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國彰 - 移動的海洋生態基準線-嘴砲與邏輯批判思考
[講座大綱]
台灣海洋魚類生態由於缺乏長期定量資料,在許多的人為干擾下,很難去評估目前人類活動造成的傷害。雖然台灣早有資深專家制定海洋生態調查評估規範,但是這些規範在特殊的藻礁環境究竟提供了建議還是限制?同一批的專家一面呼籲台灣海洋環境保育,一方面卻支持藻礁三接開發。
在缺乏野外定量的長期資料下,地方耆老的記憶究竟是主觀意識還是科學資料?不同的科學家在社群媒體上帶風向,究竟是嘴砲還是科學?這些問題都是讓我們去訓練邏輯批判(critical thinking)很好的材料。
[溫國彰 講者簡歷]
博士畢業於澳洲大堡礁旁邊的詹姆士庫克大學(James Cook)。
目前在東海大學生科系任職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珊瑚礁魚類行為和人為干擾。科學訓練過程中受到陳昭倫老師不斷的嘴砲而精進。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個會期總質詢,最重要的質詢就是:🔺中資滲透高雄港案。 這個案子牽涉到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投審會)、以及港務公司,ˋ這兩方怎麼說呢? 🧐港務公司表示一切租賃程序經過投審會審核通過,無涉「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所稱之投資行為。 🧐可是,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發文投審會針對「高雄港65、66碼頭...
「海洋生態調查」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海洋生態調查 在 桃園在地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海洋生態調查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海洋生態調查 在 立法委員 呂玉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海洋生態調查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海洋生態調查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海洋生態調查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海洋生態調查 在 離岸風機開發與海洋生態保育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海洋生態調查 在 水下AI技術生態調查自動偵測分類魚種【發現科學】 - YouTube 的評價
海洋生態調查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台灣建立全面性、科學性海洋生態調查監測系統的第一步 💪
海保署今(2021)年4月啟動首次的「台灣海域生態大調查」,包含了哪些重要海域?桃園大潭藻礁、基隆協和電廠沿海也有入列?調查將如何進行、研究項目有哪些呢?
雖然計畫並非盡善盡美,但就如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受訪時所說的:
「總是要開始做,否則以後會後悔。」
#海洋生態調查 #海洋保護區 #海保署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海洋生態調查 在 立法委員 呂玉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即將來臨的8月28日就是藻礁公投投票日,經濟部日前針對藻礁保護提出了最新的方案,(一)將工業港再度外推455公尺,整體離岸1.2公里、(二)迴船池不浚挖、(三)21公頃外海填區不填、(四)防波堤變短,工程預計延後2年半,增加預算150億元。
若真的把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將會有可能因為突堤效應影響,造成漂沙對觀新藻礁、白玉藻礁造成傷害,實際上並不會真正的保護藻礁。
由於日前經濟部與環團開會時,環團想要完整的鑽探報告,曾文生次長答應了卻遲遲沒有提供,使民眾對經濟部推出的新方案產生質疑,甚至也沒有委託公正的第三方單位執行海洋生態調查和液化天然氣卸收作業的安全風險評估 。
經濟部是否僅是想利用外推455公尺的計畫來試圖闖關環差,相關的報告也都還沒提交,那是不是只要撐到公投結束,就算公投結果是反對三接站也沒辦法影響政府的政策,我還是要嚴正的告訴我們的政府,不論如何都切勿利用僥倖的心態來闖關蓋第三接收站。
👉加入玉玲影音頻道
YouTube|https://bit.ly/2RftX3g
Telegram|https://t.me/yulinglu
海洋生態調查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個會期總質詢,最重要的質詢就是:🔺中資滲透高雄港案。
這個案子牽涉到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投審會)、以及港務公司,ˋ這兩方怎麼說呢?
🧐港務公司表示一切租賃程序經過投審會審核通過,無涉「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所稱之投資行為。
🧐可是,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發文投審會針對「高雄港65、66碼頭出租給『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一事,與港務公司的來往公文,投審會函覆表示「#並無相關往來公文資料」。
港務公司說是投審會審核通過,投審會說無公文往來❓❓ ... 這到底是?
後來才發現,港務公司在2017年透過某律師事務所,行文投審會徵詢:「中資來台訂定租賃契約」是否在「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第4條第一項的規定內?投審會函覆:「不動產租賃」”無涉”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也就是說,🔺即便知道是中資承租高雄港碼頭,也不在中資投資限制範圍中。
這個問題頗大。
根據美國2018年8月通過的「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FIRRMA)」,針對可能讓外國投資人得以取得涉及國安的「#不動產交易、「#關鍵基礎設施」、「#關鍵技術」、及可透過個人介入取得資訊的投資案(如取得董事席次、觀察員或其他得以介入控制),在交易完成前,都必須要經過「事前審查,以及,「事後調查」...如果,事前審查或事後調查結果,確認有國安風險,則可依照法案內容,要求 #更動投資內容。
看到了沒有,美國訂定FIRRMA法案,目的很明確,就是針對可能涉及國安的關鍵基礎設施、關鍵技術及不動產交易,作更嚴格的把關。為何要這樣做?就是防止共產政權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控制!
反觀台灣,依據港務公司2017年委由某律師事務所,行文投審會徵詢的內容來看,並不是不知道高雄港65、66號碼頭租賃契約中,背後中資的存在,而是要讓投審會背書,確認這樣的中資介入控制碼頭的租賃契約,是不在目前「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規範內。
如果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卸責" ... 表明目前法規授權中資租賃碼頭沒問,那,難道立法機關不需要讓台灣對中資滲透,有一部更嚴格的法律來對抗?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ishkai.lin

海洋生態調查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海洋生態調查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年初至4月底,高雄至少發生七起工安事故,帶走九條人命。
工地安全,是靠自主管理;我也認同。
問題是,如果現場管理,完全都是靠廠商指派的人監工,那不就是「球員 裁判 都是我的人」?
329林欽榮副市長召開「高雄市政府加強建築工地公共安全實施方案」,會中有律定「工地巡檢表」中,應檢附工地負責人、職安衛人員及「監造人員」的設施安全檢查簽章,
但是經過我們現場調查發現,監造人員的簽章欄位,居然被偷天換日成「專任工程人員」,導致三個簽章人員,都是廠商指派的狀況,原本應該擔任第三方公正的監造角色,被消失 ...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ishkai.lin

海洋生態調查 在 水下AI技術生態調查自動偵測分類魚種【發現科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AI # 海洋 #海科館2022.12.29【發現科學】探索科學新知、體驗生活科學,今天的發現科學專題,要帶您看到這套很不一樣的AI系統,為了協助海科館建立 ... ... <看更多>
海洋生態調查 在 離岸風機開發與海洋生態保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從欠缺「完整海洋生態調查」就貿然通過環評、開發期間「環評監督未落實(甚至被民間抓包違法施工)」,到希望透過政府機關「海洋研究成果」的公告,重新回推、檢視各個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