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落跑的貝勒爺們!!邀約,參加各界長青樹的午餐😂~
聽了很多、吃了很多,滿滿感謝,留在心裏。
浮世情懷
初秋,品嚐烤鴨的最佳季節。
帶上弟弟彥澤,赴好友Gloria、 Danny的約會,縱橫娛樂圈的 Vivien 是意外驚喜。
天南地北的聊著,香宮的佳餚從不負眾望。
烤鴨入口,卻記起李清照筆下的~
“玉鴨熏爐閒瑞腦
朱櫻斗帳掩流蘇 ”
而我們何其有幸!與愛著的朋友們相聚,並將浮世的情懷,與詩詞一起咀嚼了!
#香宮
#遠東香格里拉飯店
#盧彥澤Zach
#YenTseLu
流蘇詩詞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六盞燈再也沒有點過】
這次的短篇小說是汪曾祺的〈珠子燈〉。
據說小說的原型其實是作者本人的伯父伯母。
描述一傳統中國女性為了所愛的丈夫鬱鬱而終的故事。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這短篇吧。
-
珠子燈 / 汪曾祺
這裡的風俗,有錢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燈。送燈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節前幾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燈的隊伍。幾個女傭人,穿了乾淨的衣服,頭梳得光光的,戴著雙喜字大紅絨花,一人手裡提著一盞燈;前面有幾個吹鼓手吹著細樂。遠遠聽到送燈的簫笛,很多人家的門就開了。姑娘、媳婦走出來,倚門而看,且指指點點,悄悄評論。這也是一年的元宵節景。
一堂燈一般是六盞。四盞較小,大都是染成紅色或白色而畫了紅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盞是麒麟送子:一個染色的琉璃角片紮成的娃娃騎在一匹麒麟上。還有一盞是珠子燈:綠色的玻璃珠子穿紮成的很大的宮燈。燈體是八扇玻璃,漆著紅色的各體壽字,其餘部分都是珠子,頂蓋上伸出八個珠子的鳳頭,鳳嘴裡銜著珠子的小幡,下綴珠子的流蘇。這盞燈分量相當的重,送來的時候,得兩個人用一根小扁擔抬著。這是一盞主燈,掛在房間的正中。旁邊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掛在四角。
到了「燈節」的晚上,這些燈裡就插了紅蠟燭。點亮了。從十三「上燈」到十八「落燈」,接連點幾個晚上。平常這些燈是不點的。
屋裡點了燈,氣氛就很不一樣了。這些燈都不怎麼亮(點燈的目的原不是為了照明),但很柔和。尤其是那盞珠子燈,灑下一片淡綠的光,綠光中珠幡的影子輕輕地搖曳,如夢如水,顯得異常安靜。無宵的燈光擴散著吉祥、幸福和朦朧曖昧的希望。
孫家的大小姐孫淑芸嫁給了王家的二少爺王常生。她屋裡就掛了這樣六盞燈。不過這六盞燈只點過一次。
王常生在南京讀書,秘密地加入了革命黨,思想很新。訂婚以後,他請媒人捎話過去:請孫小姐把腳放了。孫小姐的腳當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來就不像裹過的。
孫小姐是個才女。孫家對女兒的教育很特別,教女兒讀詩詞。除了《長恨歌》、《琵琶行》,孫小姐能背全本《西廂記》。嫁過來以後,她也看王常生帶回來的黃遵憲的《日本國志》和林譯小說《迦茵小傳》、《茶花女遺事》……
兩口子琴瑟和諧,感情很好。
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來不到半個月,就死了。
王常生臨死對夫人留下遺言:「不要守節」。
但是說了也無用。孫王二家都是書香門第,從無再婚之女。改嫁,這種念頭就不曾在孫小姐的思想裡出現過。這是絕不可能的事。
從此,孫小姐就一個人過日子。這六盞燈也再沒有點過了。
她變得有點古怪了,她屋裡的東西都不許人動。王常生活著的時候是什麼樣子,永遠是什麼樣子,不許挪動一點。王常生用過的手錶、座鐘、文具,還有他養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來的位置。孫小姐原是個愛潔成癖的人,屋裡的桌子椅子、茶壺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從王常生死後,除了過年之前,她親自監督著一個從娘家陪嫁過來的女傭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許擦拭。裡屋炕几上有一套茶具:一個白瓷的茶盤,一把茶壺,四個茶杯。茶杯倒扣著,上面落了細細的塵土。茶壺是荸薺形的扁圓的,茶壺的鼓肚子下面落不著塵土,茶盤裡就清清楚楚留下一個乾淨的圓印子。
她病了,說不清是什麼病。除了逢年過節起來幾天,其餘的時間都在床上躺著,整天地躺著。除了那個女傭人,沒有人上她屋裡去。
她就這麼躺著,也不看書,也很少說話,屋裡一點聲音沒有。她躺著,聽著天上的風箏響,斑鳩在遠遠的樹上叫著雙聲,「鵓鴣鴣——咕,鵓鴣鴣——咕」,聽著麻雀在簷前打鬧,聽著一個大蜻蜓振動著透明的翅膀,聽著老鼠咬齧著木器,還不時聽到一串滴滴答答的聲音,那是珠子燈的某一處流蘇散了線,珠子落在地上了。
女傭人在掃地時,常常掃到一二十顆散碎的珠子。
她這樣躺了十年。
她死了。
她的房門鎖了起來。
從鎖著的房間裡,時常還聽見散線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聲音。
流蘇詩詞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宋朝酒樓遊歷指南|宋人市井|23>
如果來宋朝汴京城走一遭,酒樓是最佳賞玩之地。《東京夢華錄》這樣形容當時的酒樓:「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汴京城大酒樓裝飾精美,並且近二十四小時營業。它們矗立於車馬輻輳、人煙浩繁的都城,成為繁華優雅的華胥之國一抹綺麗的色彩。
從宣德門向東行走,或者在御街漫步,都能盡覽繁華如煙的茶樓酒肆。相國霜鐘,金明池夜雨,以及酒樓上琳琅滿目的裝飾,構成了汴京城瓊樓玉宇之盛景。
想要找到酒樓,就得從它的裝飾來辨認。東京的酒樓,門首「皆縛彩樓歡門」。比如孫家正店門前的彩樓歡門就是一個梯形的檐子,每層頂部都紮成花架狀,並裝飾有花狀、鳥狀等飾物,檐下還垂掛有流蘇。此外,梔子燈也是酒樓一大特色。吳自牧《夢梁錄》中也記載:「如酒肆門首,排設杈子及梔子燈等。」還有酒旗或者酒簾(又稱酒望子),也是重要標識。洪邁《容齋續筆》裡記載:「今都城與郡縣酒務,及凡鬻酒之肆,皆揭大簾於外,以青白布數幅為之。」就像《清明上河圖》中的孫家正店,門前也用長杆子掛有旗子。即便是小酒店,如圖中虹橋南岸的「十千腳店」,門口亦掛有「天之美祿」、「新酒」等字樣的旗子。如此便出現了「九橋門街市酒店,彩樓相對,繡旆相招,掩翳天曰」的盛景。
進入酒樓後,室內格局裝飾也令人眼前一亮。從天花板的木雕到牆上裝飾的文人字畫,以及包廂閣樓無一不考慮周到,精心設置。《夢梁錄》記載:「汴京熟食店張掛名畫,所以勾引觀者,留連食客。」王明清《投轄錄》云:「都城樓上酒客所坐,各有小室,謂之酒閣子。」從內部裝飾風格來看,東京許多酒店內部往往種植花木,逐漸園林化、庭院化。《東京夢華錄》載:諸酒店必有廳院,廊廡掩映,排列小閣子,吊窗花竹,各垂簾幕。」劉攽《王家酒樓》一詩對此也有所描述:「黃花滿把照眼麗,紅裙女兒前豔歌。」
進店坐定之後,商家用來招徠顧客的辦法也不可少:量酒的廚子人稱「茶飯量酒博士」,會走到你面前斟酒;還有叫「大伯」的年輕小夥子,專供你使喚。除了服務人員和酒客之外,有些酒樓裡還提供妓女服務。《東京夢華錄》這樣形容當時著名酒樓任店:「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濃妝妓女數百,聚於主廊檐面上,以待酒客呼喚,望之宛若神仙」。這些妓女一般不從事皮肉生意, 她們的主要作用是活躍酒樓裡的氣氛,吸引酒客以增加收入。但也有例外。《都城紀勝•酒肆》記載了一類「庵酒店」,這種酒店的包間中暗藏臥床,客人可與娼妓就歡。而且,「庵酒店」還有特殊標記,秘密就出在酒店前的梔子燈上。只要桅子燈上罩著一層竹編圓蓋,就暗示顧客,本店提供色情服務。《清明上河圖》中的孫羊正店懸掛的四盞梔子燈中,有一盞就罩著圓蓋。這種公開於市的經營之術,讓一些士大夫看不下去了。周輝在《清波雜誌》中這樣批判:「州縣刑獄與夫淫亂殺傷,皆因酒所致,甚至設法集妓女以誘其來,尤為害教。」不過,為了牟取更多的酒稅,朝廷對於「酒色相加, 陷民於罪」的作法,基本上不吭氣 — 默許。
除了酒樓裝飾考究、有美人紅袖相伴之外,汴京酒樓的餐具也奢華闊氣。當時高級的酒樓,都使用珍貴的銀器,「每樓各分小閣十餘,酒器悉用銀,以競華侈」。宋朝的京城人十分講究排場,請客喝酒習慣用銀器。凡酒店中不問何人,只是兩人對坐飲酒,亦須用注碗一副、盤盞兩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隻,即銀近百兩矣。雖一人獨飲,碗亦用銀盂之類。有的甚至允許客人將銀器帶回家,過幾日返還。
精美的酒具吸引著客人,竟然還讓一位大臣誤了陛見。歐陽修的《歸田錄》記載了一則「魯宗道飲酒不欺君」的故事。魯宗道是宋真宗時的諭德官,負責教諭皇太子的道德。有一天,宋真宗有事召見。使者到了魯宗道的家,左等右等,人卻不在。原來魯宗道的家在宋門外的浴堂巷內,旁邊有家「仁和酒樓」,聞名京師。魯宗道經常換上便服去喝酒。真宗召見的那天,魯宗道正在酒樓中暢飲。誤了皇帝召見,這可如何是好?使者問魯宗道,一會兒皇上問起,如何回話呢?魯宗道答:實話實說吧。喝酒是人之常情,欺君卻是大罪。果然,宋真宗見到魯宗道,劈頭就問:愛卿怎麼私自去酒樓裡喝酒啊?魯宗道回話:「有老朋友從鄉里來,臣家裡窮得連杯盤都沒有。仁和酒樓裡百物倶備,賓至如歸,所以就一同去了。臣穿著便服,市人不知道我是官員。」真宗聽罷,莞爾一笑::「市人不認識愛卿,恐怕御史要彈劾哦。」真宗自此看重魯宗道。美酒配美具,宋人飲酒的雅致,可見一斑。
在酒樓聚會吃飯,除了讓歌女助興之外,酒令也是有趣的玩法。宋朝酒令非常豐富,有的考驗運氣,有的考驗記憶、歷史知識、詩詞格律、反應能力,還有考驗暗器功夫的,例如「九射格」。 九射格是這樣玩的:找一個竹筒,放把小竹棍,竹棍上分別刻著動物名稱。再找一個圓盤,圓盤中心畫一狗熊,邊上分別畫上梅花鹿、小金魚、小白兔等九種動物。
兩樣東西都齊備了,一人發一支鋼鏢或者梅花針,輪流從竹筒裡抽籤,抽到「兔」的就用飛鏢去打圓盤上畫的兔,抽到「鹿」的就用飛鏢去打圓盤上畫的鹿。打中了,換下一位,打不中,罰酒一杯。若抽中的竹棍上刻著「熊」,然後你又一鏢打進九射格的圓心,如此除了你,在座吃貨必須同時舉杯。
眾多酒樓中,若只能去一家,樊樓是最好的選擇。樊樓是北宋餐飲業業界翹楚,聲譽極隆,客至如雲。劉子翬《汴京遺事》詩曰:「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矾樓。」樊樓是當時汴京城的耀眼地標,也是北宋人民的集體記憶。南宋覆亡前,劉克莊深歎自己生不逢時,未能光顧樊樓。他說:「吾生分裂後,不到舊京遊。空作樊樓夢,安知在越樓。」
樊樓坐落於東華門外的景明坊,宣和年間,樊樓改建成東西南北中格局,並飛橋欄杆相連的五棟三層高樓群,易名「豐樂樓」。登上樊樓的北樓,皇家名苑「艮岳」的美景盡收眼底。行至西樓憑欄觀景時,可看到皇宮內的情形。樊樓竟蓋得比皇城的瓊樓玉宇還要高,出於安保的考慮,官府後來「禁人登眺」。《宣和遺事》對此做過解釋「樊樓上有御座,徽宗時與李師師宴飲於此,士民皆不敢登樓。」宋徽宗既然是樊樓的常客,誰敢打擾皇帝老兒的興致。
作為北宋汴京第一正店酒樓,樊樓還是開封產銷量最高的釀酒坊。宋真宗年間,樊樓每天上繳的酒稅多達2000錢,每年從曲院購買的酒曲多至50000斤。此後樊樓換了老闆,新主經營不善,致使「大虧本錢,繼日積欠,以至蕩破家產。」樊樓作為私人酒樓,朝廷本可以不聞不問,但是樊樓倒了,國庫就少了一大筆稅金。於是名相寇准懇請降低對樊樓的徵稅額度,皇帝竟也許了。
宋朝的酒,浸潤著那段閒適風雅的歲月。酒中倒映著釵橫鬢亂、箏歌逐舞、寶檠銀缸。沉浸在花氣酒氣中的大宋朝君臣們,醉而復醒,又醒而復醉。
--------------------------
資料來源:中華遺產 《復活清明上河圖》
流蘇詩詞 在 「名師講堂」系列- 第三集《千古風流蘇東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流蘇 東坡製作人|王章力編劇/導演|#章蓁薰撰稿/主講| ... 你我共读《诗三百》之《子衿》|诗三百|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零雨其 ... ... <看更多>
流蘇詩詞 在 「每個靈魂都在發光,我也跟著發光。」 《發光的樹》#海狗 ... 的推薦與評價
每天都有 值得駐足的花與詩與歌。 # 流蘇 花 - di 松山文創園區SCCP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