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醬餅乾_食譜與步驟
磕磕牙的硬質餅乾,微微甜。
乾香脆的純粹滋味,淺淺香。
只需要:麵粉,糖,鹽,奶油,黑芝麻醬,蛋黃。
六種食材,手動操作,刀切成片,自成風味。
頂級奶油與黑芝麻醬的風味和弦。
對硬餅乾的鍾愛,只有愛硬餅乾的人能懂。
◼︎ ◼︎ ◼︎
・大烤盤: 鋪烘焙紙,或是烘焙用洞洞矽膠墊。示範使用烘焙用洞洞矽膠墊
・烘焙溫度: 上下溫,170°C。旋風功能,150°C
・烘焙時間: 20~24分鐘 *依餅乾實際大小與厚度調整
・可完成約20~24個黑芝麻醬餅乾
* 全程手動操作完成 *
◼︎ ◼︎ ◼︎
【黑芝麻醬餅乾 食材】
* 可完成約20~24個黑芝麻醬餅乾
* 以食材使用順序列出,奶油與蛋黃是冷藏溫度
◻︎ 低筋或是中筋麵粉: 200g
◻︎ 糖粉: 110g
◻︎ 海鹽: 刀尖量
o 無鹽奶油(冰,切小塊): 75g
o 無糖原味黑芝麻醬: 30g
o 蛋黃(大號,冷藏溫度): 1個
◼︎ ◼︎ ◼︎
【黑芝麻醬餅乾 製作步驟】
* 全程手動操作。
* 也可使用食物調理機 + 刀片裝置。操作方法請見寶盒筆記。
1.)將麵粉 + 糖粉 + 鹽,仔細混合。
2.)加入切塊的無鹽奶油,用手將奶油與乾性食材搓合成粗砂狀。
* 我並沒有過篩乾粉。氣候潮濕的地方麵粉與糖粉容易吸潮而結塊,建議過篩。
3.)將奶油粉團倒在工作檯上,中間挖個凹槽,加入黑芝麻醬與蛋黃,用手或是刮板連續翻壓再翻壓,麵團就會成團(需要一點耐心)。
4.)麵團成團後先壓平再整形成長度約25公分長條狀,壓合成每面3.5公分的正方形。* 麵團需確實壓緊密,避免讓麵團中有空氣,切割時酥餅才能保持形狀,不會散開。
**餅乾麵團:能推能翻能折能壓,不能揉。這個麵團不需要手粉。
5.)冷藏靜置~ 麵團包上保鮮膜,冰箱冷藏約1小時。*不經冷藏直接切割烘焙也可以。經過冷藏後,奶油恢復固態,麵粉中的麵筋得到鬆弛,烘焙時餅乾較不容易變形,外型比較漂亮。
6.)餅乾切割~ 冷藏後的麵團再次確實壓合成正方形,用刀切片,厚度約1.0~1.2公分。完成切割的餅乾,放在鋪好烤紙或是烘焙矽膠墊的烤盤上,中間留間距。完成後,入爐烘焙。
◼︎ ◼︎ ◼︎
【餅乾烘焙】
◦ 烘焙溫度: 上下溫,170°C。旋風功能,150C。
◦ 烘焙時間: 20~24分鐘 *依酥餅實際大小與厚度調整。
◦ 烘焙位置: 大烤盤鋪矽膠洞洞烘焙墊,烤箱中層。
◦ 直到餅乾上色均勻。黑芝麻醬餅乾因為芝麻醬的關係,會比較不容易觀察上色狀況,可以檢查餅乾底部,整體色澤均勻,中心沒有軟質地,就可以出爐。
◦ 出爐後,餅乾先留在烤盤上約5分鐘,讓餅乾稍微冷卻固定後,再移往網架上靜置冷卻。*餅乾不可留在烤盤上冷卻,烤盤的餘溫會讓餅乾“繼續烘焙”。
◼︎ ◼︎ ◼︎
【寶盒筆記】
*
黑芝麻醬餅乾的油脂與糖量較一般餅乾食譜低,除了奶油中約為14%的含水量與蛋黃中的水份之外,幾乎沒有水份,烘焙方式正確,能完成質地較硬脆的餅乾。
*
食物調理機的操作方法:
1.)先將 麵粉 + 糖粉 + 鹽 加入容器中,中高速3~5秒混合均勻。
2.)加入奶油塊。使用食物調理機時,奶油切大塊一點,放入奶油後,先晃動容器,讓奶油外層裹上乾粉。一樣以中高速,每隔3~5秒,開-關-開-關方式操作,成粗砂狀就可以。
3.)手動操作。將奶油粉團倒在工作檯上,之後的操作同手動步驟。
*
餅乾上的糖霜與裝飾:
糖粉中加入少許清水或是黑芝麻醬拌勻,到自己喜歡的濃稠度,用小湯匙將糖霜淋在餅乾上,糖霜上先撒黑芝麻粒,再用小篩子篩上抹茶粉裝飾。靜置乾燥就可裝盒。淋糖霜的餅乾,甜度較高。
*
黑芝麻醬餅乾冷卻後收入餅乾盒,可保存6~8週。
*
餅乾,餅“乾”。黑芝麻醬餅乾要烤到乾,才能凸顯餅乾的香氣與美味。餅乾的水份含量低,質地乾燥,保鮮時間較長。*將餅乾烤熟烤乾與將餅乾烤焦,並不一樣。
*
無蛋的黑芝麻醬餅乾:可用全脂鮮奶15公克取代蛋黃一個。不使用蛋黃時,餅乾上色較差,口感硬度增高。
*
黑芝麻醬餅乾經過烘焙後,表面會有裂紋,是正常的。照片上餅乾的紋路是刀切造成的痕跡。
*
餅乾麵團冷藏時間越長,麵團硬度越硬,在切割時反而比較容易碎散,不成形。只需要將麵團留置在室溫略微回溫後再切就可以。
*
黑芝麻醬餅乾食材中沒有泡打粉,可以提前製作麵團後包裝冷藏,可冷藏3天,在需要時,提前略微回溫到不黏手,切得動的程度,切割後直接烘焙。
*
使用中筋麵粉製作的黑芝麻醬餅乾,口感比較脆。喜好不同,選擇自己喜歡的。
*
如果加入的是一整個雞蛋,不是一個蛋黃,麵團會變得軟而黏手。可將麵團冷藏約2小時後,再擀壓製作壓模餅乾。
*
手動操作時,黑芝麻醬有時不完全均勻,完成的餅乾上留下芝麻醬的深色條紋,也很有美感。
*
偏愛花生醬,請搜尋曾經分享過的 花生醬餅乾EasyEasy。
*
黑芝麻醬與黑芝麻粉不同。哪裡不同?一個是醬,一個是粉。😓😓
*
◼︎ ◼︎ ◼︎
#黑芝麻醬餅乾
#硬餅乾
#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
◼︎ ◼︎ ◼︎
洞洞板間距 在 奧地利寶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黑糖酥餅
黑,說也說不清的真蜜滋味
糖,道也道不盡的焦甜層次
酥,想也想不到的鬆美甘潤
餅,戀也戀不完的滋味傳統
只因 難出其右,至此 心有獨鍾
◼︎ ◼︎ ◼︎
・大烤盤: 鋪烘焙紙,或是烘焙用洞洞矽膠墊。
・烘焙溫度: 上下溫,190°C。旋風功能,170°C
・烘焙時間: 14~18分鐘 *依酥餅實際大小與厚度調整
・冷藏後切割完成約18個台灣黑糖酥餅
* 全程手動方式完成 *
◼︎ ◼︎ ◼︎
【台灣黑糖酥餅 食材】(以食材使用順序列出,奶油是冷藏溫度)
~酥餅
• 低筋麵粉: 150g
• 杏仁磨成的細粉: 30g
• 泡打粉: ¼小匙
• 海鹽: ½~3/4小匙
• 台灣黑糖_粗粉狀: 50g
• 深色黃糖,Demerara sugar: 20g
o 無鹽奶油(冰,切塊): 120g
~酥餅裝飾_烘焙前
• 冷開水: 1大匙
• 冰糖_打碎: 3小匙
~~ 使用烘焙專用量匙,平匙為正確份量 ~~
◼︎ ◼︎ ◼︎
【台灣黑糖酥餅 製作步驟】
* 全程手動操作。
* 也可使用食物調理機 + 刀片裝置。
1.)除了奶油之外,將低筋麵粉 + 杏仁細粉 + 泡打粉 + 鹽 + 台灣黑糖 + 深色黃糖,仔細混合。
2.)加入切塊的無鹽奶油,用手將奶油與乾性食材搓合成粗砂狀。
* 台灣黑糖容易吸潮而結塊,我並沒有過篩,除了太大的顆粒用手捏碎外,有意的保留小黑糖顆粒。在烘焙後,酥餅內可見黑糖糖粒斑點。
3.)將酥餅粉團倒在工作檯上,用手掌將粉團推壓2-3次後,再使用刮板翻壓成團,整形成直徑約3公分,長度約20公分圓筒狀。麵團需確實壓緊密,避免讓麵團中有空氣,切割時酥餅才能保持形狀,不會散開。
** 酥餅麵團:能推能壓,不能揉。這個麵團不需要手粉。
** 經過手掌“推”的步驟,推2~3次,麵團的質地會更緊密,完成的酥餅的組織會更細緻。
4.)冷藏靜置~ 麵團包上保鮮膜,冰箱冷藏約2小時。*不經冷藏直接烘焙,酥餅比較無法保持形狀,酥餅較為扁平。
~酥餅裝飾_烘焙前
* 烤箱預熱: 上下溫,190°C。旋風功能,170°C。
5.)刷冷開水~ 完成冷藏後,圓筒麵團上均勻刷上清水。建議刷兩道較能幫助冰糖砂的固定。
6.)滾冰糖砂~ 冰糖砂倒入平底盤,來回滾動圓筒麵團,直到外緣均勻沾上冰糖粒。稍微壓一下冰糖粒幫助固定。*冰糖粒:白色或是黃色冰糖塊,杵臼成粗砂狀。
7.)酥餅切割~ 厚度約1.0~1.2公分。完成切割的酥餅,放在鋪好烤紙或是烘焙矽膠墊的烤盤上,中間留間距,用叉子壓出花紋(壓不壓花隨意)。完成後,入爐烘焙。
【酥餅烘焙】
◦ 烘焙溫度: 上下溫,190°C。旋風功能,170C。
◦ 烘焙時間: 14~18分鐘 *依酥餅實際大小與厚度調整。
◦ 烘焙位置: 大烤盤鋪矽膠洞洞烘焙墊,烤箱中層。
◦ 直到酥餅上色均勻。酥餅使用台灣黑糖與深色黃糖,非常容易上色。可以檢查酥餅底部,確認酥餅熟透就可以出爐。
◦ 出爐後,酥餅留在烤盤上約5分鐘後,再移往網架上靜置冷卻。*酥餅不可留在烤盤上冷卻,烤盤的餘溫會讓酥餅“繼續烘焙”。
° 因為特別喜歡台灣黑糖的焦糖黑蜜風味,我的酥餅的烘焙程度是在應該出爐後,再延長1~2分鐘(非閉爐),直到完全呈現焦糖色。將酥餅烤到乾,水份低,酥的程度會更明顯。
◼︎ ◼︎ ◼︎
【心得筆記】
◉ 酥餅的麵團為什麼需要冷藏 ◉
1.)酥餅麵團在冷藏中,奶油會固化。入爐烘焙時,奶油不會立即融化,酥餅能夠保持所希望的高而厚並且集中外型,不會過度攤平,而變成扁平的酥餅。
2.)酥餅麵團在冷藏中麵粉會吸收麵團中的水份與糖,讓滋味更濃郁更迷人。
3.)經過冷藏,麵團中的麵粉吸收水份,黑糖味更濃郁,麵團因此變得比較乾燥,酥餅的組織與質地也會因此改變。
*
台灣黑糖酥餅放在餅乾盒內保存最好。靜置隔夜後,酥餅中黑糖,海鹽,奶油的滋味融合,酥香難敵。
*
杏仁磨成的細粉可用“馬卡龍杏仁粉“。對堅果過敏的人,請直接以低筋麵粉替代。
*
微量的泡打粉能讓酥餅更鬆美。
*
海鹽,建議用好品質的海鹽,例如鹽之花,不含鹹苦味更為甘美。也可使用其他鹽,滋味並不同。海鹽是台灣黑糖酥餅非常重要的提味食材,能讓台灣黑糖的糖蜜的甜,展現多層次的焦糖風味。不要省略+不要省略。
海鹽用量 ½~3/4小匙:½小匙是輕口味。3/4小匙是重口味。
*
台灣黑糖~
糖內糖蜜的濃度決定糖的色澤。色澤越深,土糖蜜的濃度越高,風味越強烈。風味濃烈的糖,例如黑糖,能夠輕易壓過配方中其他的食材因而成為整個食譜中的風味主導。
“台灣黑糖酥餅“就是以台灣黑糖特有的黑糖蜜風味為主導,既是食材,也是香料。為了品嚐最醇厚焦糖糖蜜風味,除了海鹽,不建議另外加入任何香料與香精:如香草精。
在維也納的亞洲食品店所找到的台灣黑糖是正港來自台灣的農產品。300公克計價3.59歐元,依今日匯率,相當於台幣118.78元。
*
黃糖可以分為淺色,金黃色色與深色黃糖。食譜中所使用的是深色黃糖,英文: Demerara sugar,中文譯名:“德麥拉拉蔗糖”,是一種以傳統方式製作的原糖 Raw sugar,深色黃糖擁有類似太妃焦糖的風味。
烘焙與料理時使用黃糖,會有特殊的糖蜜風味,相對的也會比使用白砂糖容易上色。中式料理的滷肉與紅燒肉使用黃糖製作,風味與色澤都美,很建議嘗試。
*
台灣黑糖與黃糖都能給予糕餅不同於白砂糖的潤澤度與焦糖風味。
*
台灣黑糖酥餅烘焙後,糖蜜經過高溫讓酥餅成為深褐色,近似可可餅乾或是濃縮咖啡餅乾的深色。
*
◼︎ ◼︎ ◼︎ ◼︎ ◼︎
~ 無論計劃換什麼,無論怎麼換。請按照自己的想法實驗與驗證。~
◼︎ ◼︎ ◼︎ ◼︎ ◼︎
#台灣黑糖酥餅
#奧地利寶盒家庭烘焙食譜
◼︎ ◼︎ ◼︎ ◼︎ ◼︎
洞洞板間距 在 奧地利寶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果醬夾心奶油餅乾_聖誕餅乾
每個聖誕節都一定要有果醬夾心餅乾陪伴
每個夾心餅乾都帶著一整年的圓滿與喜樂
製作簡單,非常適合小媽咪帶著小朋友一起同樂,一起完成。
❤️ 祝福大家 週日快樂 ❤️
◼︎ ◼︎ ◼︎
・大烤盤: 鋪烘焙紙,或是烘焙用洞洞矽膠墊
・烘焙溫度: 上下溫180°C。旋風功能,160°C
・烘焙時間: 14~18分鐘 *依餅乾實際大小與厚度調整
・可完成約24個果醬夾心奶油餅乾
・示範使用的花邊壓模,直徑4.5公分
*如無餅乾壓模,或可用切片方式製作*
◼︎ ◼︎ ◼︎
【果醬夾心奶油餅乾 食材】
(以食材使用順序列出)
~餅乾食材_冷藏溫度~
• 中筋麵粉(過篩): 150g
• 鹽: 1小撮(非常非常少)
• 糖粉: 60g
• 香草糖: 4g
• 無鹽奶油(切小塊): 100g
• 雞蛋蛋黃(大): ½個(約2小匙)
~烘焙後~
果醬:適量
糖粉: 適量(可省略)
◼︎ ◼︎ ◼︎
【果醬夾心奶油餅乾 製作步驟】
** 不必打發。手動操作 **
1.)中筋麵粉 + 鹽 + 糖粉 + 香草糖,先仔細混合後,過篩。
2.)加入切小塊的奶油,用手或是利用刮板協助,用手指將食材搓成粗砂礫狀。
3.)加入雞蛋蛋黃,利用刮板 翻 + 壓 + 推,只要麵團成團就可以。不要過度操作麵團。
4.)將麵團整形成麵餅狀,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靜置約60分鐘。或是直到餅乾麵餅達到理想的硬度。
◼︎ ◼︎ ◼︎
【餅乾切割】
** 在烘焙前20分鐘就必須開始預熱烤箱,上下溫,180°C。**
** 經過冷藏靜置的麵餅,需要再次略為揉合,讓餅乾麵團的軟硬與溫度均勻,並確實壓緊。**
1.)工作檯撒上一點手粉,將餅乾麵團擀開擀平,均勻厚度約3mm。**手粉份量要小心控制,手粉過多,會因此改變餅乾食材比例,完成的餅乾比較乾而硬。
2.)使用餅乾壓模,壓模在使用前先沾點麵粉,抖落多餘的麵粉,可以防沾。壓花好的餅乾平鋪放在舖好烘焙紙或烘焙用洞洞矽膠墊的烤盤上。餅乾在烘焙時不會變寬變大太多,留小間距即可。入爐烘焙。
3.)餅乾分為上與下。上層的餅乾有孔洞,下層的餅乾是完整的。製作有孔洞的餅乾,最好先將壓花的餅乾片放在烤盤上,再用特別小的壓模壓出孔洞,用牙籤挑出孔洞中的麵團,就完成有孔洞的餅乾片。
*果醬夾心是等餅乾烤好後才填入。
◼︎ ◼︎ ◼︎
【餅乾烘焙】
◦ 烘焙溫度: 上下溫,180°C。旋風功能,160°C。
◦ 烘焙時間: 14~18分鐘 * *依餅乾實際大小與厚度調整。
◦ 烘焙位置: 烤箱中層。
不◦ 直到餅乾邊緣開始上色,可以檢查餅乾底部是否上色均勻。確定餅乾熟透就可以出爐。
◦ 出爐後,餅乾留在烤盤上約5分鐘後,再移往網架上靜置冷卻。** 餅乾剛出爐時,質地還非常的軟,稍微等一下,才不會破壞餅乾的完整性。**
◦ 等餅乾冷卻,在下層餅乾上抹上果醬,再蓋上層餅乾。完成。喜歡的話,可以用小篩子撒上少許糖粉裝飾。完成。
餅乾要稍微晾乾,等果醬乾燥後再裝盒保存。果醬沒乾透,疊在一起時會弄髒其他的餅乾。
果醬夾心奶油餅乾,應該放入金屬餅乾盒保存。在低溫的冬日,室溫保存約可保存四週時間。
◼︎ ◼︎ ◼︎ ◼︎ ◼︎
【心得筆記】
除了中筋麵粉,也可使用低筋麵粉製作。
*
使用糖粉製作餅乾,餅乾的細緻度更讓人喜愛。這個餅乾並不需要打發,糖粒過大過粗,完成的餅乾會看到糖粒經過烘焙後而造成的焦糖斑點。
*
喜歡檸檬的芳香,可以用新鮮檸檬皮屑取代香草糖。1/4個新鮮檸檬皮就足夠。
*
拇指尖與食指尖可以捏起來的一點點鹽,就是食譜中所說的1小撮。
*
完全不使用手粉的操作方法:將餅乾麵團放在兩張矽膠墊中,隔著矽膠墊擀平。這樣的方法,就不會因為麵團加入過多手粉而讓麵團變得乾硬。
◼︎ ◼︎ ◼︎ ◼︎ ◼︎
~ 無論計劃換什麼,無論怎麼換。請按照自己的想法實驗與驗證。~
◼︎ ◼︎ ◼︎ ◼︎ ◼︎
#果醬夾心奶油餅乾
#奧地利寶盒家庭烘焙食譜
洞洞板間距 在 東浩萬用槽板洞洞板的貼文 的推薦與評價
洞洞板 S雙勾-間距-2.5cm. ... <看更多>
洞洞板間距 在 【裝修攻略】收納好物洞洞板安裝三撇步|內含改造秘訣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居家很流行使用 洞洞板 做收納,但在不同場域與用途上,該注意的事情也不一樣,今天要來聊 洞洞板 裝修要點!大家趕快學起來吧! # 洞洞板 #輕裝修# ... ... <看更多>
洞洞板間距 在 洞洞板訂製問題 的推薦與評價
1)請問一般居家收納(放籃子、層板)的洞洞尺寸應該是多少呢?因為對洞距以及孔洞的大小毫無概念,原本想以大創的為根據,想說這樣買配件比較容易,只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