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1.18 巴黎恐怖攻擊後續 ※
令父母心碎的自殺攻擊者
上週五晚上巴黎發生恐怖攻擊,在已被確認的兇手中,有一位是 28 歲法國籍的沙米‧阿米幕爾(Samy Amimour):他是攻擊巴塔克蘭劇院演唱會的兇手之一,超過 80 人在那裡喪生,他本人則在被警方包圍後,引爆身上的炸彈身亡。
媒體報導,沙米‧阿米幕爾曾在 2012 年,因恐怖主義被法國警方調查,但在 2013 年失去蹤影。當他的身份再度浮現之後,一篇 2014 年 12 月的《世界報》報導,透露沙米‧阿米幕爾前往敘利亞打聖戰,他 67 歲老父 2013 年冒生命危險親往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希望說服兒子回家、卻無功而返的心碎故事。
沙米的父親默罕默德(Mohamed),是一名阿爾及利亞裔的法國推銷員,兒子受宣傳影響去伊斯蘭國打仗令他感到傷心。他告訴《世界報》記者:為了愛子的將來,他親往戰火中的敘利亞,希望能說服兒子脫離伊斯蘭國;由於知道沙米回法國會被起訴(譯註:參與伊斯蘭國,在歐洲會被視為參與恐怖組織而起訴),他甚至建議安排兒子離開伊斯蘭國後去阿爾及利亞定居。
2013 年 6 月,67 歲的默罕默德從法國飛往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然後從伊斯坦堡抵達一個鄰近敘利亞的土耳其邊境城市 Gaziantep,從這裡,透過沙米安排的邊境走私者帶領,默罕默德通過一片有地雷的區域,與他同行的,有「男人、女人、兒童、俄羅斯人、歐洲人、北非人」。默罕默德抵達伊斯蘭國的重鎮 Minbej,該城於阿勒坡(Aleppo)的北方。
默罕默德終於與兒子相會,他希望說服兒子離開,默罕默德把妻子(也就是沙米母親)所寫的信交給兒子,甚至還主動提供金錢。但是,他們沒有單獨會面的機會,他們的會面都是在一名伊斯蘭國成員的監視下進行的。
「他(沙米)和另一個人,那個人從來沒有讓我們有單獨相處的機會。我們父子的重聚非常冷淡。(我兒子)甚至沒有邀請我回他住的地方,他也沒有告訴我,他是否參與過戰鬥以及受傷。」
這兩名伊斯蘭國戰士,讓默罕默德觀看一些血腥的影片,然後安排他與另兩名新加入的法國聖戰士,在伊斯蘭國成員的陪同下,參觀這個「伊斯蘭哈里發國」。
默罕默德說:「(敘利亞當地)人們說,這些人(指外國來的聖戰士)是外國來的傭兵,卻訂立要我們遵守的法律。」
默罕默德拯救兒子的任務以失敗告終。兩天後,他透過土耳其回到法國。
在此之後,他聽說兒子結婚了。但是,在去年 12 月的《世界報》報導中,默罕默德和妻子仍不放棄希望:「(我太太)要跟我一起再去一趟。也許她能說服他(沙米)。」
沙米在巴黎郊區的德朗西(Drancy)長大,該鎮的鎮長 Jean-Christophe Lagarde 告訴《解放報》:沙米的家離鎮公所僅 50 公尺,他認識他們一家人,沙米的母親是一位融入法國世俗化社會的「模範公民」,沙米則是一個害羞、有家教、運動很好的孩子,但在 22 歲時變成激進的伊斯蘭主義分子。鎮長說:當地一家清真寺要為此負責。他還不滿地質問:這所使沙米變成激進伊斯蘭份子的清真寺——一個招募聖戰士、不是清心禱告的場所——為什麼到今天還沒被關掉?為什麼裡面的穆斯林教長還可以繼續猖狂?
當沙米在激進伊斯蘭的宣傳下,變得越來越激進時,沙米的母親感到無力,她對親友抱怨:「我無法再跟沙米溝通。他不准我們看電視,甚至強迫我戴頭巾。」
2012 年 9 月,沙米一度被法國負責反恐的對內安全總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sécurité intérieure)逮捕。當時,沙米的母親說:「真是丟人現臉。」但另一方面,她感到寬心,因為兒子受宣傳去敘利亞打聖戰的計劃被打斷。
只不過,沙米終究還是去了敘利亞,不僅如此,他最後又回到了巴黎。
http://www.lemonde.fr/…/voyage-amer-sur-les-traces-d-un-fil…
http://www.liberation.fr/…/le-parcours-de-samy-amimour-kami…
圖為巴黎恐怖攻擊的兇手, 28 歲法國籍的沙米‧阿米幕爾(Samy Amimour)。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The World TO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ODAY 看世界》22號報導一名法國教師(Samuel Paty)在課堂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後,在街頭慘遭極端份子斬首的新聞,這個事件現在演變為 #法國 及 #伊斯蘭 世界的衝突。 法國總統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表示,要立法列管助長伊斯蘭分離主義的活動,引...
法國世俗化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際學海迷津27] 巴黎大恐襲的法蘭西兇徒:法國穆斯林新移民的身份認同
巴黎連橫恐襲,雖然認頭的是「伊斯蘭國」,兇手卻包括土生土長的巴黎青年,這再次說明單是攻擊「伊斯蘭國」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差不多一年前,法國巴黎發生《查理週刊》恐怖襲擊,其時本欄曾預言這將根本衝擊法國融合新移民的「法國模式」,言猶在耳,日前的巴黎連環恐襲只會進一步加速這進程。不少讀者對「法國模式」感興趣,就此我們可回顧巴黎政治大學學者Riva Kastoryano 的專著《協商中的身份認同》(Negotiating Identities),去理解法國移民政策的困局。
「法國模式」的學術演繹
Kastoryano是法國的社會學博士,曾在哈佛大學任教,興趣是研究身分認同,這本書對法國、德國和美國的移民政策和移民社會進行了比較研究,訪問了新移民領袖、政府官員、反移民政客等,特別是法國的北非穆斯林社群和德國的土耳其裔社群,認為新移民的身分認同是他們互動下的產品,並非完全按照國家或新移民任何一方的主觀意願推行,是為所謂「協商認同」理論。
具體而言,這本書從兩大問題展開討論:新移民在新的國家、社會環境中,對身份認同的需求是什麼?國家面對新移民對於身份認同的需求,又作出甚麼反應?根據作者論述,身份認同的構建,取決於「我者」和「他者」的比較和互動,而互動發生在宗教信仰、歷史傳統以及社會生活的不同面向。當新移民剛剛抵達一國,並成為少數群體,他們的身份認同自然而然會與主流人口相對立,也就是與這個國家相對立。這種「對立」並不一定是針對性的「對抗」,而是通過對二者差異的認識,來反覆確認自己身份的歸屬。因此新移民來到法國後,身份認同無可避免地受到法國世俗化的共和精神影響,但仍舊保持自己固有的宗教、文化認同,造成「新移民身份認同」的內在張力:既走進了法國社會,又始終將這個社會作為「他者」,來鞏固自身的原身份。這問題雖然不是「自古以來」就存在,但在法國,起碼出現了數百年。
今天我們熟悉的「法國核心價值」,源自法國大革命的「法蘭西共和主義」,例如主張政教分離、世俗化,又如強調對「自由、平等、博愛」等政治理念的推崇,所以在國家的身份認同層面,並不留給宗教信仰任何發揮。然而法國對來自周邊國家的新移民一直持開放態度,只要他們接收法國的世俗主義,就不會干涉其群體宗教生活。
這一來是因為法國需要大量勞動力(尤以二戰結束後為甚);二來是對「法蘭西共和主義」有強烈信心,相信這種基於政治理念、公民權利的國家身份認同有足夠吸引力、同化力,去超越新移民的既有宗教、歷史、文化身份,進而將之同化為「新法蘭西人」;三來其實也是對法國提供的福利政策有把握,相信新移民很快就發現活得比母體家屬優越,從而「樂不思蜀」;四來昔日新移民來到法國後,並不容易和母體保持緊密聯繫,法國國內也沒有太多相關資訊提供,融合也就相對容易。法國人追溯數代,多少會找到新移民血統,而身份毫無矛盾,令法國一直以為自己已成功解決移民問題。
為何全球化時代,反而不能消化穆斯林新移民?
然而,隨著20世紀末大量北非穆斯林人口湧入,法國的自信已急速動搖。從前,來自南歐或前法屬殖民地的少數族裔在歷史文化上,與法國至少有些許共鳴,但如今的穆斯林新移民則對「法蘭西共和主義」幾乎完全沒有感情。由於全球化溝通大大便捷化,他們和母體的聯繫比從前容易,也更抗拒法國提供的新資訊。加上他們人數太多,法國的福利社會已不能輕易理順,往往未融合成功,已需要在法國自生自滅。
結果,這批到來法國的穆斯林新移民處於社會底層,聚居在郊區,自然形成了一個由穆斯林宗教信仰和文化連接的社群,而他們對這一社群的身份認同與對「法蘭西」的身份認同有別,這在法國政府看來,已是必須解決的矛盾。與其被動地成為穆斯林新移民眼中的「他者」,法國政府更傾向主動、甚至激進地推行同化。在賦予新移民平等的社會福利以外,法國更著重消解他們固有的宗教文化傳統,例如在身份登記中略去「族裔」信息,讓他們不能輕易被辨析;在教育系統中強化「法蘭西公民意識」的培養,也就是強化國民教育;在文化生活中凸顯法語的絕對地位,不容許其他語言在公共空間出現;以至於規定公民不得穿戴有宗教標誌的服飾,即2010年引起牽然大波的「頭巾法案」。
在Kastoryano看來,法國政府這些舉措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促使了穆斯林新移民和其他少數族裔內部更團結,已成為政策意義上的「利益共同體」。逐漸地,新移民懂得通過國家承認的「公民社會」形式,在一個個具體議題上,與政府進行討價還價的協商。在理想主義者眼中,這或許是「現代民主政治和權利意識超越傳統宗教信仰」的表現,但對穆斯林新移民而言,卻只是利用法國的制度漏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來謀求最大利益,這種出於政府壓力而產生的應對,本身就是「穆斯林」身份認同和法國政府「世俗化」主張之間的衝突。
貨真價實的法國人,防不勝防
每當新移民與政府討價還價,又無法阻止政府世俗化的決心,他們對自己固有的身份認同,就得到進一步鞏固,因為他們發現自己越發成為這個社會的「他者」,乃至越發受國家壓迫。但正如作者強調,「身份認同不是商品,本身就難以進行協商」,法國政府雖然試圖用社會福利和政治理念,來換取新移民對固有宗教和文化傳統的拋棄,但新移民可以不賣賬,特別是在力的對比逐漸失衡的今天。結果,新移民和法國核心價值,就變成一場零和遊戲。
法國以「同化」為目標的世俗化政策,反映了國家在新移民身份認同構建中的弔詭角色:「自由平等博愛」這一現代政治理念,本來不應該與個人的宗教信仰掛鉤,但由國家推行的世俗化政策,卻令穆斯林新移民感覺被針對。久而久之,法國國家與新移民的裂痕只會越來越大,當普通社會矛盾到了臨界點,新移民群體對國家的怨恨,就容易被宗教極端主義利用。後者只需在遠處口頭號召,就能感召新移民當中的激進份子製造事端,《查理週刊》槍擊案如是,剛發生的連環恐怖襲擊亦如是。
最可怕的是,那些對國家不滿、乃至怨恨的新移民後代,制度上確是如假包換的法國公民,這種矛盾,也就成了法國社會無處不在的內部撕裂,積重難返,比國際間的糾紛更難化解,潛在威脅遍佈全國各地,防不勝防。這核心問題涉及國本,就是法國願意就核心價值進行妥協,也不是一時三刻可理順,遑論解決,噩夢還只是剛開始。
小詞典:世俗主義(Secularism)
英國作家霍利約克(George Jacob Holyoake)提出的政治理念,主張將國家政治和宗教活動分離開。世俗主義意味法律和國家主權的基礎不是神諭,而是與人民的「社會契約」,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享有同樣的政治權利。世俗主義的政府對信仰保持中立,同時確保政治生活不受到宗教影響。
法國世俗化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ODAY 看世界》22號報導一名法國教師(Samuel Paty)在課堂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後,在街頭慘遭極端份子斬首的新聞,這個事件現在演變為 #法國 及 #伊斯蘭 世界的衝突。
法國總統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表示,要立法列管助長伊斯蘭分離主義的活動,引發穆斯林反彈,而伊斯蘭世界則是譴責馬克宏助長仇恨文化,並抵制法國貨作為報復。
★ 延伸閱讀 ★
課堂談穆罕默德被斬殺!教師血案引爆社會衝突 會再次催化法國政治動盪嗎?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2BPM0z
《#TODAY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你秒懂世界大事!
↳ 看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馬上訂閱LINE TODAY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法國世俗化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法國 巴黎日前發生一宗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一名教師在街頭遭一名兇徒襲擊並斬首。該名教師早前在課堂上探討「言論自由」主題時,向學生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懷疑因而招致殺身之禍。
這個事件也再度突顯法國長期以來的 #種族融合 問題。伊斯蘭和共和國世俗主義價值是互斥的嗎?法國該如何化解社會衝突?
《TODAY 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你秒懂世界大事!
↳ 看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馬上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法國世俗化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e Trend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在繁體中文世界中,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年的書籍出版,與2019年Netflix的實境節目播出,符合「儀式」與「儀式感」兩個關鍵字的增長。在日本反而沒有這樣的關鍵字搜尋趨勢。而從百度指數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台灣與中國在「儀式感」一詞的數據趨勢上更加類似,大致上是從2018年開始至今,儀式感被開始被強調。
.
從數據上的顯現可推論,一方面因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本的流行,帶動台灣大眾對生活儀式感的關注,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國對於儀式感的論述也大幅的上升。其中包含了各種媒體文本的傳頌引用,大眾讀物書籍的出版,商業廣告與商品的運作。當然,從結構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源自於高度(晚期)資本主義現代生活的盈充,「儀式感」成為一種現代人對峙社會結構的方式。
.
📌#今天的內容有
.
▶ 為甚麼要儀式感?
▶ 「儀式感」變成流行語
▶ 儀式理論的解釋
▶ 流行文化中所談到的「儀式感」
▶ 儀式感的商品邏輯:販售儀式
▶ 邁向幸福還是渴望幸福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4zhovx5c2n0854a0pggzk8?ref=android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yqb4436c1xX1cqEZEi0zW?si=r0-NQm1GQQ2tqTY1buSwpQ
.
💻#FB 完整論述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70123626508590/
.
.
\\\\\ 完整論述 \\\\\
.
▓ #儀式的起源
.
不過當我們朗朗上口儀式感,你有想過那「儀式」(ritual)是甚麼嗎?在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1912)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表示,宗教很明顯是一種「社會性的事物」,其由信仰和儀式兩個範疇組成,並且將世界化分成相互對立的兩類: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兩者的區隔透過禁忌維持。Durkheim認為,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存在於表徵(representations)之中,並且表達了神聖、凡俗事物之間的性質與關係;而儀式產生於行為方式,並且規定在神聖事物前如何行事。簡單來說,信仰與儀式就好比於思維與行為。
.
所以儀式就是一個連結「神聖」與「世俗」的行為方式。可是為甚麼我們要連結這兩者呢?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1969)在《#儀式過程》中解釋,經過儀式過程的三個階段:分隔(separation)、閾限(liminal)、回歸(return),人們就可以從百般無聊的日常世俗,經歷特殊體驗、曖昧模糊的非常神聖,最後再重新連繫現實。這樣的儀式性過程,重整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獲得意義上的舒放圓滿。
.
▓ #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儀式感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發展出來的,網路的文案定義,「儀式感」是源自於《#小王子》故事裡所說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從前面人類學的討論來看,這個定義的確沒問題,但《小王子》絕對不是源起,應該只是個「宣傳」。
.
從大眾流行讀物來看,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2018)告訴讀者,生活細節的留意與經營,可以讓每日生活回到關注自己的感受當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特殊時空。高瑞灃的《儀式感: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2018)也是強調「思考生活,了解自己」,進而重塑人生價值與意義。前兩者算是一種儀式觀點的生活應用,並且著重在美學與心理學的關聯性上。
.
Theresa Cheung的《儀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2018)就比較神奇一點,他把儀式感與成功關係在一起,「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標準動作,天天如此」。提供些達到成功人生的步驟。總體而言,「儀式感」論述告訴當代的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快樂的主體,應該拒絕潦草的生活秩序,並且將傳統意義上宗教生活中的儀式方法,轉向注重個人生活的「#體驗」。那是一種在宗教匱乏年代裡的世俗信仰。
.
▓ #資本主義下的儀式感
.
有趣的是,從2018年開始,伴隨著大量的儀式感討論,強調「儀式感」的商品也突然增長。「護甲儀式感」、「護膚儀式感」、「汽車體設計儀式感」、「果汁機儀式感」,甚麼都可以有儀式感。宗教儀式的神聖性功能,因個人主義化的世俗趨勢,被吸收到商品的設計與資本主義的邏輯中,說服人們只要經過日常消費,就能獲得聖靈充滿。
.
在商品的設計中,儀式感被視為一個綜合的體驗系統。儀式感是在儀式活動中,形成的對形態、色彩、結構、材質、節奏、秩序、氣味、流程等綜合性的感官體驗,並且強調其給人帶來的愉悅、神聖、莊重、敬畏的情感。身體的經驗透過商品的細膩參與過程,招回在理性世界中被抹平的自己。
.
在這個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傳統宗教信仰式微,世俗化、個人主義化的精神興起,那些渴望在來世獲得救贖的宗教信念已然緩不濟急,「儀式感」所宣傳的私人化、看得見的、當下在世、立馬解決人的精神困境的目的,反映著我們的新興信仰(丁仁傑,2001)。弔詭的是,不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將我們推入這個牢籠嗎?
.
儀式感的挪用,同時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渴望與失望、解藥與毒藥。
|
跟我討論儀式感設計的品牌就是 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
|
#參考文獻
.
1. Durkheim, É. (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Vol. 4). Alcan.
2.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outledge.
3. 丁仁傑.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 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205-270.
法國世俗化 在 旁觀者》雜誌Gavin Mortimer ※ 對抗極端伊斯蘭主義:為何 ... 的推薦與評價
對抗極端伊斯蘭主義:為何法國堅持世俗主義、不願綏靖妥協? ... 中表示:「也許,伊斯蘭會在五十年後世俗化,但未來十年的高度緊張是必然的趨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