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這麼一份禮物,不動明王,泥塑神像。
那一天粉絲好朋友瑜芳來訊,他的先生昱諺老師是位塑像藝術家,想要送給我一份禮物,在我生日的六月天。她請我選一尊神像,不論是寫實描摹或是Q版造型皆可。
感謝感念,我不假思索選擇了「不動明王」,在華人文化信仰當中,是生肖屬雞者的守護神。在日本人心目中,不動明王能鎮守溫泉,在台灣甚至都還能找到日治時期各溫泉區留下的不動明王寺廟香火。
蘇爸爸是虔誠的佛教徒,他看到粉絲好朋友寄來了這樣一份禮物,難以置信地津津樂道。「不論是漢傳或藏傳,不動明王在佛教領域中,都是相當重要的信仰指標。」
🙏🏻🙏🏻🙏🏻🙏🏻🙏🏻🙏🏻🙏🏻🙏🏻🙏🏻🙏🏻🙏🏻🙏🏻🙏🏻✨
不動明王的眼睛是左眼略閉,右眼略開,一隻向上,一隻向下,一隻大,一隻小。不動明王的牙齒也是一隻咬上,一隻咬下,這代表怖魔,令魔性產生恐懼。
不動明王手中所操的利劍,是要斬走眾生的貪嗔痴三毒。左手拿著一條繩子,這條繩子叫絹索,作用是綁住眾生的心猿意馬,不用左思右想。
不動明王身後的火光,稱為火焰光背,這個火焰有另外一個特別的名稱,叫「迦樓羅炎」。迦樓羅是印度名稱,中文譯作金翅鳥。
感謝瑜芳,她在信中特別寫著「更希望 不動明王 為你帶來好運,吉祥,平安,順利,健康,還有演藝事業大紅大紫節節高升。」
如此福慧細膩,令人驚嘆。
謝謝 許瑜芳 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100660065
謝謝 陳昱諺 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4028024053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泥塑神像」的推薦目錄:
泥塑神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處長的日常
2020 12/31
《 縣定古蹟北港集雅軒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入火安座大典 》
北港集雅軒北管樂團 於1860年開館,有多樣化文化藝陣,是每年媽祖出巡重要樂社,也是北港古老傳統音樂發展成的支系,是北港僅存的北管百年藝陣文化傳習基地,內部空間機能兼具曲藝練習傳承與祭祀功能,其曲藝與北港重要之宗教民俗活動關係密切。
109年1/23進行修復,目前進行最後彩繪修復階段,預計於110年2月完工,並期許修復後成為傳統北港樂曲文化傳習基地。當日12/31依循古禮迎會集雅軒入火安座,古蹟古物兩相展現榮光,更能展現文化價值彌足珍貴,入火安座同時先賢龕位亦將隨行安座,先賢牌內書寫館內老師先賢與其大貢獻者,先賢祿位展現子弟飲水思源傳統精神。
北港集雅軒101年登陸為本縣縣定古蹟,最早由地方人士參加笨港媽祖繞境活動發起組成,在咸豐年間正式開館,遞嬗成為笨港頗有名氣的北管子弟戲團,是雲林縣少數有老建築「曲館」的北管社團。
會館內存有大量文物,並有西秦王爺泥塑神像及繡製綵旗、督隊旗、弔喪旗等5件登錄本縣一般古物,相關文獻見證集雅軒歷史發展的重要性。
泥塑神像 在 雲林縣議員 蔡岳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寒風中,2020的最後一天,今天北港進行了充滿「古蹟、古禮、古樂、古物」的入火安座大典!
「北港集雅軒-西秦王爺」及眾神今天正式入火安座!位在北港鎮集雅軒曲館,為多樣化文化藝陣,是每年北港媽祖出巡重要樂社,也是台灣第一間被指定為古蹟曲館,從1860年正式開館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在歷任會長、樂師、軒員、先賢的努力之下,才能讓這一百多年歷史富有文化底蘊的樂社繼續傳承。曲館並於蘇治芬縣長任內2012年10月19日完成集雅軒成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登錄。
在郭獻玉前會長及現任會長李連春努力之下,更陸續完成集雅軒古物登錄(北港集雅軒西秦王爺泥塑神像、北港集雅軒督隊旗、北港集雅軒繡製綵旗、北港街新街蔡裕斛寄贈集雅軒綵旗、北港集雅軒弔喪旗),不僅如此,被譽為「兩館先生」的藝師李春生肩負起北港集雅軒及金聲順百年藝陣古樂指導超過一甲子,也榮獲縣府傳統藝術保存者登錄,見證北港逾一甲子的古樂傳統藝術。
感謝蘇治芬委員爭取「雲林縣北港百年藝鎮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補助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讓這座已有百多年歷史的木造曲館,依舊保有清代的建築風格,集雅軒從今年年初開始古蹟修復,主結構已經修復完成。
今日入火安座大典邀請張澤丕道長主持古禮科儀的入火安座、全國冠軍飛沙國小龍鳳獅隊演出、林永平道長與王國信道長誦經祈福、金聲順排場、聖震聲排場,更感謝蘇治芬委員對地方文化如此的重視並持續爭取經費。岳儒期待修建後的百年曲館,能提供更完善的演奏、排練空間,重建歷史現場,讓集雅軒能成為古樂傳承的基地,繼續延續傳承古笨港的文化。
泥塑神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泥塑神像 在 張瑞益泥塑神像工坊-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來到張瑞益泥塑的世界參觀,這裡有專業傳統的泥塑神佛創作藝術及古蹟泥塑神像文物修復天地,欲窺天地,隨緣而來。 600 嘉義市西區永吉四街26號. ... <看更多>
泥塑神像 在 泥塑神像-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泥塑神像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泥塑工具、迪士尼素描、印尼素食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泥塑神像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泥塑神像 在 Fw: [新聞] 百年泥塑神像遭「漆」凌社群粉絲團發聲- 看板Folklore 的推薦與評價
百年泥塑神像遭「漆」凌 社群粉絲團發聲
〔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台中市豐原慈濟宮由日治時期知名師傅雕造的七尊神像最近重
新油漆,部落客認為原貌盡失,發起「搶救百年泥塑神像」行動,知名導演戴立忍分享了
這條連結,引發討論。廟方則說,信徒反映神像老舊風化才進行維修,未破壞塑像。
戴立忍導演在臉書連結聲援
從事神像木雕、卅年來一直在拍照記錄神像的陳姓部落客,發現慈濟宮多尊百年泥塑神像
最近重新油漆,在部落格發表文章,並透過女兒成立「搶救豐原媽祖廟百年泥塑神像」粉
絲團,女兒還寫信給戴立忍導演,請求幫忙傳遞此訊息,戴導在臉書連結。
這些泥塑神像由日治時期有「佛像雕造三條龍」美譽的師傅陳駿檉、林起鳳、林邦銓所雕
造,據傳神農大帝旁兩護法,是陳駿檉、林起鳳互以對方的臉為藍圖雕塑出來,三人中以
林起鳳最知名,北港朝天宮、豐原慈濟宮、苗栗獅頭山勸化堂等寺廟皆有其作品。
陳姓部落客指出,泥塑必須等泥土全乾,每尊神像花數年塑造,卻沒有用對待百年古蹟方
式保存,而是快速省事的油漆方式重漆整修迫害,我們因為不了解而不知重視,因為不重
視而流失古物…慈濟宮原有五十尊泥塑神像,早期被偷十尊,只剩四十尊,籲停止重修剩
下的泥塑神像。
被上厚漆 神像肌肉線條不見了
部落格上,也以神農大帝旁護法劍印童為例,放上七、八十年代劍印童未重漆前照片,臉
部表情肌理生動,臉漆透薄,近真人肉色;現在臉則被漆上粉嫩膚色厚漆,肌肉線條不見
了。
慈濟宮管理委員會總幹事葉信志指出,因信徒反映神像老舊、風化,不夠莊嚴,今年才會
編列十一萬,委託豐原老佛像店來維修包括神農大帝、註生娘娘、三山國王、福德正神等
七尊神像,臉部重漆、身體貼金箔,未破壞原雕塑,其他泥塑神像近期已無維修計畫。
維修師傅︰粉面工法補土防風化
負責維修的師傅林義德家族從事佛像雕塑和維修逾五十年,林義德強調,他遵循「粉面」
工法,為泥塑像補土後,用水性漆上漆,防止繼續風化,眉眼略修,未破壞神像原形。
台中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張祐創表示,慈濟宮非市定古蹟,泥塑神像也非市定
古物,只能行文請廟方盡量維持原貌,並打算請專家前往給予日後修復建議。左羊藝術工
作室負責人黃志農指出,文史保存角度主張「修舊如舊」,但信徒要「修舊如新」,盼信
徒接受舊非不莊嚴的想法,才不須再修。
https://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13/today-life11.htm?Slots=TPhoto
文內提到的部落格
https://helptwbuddha.blogspot.tw/
--
_▆█__ ☆◢█████◣
◢ ◥◣◢◤◣ ★◢▌ ▌ π ▌ ▌ With blood and rage of crimson red,
█ █╲█╱█ ◢◤▌▌◣ ◢▌ ▌ Ripped from a corpse so freshly dead,
██◢███◣▌◢◤◢▌ ▌ ▌ ▌ Together with our hellish hate.
█◢◥◥█████◣◥▌ ● ▌ We'll burn you all--That is your fate !
◥██◥██◤◤ ◥◣◥█████◤ ψπετροτ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Pietro (219.85.89.138), 時間: 10/13/2012 13:53:00
※ 編輯: Pietro 來自: 219.85.89.138 (10/13 14:0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