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中的科技文獻
歷史春秋網
作者:何紹庚
中國歷代統治者重道輕藝和鄙薄科學技術的思想,決定了《四庫全書》(以下簡稱「《四庫》」)的收書原則。四庫館臣明確提出:「聖朝納錄遺文,以闡聖學明王道者為主,不以百氏雜學為重也。」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四庫》收書無疑側重於儒家典籍,但乾隆也曾諭示對那些「發揮傳注,考核典章,旁暨九流百家之言」而「有裨實用者」「亦應備為甄擇」,因此,《四庫》著錄和存目的科技文獻從總量上看還是不少。
據粗略統計,《四庫》著錄的科技文獻有300餘種,約佔全書著錄的十分之一,存目360餘種,約佔全書存目的二十分之一。其中以數學、天學、農學、醫學、生物學和地學方面的書籍最多,而工程技術方面書籍較少。工程技術書著錄和存目僅有100餘種,主要涉及建築、水利、交通運輸等,偏頗較甚。就中國古代成就卓著的天、算、農、醫四大學科而言,當時采進的重要著作,《四庫》大多著錄,僅有少數列入存目。如天學的《新儀象法要》、《曉庵新法》,數學的「算經十書」、《數書九章》、《測圓海鏡》,農學的《齊民要術》、《陳農書》、《王禎農書》,醫學的《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以至金元四大醫家的主要論著等,都已悉數收錄。明代四大科學名著(《本草綱目》、《徐霞客遊記》、《農政全書》、《天工開物》),也著錄了前三種。工程技術類著錄有《考工記》、《營造法式》、《武經總要》等,存目書則涉及建築、紡織、冶鑄、水利、交通運輸、造船、兵器、造紙、印刷、陶瓷、製糖、釀酒、製鹽等,名目不少,但數量不多。《四庫》收錄的一些綜合類著作,亦常為科技史家所徵引。如沈括《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中國古代兩項重大發明(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成果,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史上的名著。另外,在《尚書》、《詩經》、《周禮》、《禮記》、方志、筆記、文集等文獻中,也間有一些關於中國古代科技發展情形的珍貴史料。由上可見,《四庫》中的科技文獻和科技史料是相當豐富的。
《四庫》不僅收有當時流傳的許多科技文獻,更為可貴的還是從《永樂大典》中輯錄了一批當時罕傳罕見之書。例如數學名著《九章算術》,在明末清初幾近失傳,南宋鮑瀚之刻本僅存五章且是孤本,另有一部這一殘本的影抄本。著名學者戴震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九章》及劉徽等注,使之成為全帙,並做了初步的整理與校勘。他還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秦九韶的《數學九章》。中國數學史上這兩大名著幸賴《四庫》保存下來,重顯於世,後經多次翻刻而流傳至今。又如《永樂大典》收錄的《熬波圖》,圖文並茂,是有關製鹽技術的重要文獻,也經《四庫》著錄而得以傳留。在《四庫》中這類文獻還有不少。在《永樂大典》絕大多數卷冊已經被毀無存的情況下,《四庫》保存和整理中國古代科技文化遺產的功績就不言自明了。
《四庫》中的科技文獻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由於參與編纂《四庫全書》的人大多是學有專長的一流學者,如戴震、李潢、陳際新、郭長發、倪廷梅等都是精通天文數學的專家,因而他們在天文數學方面的選書和整理工作就比較細緻準確,水平也比較高。因而,這些文獻的存世對今人瞭解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非常重要。但也必須看到,《四庫》收錄的科技文獻與儒家典籍和各種文集相比,數量要少得多。即使有些已采進的重要科技文獻也未著錄,僅僅是存目而已,有的後來甚至連底本也散失了,這不能不說是它的缺陷。例如《算法統宗》、《甘石星經》、《飲膳正要》、《耒耜經》、《豳風廣義》、《安驥集》、《洗冤錄》、《南船紀》、《糖霜譜》、《酒譜》、《梓人遺制》等,都是相應領域的重要著作,但《四庫》皆存目而未著錄。另外,清政府雖曾在全國範圍發起大規模的征書活動,並給予獻書者某種獎勵,但不少皇戚貴胄、高官顯宦甚至民間藏書家,都不肯進獻或全部進獻所收藏的孤本、善本和抄本等珍籍。如《四元玉鑑》、《楊輝算法》等都是在《四庫》成書後才由阮元收集到的。又如清康熙時欽天監監正、著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明安圖有關三角函數冪級展開式的數學成就當時已為人所知,而作為天文算學纂修兼分校官的陳際新,既是明安圖的得意弟子,又曾直接參與整理編成明安圖的數學名著《割圓密率捷法》,可《四庫》也未收錄該書。還有一些科技著作很可能是因為政治原因而未收錄。如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百科全書,其內容幾乎涉及當時社會的全部生產領域,但也不見於《四庫》,其原因就很可能是因為宋應星有反清思想,其兄又殉明自盡,所以被排斥在《四庫》之外。
《四庫》所收科技文獻都有或簡或繁的書目提要,但《四庫》書目達一萬餘種,卷帙浩繁,四庫館臣雖多飽學之士也難以仔細研究,因而書目提要紕繆疏漏之處亦復不少。如戴震輯錄的《九章算術》,其功績在於完整地恢復了這部數學經典著作的全貌,其校正的文字也不在少數,但也有師心自用、以意擅改而改錯了的文字。不過,各書提要中存在的種種缺陷也為進一步整理和研究這些歷史文獻提供了許多值得深入研討的課題。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就是學界公認的重要成果。
《四庫全書》中的科技文獻,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古代數千年來豐富多彩的科技文明。這些珍貴的科技文獻不僅對於保存、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深入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而且有些文獻如農書、醫書、動植物譜錄、地理方面的著作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這是前人傳留下來的一份極其寶貴的科技文化遺產,值得我們珍惜。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外星系主任 03 - UFO (廣東話) https://youtu.be/T0zasiN2dk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
沈括夢溪筆談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製墨原料的種類】
若以文獻記載的情況來說,前人製墨的原料種類多樣,往往超乎想像!延川石液就是石油,所以用礦物性油煙製墨,不是現代人的專利,而用桐油、麻油和豬油製墨,也很有江南特點!
#宋代
李孝美《墨譜》:松煙、桐油、清油、麻子油和瀝青等。
晁氏《墨經》:松煙和石墨。
何薳《墨記》: 松煤、脂漆滓、桐油和樺煙等。
蘇易簡《文房四譜》〈墨譜〉 :松煙、栝木煙、大麻子、烏賊墨和石墨等。
沈括《夢溪筆談》: 延川石液。
#元代
陶宗儀《輟耕錄》:生漆、漆煙、松煙、油煙和延安石液等。
#明代
沈繼孫《墨法集要》:松烟、桐油、麻子油、皂青油、菜子油和豆油等。
項元汴《墨錄》:蘇合油、松烟和桐油烟等。
宋應星《天工開物》:桐油、清油、松煙和豬油煙等。
汪道貫《墨書》:桐液和豨膏。
#清代
謝崧岱《南學製墨劄記》:松香、桐油、燈油(蘇子油)、麻油和豬油等。
謝崧岱《論墨絕句詩》:松煤、松香、桐油、鐙油、芝麻、菜子、豬脂和煤油(洋油)等。
《內務府墨作則例》:桐油和豬油。
了解更多梁震明「水墨材料」研究連結網址:
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了解更多梁震明「水墨創作」分享連結網址:
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龍洞蒐奇 90x90cm 2017
#豬油
#延川石液
沈括夢溪筆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朕可下不了筷子|宋人市井|09 >
「八荒爭湊、萬國鹹通」的汴京,不僅接納了各地的人物,也融匯了多樣的美食。宋朝南方經濟的繁榮造就了不少人才,江南士子來汴京做官的越來越多。《宋代地域文化》一書統計,北宋前期南方官員所佔比例為15.5%。北宋後期,這一數字已經達到 59.7%。為了滿足江南來的士大夫的口味,汴京城開起了不同地域口味的飲食店,如川飯店、南食店、北食店等,許多地方的名菜都可以在汴京品嘗到。
淮南、兩浙的螃蟹,明州的江珧柱、青蝦,松江的鱸魚,襄陽的鯿魚,福建的子魚,江南的笋、鹿肉和獐子等珍奇美味,都可以在汴京的市場上買到。
不過,江南的魚鮮海味薈萃於汴京,也就是北宋中期以後的事。五代時東南的物產運不到汴京,汴京市民並沒有吃魚的習慣。等到「天下為一家」,東南的魚鮮運到汴京,還鬧出不少笑話。沈括《夢溪筆談》記載了一件事:慶曆年間,眾學士在翰林學士院聚會,買了一簣生蛤蜊,讓廚師做熟。等了很久,蛤蜊還沒端上桌。學士們納悶,就差人去查看。原來蛤蜊被廚師拿油煎得焦黑,卻尚未熟爛。廚師拿不出手,正躊躇呢。這個插曲引得在座學士哄堂大笑。難怪歐陽修在《京師初食車螯》中,這樣描述京城人對車螯的觀感:「坐客初未識,食之先歎嗟。」車螯,是文蛤的一種。
蛤蜊雖然運到了北方的市場,但由於運輸等原因,價格也很高昂。外地特產賣到京城,內務府有時候也從街上採買一些,有一次,宋仁宗發現宴會中上了一 道肥美的蛤蜊,吃起來鮮美可口。於是他邊吃邊問太監:這東西汴京不產,是從哪裡來的?太監奏道:這是海邊來的。仁宗又問,這要多少錢一枚呢?看到皇帝吃的開心,太監回稟:據說每一枚要千錢呢。海物容易腐壞,不易保存,自海邊至京城,只能保存一成新鮮完好的,所以價格昂貴。宋仁宗一聽,立刻就停下筷子,歎道:這一盤蛤蜊二十八枚,朕常叮囑你們不要過於奢侈,可是今天這一盤就吃掉二十八千錢, 朕可下不了筷子!從此仁宗再也不吃蛤蜊了。
--------------------------
資料來源:中華遺產 《復活清明上河圖》
沈括夢溪筆談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外星系主任 03 - UFO (廣東話)
https://youtu.be/T0zasiN2dk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UFO 或稱 不明飛行物體,系指唔明來歷、唔明性質,漂浮及飛行喺天空嘅物體。意思系只要喺觀察者眼中睇唔清或無法辨認嘅唔詳物體都稱為UFO。
大把人將UFO視為等同於高科技或外星文明嘅飛碟、飛盤(英語:Flying Saucer),香港稱為飛碟、台灣稱為幽浮。
一般人相信佢系來自其佢行星嘅太空船怕者未來嘅人來今日地球做研究所操控嘅時光機,一些人則認為系大氣現象,還有一些人則認為系來自地球本身嘅人造軍事飛碟,甚至純粹嘅惡作劇等。許多唔明飛行物照片經過專家鑑定為騙局怕者誤會,但系始終有部分發現根據現存科學知識無法解釋,例如鳳凰城光點及華盛頓唔明飛行物事件等。
喺唔明飛行物一詞出現旧时,英文中只有飛碟一詞稱呼,但系經常造成誤解。20世紀開始,美國上空發現碟狀飛行物,當時稱為飛碟,以為系蘇聯新式偵察武器。這系當代對唔明飛行物嘅興趣嘅開端,後來人們着眼於世界各地嘅唔明飛行物報告。
幽浮並非近代才出現嘅現象。北宋蘇軾可能目擊過幽浮。佢喺《遊金山寺》詩中寫下當時奇遇:「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亦有解釋「炬火明」系江中能發光嘅水生動。同時期嘅北宋朝科學家沈括也喺《夢溪筆談》卷21中記載當時天長縣陂澤中嘅唔明飛行物:「嘉祐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又後乃喺新開湖中。」南宋洪邁《夷堅志》一書亦有 UFO 嘅現象記載,如甲卷第十九〈晦日月光篇〉:「趙清憲賜第喺京師府司巷,長女適史氏,以暑月唔寐,啟戶納涼,見月滿中庭如晝,方歎曰:「大好月色。」俄廷,下漸暗,月痕稍稍縮小,斯須光滅,仰視,星斗粲然。而系夕乃晦日,竟唔曉為何物光也。」辛卷第八〈星月之異篇〉:「乾道丁亥八月十五夜,天陰月昏,……仰頭而視,一輪如半月闊,散而為細星,百千萬顆,霄漢間翠碧霞采,光燦逼人,唔得形容,……頃之,雲復環合,晦昧如初。」
《資治通鑑》系公認嘅正史,也曾記載疑似幽浮出沒嘅現象。例如《漢紀》記載:「四月戊申,有日夜出 」,「有日夜出」即:有睇似太陽嘅物體喺夜間出沒,以科學角度來睇可能系超新星爆發或海市蜃樓。
近代最早出現唔明飛行物嘅時間系1878年1月,一名美國農民喺田裏耕種時,突然發現空中出現一個唔明圓形物體。許多人也睇見,這則新聞很快就刊載150家美國報紙上
傳言西元1941年至1943年期間,納粹喺布拉格建立了飛行試驗基地,並且喺特斯拉嘅幫助下反重力技術方面獲得重大突破。當時擔任該計劃設計師嘅系德國著名航太工程師奧托·哈本默霍,試飛員則系納粹王牌飛行員兼工程師魯道夫·斯利埃弗。有傳言稱,1944年2月,納粹德國製造嘅飛碟首次飛行即達到2000公里/小時嘅速度。
而喺蘇俄紅軍攻入布拉格後,納粹科學家緊急銷燬當時眾多嘅原型、藍圖、樣本,根據傳言,這些頂尖嘅科學家喺戰後被帶往美國從事秘密武器嘅研發。
但亦有人認為,以當時嘅技術造出黎嘅UFO,或許只系一堆無用嘅垃圾。
沈括夢溪筆談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外星系主任 03 - UFO (國語)
https://youtu.be/RVFa3j9rPy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不明飛行物體或稱UFO,是指不明來歷、不明性質,漂浮及飛行在天空的物體。意指是只要在觀察者眼中看不清或無法辨認的不詳物體都稱為UFO。
很多人將UFO視為等同於高科技或外星文明的飛碟、飛盤(英語:Flying Saucer),香港稱為飛碟、台灣稱為幽浮。
一般人相信它是來自其他行星的太空船或者未來的人來今日地球做研究所操控的時光機,一些人則認為是大氣現象,還有一些人則認為是來自地球本身的人造軍事飛碟,甚至純粹的惡作劇等。許多不明飛行物照片經過專家鑑定為騙局或者誤會,但是始終有部分發現根據現存科學知識無法解釋,例如鳳凰城光點及華盛頓不明飛行物事件等。
在不明飛行物一詞出現以前,英文中只有飛碟一詞稱呼,但是經常造成誤解。20世紀開始,美國上空發現碟狀飛行物,當時稱為飛碟,以為是蘇聯新式偵察武器。這是當代對不明飛行物的興趣的開端,後來人們着眼於世界各地的不明飛行物報告。
幽浮並非近代才出現的現象。北宋蘇軾可能目擊過幽浮。他在《遊金山寺》詩中寫下當時奇遇:「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亦有解釋「炬火明」是江中能發光的水生動物。同時期的北宋朝科學家沈括也在《夢溪筆談》卷21中記載當時天長縣陂澤中的不明飛行物:「嘉祐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又後乃在新開湖中。」南宋洪邁《夷堅志》一書亦有 UFO 的現象記載,如甲卷第十九〈晦日月光篇〉:「趙清憲賜第在京師府司巷,長女適史氏,以暑月不寐,啟戶納涼,見月滿中庭如晝,方歎曰:「大好月色。」俄廷,下漸暗,月痕稍稍縮小,斯須光滅,仰視,星斗粲然。而是夕乃晦日,竟不曉為何物光也。」辛卷第八〈星月之異篇〉:「乾道丁亥八月十五夜,天陰月昏,……仰頭而視,一輪如半月闊,散而為細星,百千萬顆,霄漢間翠碧霞采,光燦逼人,不可形容,……頃之,雲復環合,晦昧如初。」
《資治通鑑》是公認的正史,也曾記載疑似幽浮出沒的現象。例如《漢紀》記載:「四月戊申,有日夜出 」,「有日夜出」即:有看似太陽的物體在夜間出沒,以科學角度來看可能是超新星爆發或海市蜃樓。
近代最早出現不明飛行物的時間是1878年1月,一名美國農民在田裏耕種時,突然發現空中出現一個不明圓形物體。許多人也看見,這則新聞很快就刊載150家美國報紙上
傳言西元1941年至1943年期間,納粹在布拉格建立了飛行試驗基地,並且在特斯拉的幫助下反重力技術方面獲得重大突破。當時擔任該計劃設計師的是德國著名航太工程師奧托·哈本默霍,試飛員則是納粹王牌飛行員兼工程師魯道夫·斯利埃弗。有傳言稱,1944年2月,納粹德國製造的飛碟首次飛行即達到2000公里/小時的速度。
而在蘇俄紅軍攻入布拉格後,納粹科學家緊急銷燬當時眾多的原型、藍圖、樣本,根據傳言,這些頂尖的科學家在戰後被帶往美國從事秘密武器的研發。
但也有人認為,以當時的技術造出來的UFO,或許只是一堆沒用的垃圾。
沈括夢溪筆談 在 夢溪筆談 - 博客來 的相關結果
一、沈括的生平十一世紀的北宋知識界,上至帝主,下至士大夫官僚,都呈現出致力於「大宇宙」探索的思想傾向。在這宏大的思想氛圍下,他們嘗試對社會與自然界的事物進行全面 ... ... <看更多>
沈括夢溪筆談 在 夢溪筆談-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的相關結果
《夢溪筆談》[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已通過字符識別與對應底本相連結。請參考字符識別相關使用說明,以了解如何糾正該資料中的錯字。 作者, 沈括. ... <看更多>
沈括夢溪筆談 在 梦溪笔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夢溪筆談》是中國北宋沈括所作的筆記體著作,原有26卷,分17門,題材廣泛,記錄作者所見所聞及研究心得,當中有三分一以上的內容,敘述有關科學技術的各方面先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