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錢櫃大火後,北市要求加強檢查,沒想檢調卻抓出了有官員趁著檢查之便,貪汙收賄.
.
怎一個扯字了得.
.
台北市錢櫃大火,燒出六條人命,柯文哲回答「業者偷施工,政府不會知道」,並義正嚴詞的答到「國家法律訂在那裡,老百姓有遵守義務,不是變成說政府沒去抓到,他犯法好像沒責任」
.
彷彿台北市政府一點責任也沒有.
.
台北市政府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盡到稽查的責任,這也是一個政府單位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人民要聽的,不是你知不知道,而是你做了什麼,有沒有應做而未做到的事情,每一件犯法的事情產生,事前都沒人知道,而為什麼他們能成功,往往就是扮演稽查角色的政府機關,加以放水、包庇的關係.
.
明明知道了,裝作不知道,明明應該去查,卻沒查個詳實,虛應故事,查到了,知道了,卻合理化它,稱沒有問題,不安全的,被當作安全的,明明是個弊案,卻說成是政績,明明應該稽查它,把關它,卻在幫助它悄悄復工,躲過了一關又一關的審查,稱,「沒有偷」.
.
人心投機取巧,是必然的,能鑽的漏洞,就鑽,沒有人做生意,是為了大愛滿人間,造福群眾,都只是為了營利而已.能省成本的就省,多餘的事不會去做,沒有抓到就不算-國家法律訂在那裏,沒有人施行,就是廢紙一張,同理,安檢程序訂在那裏,事前安檢全沒問題,出事後安檢都不合格,安檢就如同化妝.
.
大火之前,4月22日的稽查,只花20分鐘就查完10層樓,7項消防設備全沒列入抽查,而這五大類7項消防設施被關閉,正是釀成災害的原因.
.
3月30日,發現隔間木板,明明可以抓到業者偷施工,卻未列缺失;4月22日,明明發現了室內裝潢,以及裝修的牆面,依然未列缺失,這兩次,都過門不入,打開來就可以知道真相,卻流於紙上作業,使得可以預防的災難,變成柯文哲口中無法遏止的闖紅燈.
.
「柯文哲比喻,馬路上都有紅綠燈,闖紅燈也是闖紅燈的人不對,怎麼可以怪警察沒有把人攔下來,但紅綠燈定在那裏 ,不要去闖紅燈,不是怪怎麼怎麼每個都沒抓到.」
.
一台車闖了紅燈,警察不追,裝作沒看見,甚至稱「沒有違法」,於是那台車闖了紅燈後,開始追撞路人,馬路上一片血肉模糊,哀號聲不絕於耳,警察大喊「你們要守法呀!」、「都是那台車的錯」、「不能怪我沒抓到」.
.
沒有比標誌安全的坑洞,更容易摔死人的,沒有比警察背書安全的飛車,更能肆無忌憚地去追撞路人.
.
一個明顯的坑洞,人們還能知道那是坑洞,不要走過去,但若有人在上頭蓋上布,鋪上草,說那是平地,儘管走過去,那麼不知情的人們一踩上去,就跌落下去,宛若整人的遊戲.
.
這就像一個紅綠燈,對行人顯示綠燈,對車子也顯示綠燈,最後人車撞在一起,市長開始解釋起乳酪來,每片乳酪都有缺點,就會穿過去.
.
至於為什麼每片乳酪上的洞,都剛好疊在一起?
.
想必是老鼠養了太多,咬的乳酪都是洞吧.
.
大火之後,大動作的稽查,如果能亡羊補牢,那還有救,豈知,洞卻越來越多,越補越大,發現17家不合格,結果11家隔天就合格,恢復營業,而現在都發局建管處被檢調調查,發現有官員涉貪,原來,大火後加強設備調查,卻變成官員索賄的工具,他們發現發現5個載菜用電梯未取得合法使用許可證,於是透過委外昇降設備檢查,提升報價,要該店花錢消災.
.
不只如此,早在2017年,該官員得知電梯安檢不實,以照片角度混充過關,於是就進入電腦系統尋找可疑照片,發現了問題後,居然找了昇降設備委外抽驗的協會敲詐.
.
然後又自行聘了助理,向三家得標的委外檢查協會,以及2家昇降設備廠商索取薪資,三人平分.
.
這反映了兩個問題,「不實安檢」已經成為台北市政府的普遍文化,委外檢查協會安檢不實,官員抓到了問題,索賄,放任問題依舊,安檢依舊不實.
.
這是哪門子的「法令訂在那裡,老百姓有遵守義務」?連執法的人都沒在遵守了,政府本身就是犯法的人,怎會有臉指責人民「不可以怪政府沒抓到犯法的人」?
.
今天,搭危險電梯的,是人民,進入政府安檢無缺失的KTV,也是人民,被大火燒死的,亦是人民.
.
柯文哲操著謬論,把政府和廠商上下交相賊的事情,一刀切給人民,裁判和球員一起作弊的事情,責怪給觀眾,並要其他人不能質疑他們,什麼時候,質疑政府的責任,等於廠商犯法沒責任?又是什麼時候,廠商跟政府一起犯法,變成人民沒盡到守法的義務?
.
只見到一個市長,不斷地卸責,逃避責任,推說是人民的錯,而一干柯糞,居然把卸責不成,被迫道歉的市長,盛讚是一種美德,還能嘲諷他人「反觀某黨,都是人民的錯?」
.
這是制度的問題嗎?這是中央法規的問題嗎?這是系統沒E化的問題嗎?這是橫向溝通不足的問題嗎?
.
這是系統性的腐敗.
.
再好的制度,再完善的法規,遇到造假的,作秀的,做戲的,根本沒用,法規不會被執行,反而可以用來怪人民不守法,不自律;制度不會有效用,再怎麼安檢都是沒問題,大大小小的電梯,從KTV到大巨蛋,一關接著一關過,出事了再查,也過,上司放水財團,下屬收賄廠商.
.
柯文哲稱,「業者偷施工政府不會知道」
.
建管處強調,「這是晚上去,晚上去現場沒有施工,沒辦法發現」
.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上之風,必偃.
.
風來時,草跪拜,伏著身子,好似天下太平,其實是在遮蓋某些東西,風靜止,草又立了起來,原來,下頭藏的,全都是大便.
.
往昔,柯文哲批評私菸案,說「以後貪汙叫為民服務費用」,又說,「任內沒有弊案,他們重建了可信任的文官制度」
.
他又教大家成語,「風行草偃」
.
「簡單來說,就是上行下效,在上位者要用德性來領導下位.
另一個說法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長官的態度會影響部下.」
.
他說,清廉沒什麼了不起,要真正做到風行草偃,需要一個親力親為、身體要很好的長官,每天不斷緊盯政務的細節,才能夠辦到.
.
他的確是辦到了.
.
作為一個草皮的管理者,他宣稱草皮是乾淨的,沒有缺失,人們卻踩到了大便.
.
人們踩到了一次,他說「大便偷偷大,我不會知道」、「不能大便的都沒事,你們都在怪政府沒抓到大便的人」
.
人們踩到了第二次,他說「這是制度造成的漏洞,我們一定會改進,深刻反省、檢討」
.
人們踩到了第三次,這一次,是稽查草皮的人貪汙了錢,他說,「無法保證每個人都沒事,但是我覺得台北市還是全台灣最清廉的地方」」
.
風吹來了,傳來了大便的臭味,草遮掩的,全是滿地的大便.
.
原來,整著台北市政府,就跟大便一樣,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艾利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清理北市大便】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消防年檢報價 在 周庭 Agnes Chow T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姚解釋「圍標」其實有兩方面,一是合謀定價,已為公眾熟知;然而價錢適中不等於沒事,另一方面則是偷工減料騙取差價。有些騙局會兩者兼施,故兩者均要提防。
早年物業工程與服務,沒規定必須招標,可指定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不法集團會先買入單位,參選乏人問津的法團,得逞後裡應外合。
廉署一度束手,遂推出指引,要求公開招標,起碼須有三間公司競逐。一計不成,一計另生,不法集團轉而「圍標」。
昔年合謀定價不犯法,乃後雖有競爭法,但執法甚難。每當法團商量應否提控,往往因時間及訟費而卻步。另一邊廂,由於強制驗樓政策,工程急增,圍標猖獗。甚至有正派的承建商遭黑社會滋擾,因而不敢入標。//
均益二期繼起變天,法團積弊如何根治?
* * *
翠麗法園、太和邨、長安邨。。。不同屋苑逐一成新聞焦點,原因無他,都為法團和圍標。為何逐一爆發,無日無之?有沒有方法杜絕?
* * *
圖 1 王澄烽、高文軒、郭振揚
高文軒是均益二期的業主。他在銀行時的工作,就是負責審批合約,查明成本效益,挑出貪污紕漏,所以對條款細則十分清楚。
起初,電訊商欲租借大廈天台安裝天線,法團先簽約才召開大會尋求授權。但眾多業主擔心健康,群起攻之。高文軒路過看熱鬧,眼見法團無力解窘,他陪法團上天台,查問電力、審批等問題,一度迫退電訊商。
然而法團既已簽約,毀約須要賠償,結果繞到另一座大廈安裝。高先生不豫法團管理混亂,根本沒有知識和能力把關,開始關心屋苑。
其後清潔、升降機接連出事,後者尤其嚴重。承辦商向法團推銷大翻新,報價六百多萬,綑綁十年合約,規定每年收費上調 5%。高先生聞之譁然,詢問有何好處,承辦商說可慳電三成。
「點可能慳到三成呀!」另一業主郭振揚開口,解釋慳電 3% 己非同小可。
郭先生從事工程,點破承辦商只為賺錢,數據離譜到見不得人,問題是法團看不懂,張貼在辦公室門口悉數示人。
及至大廈圍修,積弊終於引發反抗。投標者眾,但法團屬意的承建商,卻早有圍標抬價的前科,不過靠授權票通過。臨到即將簽約,突然有一業主提醒:其實法團早已及換屆,卻逾期未開周年大會。
高先生苦笑:「其實冇諗住郁法團,不過想迫法團用招標妥就算。」*但迫於形勢,不平的業主臨時埋班,成立「老友記」參選。
(註:市建局推出的公共招標服務,避免私相授受,以保公正,詳後。)
「其實我覺得太老套。。。」王澄烽也是居民,原想見賢思齊,改一個更型的名號。「人地叫太和的後裔,長安後浪呀!食哂字,易入腦。但依度好多老人家,咪用老友記囉。」
為求連任,舊法團卯盡八寶。恍如地區選舉,請大量非居民助選;但當「老友記」宣傳則遭報警滋擾。
同時有不明人士冒充「老友記」洗樓,索取授權票,遭居民識穿;又逐家逐戶派信,指控「老友記」背後是「民主黨高文軒」、「香港眾志王澄烽」。
後來「老友記」更發現舊法團「學習」其政綱。但只要追問「招標妥」等改革為何,外來的姨姨就答不上腔。
選舉當晚,溫度跌至十度以下,法團辦公室外迫滿居民,夤夜不散。舊法團先是拒絕公開授權票名單,乃後要求記者離場才肯交代。「老友記」不肯就範,要求區議員、民政事務署介入。
不明人士混進其間撩是鬥非,其中一人甫進來便揮舞雙手,大叫大嚷,挑起騷動。發覺有人錄影作證,便發難動粗,弄傷《米報》記者 T.m. Wong 的眼角(註:goo.gl/9f9gxj)。
T.m. Wong(圖 2)解釋在其他法團選舉,見識過類似場面,「想搞到流會,故意製造事端。」
儘管拖拉爭持到凌晨四點,但眾多居民寧在寒冬留守到揭曉。因舊法團坐擁授權票,「老友記」早料定要輸。孰料公布結果,新人得勝,全賴有更多業主親往投票。
硬著頭皮頂硬上,接手方知積弊何其多。高先生辭去了銀行工作。
新年時他們布置從簡,遭一居民批評「搞到似靈堂」。
高先生向對方諄諄解釋,他們不同往年擺滿年花,一來是要遵守消防條例的走廊闊度;二來年花只擺一個月,節儉可減省好多;三來部分裝飾不假外求,實屬手作。
郭先生笑言:「好慘。第一日已經同佢(高先生)講,跟住會好慘。只要企出嚟,做乜嘢都會俾人鬧,都要諗公眾會點諗。睇吓可以行到幾遠。」
* * *
圖 3 王澄烽
無法根治法團流弊,歸根究底是法律問題。
「授權票必須喺開會前兩日交到管理處,喺開會時交出名單。但點 check 係咪真呢?check 到有假點處理呢?」王澄烽肯定全港法團不時抵觸法律,但無人追究。
相關規定皆來自《建築物管理條例》,但為免打撃居民參與法團,政府執法一向從寬,卻不察法團其實是塊肥肉,若果貪贓枉法,油水撈之不盡。「經手嘅利益多過立法會議員。」
選舉時舊法團涉嫌自行簽授權票,卻無從調查制止。「老友記」已向民政署申訴種種不法,但職員幫不上忙,「唔係我地範疇」。他們無權執法,只可建議斡旋。
高文軒補充:「法團嘅工作冇門檻冇要求。難聽啲講,只要夠授權票,阿豬阿狗都可以入法團,造成惡性循環,周而復始。」
「民政署嘅角色咁小,其實係助長圍標。鼓勵業主參與法團之餘,亦都要保障其他小業主嘅權益。」他們呼籲修訂法例,加強罰則。同時出任法團應有門檻,比如要上課考取執照,一如保安和車主。
至於王澄烽,則曾任中大學生會長而為人所知,但不似外人定見,他沒有在畢業後從政,反而投身社區。
「我覺得改變社會冇一個方程式。有啲人覺得要行大路線先可以改變,依啲都 OK。但而家社會需要咩人補位?我地見到議會同街頭路線都遇到樽頸,要喺其他路線搵番能量。深耕細作唔只係回到日常,須要我地認真看待。」
「民主化嘅實踐,可以係基層嘅生活,自己嘅屋企。無力感咁重嘅時候,關心番最近嘅事,就係重新著力嘅起點。」
「咁低沉嘅時候,多一個就係一個啦。政權出盡力搞我地上面,我地咪出盡力搞佢下面囉。」
最後他們都不約而同,感謝香港獨立媒體。初時主流媒體不曾留意,只有獨立媒體用心跟進,始獲社會關注。
* * *
圖 4 姚松炎
姚松炎也長期關注圍標,不僅因為他是房屋學者,也是從居所開始。
姚解釋「圍標」其實有兩方面,一是合謀定價,已為公眾熟知;然而價錢適中不等於沒事,另一方面則是偷工減料騙取差價。有些騙局會兩者兼施,故兩者均要提防。
早年物業工程與服務,沒規定必須招標,可指定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不法集團會先買入單位,參選乏人問津的法團,得逞後裡應外合。
廉署一度束手,遂推出指引,要求公開招標,起碼須有三間公司競逐。一計不成,一計另生,不法集團轉而「圍標」。
昔年合謀定價不犯法,乃後雖有競爭法,但執法甚難。每當法團商量應否提控,往往因時間及訟費而卻步。另一邊廂,由於強制驗樓政策,工程急增,圍標猖獗。甚至有正派的承建商遭黑社會滋擾,因而不敢入標。
姚居住的置富花園,樓齡正屬強制驗樓的對象,驗樓後須要維修。他們別開生面地綜合不同方法,杜絕圍標集團:
一、雙信封制度
分開技術標書和價錢標書,先看前者,審查過公司背景才再看價錢。藉此防範價低者得,先入為主,選錯價廉但質劣,沒信譽的承建商。
二、預審
政府等大型機構,歷來多有工程招標,累積了充分記錄,為每一承建商設檔,評核各公司的表現起跌。
一般屋苑沒此數據庫,但置富花園共有四千多戶,工程起碼以億計算,他們遂設置門檻,唯有持「C 牌」(能承接超過三億元工程)的承建商可以角逐。香港僅約百間公司擁有「C 牌」,不至會冒險圍標。
不過此法僅適用於大型屋苑,而且願意搞維修的大型建築商較少。
三、覆檢
聘請獨立測量師覆檢標書,判斷價錢是否合理。
四、監察小組
每座屋苑都臥虎藏龍,有居民從事工程或熟悉合約。然而法團不能太過倚仗,因為他們可能與業界糾葛。
法團宜舉辦公開選舉,成立監察小組,制定招標條款,監督工程始終。姚亦建議標書設獎罰制度,可鼓勵承建商降價。
五、退場機制
選票應有「以上皆否」的選項,不要迫業主上馬,可揀重新招標,避免裡通之嫌。
結果置富花園的居民眾說紛紜,的確選擇推倒重來,轉而揀市建局的「招標妥」代勞。
「招標妥」的策略,其實與上述五招大同小異,優勢在於由公營部門負責,不過申請服務起碼花費十幾萬。
招標受居民注目,卻未必是病灶,法團的日常運作才是最大的黑洞。姚曾仔細跟進,確認政府答覆,《建築物管理條例》並未授權民政事署有法定責任監管。
授權票正是一大舞弊禍端,但當居民不服,只能自行上法庭狀告,沒有對應的執法部門。
2016 年,政府推出《物業管理服務條例》,成立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將來物業管理公司和從業員均須考牌,但不包括法團。測量師學會則建議政府,成立維修監察局,監察所有屋苑維修,但也不包括法團事務。
姚呼籲不僅招標,法團的日常運作亦須有專責部門。有待政府造化,但恐時日漫漫。當政府繼續袖手,民間只好循上述方案自救。
消防年檢報價 在 請教華廈消防檢修報價是否合理?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手邊就有一個社區,250戶五棟公寓其中有三棟有消防系統,全部都沒消檢過以前根本都在打馬虎眼,房屋也是20年左右社區金費真的有限,因為每月都要支出 ... ... <看更多>
消防年檢報價 在 新泰消防工程Sun Tai Fire Engineering - Pos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任何有關工程報價之事宜歡迎致電、訊息或與本專頁聯絡。 ... 消防年檢業主有責,記得每年為自己擁有嘅消防設備進行檢查! 到底什麼是消防年檢? 根據消防(裝置及設備)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