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貧窮】
這幾天在IG限時動態舉辦了一個投票,關於脫離現狀你的選擇是什麼?
A 脫離單身 B 脫離婚姻 C 脫離貧窮 D脫離台灣
結果沒有意外的,「脫離貧窮」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比例,也是許多人眼前最迫切的盼望。如果你去對照網路書店新書排行榜,理財商業管理類幾乎佔掉一半的名額,不是教你投資股票、就是教你理財,還有怎麼網路賺錢、各種斜槓。只能說發財夢人人有,疫情期間越發嚴重,一券在手,希望無窮,都參與了27億的國家級公益投資開發案,只可惜最後得獎不是你。
想著,為什麼這一代的我們如此想「脫離貧窮」?
真實的狀況是,這一代人真活得如此貧窮嗎?
貧窮感到底是從哪裡觸發的?
真的有錢之後,問題就真的可以消失了嗎?
事實上屆齡三十歲那年,我也是一個貧窮感爆棚的小資女,每個月領著三萬出的薪資,每天花兩個小時左右通勤上下班,算下來每小時的工資好像不到一百塊。總是月初領薪水,月底花光光,銀行帳戶的零頭永遠在低水位,荷包的淺只能讓我點最便宜的滷肉飯來吃。不時的朋友聚餐總讓我感慨「假日出一次門,千元大鈔就不見一張」,偶爾的閨蜜旅行就讓我煩惱「出去爽一時,回來信用卡帳單讓你哭一天」。
當時我很羨慕出生千金的朋友A,老是逛百貨公司刷卡不眨眼,櫃姐都會把最新一季的型錄寄到她家,陪她逛街就像等於公主出巡,每個櫃姐都叫得她的名字,馬上拿出最新一季的單品,左右伺候。當時心想「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如此樸實無華,哪天我中了頭彩也要這樣。」
人,總是羨慕別人擁有的,自己沒有的,尤其是「花錢」這件事。
同時我也很忌妒跟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B,一樣學校畢業,我的成績名列前茅,她老是交不出作業,後來她進了一間幸福企業,老闆待她如女兒般給了很好的薪水,職位以及各種福利,甚至還送她一台車。而我卻在一堆爛公司打轉,彷彿從各種火坑中遊走,來回十八層跟十九層地獄之間。
人,總是忌妒別人比你好的,尤其是你認為自己比較優秀時。
何時,我從「貧窮感」跳脫出來?不是因為我去當了背包客,也不是因為我去了很多國家旅行,而是從比你貧困的國家人身上「比較」出來的。
第一次到柬埔寨的吳哥窟,才知道有人一個月的薪水是10美金,而他還需要養活一家人的生活。
第一次在越南下龍灣被一堆小孩追著討錢,他們居在河旁的高腳屋,沒有水,沒有電,甚至連沖水馬桶都沒有。
第一次在印度看到有人住在垃圾堆裡,睡在38度炎熱高溫的破棚中,看著婦女絕望的眼神,孩子們路邊乞討被驅離的真實感。
不能說我過的很幸福,但此刻說不出來「我很貧窮」,我很想把口袋裡所有的錢都給了他們,但我知道「這樣不可以」。貧窮是不能靠「接濟」、「施捨」就能脫離,貧窮是需要靠「體制」、「政治」跟「教育」。
第一時間,最感恩是我受過教育,懂得去理解並溝通面對眼前的一切。再來很幸運出生在非戰亂的年代,即使我是一個女孩,出行世界仍是安全的。最後我認為能選擇自己要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是無法選擇「出生」、「職業」、「感情」與「旅行」。
到現在,我偶爾還是會叫窮。但我知道,我們其實並不貧窮。只是如果能再多一點錢,誰不樂意呢?對吧!
希望這篇文章帶給你「脫離貧窮」的反思。
你貧窮的到底是口袋?還是心態?
✈ 印度 果阿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誠品:https://reurl.cc/qm79mN
金石堂:https://reurl.cc/mq8Wn9
河見型錄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中變成大人的模樣 | 流動之愛中的矛盾與奢華 // 李長潔 👫👬
.
在 #坂元裕二 的都會現代愛情中,滿滿地帶入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反思。松隆子等角色,以40歲左右的人物設定,定義著「90年代成長」的大人,身為40代的自己,看著看著,嘴角笑著同時淚流。那些我們正在追尋的事情,或是,突然想通的事情,都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被愉快地呈現著。
.
該劇用一種喜劇的格式,反諷著當代人生觀與親密關係,幽默的日常重複,也透露著新自由主義的流行消費,這種「時尚感」是坂元裕二所認為的「時代的質地」,那種感覺就像是輕觸著Gucci洋裝的細柔表面:表面就是深度。
.
📌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
.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的時代意義
▶坂元裕二的三階段作品
▶脫離傳統連帶的人際關係
▶用圈和圓構成的反覆性
▶為何是3個前夫?
▶流動的愛情
▶人生就是充滿的重複與差異
▶全員集合水餃派對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裡的時尚感
▶男人也是一種女人的裝飾
▶你想要成為一個甚麼樣的大人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unn5575ze008470m6yg24k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tw/episode/KmhwPJUDx6WkmiEIMV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euvMCr6jbIoYzVOUGTfOv?si=vGbZkamDTZaOBIDQOUCHkQ&dl_branch=1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jp/podcast/ep-50-%E5%9C%A8-%E5%A4%A7%E8%B1%86%E7%94%B0%E6%B0%B8%E4%B9%85%E5%AD%90%E8%88%87%E4%B8%89%E5%80%8B%E5%89%8D%E5%A4%AB-%E4%B8%AD%E8%AE%8A%E6%88%90%E5%A4%A7%E4%BA%BA%E7%9A%84%E6%A8%A1%E6%A8%A3-%E6%B5%81%E5%8B%95%E4%B9%8B%E6%84%9B%E4%B8%AD%E7%9A%84%E7%9F%9B%E7%9B%BE%E8%88%87%E5%A5%A2%E8%8F%AF-%E5%85%A8%E5%93%A1%E9%9B%86%E5%90%88%E6%B0%B4%E9%A4%83%E5%9C%B0%E7%8D%84%E6%B4%BE%E5%B0%8D-%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28211911
.
///// 完整論述 /////
.
編劇家坂元裕二以《最高的離婚》(2013)、《四重奏》(2017)聞名,近期收視率沒有很好、但非常值得收看的《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大豆田とわ子と三人の元夫,2021),真的是一部深淺合宜的好作品。在伊藤沙莉的敘事節奏中,把故事說的清新幽默,松隆子的成熟大器,岡田將生、角田晃廣、松田龍平的幼稚任性,在他們的非主流生活中,呈現自由的組合排列。作品對當代親密關係的詮釋,一方面軟性地表達一種睿智的浪漫,另一方面則指出了這個時代的各種議題,脈絡清晰細膩。
.
▓ #坂元裕二的作品
.
先談談坂元裕二好了。其實以前比較認識柴門文、野島伸司、堤幸彦、宮藤官九郎這些劇作家。一直到《#離婚萬歲》(最高の離婚)才認識坂元裕二。其實從80年代後期,坂元就已經在我們收看的日劇中了。1991年的《#東京愛情故事》,確立了他的編劇才能,那種對於細節的處理,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可以見到。
.
2007年的《#我們的教科書》,是他的第二段時期。作品風格轉向更多對社會現實的描繪,例如霸凌議題。2012年後的作品,則分成兩條路線,一條路線是《Mother》、《Woman》、《anone》,這一類以女性為主角的社會派寫實主義作品,厚重的影像與粗獷的劇情,有著滿滿的批判。另一個途徑就是《離婚萬歲》、《有問題餐廳》,這些作品時常更加輕鬆,並且將重點放在角色的對話上。
.
而近期的《#四重奏》、《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則是第三個轉型時期。他喜歡在優雅開朗的場面中,暗藏一些社會現實的問題。也更加關注在當代人際關係上的描繪,像是戀愛、親屬、工作等,這些關係通常來去的非常快速、濃厚,在一瞬間的美好後,就轉身分道揚鑣,留下一片未完成的空白。這樣的手法,在我看來,還挺後現代的。
.
▓ #脫離傳統的社會連帶
.
坂元裕二以「非社會多數派」的邏輯,描寫著劇中的主角,像是「做廣播體操時都會不同方向」的松隆子、「人生都沒有成功過」的市川實日子、「不懂人情世故」的岡田將生、「太過人情世故」的角田晃廣、「甚麼是都沒有做」的松田龍平。其實,我們這些大人不就是這樣一路走來嗎?
.
雖然,《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是一部愛情喜劇,但全劇並非以戀愛與性愛為主軸,也沒有這麼浪漫主義。劇中的角色,同時遵守與背離傳統的血緣、戀愛、家族的關係規則,呈現著晚期現代資本主義的愛情流動。無論是大豆田的後離婚關係,或是大豆田媽媽的同性之愛,這就是現代人的愛情啊~ 同樣的主題也出現在《最高的離婚》、《Mother》等作品中。
.
▓ #人生的反覆性
.
第一話呼應著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語》,一場櫻花雨中的物體搬移;最後一話則好像《最後的情書》裡的一片美好翠綠、姊妹情深。劇作有意無意的致敬,讓松隆子的演藝看起來像是一系列人生的反覆性。
.
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裡,有意無意地出現很多的球、環、圈的意象,如同籃球、保齡球(還有輪流上場)、火鍋、生日蛋糕,都暗示著「反覆離婚」的流動。大豆田在第一集就說「既快樂又不安,既不安又快樂」(楽しいまま不安。不安なまま楽しい)。都表現出我們生活的本質,在新自由主義的世界裡,我們同時面對「選擇的自由」與「維繫的安全」,使得日常生活的運作於呈現一種重複性。
.
▓ #為何是3個前夫
.
3個前夫的數字「3」,也饒富意義。唯有3才能成為一個面。整部作品也瘋狂地圍繞著「3」,3次司法考試落榜的岡田將生,3次落選的父親,給助手300元買晚餐的角田晃廣,市川實日子的手機丟了3天也沒發現。太多的「3」了,呼應著人生的重複性,也強調在重複中逐漸深描的生命的立體性。
.
坂元裕二自己則是這樣解釋「3」的意義:「即使是兩個人對立,最終也必定會形成一個穩定的形態,但因為還有另一個人的存在,所以形態變得不穩定,有一種永遠不會結束的感覺。」坂元裕二,企圖運用「3」來破壞穩定與平衡,強化關係的流動性,甚至是一種「未完成」與「不完美」的結構。
.
▓ #重複與差異
.
這讓我想到法國哲學家Gilles Deleuze(1969)的作品《#差異與重複》(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從一個現象學的觀點來看,在重複之中,沒有兩個東西會真正一模一樣。世界只有重複,所謂的複製物也是新的東西,真實世界只能成為存有的過程(becoming),而沒有穩定不變的存有(being)。唯有打破律則的重複,才是真正的普遍性。
.
對於坂元裕二而言,我們的人生一方面呈現著持續的反覆性(#選擇性困難),但每次的反覆卻都包含著微小且有趣的差異。世界就像是大豆田建築設計公司所設計的旋轉梯,看起來像是一場loop,但就是會有一點點的差異。甚至有些事情儘管沒有發生,或者已經結束,但也會成為人生的一部分,像是大豆田的各種離婚,或是,《四重奏》裡的知名台詞:「沒有去過的旅行,也會成為回憶」。這成為當代社會中的一種基本心態。
.
▓ #男性對女性而言只是點綴
.
我們很快地轉進性別的角度來看本劇,坂元裕二是在捕捉當代女性的樣貌,那些在家庭關係、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職場關係、友誼關係中的女性,相對而言是比較沒有傳統社會連帶的保障(可能也是約束)。儘管大豆田說:「一個人也沒關係,但還是希望有人來照顧我」,但她依然自己努力地、傻傻地、豁然地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像是大豆田母親暗藏的女女情誼,女性真正的想要總是被隱藏或忽略。
.
然而,《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則試圖顛倒這個關係,想到三個前夫與石橋靜河等三個女性友人,在大豆田家的「全員集合地御餃子派對」,這些女生很坦然地表示了自己的慾望與釋懷,而前夫們卻只能辯解、依賴、期盼女性原諒。而大豆田的缺席,反而像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在場,對三位前夫進行嚴厲的控訴與指教。
.
▓ #大量奢華的消費主義
.
身為80年代出生的大豆田,就是反映了30-40代的這群平成時代中成長的人們。大量的品牌服裝、設計師家飾用品充斥在其中,根本就是一個大人物品的「#生活風格」型錄。像是CABaN、PRADA、GUCCI的各種顏色鮮艷的服裝(還有人把服裝集結成一個IG、或是雜誌裡說顏色鮮艷顯年輕);或是,各種昂貴的家居、雜貨、燈飾、家電品牌。
.
都透漏著一種伴隨著40年以來資本主義而來的奢華主義與消費主義。有許多網站直接提供各種品牌物品的介紹與購物網站連結給大眾,像是宣稱我們可以像大豆田一樣過生活喔~ #當代的純粹關係,就如同一種購物消費。
.
作品刻意要打造一個屬於青年(快中年)人的時尚的生活世界,強調「生活風格」(life style)操演,以「區異」(distinction)40歲世代的社會階層。在本劇充足的「時尚」氛圍中(服裝、場景、音樂、主題曲),在我看來是呼應著以資本主義運作為核心,就像西美爾在《#時尚的哲學》裡得出的,「時尚的歷史就是企圖將兩種對立傾向(適應社會群體和實現個性提升),越來越完美地調節為流行的個人與社會文化的歷史」,劇中的時尚感其實是反映著個人與集體對立的相互調節。
.
▓ #選擇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
我想,《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是一部屬於大人的作品,(雖然現在小孩也都不看日劇了),那些自己過生活也很好、沉溺在消費、無意的留白、沒有要繼續努力、很容易就在公司的競爭中被取代的心情,如果你看得心有戚戚焉,那恭喜你,在這個晚期的資本主義社會與情感關係中,你已經成功地轉大人了。
.
從本季最後的收日率來看,也蠻有趣的,北川景子的《#離婚活動》與《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分別居二三名(第一名是東大特訓班2)。兩部日劇分別以「#離婚」與「#各自幸福」為主題,「不會因為寂寞,而去找一個人來陪」,也是顯現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這種個人主義化的感情關係與幸福的定義。
|
📒 #參考文獻
.
1. Liu, N. T. (2015). 奢華美學: 台灣當代文學生產. 群學出版社.
2. Deleuze(1969). Différence et repetition.
3. 寺島拓幸. (2004). Simmel 流行論のゲーム. 応用社会学研究, 46, 137-148.
4. Smith, D. (2013). Zygmunt Bauman: prophet of postmodernity. John Wiley & Sons.
河見型錄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莫內花園】🌸
1883年5月初,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和未來的第二任妻子愛麗絲(Alice Hoschedé,1844-1911),帶著兩人各自的孩子,總共8個小傢伙,其中年紀最小才5歲,一大家子浩浩蕩蕩搬到巴黎近郊吉維尼小鎮(Giverny)。
由於食指浩繁家當繁雜,你可以想像拖著8個孩子再加上畫具和家庭雜物,會有多少家當;導致整個搬家過程耗時6天,出動了4艘船迤邐行過塞納河才算大功告成。
繼1871至1878年與第一任妻子卡蜜兒(Camille Doncieux,1847-1879)待在阿壤特伊(Argenteuil)的時光之後,莫內終於又能夠在某處安居。當下他可能還不曉得,這回來到吉維尼,一待就會待到1926年他與世長辭的那個歲末霜冬。
--------------
吉維尼的家有個長形房舍,深度約5公尺,長度約40公尺,和一大片蔓生植物花草的庭園。開闊的空間不僅可供取景作畫、讓孩子們嬉戲,最重要的是,足以滿足莫內對於園藝的興趣,和他講究(挑剔)的味蕾。
愛麗絲出身富家,又曾是巴黎百貨業鉅子夫人,處事幹練圓融,無論大小場面早已嫻熟應對,總能把全家事務打裡得井井有條。事實上,她自己生養6個孩子,後來還要幫莫內照顧他兩個孩子,外加歷經前夫1877年宣告破產,家運衰落等種種磨練,初來乍到吉維尼,儘管租來的房舍庭院需要一番整修,都只能算是蛋糕一小塊。
他們在屋角種下爬藤玫瑰🌹,期待它來年春天熱鬧綻放點綴牆面。為了供應一家子所需蔬果,也在花園裡開闢菜圃,灑下多種菜籽,好做成餐桌上必備的蔬菜湯,以及莫內最愛,裹滿黑胡椒的生菜沙拉。當然,能夠將花季從初春延展至秋風起時的各式花苗更是必要。
花草、樹影、水池與陽光,自然而然理所當然成為莫內畫作中重要的組成。💐🍃🌞
--------------
另外,莫內或許還是位被繪畫耽誤的園藝專家。
他總是翻遍目錄,從四處買來植物種籽,與許多園丁交換心得,試圖以古法培育罕見的花卉和蔬果品種,就連眾多園藝工具也是親自研究訂購。看起來大畫家不畫畫時,常就這麼一頭栽進植物型錄裡,如此鍾愛又費心,難怪花花草草在他的筆下特別抒情有感。
廣大院子當然不會只養花種菜,成排的李樹結果時便可以拿來釀李子蒸餾酒,無論自家小酌會宴客談笑都派得上用場。畢竟莫內發達前,已常有友人來訪,之後慕名而來的訪客更是絡繹不絕。
再者,莫內對於家禽料理有著莫名任性與堅持,小鎮居民粗鄙品味無法滿足他,這下子除了研究植物型錄之外,他又丟下畫筆,四處尋覓美味的雞、鴨品種進行繁衍,於是乎自家雞舍就養了具有AOC認證的法國名雞-布列斯雞(Bresse)。🐓🐓🐓
基於法式料理對於風土條件的絕對要求,雖然離開布列斯地區就不能稱為布列斯雞,不過一切遵循傳統培育方式的莫內,可能還是會想辦法讓這些名貴布列斯雞飽食美味的玉米麵包糊,以求盡量符合原來條件。
你看,布列斯雞自己養自己抓是不是超酷!✌️✌️✌️
--------------
1886年4月10日,莫內創作生涯最強力後盾-畫商杜朗・呂耶(Paul Durand-Ruel,1831-1922)嗅到美國市場商機,為印象派畫家在紐約舉辦畫展。展出內容包含48件莫內、38件雷諾瓦、23件竇加、17件馬奈和42件畢沙羅等總共300多件作品,整整裝上43箱聲勢浩大地從巴黎運抵紐約。
印象派繽紛多彩又極富資產階級品味的風格,深深吸引新興美國藏家,透過這場盛大畫展,正好為印象派畫家打開海外市場,謀得重要生路。1889年,與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共同舉辦聯展之後,莫內的身價更是水漲船高,翻了再翻。
當年因生活所逼,差點要跳進塞納河自盡的窮畫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如此一來,莫內終於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砸進他熱愛的花園造景,順便再把原本租賃的房舍土地給豪氣買下又陸續拓展,然後重新開挖水池,種植來自法國本土和南美、埃及等不同品種睡蓮,成為他畫布上最美的風景。
為了好好照料心愛的庭院,從1901年開始,莫內便聘請5名園丁專職照顧花園,另有一人照料睡蓮池。從這等陣仗就知道莫內家花園規模並非爾爾。
--------------
吉維尼花園遠離巴黎塵囂,一步步被打造成莫內理想中的天堂。無論起居或創作,即使一戰期間外頭煙硝烽火,他皆安適此地靜心作畫,與他前半生輾轉四處流連遷徙簡直天壤之別。
為了追逐最重要的陽光,與轉瞬即變的光影,莫內通常清晨時分天色未亮時便起身,洗過冷水澡,用過有培根蛋🥓和烤香腸的豐盛的早餐之後,便帶著畫具走進花草叢間,或到河邊開始觀察環境思考構圖。
此時,院子裡的鳶尾、罌粟花、玫瑰或百合花瓣上還有點點朝露,在迷濛晨曦裡晶瑩,因徐徐輕風而盈動。💐🌻🥀
接著莫內會以快速寫意筆觸捕捉光線最美的時刻。那絕美色彩與光影就是這麼透過畫筆流瀉,輕敷勻染上畫布,牽引我們的視線,進而觸動了心緒。
#莫內花園 # ClaudeMonet
#吉維尼 # Giverny
圖片來源:Junie Wang,攝於吉維尼莫內花園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