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煎藥 #藥粉
下著大雨小雨的門診
謝謝一些不離不棄的患者們
讓我不至於沒有病人看
空閒時和護理師們聊開了
講到水煎藥
我以前跟大部份人一樣認為
水煎藥就是濃度比藥粉高這樣
可是因為健保只給付藥粉
所以想要療效好一些些 就藥粉多吃一點
或是藥粉慢慢吃 吃久一點
後來慢慢體會
發現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除了各家科學中藥廠的濃度萃取不一
有的濃度換算起來
可能一天要吃個好幾十包
現實根本無法
因為一天健保藥粉費用是33元
醫師開到一天四包都很佛心了
再來吃那麼多藥粉都不用吃飯就飽了啊
還有某些中藥材還有草藥
科學中藥廠是沒有做成藥粉的
這個就沒辦法了
最重要的是
有時病況是不一樣的
如果疾病是顆堅硬的大石頭
水煎藥就好像電鑽 要打碎還有點機會
藥粉就像是竹籤 鑽再久鑽到起火也沒有動靜
所以藥粉跟屎一樣囉?!
也不是
某些情況 藥粉很好用 很夠用的
比如疾病只是一顆鬆散的沙球
用藥粉竹籤戳個幾下 疾病要瓦解也不難
這是我最近想到的比喻
在臨床上基本因為健保看診
加上一般台灣民眾的就診習慣
都還是藥粉居多
只是有時候心裡會想 其實應該可以更好的
或是當患者一直沒有起色
能用的藥都用了 想來想去方向也對的時候
就會想起可能就是醫療工具不對了
真的不是我們想賺你錢啊
因為就健保沒給付呀
話說也難講
今天回診的一個患者 跟了我2年多
一個一開始水瘤10公分的
西醫本來要開刀了
種種原因沒開成
就有一搭沒一搭的來吃中藥
我一開始就說 水瘤比肌瘤容易
藥粉也許還能有點幫忙
(可是當然開刀也是相對容易啊
患者還是沒有開 但是很積極回診追蹤)
2年多過去
患者生活習慣調整 加上各式各樣的保養
今天來報告 水瘤終於醫師找不到了
#謝謝患者帶來好消息
#圖文不符
#兒子一定不知道他從正面看起來是這樣
#好好笑
-
= 雲玖中醫 =
針灸、微針刀、美顏針、雷射針灸(無痛)
穴位貼敷(三伏貼、三九貼、磁珠)、丹田灸
內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中醫美容
客製化水煎藥、轉骨方
量身訂做月子方、中藥膏
高雄市左營區崇德路88號
*追蹤粉絲專頁 幫忙按個讚 生活in中醫*
(07)346-9311
-
水煎 中藥 萃取 在 羅珮琳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書內容搶先看~
煎藥、藥丸、藥粉有什麼不同?
傳統的中藥是以水煎劑為主,就是大家刻板印象中煎煮出來黑乎乎的那一碗藥水,但是現在去健保中醫診所看診,拿回來的卻是一包一包藥粉,到底藥粉跟水煎藥的差別在哪裡呢?
●生粉
現在健保給付的藥粉稱為「科學中藥粉」,很多人都以為科學中藥粉是把中藥直接打成粉,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些單味中藥直接就可以磨粉食用,例如:珍珠粉、粉光參粉等,稱為生粉。生粉大多數為高貴藥材,通常直接服用或者加入已經煮好的水煎藥中,以減少在煎煮過程中的耗損或者提高療效,因此有部分科學中藥的單味藥是屬於生粉。
●方便的科學中藥
但是大多數科學中藥複方的製作程序則和水煎藥一般,先經過煎煮萃取出有效成分,再經過濃縮,濃縮後的藥汁與澱粉放置於特殊的機器,兩者經過噴霧處理之後藥汁便附著在澱粉上面成為固體,因此服中藥不再需要攜帶湯湯水水,直接成為粉末狀的科學中藥更方便攜帶,也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藥丸
還有另一種常見的劑型「丸劑」就是大家俗稱的黑藥丸,或者是傳說中從濟公身上搓下來一顆一顆可以治病的黑色丸子即是。丸劑是用水、酒、蜜、醋等,將藥粉糊成丸劑,藥丸進入腸胃道後,慢慢消融逐漸釋放,因此有作用緩和、藥效持久的特點。
●煎藥治重病,藥粉治輕症,藥丸主調養
但是究竟這些劑型不同的藥物功效有沒有差異呢?元.王海藏《湯液本草》中提到「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舒緩而治之」。大抵上重病、大病還是需要用到湯劑,湯劑的特點是濃度高、方便服用、好吸收,而一般的疾病如感冒、便祕、腸胃炎等使用濃縮過的科學中藥即可支應,而丸劑則多數用在體虛者的長期調養,例如《紅樓夢》中曹雪芹筆下體質虛弱的林黛玉就長期服用人參養榮丸。
因此煎藥、藥丸、藥粉並無高下之分,而是不同的狀況給予最適宜的服藥模式,才符合傳統醫學研發出不同劑型的原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