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FTA 英國影藝學院獎 入圍名單】
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MPAS)所頒發,而大西洋另一側的英國影藝學院(BAFTA)每年則會頒發由該地電影專業人士評選而出的「英國影藝學院獎」。
BAFTA 的會員大約七千人,涵蓋幕前幕後各領域的英國影人(其中的大約 500 人,與決定奧斯卡的 AMPAS 影藝學院重複),因此可以說是最具有指標性與預測性的奧斯卡前哨戰之一。過去紀錄來看,BAFTA與奧斯卡的技術獎項入圍名單重複性高達九成以上,而演員/導演/影片等大獎也有七八成的共通性。
然而,今年可能多了一些變數。簡單來說,BAFTA 不再能夠作為預測奧斯卡主要獎項的風向球,卻也更加走出自己獨特的一條路。
大家是不是被今年BAFTA的入圍名單給嚇到了?怎麼跟獎季其他前哨獎差這麼多?
別慌,BAFTA 在去年被抨擊入圍名單缺乏多元性之後,痛定思痛,將評獎規則大翻修,所以入圍名單看起來很跳痛完全不意外。
簡單來說:BAFTA 的導演和演員入圍者,是分別由 7~12 位的超小評審團(當中可能一半不是 BAFTA 會員)所選出來的。詳細規則下面解釋:
-
詳細規則說明
-
▲第一階段 1/12~1/26:
今年 BAFTA 第一次引入「長名單」(longlist)機制,除了最佳影片由所有會員投票之外,其他各獎項由各部門投票選出(英國電影、紀錄片、非英語片、動畫片則是從其他部門徵求自願的評審。)
最佳影片、演員獎項,及大部分技術獎項共選出15名進入「長名單」,導演獎項則選出20名(男女必須各半)進入「長名單」。
長名單於 2/4 公佈,當時《夢想之地》與《猶大與黑彌賽亞》就已經不在最佳影片之列。《陽光普照》在外語片長名單也已出局。此外,《誓血五人組》掉了導演席次、金球獎影后 Andra Day 也未入選。
▲第二階段 2/19~3/1:
所有投票會員必須看完該獎項長名單上所有作品,方能投票。
最佳影片為所有投票會員選出入圍者、在四個演員獎項,以及最佳導演獎,則由專職的「評審團」(Jury)評選出入圍者。
各個獎項的「評審團」彼此獨立運作,包含 7~12 位成員,其中至少 50% 為 BAFTA 會員。也就是說,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配,
是由少數掐指可數的評審選出入圍者,且評審團當中的外部會員可能高達一半。
為了多元性,此評審團中必須顧及到性別比、少數群體(包含年齡、性向、身心障礙、社經地位等)必須被充分代表,且具有新世代的年輕成員(emerging talent)。
為了公平性,評審團成員不能連續兩年擔任同一個獎項的評審,且不能夠與任何長名單上的入選作品有任何私人或專業的利害關係。
為了廣泛性,也將演員獎和導演獎的入圍席次擴增到 6 席、最佳英國電影獎則擴增到10席。
▲第三階段 3/25~4/7:
除了「最佳英國編劇、導演、或製片首部作品」、「最佳紀錄片」、「最佳非英語片」、「最佳動畫片」之外,其餘所有獎項,都是由「全體BAFTA會員」投票選出最終贏家。
最終得獎者,將於 4/10-11 頒獎典禮揭曉。
-
規則說明完畢
-
本屆BAFTA名單攤開來看,《游牧人生》、《Rocks》分別獲得 7 項入圍拔得頭籌。《父親》、《曼克》、《夢想之地》、《花漾女子》以六項入圍緊追在後。
《父親》雖然沒有入圍演員獎項(Olivia Colman 可能要捏把冷汗,連本土幫都不挺了),但這邊聲勢是有救回來。
普遍來說偏美國本土的電影,像是《芝加哥七人案》、《絕望者之歌》和《芭樂特續集電影》,以及尤其是黑人議題的《藍調天后》、《邁阿密的一夜》、《誓血五人組》、《猶大與黑彌賽亞》等,都沒有表現太好。
反而是英國幫的《Rocks》、《Calm with Horses》、《異國陰宅》、《失控的審判》、《古寶》,甚至是其他歐洲非英語片《醉好的時光》與《Quo Vadis, Aida?》都有被看見。反而歐洲影人拍攝的《女人碎片》和《默愛》這邊持續不振,僅各入圍一席。
值得一提的是,BAFTA 史上首次在「最佳導演獎」入圍了四名女性導(過往紀錄是單屆僅入圍過一位女性導演)。同時,入圍的導演還有三位是執導非英語片的導演(《醉好的時光》、《夢想之地》、《Quo Vadis, Aida?》)。演員方面, 24 位入圍者有 21 位是第一次入圍 BAFTA。整體而言,似乎真的有讓更多的新聲與新世代被看見。
儘管對於奧斯卡預測來說,BAFTA 不再扮演關鍵的風向球角色(至少在主要獎項),甚至今年的 BAFTA 連入圍名單都不會對奧斯卡影響太多(奧斯卡於今日截止入圍投票)。對於這種特立獨行的入圍名單,大家不必讀入太多。
但私以為這是一個好的方向,何必人人都搶當奧斯卡風向?BAFTA 逐漸走出了自己的路——以英國影人獨特的品味,頌揚他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電影。若能在此過程中,讓更多元、更廣泛的作品和影人得到榮耀,那何樂而不為?
-
本屆各片入圍數量:
7 - 《游牧人生》、《Rocks》
6 - 《父親》、《曼克》、《夢想之地》、《花漾女子》
5 - 《古寶》、《失控的審判》
4 - 《醉好的時光》、《Calm with Horses》、《猶大與黑彌賽亞》、《讀報人》、《金屬之聲/靜寂的鼓手》
-
【完整入圍名單】
最佳影片
《父親》
《失控的審判》
《游牧人生》
《花漾女子》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最佳導演
《醉好的時光》Thomas Vinterberg
《謝謝你愛過我》Shannon Murphy
《夢想之地》Lee Isaac Chung
《游牧人生》Chloé Zhao
《Quo Vadis, Aida?》Jasmila Žbanić
《Rocks》Sarah Gavron
最佳女主角
Bukky Bakray, 《Rocks》
Radha Blank, 《40衝一波》
Vanessa Kirby, 《女人碎片》
Frances Mcdormand, 《游牧人生》
Wunmi Mosaku, 《異國陰宅》
Alfre Woodard, 《Clemency》
最佳男主角
Riz Ahmed, 《金屬之聲/靜寂的鼓手》
Chadwick Boseman, 《藍調天后》
Adarsh Gourav, 《白老虎》
Anthony Hopkins, 《父親》
Mads Mikkelsen, 《醉好的時光》
Tahar Rahim, 《失控的審判》
最佳女配角
Niamh Algar, 《Calm With Horses》
Kosar Ali, 《Rocks》
Maria Bakalova, 《芭樂特續集電影》
Dominique Fishback, 《猶大與黑彌賽亞》
Ashley Madekwe, 《County Lines》
Yuh-Jung Youn, 《夢想之地》
最佳男配角
Daniel Kaluuya, 《猶大與黑彌賽亞》
Barry Keoghan, 《Calm With Horses》
Alan Kim, 《夢想之地》
Leslie Odom Jr., 《邁阿密的一夜》
Clarke Peters, 《誓血五人組》
Paul Raci, 《金屬之聲/靜寂的鼓手》
最佳新星
Bukky Bakray
Conrad Khan
Kingsley Ben-Adir
Morfydd Clark
Sope Dirisu
最佳原著劇本
《醉好的時光》
《曼克》
《花漾女子》
《Rocks》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最佳改編劇本
《古寶》
《父親》
《失控的審判》
《游牧人生》
《白老虎》
最佳原創配樂
《曼克》
《夢想之地》
《讀報人》
《花漾女子》
《靈魂急轉彎》
最佳選角
《Calm With Horses》
《猶大與黑彌賽亞》
《夢想之地》
《花漾女子》
《Rocks》
最佳攝影
《猶大與黑彌賽亞》
《曼克》
《失控的審判》
《讀報人》
《游牧人生》
最佳剪輯
《父親》
《游牧人生》
《花漾女子》
《金屬之聲/靜寂的鼓手》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最佳美術設計
《古寶》
《父親》
《曼克》
《讀報人》
《Rebecca》
最佳服裝設計
《默愛》
《古寶》
《艾瑪.》
《藍調天后》
《曼克》
最佳妝髮設計
《古寶》
《絕望者之歌》
《藍調天后》
《曼克》
《皮諾丘的奇幻旅程》
最佳音效
《怒海戰艦》
《讀報人》
《游牧人生》
《靈魂急轉彎》
《金屬之聲/靜寂的鼓手》
最佳視覺效果
《怒海戰艦》
《永夜漂流》
《花木蘭》
《八號出口的猩猩》
《天能》
最佳英國電影
《Calm With Horses》
《古寶》
《父親》
《異國陰宅》
《Limbo》
《失控的審判》
《Mogul Mowgli》
《花漾女子》
《Rocks》
《暗黑聖女》
最佳英國編劇、導演、或製片首部作品
《異國陰宅》
《Limbo》
《Moffie》
《Rocks》
《暗黑聖女》
最佳非英語電影
《醉好的時光》
《親愛的同志》
《悲慘世界》
《夢想之地》
《Quo Vadis, Aida?》
最佳紀錄片
《一場大火之後》
《David Attenborough:活在天與地》
《The Dissident》
《我的章魚老師》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最佳動畫片
《1/2的魔法》
《靈魂急轉彎》
《Wolfwalkers》
最佳英國動畫短片
《The Fire Next Time》
《The Owl And The Pussycat》
《The Song Of A Lost Boy》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的網紅旅行熱炒店 The Travel Wok Podca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薩赫爾(Sahel)是一片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半乾燥過渡地帶,也是全世界土地最貧瘠的地區之一。放眼望去,只見草木稀疏、塵土飛揚,所剩不多的耕地還持續被日漸擴大的沙漠吞噬著;而在烈日高掛的夏天,氣溫動輒來到攝氏43度。任誰來到這裡,生存都必然是一場戰鬥。 「外交替代役是什麼碗糕啊?好像很酷,申請看看...
「活在天與地」的推薦目錄:
- 關於活在天與地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活在天與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活在天與地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活在天與地 在 旅行熱炒店 The Travel Wok Podcas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活在天與地 在 高雄市議員李亞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活在天與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活在天與地 在 [洗腦] 天與地-年少無知-林保怡黃德斌陳豪- 看板HK-drama 的評價
- 關於活在天與地 在 《David Attenborough:活在天與地》| 正式預告| Netflix 的評價
- 關於活在天與地 在 不必羨慕別人,不必怨天尤人。 #萬丹天皇宮拍攝 | Facebook 的評價
活在天與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英國金像獎完整入圍名單】
.
2021英國金像獎方才公布入圍名單,跌破一堆專家眼鏡,也創下一些難得紀錄。例如最佳導演共有四位女性導演獲得提名,超越過去十年的男性獨霸局面。這次也完全洗刷 #BaftaSoWhite(英國金像獎太白)的形象,經過選制改革之後,今年誕生了史上具有種族多元性的名單,有多位非裔、亞裔面孔佔得一席之地,包括一人提名四項的華裔導演趙婷。
.
《游牧人生》與《Rocks》分佔七項提名在本階段稱霸,《花漾女子》雖然提名最佳影片等多項,但在最佳女主角一項,凱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卻意外落馬,令人驚訝。英國導演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TENET天能》也顯然不受鄉親父老青睞,僅以視覺效果獎一項提名作收。英國金像獎過去仍有奧斯卡風向球地位,今年名單卻是獨樹一格,有與奧斯卡分道揚鑣之勢。
.
此外,在稍早傳出自殺辭世的美國音效師麥克.沃夫.史奈德(Michael Wolf Snyder)也以《游牧人生》獲得了本屆音效獎提名。
.
英國金像獎的頒獎典禮將在4月10日與4月11日分為兩日在線上舉辦。
.
.
完整入圍名單如下:
▅▅▅▅▅▅▅▅▅▅▅▅▅▅▅▅▅▅▅
●
●
【最佳影片】
《父親 The Father》
《失控的審判 The Mauritanian》
《游牧人生 Nomadland》
《花漾女子 Promising Young Woman》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
▅▅▅▅▅▅▅▅▅▅▅▅▅▅▅▅▅▅▅
●
●
【最佳導演】
Thomas Vinterberg《醉好的時光 Another Round》
Shannon Murphy《謝謝你愛過我 Babyteeth》
Lee Isaac Chung《夢想之地 Minari》
趙婷《游牧人生》
Jasmila Žbanić《Quo Vadis, Aida?》
Sarah Gavron《Rocks》
▅▅▅▅▅▅▅▅▅▅▅▅▅▅▅▅▅▅▅
●
●
【最佳女主角】
Bukky Bakray《Rocks》
Radha Blank《40衝一波 The Forty-Year-Old Version》
Vanessa Kirby《女人碎片 Pieces Of A Woman》
Frances Mcdormand《游牧人生》
Wunmi Mosaku《異國陰宅 His House》
Alfre Woodard《Clemency》
▅▅▅▅▅▅▅▅▅▅▅▅▅▅▅▅▅▅▅
●
●
【最佳男主角】
Riz Ahmed《靜寂的鼓手 Sound of Metal》
Chadwick Boseman《藍調天后 Ma Rainey's Black Bottom》
Adarsh Gourav《白老虎 The White Tiger》
Anthony Hopkins《父親》
Mads Mikkelsen《醉好的時光》
Tahar Rahim《失控的審判》
▅▅▅▅▅▅▅▅▅▅▅▅▅▅▅▅▅▅▅
●
●
【最佳女配角】
Niamh Algar《Calm With Horses》
Kosar Ali《Rocks》
Maria Bakalova《芭樂特電影續集 Borat Subsequent Moviefilm》
Dominique Fishback《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
Ashley Madekwe《County Lines》
尹汝貞《夢想之地》
▅▅▅▅▅▅▅▅▅▅▅▅▅▅▅▅▅▅▅
●
●
【最佳男配角】
Daniel Kaluuya《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
Barry Keoghan《Calm With Horses》
Alan Kim《夢想之地》
Leslie Odom Jr.《One Night in Miami》
Clarke Peters《誓血五人組 Da 5 Bloods》
Paul Raci《靜寂的鼓手》
▅▅▅▅▅▅▅▅▅▅▅▅▅▅▅▅▅▅▅
●
●
【傑出英國電影】
《Calm With Horses》
《古寶 The Dig》
《父親》
《His House》
《Limbo》
《失控的審判》
《Mogul Mowgli》
《花漾女子》
《Rocks》
《Saint Maud》
▅▅▅▅▅▅▅▅▅▅▅▅▅▅▅▅▅▅▅
●
●
【傑出英國編劇、導演或製片首作】
Remi Weekes(編劇/導演)《His House》
Ben Sharrock(編劇/導演)& Irune Gurtubai(製片)《Limbo》
Jack Sidey(編劇/導演)《愛在煙硝蔓延時 Moffie》
Theresa Ikoko&Claire Wilson(編劇)《Rocks》
Rose Glass (編劇/導演)&Oliver Kassman(製片)《Saint Maud》
▅▅▅▅▅▅▅▅▅▅▅▅▅▅▅▅▅▅▅
●
●
【最佳非英語電影】
《醉好的時光》
《親愛的同志 Dear Comrades!》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夢想之地》
《Quo Vadis, Aida?》
▅▅▅▅▅▅▅▅▅▅▅▅▅▅▅▅▅▅▅
●
●
【最佳紀錄片】
《一場大火之後 Collective》
《David Attenborough:活在天與地 David Attenborough: A Life On Our Planet》
《The Dissident》
《我的章魚老師 My Octopus Teacher》
《智能社會 The Social Dilemma》
▅▅▅▅▅▅▅▅▅▅▅▅▅▅▅▅▅▅▅
●
●
【最佳動畫電影】
《1/2的魔法 Onward》
《靈魂急轉彎 Soul》
《Wolfwalkers》
▅▅▅▅▅▅▅▅▅▅▅▅▅▅▅▅▅▅▅
●
●
【最佳原創劇本】
Tobias Lindholm, Thomas Vinterberg《醉好的時光》
Jack Fincher《曼克 Mank》
Emerald Fennell《花漾女子》
Theresa Ikoko, Claire Wilson《Rocks》
Aaron Sorkin《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
●
●
【最佳改編劇本】
Moira Buffini《古寶》
Christopher Hampton, Florian Zeller《父親》
Rory Haines, Sohrab Noshirvani, M.B. Traven《失控的審判》
趙婷《游牧人生》
Ramin Bahrani《白老虎》
▅▅▅▅▅▅▅▅▅▅▅▅▅▅▅▅▅▅▅
●
●
【最佳原創音樂】
Trent Reznor, Atticus Ross《曼克》
Emile Mosseri《夢想之地》
James Newton Howard《讀報人 News Of The World》
Anthony Willis《花漾女子》
Jon Batiste, Trent Reznor, Atticus Ross《靈魂急轉彎》
▅▅▅▅▅▅▅▅▅▅▅▅▅▅▅▅▅▅▅
●
●
【最佳選角】
Shaheen Baig《Calm With Horses》
Alexa L. Fogel《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
Julia Kim《夢想之地》
Lindsay Graham Ahanonu, Mary Vernieu《花漾女子》
Lucy Pardee《Rocks》
▅▅▅▅▅▅▅▅▅▅▅▅▅▅▅▅▅▅▅
●
●
【最佳攝影】
Sean Bobbitt《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
Erik Messerschmidt《曼克》
Alwin H. Küchler《失控的審判》
Dariusz Wolski《讀報人》
Joshua James Richards《游牧人生》
▅▅▅▅▅▅▅▅▅▅▅▅▅▅▅▅▅▅▅
●
●
【最佳剪輯】
Yorgos Lamprinos《父親》
趙婷《游牧人生》
Frédéric Thoraval《花漾女子》
Mikkel E.G. Nielsen《靜寂的鼓手》
Alan Baumgarten《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
●
●
【最佳製作設計】
Maria Djurkovic, Tatiana Macdonald《古寶》
Peter Francis, Cathy Featherstone《父親》
Donald Graham Burt, Jan Pascale《曼克》
David Crank, Elizabeth Keenan《讀報人》
Sarah Greenwood, Katie Spencer《蝴蝶夢 Rebecca》
▅▅▅▅▅▅▅▅▅▅▅▅▅▅▅▅▅▅▅
●
●
【最佳服裝設計】
Michael O'connor《默愛 Ammonite》
The Dig, Alice Babidge《古寶》
Emma, Alexandra Byrne《艾瑪 Emma》
Ann Roth《藍調天后》
Trish Summerville《曼克》
▅▅▅▅▅▅▅▅▅▅▅▅▅▅▅▅▅▅▅
●
●
【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Jenny Shircore《古寶》
Patricia Dehaney, Eryn Krueger Mekash, Matthew Mungle《絕望者之歌 Hillbilly Elegy》
Matiki Anoff, Larry M. Cherry, Sergio Lopez-Rivera, Mia Neal《藍調天后》
Kimberley Spiteri, Gigi Williams《曼克》
Mark Coulier《皮諾丘的奇幻旅程 Pinocchio》
▅▅▅▅▅▅▅▅▅▅▅▅▅▅▅▅▅▅▅
●
●
【最佳音效】
Beau Borders, Christian P. Minkler, Michael Minkler, Warren Shaw and David Wyman《怒海戰艦 Greyhound》
Michael Fentum, William Miller, Mike Prestwood Smith, John Pritchett, Oliver Tarney《讀報人》
Sergio Diaz, Zach Seivers, M. Wolf Snyder《游牧人生》
Coya Elliott, Ren Klyce, David Parker《靈魂急轉彎》
Jaime Baksht, Nicolas Becker, Phillip Bladh, Carlos Cortés, Michelle Couttolenc《靜寂的鼓手》
▅▅▅▅▅▅▅▅▅▅▅▅▅▅▅▅▅▅▅
●
●
【最佳視覺效果】
Pete Bebb, Nathan Mcguinness, Sebastian Von Overheidt《怒海戰艦 Greyhound》
Matt Kasmir, Chris Lawrence, David Watkins《永夜漂流 The Midnight Sky》
Sean Faden, Steve Ingram, Anders Langlands, Seth Maury《花木蘭 Mulan》
Santiago Colomo Martinez, Nick Davis, Greg Fisher《八號出口的猩猩 The One and Only Ivan》
Scott Fisher, Andrew Jackson, Andrew Lockley《TENET天能 Tenet》
▅▅▅▅▅▅▅▅▅▅▅▅▅▅▅▅▅▅▅
●
●
【最佳動畫短片】
Renaldho Pelle, Yanling Wang, Kerry Jade Kolbe《The Fire Next Time》
Mole Hill, Laura Duncalf《The Owl And The Pussycat》
Daniel Quirke, Jamie Macdonald, Brid Arnstein《The Song Of A Lost Boy》
▅▅▅▅▅▅▅▅▅▅▅▅▅▅▅▅▅▅▅
●
●
【最佳短片】
Farah Nabulsi《The Present》
Jesse Lewis Reece and Ike Newman《Eyelash》
Akinola Davies, Rachel Dargavel and Wale Davies《Lizard》
John Addis and Rami Sarras Pantoja《Lucky Break》
Ghada Eldemellawy《Miss Curvy》
▅▅▅▅▅▅▅▅▅▅▅▅▅▅▅▅▅▅▅
●
●
【新星獎】
Bukky Bakray
Conrad Khan
Kingsley Ben-Adir
Morfydd Clark
Sope Dirisu
▅▅▅▅▅▅▅▅▅▅▅▅▅▅▅▅▅▅▅
.
.
(圖為《游牧人生》劇照。)
活在天與地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製片工會獎 #PGA 入圍名單】
美國製片工會(Producer’s Guild of America)公佈了今年的入圍名單。以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獎」的預測度來說,製片工會獎一直以來都是重疊度最高的:
2019重疊度:9/9
2018重疊度:8/8
2017重疊度:7/9
2016重疊度:9/9
2015重疊度:7/8
2014重疊度:7/8
2013重疊度:8/9
而就得獎預測而言,過去11年來(自從奧斯卡採用排序性投票後),PGA 的贏家有 8次與奧斯卡最終得主吻合(儘管去年他們頒給了《1917》,而奧斯卡給了《寄生上流》)。他們也是唯一與奧斯卡採用相同排序性投票(preferential ballot)的獎項,因此在預測奧斯卡最佳影片是最具參考性的指標。
今年 PGA 入選的十部電影,意外有《芭樂特續集電影》這部喜劇闖入。在金球獎頒給它最佳影片和影帝(音樂/喜劇類),昨日影評之選獎頒給當中的 Maria Bakalova 最佳女配角後,這部片目前聲勢大旺。但這部低俗喜劇不知道會不會是奧斯卡的菜,還有待觀察。但若去掉這部片,剩餘的九部,很有可能就是今年奧斯卡入圍最佳影片的片單。
沒能入選者包含:《父親》、《誓血五人組》、《讀報人》、《靈魂急轉彎》等。前兩者聲勢持續下滑,倒是《讀報人》近來頻頻獲得各工會支持,應該在技術類獎項還是會有不少斬獲。
-
▲ 最佳電影製片
《芭樂特續集電影》
《猶大與黑彌賽亞》
《藍調天后》
《曼克》
《夢想之地》
《游牧人生》
《邁阿密的一夜》
《花漾女子》
《金屬之聲/靜寂的鼓手》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 最佳動畫片製片
《古魯家族:新石代》
《1/2的魔法》
《飛奔去月球》
《靈魂急轉彎》
《Wolfwalkers》
▲ 最佳紀錄片製片
《David Attenborough:活在天與地》
《爺爺的死亡排練》
《我的章魚老師》
《Softie》
《A Thousand Cuts》
《談》
《松露獵人》
-
製片工會獎得主將於3/24揭曉。
今晚還會公佈英國影藝學院獎(BAFTA)、攝影工會獎、導演工會獎的入圍者。
活在天與地 在 旅行熱炒店 The Travel Wok Podcas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薩赫爾(Sahel)是一片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半乾燥過渡地帶,也是全世界土地最貧瘠的地區之一。放眼望去,只見草木稀疏、塵土飛揚,所剩不多的耕地還持續被日漸擴大的沙漠吞噬著;而在烈日高掛的夏天,氣溫動輒來到攝氏43度。任誰來到這裡,生存都必然是一場戰鬥。
「外交替代役是什麼碗糕啊?好像很酷,申請看看好了!」
在那個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對於西非一無所知的甲殼哥,抱持著一股年輕熱血的衝勁,懵懵懂懂的來到位在薩赫爾的國家:布吉納法索。他的任務,是要運用自己的農藝專長在這裡種水稻——是的你沒看錯,在這個年雨量只有400mm的撒哈拉沙漠邊緣,甲殼哥要帶著一群完全沒有經驗的當地人,在前輩打下的基礎上,目標是種出1200公頃的水稻田!
這個看似熱血的故事,媒體上呈現的或許是當地人收成時的笑容,但背後卻是社會大眾看不到的各種無奈——自然環境已經夠嚴苛了,沒想到真正的挑戰反而是「人」?國際援助的錢,其實大多都流向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天氣熱不打緊,每天還有瘧疾、交通事故在周遭虎視眈眈,三不五時就被推向生死關頭?原本號稱君子之國的布吉納法索,究竟在2011年之後發生了什麼改變,成為各國政府紛紛告誡觀光客止步的地方?
旅行熱炒店EP71,該是重返非洲的時候了!讓我們一起跟著在哪裡都能存活、到哪裡都能成為當地人的甲殼哥,走進布吉納法索,聽他娓娓道來那些外交第一線人員才懂的現實血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arLxKyaax4/hqdefault.jpg)
活在天與地 在 高雄市議員李亞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券背離高雄人的期待,說好的高雄人加碼一千呢?
高雄券數位綁定從9/22開始,僅有9間廠商配合,沒想到到9/30還無法提供明確定限量數額?顯示高雄券數位綁定規劃嚴重缺失,民眾綁定數位後,無法解除,形同被綁架。目前已有63萬名數位綁定高雄券,預估限量9萬高雄券,因此會有54萬名無法得到高雄券。為了搶數位高雄券,只能在開放當天在有刷卡機與數位支付設備的高雄設籍店家秒刷5000,一般店家難以受惠,而且民眾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限量名額內。順應趨勢推動數位綁定,沒想到比紙本還不優惠。
高雄紙本券限制多,僅有百貨公司、旅宿、餐飲三個方式,振興範圍太狹隘,仍是不正面答覆每個通路限量額數。高雄市政府認定百貨公司受創嚴重,應重點振興?難道不是重點圖利財團?旅客不可能專程來高雄百貨公司消費5000元,而且百貨公司屬於高消費水平,一般民眾也不會選擇百貨公司消費,看得出當官的想法跟老百姓差別很大,旅宿項目高雄人不太會使用到,餐飲限制單筆超過500元,完全不符合一般民眾的生活規劃。
高雄券就好像有錢人的遊戲,是否刺激到高雄經濟存有疑慮,但是實在刺激到高雄基層人民的心,高雄人感受不到被振興,大部分受疫情影響的產業也被忽視,看到5億高雄金字塔,感嘆高雄法老王聽不到基層的怒吼。
史哲副市長說高雄券讓財政局長已在流淚,但是所有經費都是從今年度各局處為未執行的活動預算撥付,本應由高雄市民享受的福利,卻因為高雄券的錯誤規劃,讓高雄人流淚。原來史哲副市長不是在地高雄人,雖然在高雄市擔任副市長,但是卻不了解高雄人的心聲,背離高雄人的期待,說好的高雄人加碼一千呢?
#李亞築議員質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thCQbq-1-o/hqdefault.jpg)
活在天與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朝聖台灣:燒王船、迎媽祖,一位攝影記者的三十年祭典行腳」介紹
訪問作者:陳逸宏
內容簡介:
神明欽點的攝影師 陳逸宏
三十年庶民信仰影像全記錄
疫情時代,最撫慰人心的信仰參與,
世紀瘟疫籠罩,最閃耀的人性光芒。
從燒王船到媽祖遶境進香,
身兼攝影記者與拱天宮志工的陳逸宏,
用三十載光陰與數以萬計的影像,
為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記錄下最珍貴的感動與瞬間。
三年一次、千萬王船平安祭,最震撼視覺的火焰儀式高潮;
步行超過三百公里、數萬信眾瘋媽祖,全台最龐大的進香隊伍;
還有外人鮮少參與,深入鄉野的白沙屯二媽遊庄,首度披露……
橫跨台灣兩大民間信仰的廟會記錄,
影像與故事交織的庶民信仰紀行,
帶你一同深入台灣人的百年記憶。
◆ ◆ ◆
信仰有如空氣。在太平盛世、健康安定的時候,不覺得可貴;但當世紀疫情肆虐全球、奪走成千上萬生命,人們陷入恐慌時,敬天畏神、對生命保持謙卑的信仰,帶來安定人心的龐大力量。
王爺信仰的燒王船祭典,源自古代為了對抗瘟疫的儀式。從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到白沙屯媽祖進香,之所以形成台灣最龐大的長途進香隊伍,是先人渡海來台,面對各種生命挑戰所依賴的生存護佑傳統。
不論是燒王船或遶境進香,廟會活動與宗教儀式是先人長期生活智慧的累積,也是台灣民間信仰的歷史軌跡。對此台灣兩大最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本書作者陳逸宏跨越30年最近距離的影像拍攝,忠實保存三十年來的演變記錄。介於傳統和現代之間,如何從過去留下的信仰傳統,重新因應社會需求因時制宜,陳逸宏用鏡頭反映時代的軌跡,也用鏡頭提出了他的思考。
作者簡介:攝影.口述/陳逸宏
同時具有攝影記者、東港東隆宮王爺公子民、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香燈腳三個身分。
1967年出生於台灣屏東東港。13歲在父親(台北市攝影學會成員)的耳濡目染之下,第一次開始接觸底片相機,從此踏上攝影人生。從小喜歡去廟裡看剪黏和神像,床頭書是《山海經》跟《封神榜》。談戀愛時很少在約會,都在衝廟會。
曾任職蘋果日報副刊攝影記者14年,主跑旅遊與美食。時尚、人像、婚紗、美食、商品,都曾是他鏡頭下的主角。30歲之後,或許是歲月的洗禮,或許是神明的召喚,他開始全心全意記錄廟會與祭典。曾獲多次新聞攝影比賽生活民俗類大獎,亦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經常參與各地民俗與文化類記錄片平面攝影與製作統籌。現為陳逸宏攝影工作室(EyeShot Photo Studio)負責人。
【平面攝影】
《發現肯園》、《揉美的力量》、《市長的口袋食堂》、《家在蘆竹湳》等書。
【展覽】
「祭特洛伊‧本事紀」、「近未來的交陪」、「出社會: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
【獲獎記錄】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賽」、「第二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 生命紀錄類.首獎」。
作者粉絲頁: 陳逸宏的逸想視界 The Image world of Y.H.Chen
出版社粉絲頁: 一葦文思 Gate Books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sKbdvfUYfo/hqdefault.jpg)
活在天與地 在 《David Attenborough:活在天與地》| 正式預告| Netflix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著名博物學家「阿Sir」David Attenborough 在風格獨特的紀錄長片《David Attenborough: 活在天與地 》中,回顧他一生的決定性時刻以及他見證過的災難性 ... ... <看更多>
活在天與地 在 不必羨慕別人,不必怨天尤人。 #萬丹天皇宮拍攝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天「#理」、地「#道」⋯ 我們活在「#天與地」之中⋯ 人說:「#人在做天在看」 「#因果」「#輪迴」都是因自己所為,自己種下「#種子」成了「#因果」 而會成「#惡」 ... ... <看更多>
活在天與地 在 [洗腦] 天與地-年少無知-林保怡黃德斌陳豪- 看板HK-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 主唱 ˙
林保怡 黃德斌 陳豪
˙ 歌名 ˙
年少無知
˙ 劇名 ˙:
天與地
˙ 歌詞 ˙
林:年少多好 頑劣多好
不甘安於封建制度裡迷信上街真理會達到
旗幟高舉 群眾聲討
不惜犧牲一切去上訴權貴的想法太俗套
只可惜生活是一堆挫折 只可惜生命是必須妥協
陳:年少多好 貧困多好
一蚊積蓄足以快樂到廉價結他抒發我暴躁
財富得到 年歲不保
捐輸不必講究有回報人世間總會有異數
只可惜生活是一聲發洩只可惜生命是一聲抱歉怕追討
合:如果命運能選擇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更瀟灑
如果活著能坦白舊日所相信價值不必接受時代的糟蹋
黃:年少多好 朋友多好
一番爭執不會有被告遊戲競爭不會記入腦
年歲增長 無法修補
青春的詩總會老 時間多恐怖
合:如果命運能選擇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無用困惑
如果活著能坦白舊日所相信價值今天發現還未老
如果命運能演習現實中不致接納一生每步殘酷抉擇
留守過去的想法我會否好像這樣生於世上無目的鞭撻
˙ 感想 ˙
現在聽到 如果 兩個字 就會順口接下去
天與地的劇名就代表我們身處於無法逆轉的殘忍現實
故事中時常出現的少年和中年的對照 甚至於結局令人激賞的平行世界
就是發人深省的地方
如果 真的有如果 有再次選擇的機會 生命是否會出現逆轉的奇蹟
林保怡不繼續當歌星真可惜 陳豪 和黃德斌 還是繼續當帥哥好
在搖滾的世界發揚批判的精神 尋求真理 用現在佔中的角度來看
the city is dying 真是如同先知的預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6.44.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K-drama/M.1414394871.A.97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