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會神隱在一旁,微笑地、若有似無的注視著我的孩子,觀察他們讀書時的模樣,雖然他們讀書時總是蠻專心的,一旦發現有人正偷偷地看著他,絕大多時候,他還是會顯露出不悅的表情,因此,有時我會裝作若無其事,實際上我是觀察著他們。
我尤其喜歡默默看著大兒子閱讀,從小,他的閱讀模式常常能啟動旁人的閱讀衝動,好似有ㄧ個能引誘他人去拿一本書也來看看的魅力,因為當他閱讀時,他本身就散發著因為讀書而帶來的喜悅豐沛與戲劇張力。
年記非常非常小的時候,我們習慣在睡前唸一點書給他聽,後來他漸漸喜歡上各式各樣會唸書的audio book, 每天聽、不停的聽,聽得癡迷 入戲時,連唸書的語調表情,發音的準確度與精確度,幾乎與 audio book 不相上下,這時期,他倒變成了專門唸書給爸爸媽媽聽的小書童。
小學開始,某一個時期,他偏執著某一位作者;每每長大一些些,他又崇尚執著著另一種寫作的形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不曾在童書的書海中迷失,如果設法把他野放在一整座的書本叢林中,我非常確信,他能迅速而正確地擒到那一本他當下最想要的那一本書。
在他11歲前,我們曾經彼此爭執,對於珍愛的書,到底值不值得在書本上作記號、寫下觀感心得等等,甚至大膽用力寫下任何值得是紀錄的點滴,兒子非常反對這樣的做法,他說,書是視覺享受的一部份,所以要乾乾淨淨整整齊齊,老實說,他這樣的堅持有時很沒說服力,因為他本身有時便過於隨性。但我不一樣,我的第一本書一定是手稿一大堆,因為,那裡有我的感動,那裡有我當下的直覺,寫多了,有時候更有讀下去的毅力與決心,因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都是以書寫作為閱讀的妝點。
書有時像一道強光,讀到對了的地方,就像一道光射進心坎裡,我記得當年第一次完整看完了「海水正藍」時,心中悸動久久不散,經過了多年的刁鑽著墨,我閱讀的書籍類型已經大相径庭,但每當有人無意見提起這本書書中任何枝微末節的細小之處,那種遙遠卻熟悉的洶湧澎湃立刻穿心而過。
11歲開始,這小子開始會自動地在讀書時帶2隻筆,一只是寫字的黑色簽字筆、一只是用來畫記號的螢光筆,雖然他從未正面向媽媽證明,這真的是一種增加閱讀記憶的好方法,但看到他這麼做,我心裡確實是暗暗自喜著,並確信這將會為他的讀書帶來另一種提升。
小時候,總以為讀書就是單純的讀書,讀學校老師教的書、讀考試要考的書、讀升學筆試該讀的書,林林總總的書海,沒有一樣是發自內心衝動想讀的書,也沒有哪一本書是看過之後還能牢牢記住的,書與我之間只不過是一個需要與義務的關係,因此對於孩子能夠深耕閱讀這件事,身為媽媽的我十分欣慰,我也常常這樣祝福我的孩子,祝福每一本書的智慧,如同一種烙印痕跡,狠狠地刻畫在他們的生命中,帶給他們這一生中最美、最無形的祝福。
也許,在他們人生遭逢失落時,某一段文章會在當時開放出一朵一朵細小光輝,微微地閃動著,書中的智慧,將成為支柱他們渡越任何一種不安的最大安慰。
「海水正藍閱讀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Melody 與孩子們的遊戲沙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阿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阿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心得] 暢銷書的器量:《海水正藍》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張曼娟- 臺南市立安順國民中學讀書心得寫作一、 書名:海水正 ... 的評價
- 關於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Re: [心得] 暢銷書的器量:《海水正藍》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海水正藍小說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張曼娟緣起不滅佳句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張曼娟緣起不滅佳句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藍牙喇叭推薦! 2023年20款CP值藍牙喇叭集評(PTT熱議款) 的評價
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阿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麥港晨曦》
又消失了一段時間,原因是早前到了澳洲,參加一位好友的婚禮,同時順道去拍拍澳洲的風光。
出發前夕,正值香港多事之際。609,612…內心躁動不安,身心俱疲,手頭上的工作也趕不及完成,結果完全沒有心情和時間去計劃這次的行程。抵達悉尼後,才開始計劃往後的行程,結果起初很多雄心壯志想要拍到的東西也沒能拍到。但,也緦算盡力了。
抵達第一天在悉尼朋友家稍事安頓後,第二天晚上十時半,便在悉尼中央車站登上穿洲過省的灰狗巴士,正式啓程上路。
經過5個半小時的車程,凌晨4點,終於抵達第一站—麥覺里港 Port Macquaire。9年前我曾造訪此海邊城鎮,但印像已非常依稀了。
時值南半球冬季,凌晨的街頭沒幾個人影。我們在車站避寒和整頓好行裝,然後沿著大街步向東面的海邊,迎接日出。
===
日出時間是6時45分,而為了捕捉整個天色改變的過程,需要提早一小時開始拍攝。疲憊的身軀背著沉重的背包,只好緩緩前行,加上來回走動取景,時間其實也有點緊逼。
我決定先架設好Fujifilm XT3拍攝縮時,以捕捉天色的變化。然後再用低光畫質較好的Sony A73拍攝照片,以取得最大成效。
這次帶了Fotopro的磐圖系列反摺腳架T-Roc Max,其抗海水侵蝕塗層,在這樣的海灘拍攝就最適合了!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把它放在海水會沖浸的地方,以取得更有張力的構圖。
越近日出時分,天色變化越明顯。抵達時還是一片淡藍,在我架好XT3後,天邊已開始滲出一片橙黃了!
開始手忙腳亂。原本打算用較長的焦距集中拍攝日出位置,以補足XT3的超廣角畫面。後來還是覺得以超廣角再納入一些前景比較好看,便快快換上Laowa 15mm f/2,重新構圖。
起初以為天色仍暗,光差不大,可以不用濾鏡修正。但原來天色暗,地景更暗!特別是石頭的陰影位置,光差還是很大。加上我也希望展現沙的質感,地景亮一點比較有利,於是便匆忙地在沙灘上翻出散佈背包不同位置的濾鏡。
狼狽是因為當時是直接在移動狀態下展開拍攝,因此背包裡放了衣服等全副行裝。移動狀態下,為了節省空間,我把所有濾鏡化整為零,不以濾鏡包集中收納,而把它們散佈在不同的縫隙中。
順帶一提,這次出遊用了新背包,那就是Peak Design的travel backpack 45L。對於攝影旅行者來說,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背包!往後我會再來分享這個背包的特點,以及我的行裝選擇及收納方法。
考慮到最亮的部分在構圖近中央位置,0.9 R-GND 反向漸變灰是較合理的選擇。雖然H&Y的磁力設計已經大大縮短了安裝時間,但時間還真的很緊逼!試了幾個曝光值,拍了幾張照片後,這部A73也隨即開始了縮時拍攝。
===
這一幅攝於6時24分,幾乎就要錯過這個天色最具戲劇性的藍色時刻!再晚一點,上方的天空就會變得太亮,不再是深藍色,那就無法做到圖中的冷暖色對比效果了。
縮時的照片檔案仍未及處理,但對於當天那個抵著疲憊觀賞的麥港日出,至少有了這張照片作交代吧!
稍後在影片中再跟大家分享更多旅程上的經歷吧!
===
器材:
H&Y 0.9 R-GND 反向漸變灰濾鏡
Fotopro 磐圖T-Roc MAX 腳架
Laowa 15mm f/2 Zero-D FE
Peak Design Travel Backpack 45L
Sony A73 + Small Rig L架
設定:6s, f/--, ISO80, 15mm等效焦距
Fotopro HK H&Y Filter HONG KONG H&Y Filter 老蛙 Laowa Hong Kong Venus Optics - Laowa Peak Design
#fotopro #hy_filter #laowa #PeakDesign #OTG #FeiYuTech
==
阿零:土生土長香港人。既是攝影師,也是個跨媒體創作者。除了拍照,也創作攝影相關的影片和寫文章,並活躍於不同的交流平台。快來跟我交流吧!
Facebook專頁:主要用來發佈攝影作品、分享背後故事及心得、刊載文章和資訊。最重要的是和大家的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grapherling
YouTube頻道:定期更新,一起分享攝影的樂趣!
https://goo.gl/GoK1Zx
IG:新照片最先發佈的地方!也會有較多個人生活的分享~
https://www.instagram.com/arling.hk/
Fever達人主頁:集中發佈攝影文章的地方,方便集中閱讀~
https://www.dcfever.com/column/info.php?id=643
個人網站:影片、相片、文章集中看!集合了我在不同平台創作的內容,請隨便參觀~
https://photographerling.com
Telegram攝影吹水交流Group:入來跟大家一起瘋狂交流吧!
https://t.me/joinchat/BmYJuhK5O0no2oh-uvwPkQ
「影影貢!攝影交流谷」,互相交流學習,一起進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6126641128068/
H&Y官方認可,直接供貨之濾鏡套裝優惠網購:
https://photographerling.com/buy/
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阿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麥港晨曦》
又消失了一段時間,原因是早前到了澳洲,參加一位好友的婚禮,同時順道去拍拍澳洲的風光。
出發前夕,正值香港多事之際。609,612…內心躁動不安,身心俱疲,手頭上的工作也趕不及完成,結果完全沒有心情和時間去計劃這次的行程。抵達悉尼後,才開始計劃往後的行程,結果起初很多雄心壯志想要拍到的東西也沒能拍到。但,也緦算盡力了。
抵達第一天在悉尼朋友家稍事安頓後,第二天晚上十時半,便在悉尼中央車站登上穿洲過省的灰狗巴士,正式啓程上路。
經過5個半小時的車程,凌晨4點,終於抵達第一站—麥覺里港 Port Macquaire。9年前我曾造訪此海邊城鎮,但印像已非常依稀了。
時值南半球冬季,凌晨的街頭沒幾個人影。我們在車站避寒和整頓好行裝,然後沿著大街步向東面的海邊,迎接日出。
===
日出時間是6時45分,而為了捕捉整個天色改變的過程,需要提早一小時開始拍攝。疲憊的身軀背著沉重的背包,只好緩緩前行,加上來回走動取景,時間其實也有點緊逼。
我決定先架設好Fujifilm XT3拍攝縮時,以捕捉天色的變化。然後再用低光畫質較好的Sony A73拍攝照片,以取得最大成效。
這次帶了Fotopro的磐圖系列反摺腳架T-Roc Max,其抗海水侵蝕塗層,在這樣的海灘拍攝就最適合了!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把它放在海水會沖浸的地方,以取得更有張力的構圖。
越近日出時分,天色變化越明顯。抵達時還是一片淡藍,在我架好XT3後,天邊已開始滲出一片橙黃了!
開始手忙腳亂。原本打算用較長的焦距集中拍攝日出位置,以補足XT3的超廣角畫面。後來還是覺得以超廣角再納入一些前景比較好看,便快快換上Laowa 15mm f/2,重新構圖。
起初以為天色仍暗,光差不大,可以不用濾鏡修正。但原來天色暗,地景更暗!特別是石頭的陰影位置,光差還是很大。加上我也希望展現沙的質感,地景亮一點比較有利,於是便匆忙地在沙灘上翻出散佈背包不同位置的濾鏡。
狼狽是因為當時是直接在移動狀態下展開拍攝,因此背包裡放了衣服等全副行裝。移動狀態下,為了節省空間,我把所有濾鏡化整為零,不以濾鏡包集中收納,而把它們散佈在不同的縫隙中。
順帶一提,這次出遊用了新背包,那就是Peak Design的travel backpack 45L。對於攝影旅行者來說,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背包!往後我會再來分享這個背包的特點,以及我的行裝選擇及收納方法。
考慮到最亮的部分在構圖近中央位置,0.9 R-GND 反向漸變灰是較合理的選擇。雖然H&Y的磁力設計已經大大縮短了安裝時間,但時間還真的很緊逼!試了幾個曝光值,拍了幾張照片後,這部A73也隨即開始了縮時拍攝。
===
這一幅攝於6時24分,幾乎就要錯過這個天色最具戲劇性的藍色時刻!再晚一點,上方的天空就會變得太亮,不再是深藍色,那就無法做到圖中的冷暖色對比效果了。
縮時的照片檔案仍未及處理,但對於當天那個抵著疲憊觀賞的麥港日出,至少有了這張照片作交代吧!
稍後在影片中再跟大家分享更多旅程上的經歷吧!
===
器材:
H&Y 0.9 R-GND 反向漸變灰濾鏡
Fotopro 磐圖T-Roc MAX 腳架
Laowa 15mm f/2 Zero-D FE
Peak Design Travel Backpack 45L
Sony A73 + Small Rig L架
設定:6s, f/--, ISO80, 15mm等效焦距
Fotopro HK H&Y Filter HONG KONG H&Y Filter 老蛙 Laowa Hong Kong Venus Optics - Laowa Peak Design
#fotopro #hy_filter #laowa #PeakDesign #OTG #FeiYuTech
==
阿零:土生土長香港人。既是攝影師,也是個跨媒體創作者。除了拍照,也創作攝影相關的影片和寫文章,並活躍於不同的交流平台。快來跟我交流吧!
Facebook專頁:主要用來發佈攝影作品、分享背後故事及心得、刊載文章和資訊。最重要的是和大家的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grapherling
YouTube頻道:定期更新,一起分享攝影的樂趣!
https://goo.gl/GoK1Zx
IG:新照片最先發佈的地方!也會有較多個人生活的分享~
https://www.instagram.com/arling.hk/
Fever達人主頁:集中發佈攝影文章的地方,方便集中閱讀~
https://www.dcfever.com/column/info.php?id=643
個人網站:影片、相片、文章集中看!集合了我在不同平台創作的內容,請隨便參觀~
https://photographerling.com
Telegram攝影吹水交流Group:入來跟大家一起瘋狂交流吧!
https://t.me/joinchat/BmYJuhK5O0no2oh-uvwPkQ
「影影貢!攝影交流谷」,互相交流學習,一起進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6126641128068/
H&Y官方認可,直接供貨之濾鏡套裝優惠網購:
https://photographerling.com/buy/
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張曼娟- 臺南市立安順國民中學讀書心得寫作一、 書名:海水正 ... 的推薦與評價
這本書是由七篇短篇小說結合而成,每一篇都讓我感觸很深,雖然不是自己親身經歷過,但也讓我像是置身在故事中般,一樣的喜怒哀樂,我最喜歡的即是〈海水正藍〉這一篇了。 ... <看更多>
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Re: [心得] 暢銷書的器量:《海水正藍》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Re: [心得] 暢銷書的器量:《海水正藍》. 看板, book. 作者, Tehran. 時間, 2010年11月08日. ... <看更多>
海水正藍閱讀心得 在 [心得] 暢銷書的器量:《海水正藍》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從我開始看書開始,張曼娟一直都很有名。她只要一有新書,總能在各大書局排
行榜上盤桓許久。大學時候【現代文學史】課堂提到她的短篇小說集《海水正藍》,
說是台灣出版史少見的「極端暢銷書籍」(不過除了這點之外,其他就沒有再多聊些
什麼了)。由於我很早就已經把張曼娟同劉墉吳淡如吳若權之流的暢銷勵志作家歸為
一類,而從劉墉那畢業也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沒因為她書賣出一個紀錄,就
會打起對她故事的興趣。之所以現在想找出來一讀,契機於我正在幹的教科參考書事
業。
我公司版本的國中國文課本,其中一課收錄張曼娟散文集《百年相思》的短文,
沒特別好也沒特別差,反正就是那一套小故事大道理的溫馨勵志蜜蜜甜心派。早年讀
多劉墉的我,現在對這類不痛不癢的心靈雞湯簡直冷感。不過在教師備課用書裡收錄
的作者資料倒是令我想讀這本書了。那是〈海水正藍〉這折短篇小說的劇情大意:
故事中的主角碧紋一直遲遲不肯答應男友蕭大哥的求婚,因為目睹姊姊和姊夫的
破碎婚姻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深怕自己步入這樣的後塵。她的姪子小彤渴望得到母愛
的心聲,但卻得到父親粗魯的對待,不捨的碧紋只能藉由訴說「童話」來撫慰小彤受
創的心靈。而小彤卻將童話中海龍王和大寶交換寶物以達成願望的故事信以為真,在
寒雨交加的颱風夜裡偷偷逃去海邊尋找母親,最後竟以悲劇收場。直到最後小彤仍期
待童話成真的一幕,令人為之動容。縱然小彤的父母淒厲的吶喊,也喚不回小彤因為
失去愛而枯萎的靈魂,只得將所有的愛轉移到妹妹小雪身上。小彤以自己的生命換來
了妹妹小雪的幸福。而最後蕭大哥對碧紋所說的:「只要有愛,讓我們彼此相信和寬
容,就不會再有悲劇上演」,似乎是作者想要藉由人物對白傳達給讀者的訊息。人間
的寂寥與豐美,生命的偶然和燦然,千迴百轉地撞擊著人們的心,猶勝正藍的海水。
這故事概念設定相當不錯。將焦點集中在「面臨離異的破碎家庭而痛苦的純潔兒
童」,是個不俗的安排。加上裡面有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元素:說故事。我一直覺得
,在故事裡面又安排另一個說故事的人講述那故事裡的故事,可以營造出一種特別的
張力。這些有意為之的說書人,他們在故事裡說的故事不單純只是另一段岔開的情節
,而往往會牽動故事裡面的各個人物事件,影響他們的判斷與言行,是一種虛構的架
空力量干涉現實的過程。就如同我們閱讀一個個好故事,它們也會以某種神秘不可見
的能量滲透到我們的思想,潛移默化成我們逐漸蛻化的臉目一樣。故事裡的故事有種
魔魅,你明知道故事裡的人只在於字裡行間,但當他訴說一個好故事時你又禁不住被
他吸引著,迷惑著。黑澤明改編的《羅生門》如是,瑪格莉特.愛特伍的《盲眼刺客
》如是,張藝謀的《英雄》如是(儘管它的核心概念簡單到不行,我還是蠻喜歡),
藤田和日郎的《傀儡馬戲團》如是,楊.馬泰爾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亦如是。根
據劇情大意,我期望著《海水正藍》可以在裡面讓我再看見說書人那迷離魔幻、令書
裡書外的讀者聽眾都為之傾然神往的風采,藉漢梅爾吹笛手魔笛般的腔調,引領小彤
和讀者一起進入那愁思百結的哀慟深海。結果期望太高,失望更大,〈海水正藍〉空
有美麗篇名,卻是水準以下的小說(我已經語帶保留)。
之前有幸聆聽一場郝廣才先生的演講,他說了一個我相當認同的論點:「一個好
故事之所以形成,最重要的不在於其故事本身的動機,而在於如何描述故事的技巧」
。故事不論它原先的想法有多出色,如果鋪陳的手法拙劣,那它可能也只會是個平庸
的、甚至令人作嘔的稗事。當時郝廣才拿了他手邊最經典的繪本《野獸國》為例:其
實那本質上也只是單純描述孩子一時爆發的怒氣和情緒,一個讓頑皮小孩看見自己的
貼心小集。但在作者美麗別緻的作畫,以及隨著情緒和視覺推移的變化掌握近乎完美
的分鏡框大小配置,極之簡單的情節就被賦予了生動靈魂。反觀情節上「應該要有」
強烈現實意義的〈海水正藍〉……,光看上面的劇情大綱已足矣,本篇實在是乏善可
陳。張曼娟那種情感氾濫的文字寫一些賺國高中生熱淚的小品文還勉強,卻是完全不
適合寫小說故事。光看那過多的感嘆詞、過多的刪節號、過多的驚嘆號,就能夠初步
判斷她的筆如何不知節制的橫溢情感,氾濫到令人不快的地步。再加上那些跟言情小
說相去不遠的文藝腔、聽似夢幻實際上失實可笑的人物賦名,都讓我幾乎要把張曼娟
歸類在鴛鴦蝴蝶派作家(還是說她本來就是?那我可誤會她了)。
忽略掉以人物對話為主的故事應有的現實語境氛圍,是這篇小說最讓人難以下嚥
的關鍵。篇中所有人物對話時那言詞之造作虛假,完全沒有日常對話的自然和節奏,
那浮濫的、表面瑰麗實則庸俗的文藝腔我看了都為自己丟臉:到底是為什麼而翻開這
本書?就因為那篇言簡意賅讓我心有所感的劇情大綱。真是不實廣告。
我開始迷惘: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大眾品味、什麼樣的民眾素質,可
以造就這麼一個平庸(雖然我想用更嚴厲的詞彙批評)的故事成為這地方的傳奇印刷
品?賣超過50萬冊?可憐了那些被迫印上這種程度文字的樹木紙漿。當你看完上面的
劇情大意後,不要笨笨的跟我一樣因此被吸引去找來一讀,因為,這是一個預告片剪
輯的遠遠比正片更精彩不知凡幾的故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191.1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