也沒關係,觀展當下就是「張大眼睛用力看」。
‧把眼前所見全數「語言化」,看見什麼就說什麼,有助理解與體悟。
・其實沒人看得懂「抽象藝術」,這時把「體驗」設為首要目標即可。
・太多作品逛不完?那就以「五件集中」的方式加速參觀,怎麼做?
美術鑑賞已是現代成熟大人必備的全新知識,
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就讀秋元雄史的西洋美術鑑賞術。
【全書收錄作品一覽】
●《雅典學院》拉斐爾.聖齊奧
●《蒙娜麗莎》李奧納多.達文西
●《最後的審判》米開朗基羅
●《倒牛奶的女僕》約翰尼斯.維梅爾
●《世界的起源》古斯塔夫.庫爾貝
●《奧林匹亞》愛德華.馬內
●《印象.日出》克洛德.莫內
●《向日葵》文生.梵谷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保羅.高更
●《聖維克多山》保羅.塞尚
●《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亨利.馬諦斯
●《亞維農的少女》畢卡索
●《吶喊》愛德華.蒙克
●《紅、黃、藍、黑的構成》皮特.蒙德里安
●《白色上的白色》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橫躺的裸婦和貓》藤田嗣治(Léonard Foujita)
●《扎辮子的少女》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
●《噴泉》馬歇爾.杜象
●《記憶的堅持》薩爾瓦多.達利
●《都市全景》馬克斯.恩斯特
●《One Number 31,1950》傑克遜.波洛克
●《空間概念:期待》盧齊歐.封塔納
●《瑪麗蓮.夢露》安迪.沃荷
作者簡介:秋元雄史(Yuji Akimoto)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
1955年出生於東京。現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以及練馬區立美術館長。
1991年進入福武書店(現已改制為Benesse Corporation,倍樂生集團),兼任國吉康雄美術館主任研究員;之後因策畫「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Benesse Art Site直島)聲名大噪,成為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Art Projector)。
2001年,秋元雄史除了孕生出直島的象徵作品:草間彌生《南瓜》「Out of Bounds」展外,更居中斡旋、企畫了舊民宅作品化的「家 Proiect」。2002年,他開始構思「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並參予指導,其靈感來源為莫內的名作《睡蓮》。自2004年開館起,他出任地中美術館長兼公益財團法人「直島福武美術館」財團常務理事,同時擔任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的藝術總監。過去,直島倍樂生一年內的遊客不到三萬名,卻在2005年突破了12萬人次,達到首次的單年度盈餘。
2007年,秋元雄史就任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創下年間最多達255萬名參觀民眾的冠軍紀錄。任職10年後退休,並出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及教授。

涵養 內 德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學校名:臺北市立民生國民小學
電話:02 2712-2452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99巷18號
官網:http://www.msps.tp.edu.tw/
關於:
民生國小自民國 57 年創校,是與民生社區同步成立的小學,一直是教學優質學習成效傑出的學校。由於學校鄰近許多機構,交通便利,學風優良,吸引許多學生就讀,目前是額滿學校。校地 13961 平方公尺,卻容納 60 班 1664 名學生,教室與活動空間嚴重不足,但老師並未減少對教學的熱情,因此學生學習總是豐富而多元。校內教師專業成長蔚為風氣,主動積極參與進修,近 49%之教師具碩博士學位,並參與教學輔導教師、教師教學評鑑與社群研究發展不遺餘力,同時將所學轉化為學生學習層面,嘉惠學子,成為本校一大特色。本校近年來榮獲獎項無數,如:2008 年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專業發展組」、2010 年榮獲教育部「全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績優學校」、2011 年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教師教學組」獎、2011 年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學生學習組」獎、並於 2011 年通過「臺北教育 111 標竿學校」認證,2012 年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資源統整組」獎、2012 年榮獲 InnoSchool-KDP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國際認證獎、2013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學校領導」獎,2014 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行政管理」獎,2015 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校園營造」獎、「課程發展」獎、「教師教學」獎,創造出具口碑的民生好學校文化。
學校名: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電話:02 2767-4496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延壽街401號
官網:http://www.csjh.tp.edu.tw/bin/home.php
關於:
本校之創設,始於民國56年秋,營建校舍,前後歷時年餘,首期工程告峻;為感先總統 蔣公延長國民教育之諭示,特以介壽為校名。57學年度,承嚴前總統家淦先生蒞臨主持啟用典禮,旋即有學區內國民小學應屆畢業生900餘人報到入學,共設18班,採男女合校分班施教。自此木鐸揚而弦歌起,蔚為盛況。期間教師同仁犧牲奉獻,栽培涵養不遺餘力,校譽日隆,乃自58學年度以降,年年均奉命增班。至65學年度,全校計普通班69班、益智班3班,共72班,男女學生3,500餘人,教職員工190餘位,師生戮力耕耘之下,充滿蓬勃奮勵之氣。本校既在政府全力提升國民教育水準之下創辦,故無論教學、訓導等措施,悉以國中民學教育目標為執行原則。首任校長潘維鑑先生,除以「禮義廉恥」為校訓外,並另訂「本仁愛,正人倫,重五育,尚篤行,健身心、增智能、愛國家、利人群」等條目,作為學生進德修業之正鵠。 101年8月林財瑞校長繼掌校務,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凝聚親師生的向心力,繼往開來,型塑優質的校園文化。在十二年國教啟動的時刻,致力於教學活化、評量多元,提昇學生的品格力與閱讀力,讓學生多元展能、建立自信,進而培養具有新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多元菁英。未來介壽將在既有的優質基礎上,精進發展,朝培育元菁英人才的優質學校持續邁進未來介壽將在既有的優質基礎上,精進發展,朝培育元菁英人才的優質學校持續邁進。
#Meck大叔#臺北市立民生國民小學#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涵養 內 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新書介紹
專訪主編: 黃健敏 (Jiahn Min Huang)
內容簡介:
台灣談美第一人‧漢寶德
暢論書寫之樂,
剖析當今書法之繁花百態、侷限與因應對策,
書法藝術深度反思專文首度集結!
「中年之後,自度一生志業大抵不過如此,開始思考養生之道,以便輕鬆地度過老年。我想到了書法。」——漢寶德
向來「揮如椽之巨筆書寫人間」,台灣現代建築名家漢寶德年近六十轉而「舉輕若重」執起毛筆,成為書法界的新鮮人,從此一頭栽進書法的桃花源,更於七十四歲舉辦了生平的首度書法展「寫藝人間」。卻也在這段歷程中,體察到中國書法老化的窘境,並做出種種反思及建言,諸如:
書道的創新是否等同於拋棄傳統技法?
書法該如何融入民眾的生活,而非滿街刻板又缺乏美感的臨摹?
饒富藝術美感又易寫的草書為何始終無法流行?
兼談篆刻印章之美,
以及書法藝術家董陽孜的時代精神及魅力所在。
本書做為漢寶德一生書法藝術歷程的完整集結,從中除可感受漢寶德先生的藝術涵養與率真性情,更是書法愛好者、美育推展者的最佳參考書,一起跟著美藝生活家漢寶德,隨意運筆,從心挖掘書寫之樂境泉源。
作者簡介:漢寶德(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