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片記錄人生:YouTuber入門指南
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驗,突然間想起兒時嬉戲玩耍的那條巷弄,想起與爺爺奶奶同住的老房子,想起街坊裡的油車間,以及節慶時廟宇的熱鬧場景,卻苦於缺乏技術無法紀錄完整跟分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故事,拍攝影片紀錄每一段生命經驗,是這個時代留下記憶的重要方式。隨著科技進步,可以用來記錄生活的工具也越來越多,在人手一機的時代,隨手拿起手機一拍就能將人們的一顰一笑、節日時的歡笑熱鬧甚至是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給記錄下來。網路平台的平易近人更拉近了分享的距離,像是YouTube、Facebook、Instagram或是Line通訊軟體都可以輕易的與他人分享生活。
但是,要怎麼拍出適合的素材?影片素材又該如何剪輯?如何在影片上加上字幕、音效甚至是背景音樂?更重要的是,如何上傳平台分享?如何吸引大眾的目光?這些問題其實並沒有這麼困難,讓我們跟著YouTuber「蘇西一家」一起來學習並且善用手邊的工具,拿起你的手機,紀錄並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吧!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9/24(五)
報名方式:因應疫情採線上報名
線上報名系統:https://reurl.cc/DZvnnE
課程時間:9/25、10/2(六)10:00-11:00
授課方式:線上課程
講師簡歷:「蘇西一家」是一位愛和孩子一同上山下海的地理老師所創辦的YouTube頻道,透過影片紀錄旅遊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包攬頻道影片企劃、剪輯是一位親切熱血的地理老師—蔡舒姍。蔡老師目前任教於宜蘭高中地理科,常在她的課程中帶領學生認識家鄉、文化及美食等地方特色,更開了相關的紀錄片課程引導學生製作出紀錄家鄉生活的紀錄片。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1001個故事-20180624分集大綱: part1:【研發台灣味香蕉蛋糕 力挺台灣蕉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uaXgjIn1U part2:【嘉義百年油車間 三代同心誠實製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油車間 在 上下游 News&Marke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給文龍伯一個讚~~
因為被停灌,一向都種有機稻米的文龍阿伯,不想讓田荒著,最近種下了芝麻。
可是土地太乾,連芝麻都不好種,第一次種下去,發芽率不好,整個打掉又重新種過。芝麻不是比較耐旱嗎?阿伯說,至少要有露水滋潤啊,泥土要稍微濕濕的啊,都沒有的話也是不行的。
上次種芝麻,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囉,那時候因為農地重劃,水源斷掉。文龍伯說,芝麻實在太費工,從頭到尾都要人力,採收的時候又正值盛夏,越熱越要快點採收,在大太陽下打芝麻粒,真是苦差事。
不過芝麻有個好處,不用擔心沒人買,他打算賣給油車間,榨出香噴噴的芝麻油。收成如果不錯,一分地可以賣兩萬塊呢!
「看天吃飯,順其自然,」文龍伯笑得豁達,又補了一句,「『罔跋』啦!」
阿伯你這個「罔跋」,與其說是賭博的「跋」,還比較像是擲筊的「跋」吧?
(攝影/澄清湖)
油車間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南胡麻 #粒粒皆辛苦的醇厚種子 part-2
👨🔧從栽種到採收費盡心思
胡麻到底有多費工?「#摘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植株尾端開出白色胡麻花時,花雖美,但看在農民眼裡花蕾多半不能發育,為了把養分留給果莢裡的芝麻,農民便要摘心—— 在不傷及果莢下摘除花朵,每一株的取捨點不同,不能以機器齊頭式裁切,必須人工處理。
早年以手摘,稱為「捻尾(liàm bué)」,「捻(liàm)」是指摘取植物的莖、花朵,「尾(bué)」指植株的尾端。後來農民覺得手工實在太費時,便改用加長版鐮刀,凌空一勾,咻咻咻地把花揮落,因此又稱為「捽尾(sut bué)」。
如果是長得好的植株會掛滿果莢,可以想像成一串綠色鞭炮,每只鞭炮就是一個果莢,果莢裡躲著胡麻,胡麻會從果莢底部慢慢往尾端逐漸變黑,代表收成日近了。有二十多年胡麻種植經驗的善化區胡麻產銷班班長蘇正雄彎下身,把果莢像開花生殼那樣壓開,說:「有時要這樣偷看,整株都變黑了沒?」果莢裡的芝麻就像畢業旅行睡大通鋪的學生那樣,平躺成一排,胡麻愈黑亮愈飽滿愈好,咀嚼之後散發的香氣愈足且久久不散。
等到整株胡麻變黑後,便要把約100公分高的植株連根拔起,好幾株再捆成一把,再由兩人將四把尾端相互緊靠,再捆成一束,如相機腳架狀立起,還要插竿固定,避免傾倒,成為田裡獨特的風景。
這段時間最為關鍵,萬一下雨了要幫胡麻穿雨衣;還要擔心眼看大功告成就來搬麻把的竊賊,農民會像護城河般在田邊泥地注水,避免遭竊賊長驅直入。若是葉子發黃、果莢爆裂,那就真的是「芝麻開門」了,拾取芝麻要張開帆布墊在植株下,蘇正雄補充,拔起來的植株根部全是泥沙,得在帆布墊外先敲掉根部的泥沙,避免混入芝麻,就像滿腳泥濘的人要進入家門前,先擦腳一樣,避免弄髒地板,然後才能開始敲打果莢,接住掉落的芝麻。
😲如同淘金般的淬煉過程
胡麻收成利潤比稻米高一倍,可說是農田裡的高經濟作物,不只如此,芝麻的後續處理過程也如淘金沙般繁複。掉落在帆布上的胡麻帶有枯葉、砂石,需要先經由大目篩子過篩,再以鼓風機去除夾雜物,還要用小目篩子過篩,即使如此,還是有無法分離的粉塵、細沙,最後還需要水洗胡麻,洗好澡後還需做日光浴,日曬除去水分。原來平常吃到的芝麻不含沙,並不是理所當然。看過胡麻收成的人說:「我看過一次收成後,從此吃燒餅掉芝麻,即使是掉到桌縫裡也會摳出來吃。」
部分收成的胡麻會送到榨油廠榨油,除了胡麻本身品質,焙炒溫度也是影響麻油氣味與味道的重要關鍵。焙炒後需經過幾道程序才送到「油車」(榨油機)榨油,這名稱自清代開始便有,榨油廠便稱為「油車間(iû-tshia-king)」。每2.4公斤的胡麻才能榨出1,000c.c的麻油,榨完油的胡麻粕則可再做為肥料。
💡胡麻小知識💡
胡麻營養豐富,含有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群、鐵、鋅、鉀、鈣,還有蛋白質、醣類、膳食纖維,是養生食材。
🍂文/陳靜宜 攝影/蔡宗昇 插畫/Kin Lee
🍄[文字及圖片版權屬臺南市政府所有,請勿任意下載及重製]
👀更多悠活台南精彩文章 請線上觀看:https://is.gd/YVKmEY
油車間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1001個故事-20180624分集大綱:
part1:【研發台灣味香蕉蛋糕 力挺台灣蕉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uaXgjIn1U
part2:【嘉義百年油車間 三代同心誠實製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x3qGhtCnk
part3:【生火洗澡睡雞寮 游牧養蜂人採蜜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v25Koypuo
part4:【學童彩繪繣本 翻轉漁村未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unh_FRj3tM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h_h6Mlanb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VuEq7E7xiPWHUI09mOl5W79pHaA)
油車間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傳統產業最常面臨的困境就是找不到人手,嘉義百年油廠的第三代老闆就改良了製油機器,標準化作業流程,讓年輕師傅很快可以上手。老闆說,設備可以變,但是誠實和誠信的態度絕不能變。
店家資訊:
東和製油工廠
地址:嘉義縣朴子市南通路三段850號
電話:05-379-2072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lx3qGhtCn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27AU0SUMMw55C6OP_bOvqBuNUvQ)
油車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F5sLChS2G0/hqdefault.jpg)
油車間 在 講座》【油車間復興運動】新竹場講座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油車間復興運動】新竹場講座時間/ 2019/02/01(五) 19:30-21:30(19:00開放入場) 地點/ 江山藝改所(新竹市東區興達街1號) 講者/ 孫翌軒(「油車間復興運動」發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