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博展知識
【世界清潔日】
每年9月的第3個周末為世界清潔日,旨在提升人民環保意識,為保護地球共同努力
Q博也趁這個節日跑去淨灘了(大家記得要維持社交距離喔!)
一起來看看要如何維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吧!
【海灘的美麗與哀愁】
美國國家海洋垃圾監測計畫長年調查的結果顯示,海灘發現的垃圾以吸管27.5%占最多,其次是塑膠飲料瓶13.0%,另外也發現大量的塑膠袋碎片、氣球、金屬飲料罐、繩子等物品,同樣是以遊憩與日常生活類垃圾占多數。台灣因為回收制度做得很好,塑膠飲料瓶、金屬飲料罐等都已進入垃圾回收系統,在海岸垃圾中就較少出現,相較之下美國這類垃圾的比率就比較高。不過,台灣的塑膠瓶罐雖然有回收,瓶蓋卻被忽略了,常會成為垃圾漂流到海邊。
要減少海灘垃圾可以朝兩方面著手:
一是教育宣導,提醒人們不要以為廢棄物流入大海就會自動消除不見,其實它們都會成為大自然的負擔,而淨灘活動就是個很好的教育方式。
二是針對這類造成跨界汙染的海洋廢棄物,其管理與監測不該只是地方政府的責任,應該提升到中央層級,以環保單位或漁政單位來跨縣市管理,並且提高獎勵的誘因,且更要輔導關係人積極研發對環境友善的替代方法。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88b2573b-1943-489e-9e53-9ae626b98ce8
【一次性飲料杯減量】
一次性飲料杯源頭減量,是整體限塑政策的一環,實施至今雖有成效,但教育方面的確還需要加強。譬如校園之內餐廳,仍然使用相當多一次性餐具,環保署考慮加大誘因,譬如使用一次性餐具需要付費,減少使用數量。
臺灣市面上免洗餐具種類繁多,材質大致可分為塑膠類、保麗龍類及紙類、木材等四種,其中塑膠及保利龍是中小型餐飲業最常使用之免洗餐具種類。塑膠類聚丙烯多用於便當盒及碗盤,保利龍類免洗餐具─發泡聚苯乙烯常見於透明的便當盒蓋、涼麵及水果盒。發泡性保利龍則多用於泡麵碗、生鮮托盤等。
免洗餐具使用後之處理途徑大致包含回收再生、焚化、掩埋、非法棄置等4種。就塑膠類免洗餐具而言,由於免洗餐具使用後沾染油汙及其他物質,回收後再利用經濟價值不高。部分塑膠材質如PVC、PS等若以焚化方式處理可能導致「世紀之毒」戴奧辛的產生,且塑膠耐高熱值之特性,也對焚化爐操作產生負面影響;若以掩埋方式處理塑膠材質之免洗餐具,則耗時長不易腐化,一個塑膠袋需要20年、保麗龍杯要50年才能被分解,寶特瓶和紙尿布更需長達約450年才會在海水中分解。根據荒野保護協會於2012年淨灘清除垃圾量的統計,近3年免洗餐具類多了6倍,去年高達2萬8000多件,首度超過塑膠袋,成為海灘垃圾第1名。如何降低國人濫用免洗餐具,是未來應強化方向。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aff8ae3d-9fd9-4eca-ad6d-3ce6cfddd975
【環境教育】
資源要回收、垃圾不落地,這幾句話聽在我們耳中,是不是覺得老生常談呢?「環保」的概念出現在1970年代,1970年的4月22日是第一個「地球日」,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啟人類環境保護的思潮,也就是說,環保的意識出現至今其實只有50年。但如今幾乎人人都有環保的概念,並且落實在生活行為上。
環境教育一開始的重點都放在「保護環境」,包括如何解決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各種已經發生的問題,或是如何保護生態。不過,人們很快就發現,一味地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會影響人類社會及國家的發展,當時全世界有70%的國家處於未發展或發展中,而以環保為主的價值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到壓抑。所以從1983年起,人們開始思考不應該為了環保而阻止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與環境間找到平衡,這就是「永續發展」的概念。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5c7e4060-8da3-44e8-a02a-debae5e5bb1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下次:挑戰西式划船! 我在 #愛河 划獨木舟,一邊划一邊享受高雄的美景。 高雄有非常漂亮的港口,還有愛河,這是高雄獨一無二,迷人的地方。 今天,AIT禹道瑞高雄分處長帶了一群美國朋友一起來。他告訴我,他過去住在西雅圖,不用申請就能很自在的從事水上活動,高雄跟西雅圖很像,所以特別也來參加一咖,也算一...
海洋遊憩活動種類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議會】水域遊憩活動管理公聽會
本週三(08/25)閔琳於市議會召開「#水域遊憩活動管理」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相關中央部會及高雄市政府相關單位,一同檢視全國水域活動相關法規,並探討高雄市海岸及水域遊憩活動的相關爭議及問題,期能推動制定《#高雄市水域遊憩管理自治條例》!
————————————————————————
台灣四面環海,尤其高雄縣市合併後,整體海岸、岸際以至水域活動的管轄單位,常有多頭馬車或權責歸屬不明、法令未臻完備等問題。
對此,今(25)日高雄市議員高閔琳、簡煥宗、李柏毅、何權峰、邱俊憲於高雄市議會舉行「高雄市水域遊憩活動管理」公聽會,從觀光遊憩角度切入海岸水域管理,邀請交通部、海洋委員會、市府相關局處與專家學者、漁民團體共同針對相關法規、政策與實務進行探討,作為未來修法及政府施政之參考,加速推動高雄市訂定水域遊憩管理自治條例。
政府近年重視海洋管理的重要性,並於107年4月28日在高雄成立二級機關「#海洋委員會」、108年院三讀通過「#海洋基本法」,隨後制定「#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明確揭示我國海洋事務發展願景與提升海洋文化教育、深化海洋意識等政策目標。
針對水域管理,高閔琳議員表示,中央地方政府管其主要法理依據為《#發展觀光條例》及《#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和相關政府公告;然而水域遊憩活動具有多種樣態、場地類型及不同器材,以釣魚或民眾搭乘如波特船、保利龍船、舢舨船等浮具出海釣魚屢傳干擾漁民作業或發生意外等衍生爭議為例,可見管理權責機關不明、法令欠缺之情形。
#沈建全教授 建議,高雄市水域管理應朝訂定自治條例的方向,讓海洋環境優化,水域遊憩活動才有發展空間。#李孟聰教授強調,水域遊憩活動應從「#海域空間規劃」 (Marine Spatial Planning)角度切入,分別人、活動、器材、場域四大面向進行檢視,修法及政策才能更加完備。#丁國桓教授 表示,水域遊憩活動除提升硬體設施,軟體與配套都需更加著墨,例如可從「#水域安全教育」角度切入,政府更可與在地NGO合作,提升人民對於危險海域和水域活動之知能。
#陳璋玲教授 則建議中央,針對 #釣魚 與 #浮具管理 應訂定明確法規、風險資訊及安全標準。#吳明孝教授 認為,現行法律之施行及行政裁罰時,因法規制度不夠完備,而涉及可能有違反行政罰法或違憲之虞;而水域遊憩活動的發展,涉及法規調適與產業推動,非單一局處可主責,建議市府成立政策諮詢推動小組,研議訂定自治條例。
交通部觀光局表示,《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今年5月11日已公告第三次修法的草案,主要針對浮具使用管理予以入法規範,實務上種類多元的浮具,將有更完善的規範。海委會指出,#波特船 目前已由交通部研究納管,海釣的相關法規修正,目前也正在進行中。
海洋局表示,《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可望於今年年底前完成相關修法程序,全國適用的原則確立後,地方政府對水域遊憩活動將能做更有效的管理。
觀光局則提醒,中央應有明確定義 #釣魚 是否屬於遊憩行為,否則恐影響法規的適用。地政局指出,有關市有土地遭類船型浮具占用,已有設立告示牌,會加強巡視,並予以裁罰。
簡煥宗 高雄市議員表示,在其選區愛河、旗津、西子灣、高雄港內港等等,都有碰到釣魚的問題,未來水域遊憩管理之規劃應配合中央修法,市府各局處整合後除推動訂定高雄市相關自治條例,更應將海岸、河川等水域劃分問題一併納入思考。
高閔琳表示,目前全已針對各項浮具訂定相關自治法規之地方政府,包括「花蓮縣未具船型之浮具管理與檢查標準作業程序」、「宜蘭縣小船及未具船型浮具經營管理辦法」、「南投縣日月潭水域未具船型浮具管理要點」及「澎湖縣海上休閒用筏(載)具管理辦法」等自治規則;高雄市除針對船舶、遊艇制定相關法規外,另訂有「高雄市愛河水域交通管理辦法」、「高雄市舢舨漁筏兼營娛樂漁業管理自治條例」等。
高閔琳議員總結會議結論表示,為妥善規範並管理整體水域活動,除中央推動相關修法外,高雄市亦應融入MSP(海域空間規劃)觀念,成立「#政策諮詢推動小組」,針對本市水域各類浮具及遊憩活動制訂一套 #因地制宜 的自治條例。同時,如何兼顧休閒遊憩和漁民權益,維護海上交通安全、邊境管理,防堵走私及防疫破口等問題,均需中央地方政府進一步共同研議相關配套、積極解決。
海洋遊憩活動種類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下次:挑戰西式划船!
今天我在 #愛河 划獨木舟,一邊划一邊享受高雄的美景。
高雄有非常漂亮的港口,還有愛河,這是高雄獨一無二,迷人的地方。
今天,AIT禹道瑞高雄分處長帶了一群美國朋友一起來。他告訴我,他過去住在西雅圖,不用申請就能很自在的從事水上活動,高雄跟西雅圖很像,所以特別也來參加一咖,也算一解鄉愁。
小時候,聽長輩說過以前在愛河如何跟他的牽手一起划船,然後⋯⋯。
所以我一直想:愛河,應該要還給市民,不要變成高雄人記憶中的空白。上任後,我請觀光局、交通局等局處一起開會,很快做出決定: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讓更多市民可以親近這條貫穿高雄的 #母親之河。
蘇貞昌院長跟我在行政院時推動的 #向山致敬 政策,讓大家更方便爬山;#向海致敬,更了解就在身邊的海洋;今天開放愛河水域,除了親水功能,也會吸引更多觀光人潮,結合愛河灣、遊艇碼頭,將會帶來水岸城市的不同風貌發展。
2005年,我也曾經辦了國際知名大學風行多年的國際 #西式划船 比賽,今天本來要挑戰這個,但大家就擔心我會翻船、會落水。
今天划獨木舟,雖然也划得很穩、很好玩,但還是期待:下次,我可以挑戰西式划船了!
明天、下週六日都還有市集活動,快來愛河玩吧!
#水上活動、#餐車主題市集、#愛河啤酒花園,屬於大家的愛河,讓你打卡打不停,好友都羨慕。
高雄旅遊網
.
目前愛河流域採取兩階段開放,
◎第一階段開放區域:高雄橋至七賢橋之間,每日上午10:00至下午17:30
◎為了保護大家的遊憩安全,愛河沿岸每40公尺都有設置救生圈、加強保全巡邏頻率,也在現場派駐救生員。
◎開放遊憩種類:「立式划槳、獨木舟、風浪板等手划船浮具、非動力天鵝船、非動力傳統舟艇、非動力風帆、遙控帆船」
👉實名登記&詳細資訊:https://bit.ly/2HLrbOZ
海洋遊憩活動種類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下次:挑戰西式划船!
我在 #愛河 划獨木舟,一邊划一邊享受高雄的美景。
高雄有非常漂亮的港口,還有愛河,這是高雄獨一無二,迷人的地方。
今天,AIT禹道瑞高雄分處長帶了一群美國朋友一起來。他告訴我,他過去住在西雅圖,不用申請就能很自在的從事水上活動,高雄跟西雅圖很像,所以特別也來參加一咖,也算一解鄉愁。
小時候,聽長輩說過以前在愛河如何跟他的牽手一起划船,然後⋯⋯。
所以我一直想:愛河,應該要還給市民,不要變成高雄人記憶中的空白。上任後,我請觀光局、交通局等局處一起開會,很快做出決定: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讓更多市民可以親近這條貫穿高雄的 #母親之河。
蘇貞昌院長跟我在行政院時推動的 #向山致敬 政策,讓大家更方便爬山;#向海致敬,更了解就在身邊的海洋;今天開放愛河水域,除了親水功能,也會吸引更多觀光人潮,結合愛河灣、遊艇碼頭,將會帶來水岸城市的不同風貌發展。
2005年,我也曾經辦了國際知名大學風行多年的國際 #西式划船 比賽,今天本來要挑戰這個,但大家就擔心我會翻船、會落水。
今天划獨木舟,雖然也划得很穩、很好玩,但還是期待:下次,我可以挑戰西式划船了!
明天、下週六日都還有市集活動,快來愛河玩吧!
#水上活動、#餐車主題市集、#愛河啤酒花園,屬於大家的愛河,讓你打卡打不停,好友都羨慕。
高雄旅遊網
.
目前愛河流域採取兩階段開放,
◎第一階段開放區域:高雄橋至七賢橋之間,每日上午10:00至下午17:30
◎為了保護大家的遊憩安全,愛河沿岸每40公尺都有設置救生圈、加強保全巡邏頻率,也在現場派駐救生員。
◎開放遊憩種類:「立式划槳、獨木舟、風浪板等手划船浮具、非動力天鵝船、非動力傳統舟艇、非動力風帆、遙控帆船」
👉實名登記&詳細資訊:https://bit.ly/2HLrbOZ
.
我的官方line👉https://line.me/R/ti/p/%40chimai
telegram👉https://t.me/chenchimai
IG👉 http://www.instagram.com/chenchimai
YT👉 http://youtube.com/c/Chimaiche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ZBjRC9-dG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