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讓自己安心又帥氣出門的護眼神器
身為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堅分子,
平時在外打拼,最怕的就是自己突然倒下,【家】該怎麼辦
尤其是在目前疫情肆虐的時候,暴露在外的眼睛也是感染途徑
要保護自己除了口罩已經遠遠不夠了
我需要一個能保護我眼睛遠離病毒,又不能影響我桃花的護目裝備
找了好久,只有這個 MIT護目鏡,能達到我的要求!
首先他的鏡面很大,有戴眼鏡的我在戴上這MIT護目鏡也很舒適,不會悶熱
再來是流暢又時尚的外型,能遮風、抗UV、還能擋臭氣跟飛沫
我媽跟我說她還借去戴來切洋蔥完全都不辣眼睛呢
最重要的是這護目鏡竟然一張百元還有找
讓注重CP值的我愛到不行~
特別是昨天騎車回家,樓下賣潮牌的阿弟都吵著問我在哪裡買的護目鏡
說我戴起很像那個韓劇甚麼後裔裡的男主角
哈哈哈哈哈哈,就知道這次我沒有買錯!!!
護目鏡是加購商品!!所以只要有買商品就能買啦!!!
然後我是搭配抗菌液,這樣買最划算
https://www.f520shop.com/products/8040
*安挺你❤保護您 MIT抗UV防護鏡(2個)$160
洋蔥辣眼睛怎麼辦 在 地方媽媽Ellie健身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式大賣場的雞腿,佛心的價格,
有一種煙燻風味與肉雞仔獨有的肉絲組織,
整具就是略顯不自然,但咀嚼友善的口感,
便宜與方便,讓煮婦的眼睛直接變成 @@
不順便買一袋回家,
就好像上了清境沒有買高麗菜一樣,
回到自己的廚房,
就想拉開小叮噹的抽屜一頭鑽進去...
但這種雞腿,我總是吃完一隻就開始後悔,
"城市時尚雞"的綿軟口感,
村姑我是"久違思念"~"食多思膩"~
一次帶走就是要整副八隻,
那整個家族不能走散的死別團圓~
啊啊!一隻腿帶皮吃就有380大卡
(很好,本餐腦娘剩不到200卡的扣打)
這是要連續吃幾餐才吃得完,根本煉獄,
但是下次看到一樣想買,
因為主婦眼睛又變成@@
怎麼辦呢?為了避免讓我的寶貴人生,
總是為了一隻烤雞腿只活在愛恨裡,
我想出了料理它們這一家腿子的方法...
第一餐,爽爽吃,取一個烤盤,
鋪上甜椒與預先烤過冷凍保存的小番茄,
撕上去那個市場很少看到的大朵香菇,
蔬菜抹上一點橄欖油當作是"助曬",
(對!不防曬,城市人想得跟我們不一樣)
這個月上班出賣生命得到的精神補償金,
不要虧待自己,肥肥的蛤就只有月初來,
給它烤,烤個20分鐘,健美體態線條立現,
高山的高高在上高麗菜清甜,燙一下就好,
拌一點蒜頭與胡椒鹽,
花蓮的糙米,飯一次煮好分裝三餐份
(咦?這顏色?我好像有加紫米((還是切到手??)),
現在微波一下就可以熱呼上桌,
辣椒一大條捶爛埋在先生的雞腿底下,
酸甜鮮辣讓他一次擁有.....
喔對~~這個雞腿有冰過,我先處理別的了..
補貨日怎麼可能讓煮婦坐在那悠閒吃雞腿,
妳們是不是把婚後人生想得太美好...
其他的六矮腿呢?拆了!獅谷分離了!!
骨頭全部拿來跟洋蔥蘿蔔煮一鍋高湯,
肉絲肉塊分裝一餐一包的凍起來了,
之後煮薑黃菇雞肉飯,或是雞肉塞半熟麵包,
或是泡個泡麵,掀蓋時騙老公說:
"哇!真雞腿泡麵耶~還去骨喔~
台灣的泡麵無極限啊!!
要不要以後我們都吃泡麵不開火了...
好啦~我開玩笑的!
維持體態廚房活是不能少的,
除非妳的錢包很活(市售健康料理不俗),
計算熱量,可以對身體的變化更有掌控權,
下載個免費APP(FatSecret)
除非要它幫妳規劃飲食計畫,
不然相信我,免費就很好用,
如果覺得不好用,還有APP(Myfitnesspal)
也可以像我一樣,兩個都下載,
一個計算自己,一個算計先生..
妳都怎麼處理一次吃不完的食材呢?
我其實,
還是最想擁有小叮噹的抽屜..
不..任意門好了...還是縮小燈好了..
(不知道能不能局部縮放...)
攝影 周琨瑾 這一餐有烤箱在烤,我不用忙~
雖然我看起來奇裝異服練攀爬,
但我真的有在準備你的飼料..
洋蔥辣眼睛怎麼辦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好多台灣女兒!——小六越南美食店老闆娘阮阿姨的故事〉
#臺灣街頭越南美食店的老闆娘們#
晴朗的月夜抬頭望天,不知不覺又是月圓之時,距在廣東和家人共度中秋已過去了三個月。說到離開家鄉,臺灣有一群異鄉女子,隻身前來,在臺定居並開始全新的生活,她們是越南籍配偶。
內政部統計,2019年臺灣的外籍配偶數達55萬,其中越南籍佔比人數逐漸上升。街頭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越南美食店,訴說著臺灣的多元與多姿,店內勤勤懇懇操持生活的越南籍「媽媽」們,更增添讓這片土地的生機和活力。
陸生在臺灣感受到的多是溫暖和感動,但我們只是「短暫過客」,而她們,不是路過,而是下定決心在此安頓,感受又有什麼不同呢?一起走進她們的故事。
#爽快地答應採訪#
這裡是熟悉的景美夜市,小雨淅瀝,我們駐足在小六越南小吃店門前,透明櫥櫃裏豆芽菜、洋蔥、九層塔等各色材料塞得滿滿的,澎湃而隆重,蒸汽不斷從鍋裏湧出,順滑白膩的河粉在其間齊刷刷地浮起,正值晚飯時間,兩個越南姐姐忙得不可開交。
前一個約訪對象的臨時拒絕,我們受了不少打擊,玻璃架內懸掛著好幾只長脖子鴨,看著它們垂頭喪氣的樣子,我的太陽穴更腫脹了。
搓著雙手試探著:「你好,我們是世新大學的學生,我們想要瞭解...」其中一個姐姐轉過身來,「吃什麼?」順手把菜單遞給我,看來,她們大概是沒有聽懂...
正準備放棄,「怎麼了?」一位陌生阿姨說話了,她前額發絲上霧滿了雨星,穿著雨衣停在門口好久了。直覺告訴我們,老闆娘!趕緊介紹自己的來歷,沒想到阿姨一下子就答應了採訪,甚至都不等我們解釋採訪目的,「我知道,你們是那個大學(世新)...」太好了!我們很快決定了採訪的時間和地點,後天見!
#客人很多,阿姨一個人招架#
第二次來就是正式採訪,當時同時有接近十位客人,其中三桌是前腳接後腳進來的,今天一位員工臨時請假,阿姨只好一個人招架,「太忙了!你們等我一下!」
從前經過這家店,我就對總是塞滿一整櫃子的菜末印象深刻,阿姨告訴我們,準備這些要花好幾個小時呢,提前切好,不然忙起來沒空細細地切菜。菜末壘得高高的,像電影院外的機子裏爆開的米香,多得要炸出來。「阿姨這些可以用多久?」「一天就可以用完!」看來不需要擔心阿姨的生意⋯
#人力碎冰#
因好奇,我們點了一杯越南風味的「煉乳咖啡」,不久後聽到後廚傳來砰砰的聲音,只見阿姨手捏一個灰色的布袋,不停地往桌上敲,還用小錘子砸。咖啡送來,看到一整杯碎冰時,才明白怎麼一回事。店裏沒有碎冰機,而餐廳不主打賣咖啡,沒必要額外購置。阿姨只好每次都「人力碎冰」。
阿姨做越式河粉很拿手,「之前我經營的是越南小吃,在前面那家。」景美商圈越南小吃很多,經過考慮後決定主打鴨肉,「牛肉河粉每一家都有,賣不一樣,特別。」
兩個臺灣客人結賬的時候還特別跟阿姨比贊:「好吃!」阿姨笑得很燦爛。那笑容裏不僅僅是做成了生意,而是有著其他的內容,但我們暫時還勾勒不出來。
#賣花生的師父#
採訪間,來了一位著灰袍的師父,師父走到客人身邊開始展示手上的香菇和花生,客人擺擺手,阿姨立馬過去,大概是不想客人為難。她問師父花生多少錢,師父說一罐200,是賣三碗河粉的錢,阿姨沒有考慮太久,從師父手中接過來,便走向櫃檯。
#改變生命的跨國姻緣#
送走了師父,阿姨按照我們的指示,坐在攝影機前面,今天她沒有特別打扮,如往日樸素,沒塗抹脂粉,彎彎的眉毛下,眼睛亮晶晶,笑起來臉上會有兩顆小蘋果。
她主動向攝影機打招呼:「你們好!我姓阮!我的名字是子怡。」經瞭解,原來阿姨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透過仲介嫁來臺灣,而是有一段綿長的相熟相知相愛的故事,她和先生在越南的一間工廠認識,相處五年後,他們決定結婚,阿姨也就隨先生來臺生活。
當問到會不會不捨得家的時候,阿姨的眼眶紅了,「會啊,剛來的時候一直哭。」一個年輕女子,背井離鄉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認識字,不會講中文,其中的困難和心酸可想而知。
#相信緣份的阿姨#
那為什麼有勇氣嫁給先生呢?阿姨莞爾一笑,像個羞澀小女孩,「緣分嘛,他那麼遠來越南,怎麼會認識他,那麼多人怎麼會都沒有(認識)就找到他?佛家說有緣才能在一起。人就是有這樣的緣分,今天你們跟我也是有緣分,所以你們這樣說我就馬上接受(採訪)。」
冬至前夕聽到這樣的話,
真是比吃一大碗湯圓還甜還暖啊!
#為台灣客人調整高湯味道#
阿姨曾經有在別的餐廳幫忙,幾個朋友聚在一起,有人說這麼好吃的東西,為什麼景美沒有呢?她就下定決心要自己開一家。
為了適應臺灣人的口味,阿姨做了一些調整,例如減輕辣味,增加臺灣特有的調料如九層塔等。「我們來臺灣賣越南的河粉,也要有所調整,不能說全部都是越南的。」
阿姨說最重要是高湯,「如果是客人介紹的話那就百分之百人家喜歡吃,喝湯的話(她)會問:「這個湯可以嗎?」然後客人就會說「很好吃」,這樣子。」
#開餐廳的意義#
開越南餐廳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只是例行公事一提,沒想到得到了一個最可愛的答案。
「因為大家吃飽,吃得開心,可以有力氣幹活,我覺得這樣很開心。」
真好。
阿姨的中文雖然流暢,但畢竟不是母語,辭彙量有限,但是跟她交談的過程中,我們總是被她的智慧和真誠打動,她用最簡單的話說出了世間最深的道理。「讓人吃飽,有力氣幹活。」
沒有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說為生活為養家,而是說讓來的人吃飽可以幹活,多麼坦誠和懇切啊,思考問題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不正是佛家「為眾生」精神的體現嗎?我忽然了明白剛才臺灣客人比贊時阿姨的心情。
#做人不會失敗#
當問到店名「小六」時,阿姨坦言這是姐姐的名字,這家越南小吃是剛接手不久的,「我本來經營的那邊是子怡,不想同樣,不然大家走錯,那好吧就叫小六。」 之前那一家已經開了八年了,但是因為一些不得已,轉讓了,雖然如此,有很多客人因為懷念阿姨的廚藝,發現她不在原來的店裏後,也追隨到現在的小六越南小吃。
「還是很開心,之前經營牛肉河粉,我沒有在那邊大家也不去,發現我在這邊馬上就來。我就覺得很感謝很感謝,人要有福報才能遇到這樣的事情。也是有做人的道理才會這樣,心裡覺得很開心,表示做人不會失敗。」
我們說阿姨你這家一定能再開八年以上!
阿姨被我們逗笑了。
#對臺灣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提到剛才那位師父,問為什麼要買那一罐花生呢?阿姨說師父們化緣非常辛苦,雖然這間店並不是賺很多錢,但是能幫就幫,「師父來,我們本來是要供養,(既然)沒有供養,可以幫助就幫助,有買就是我的心意,讓師父提早回家。」
阿姨從前在越南就是虔誠的佛弟子,來到佛光興旺的臺灣,一定有冥冥中的機緣。「我有去學打坐,去中臺禪寺禪修,已經一學期,我覺得還不錯。很多那邊(的人)都很關心我,會打電話(過來),我覺得很不錯。」
阿姨說自己對臺灣真的很感恩,生活中要辦手續,她看不懂中文,會有人耐心地教她。「每件事不知道都會問,我看不懂檔,會有志工服務,遇到什麼事情大家都很幫助我。」「因為阿姨,你,現在也是臺灣人了啊!」「是啊!我也是臺灣人了!」
人的溫暖可以補制度和現實的缺,所有硬邦邦的條條框框,都因為在臺灣遇到的人,變得不再那麼冰冷了。
「一開始不習慣,國語啊什麼都不會,什麼事情都忍受下來。沒有朋友,一個女孩子才二十歲出頭,什麼話也不太會。會但是不敢講,怕人家聽不懂,就是很不愉快,很想家,很想家。」過去的時光歷歷在目,阿姨忍不住流下眼淚。
「除夕那天我會哭,想到大家都是回家,但是我要回婆婆那邊。我覺得還是自己的家比較好。」
阿姨擦乾眼淚,「但也是慢慢來,交朋友,出來工作,認識臺灣人,(他們)就帶我出去,介紹我這個、這個,慢慢才懂。(後來)國語比較敢講,比較會講。
現在(國語)比較不好,因為常跟越南人講話,講越南話比較多,我女兒說媽媽,你國語越來越不好了餒!哈哈哈哈哈!」說起女兒,阿姨爽朗大笑,幸福藏不住。
「來臺灣做生意也有困難,也有堅持不下去。每次遇到事情我就覺得這是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教我懂得外面的生活。」阿姨在臺灣並不是一路順遂,張羅自己的餐飲事業對當時的阿姨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人的路不會一直都這麼順利,會有很多...」「很多挫折?」阿姨笑著點頭。「路不可能那麼平給你走,也有洞給你掉下去,你掉下去你爬上去,你才知道這個路是怎麼樣的。現在在臺灣已經二十幾年了,我覺得懂很多,我也很感謝那個人討厭我,讓我成長,讓我懂得怎麼做事。也感謝有好人來幫我,貴人一直幫我。」
阿姨的語氣很平靜,面對逆境和「冤家」,選擇圓融和坦然,是這樣柔軟慈悲的心,使她前行得更篤定、堅強。
#阿姨和她的臺灣女兒#
阿姨來臺已經二十多年了,甚至比兩個土生土長的組員在臺的時間還久!阿姨有兩個女兒,大的那個都上高中了。談到學業,阿姨說不會給孩子們壓力,因為那是她們的人生,「我不認識中文,不會寫!不能逼她,她好是她的,不好我也不曉得怎麼辦,因為我不懂怎麼教。」
我們問是否會去開家長會,阿姨說一般是爸爸去開。「學校拿的單子我也看不懂,就是靠爸爸比較多。」
如果可以跟女兒說說話,會想對她們說什麼?阿姨深呼吸,「希望她要健康,不要學壞,就不會讓我心那麼疼。」
這一番話,其實是天底下所有母親的心聲。工作很忙,總覺得對孩子關心不夠,想到這,她眼眶再次泛紅。
阿姨開店請了一位工讀生妹妹,「我就把我的工讀生像(當作)女兒一樣,以後我女兒去上班,人家也能對她好,對人家好,人家就對我們好,希望我的女兒會遇到好人。」
「我們的心如果善良的話就不會遇到困難。」當初接受我們採訪,也是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女兒未來也有可能因為功課需要幫忙,希望她在求助的時候不會被拒絕。
「如果我女兒跟你們一樣,要做功課(怎麼辦),我一定會讓你們做好,我就想說你們好像我的女兒一樣,在外面遇到功課想,阿姨就盡量能幫助你們。」
阿姨的世界原來那麼簡單,
「好人有好報」。
我不得不佩服眼前這個說自己沒有文化、不懂教小孩的人,她的內心世界遠比我想像中豐富得多。在她看來,善良的心念是一個無遠弗屆的循環。現代社會,不就是需要這樣的循環。需要彼此包容互相關愛嗎?
小六越南美食店的阮阿姨,用最拿手的越南小吃,為來往的每一位不分國籍和身份的客人帶去溫飽,幸福和快樂,善待生命中每一個人,或許沒能改變全世界,但她確實改變了每一個如我們一樣無意間闖入「小六」並認識她的人。
#天空#
阿姨在臺灣有自己的「越南朋友圈」,保留原有的飲食習慣和語言文化,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很高興見到她在臺灣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生根發芽,靠雙手創造全新的生活。
女兒們一定會為此感到驕傲,自己的媽媽有著野草般的蠻勁和耐力,勇敢堅毅地在異鄉闖出一片天。
臺灣並不完美,但是這裏的人們張開雙臂擁抱每一位「異鄉人」,島嶼不大,每個人或深或淺地有著某種關聯,彼此珍惜,彼此善待,彼此愛護,臺灣美,大概是因為如此吧。
2019.12.28
景美夜市
廖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