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燕工作日誌 ▍110.9.30 保安部門業務報告及質詢_工務局&水利局
#工務局
台南市公園許多遊樂器材,已不符合衛福部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因此都先被拆光光;詢問市府 #何時能夠設置新的遊樂器材,#回應目前皆卡在發包當中,因此建請工務局研議辦法盡速辦理執行,不要再讓孩子錯過在公園玩樂的童年。
#水利局
面對氣候變遷,常常大雨必淹,與其說是氣候變化的原因,不如說 #下水道容量不足無法承受瞬間時雨量,因此 #建議水利局除全面檢討載體容量不足等問題,也建議多加設置水位感測器,提高預測、示警。
目前市區雨水下水道保護標準是時雨量70至75毫米,但面對極端氣候常常短時間強降雨超過100毫米,導致如安平五期、南區等很多舊側溝設計容納的雨水量放到現在根本不夠用。
美燕建請水利局、工務局 #於低窪地區加強排水設施,除了加強擴大排水路、打通排水瓶頸、設置滯洪池等長期規畫外,配合都市計畫發展增加逕流量,以全面性治理,多加裝淹水感測器,若測得淹水情況,可快速回報淹水深度、範圍等資訊,防災避險效能可以大大提升。
韓榮華局長對此表示,會全面檢討並 #提升全市區雨水下水道保護標準,以因應因氣候變遷頻頻發生的超大豪雨或暴雨,保障市民安全,免於淹水之苦。
--
#台南市議員林美燕
氣候變遷因應法 效能標準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本智慧農業大步走 加速擴張帶動成本降低
農傳媒 20210529
內容提供/《農政與農情》 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陳彥佑、李春燕、陳思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張淳淳、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服務中心 林意潔
近年因資訊快速且多方突破發展,使其他可應用之領域及軟硬體同步帶動變化,除在網頁設計優化、開放資料多元應用、IoT、ICT、資料分析工具便利化及資料視覺化發展外,乃至高端如大數據、AI應用,也頻受矚目,本文將分享2019年日本農業Week活動資訊與及後續的發展方向觀點。
日本東京農業Week
2019年10月,農委會及工研院單位同仁於強烈颱風哈吉貝影響東日本時,自費前往日本東京農業Week參訪並收集資訊。這次展覽結合日本原有的國際農業資材展、國際次世代農業展、國際6次產業化展及國際畜產資材展,於千葉縣幕張展場合併為單一農業展 ,規模龐大,超過600家日本及各國廠商,3天展期近4萬人次登記參訪,展場中另有登記參觀的工具展和園藝展,三大展覽幅員非常廣闊,並結合不同農業發展方向,吸引各國的農資、機械開發公司、農企業、政府單位、研究單位等相關人員參觀,龐大的資訊量,如要仔細體驗及參與,勢必耗時一天半以上。
農業資訊的進階應用,目前可說是「百花爭艷」狀態,功能近似產品不斷推出並相互競爭,如各類無人機、辨識系統、管理軟體、機械外骨骼、管理連動應用平台等,各有特色,本展覽不僅止於展示農業相關資訊外,亦有各種農業資材的應用、新型態資材及栽培設施、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器具、農具等展出,以「農業展」而言,可說非常完備,也明示了農業各領域將走向相互融合的方向。
接下來,筆者將就「無人載具、軟體、機械外骨骼、資材與技術」等主題,與各位讀者分享本次見聞。
無人載具
無人機為近年熱門發展的器械,包含水、陸、空形式及自動採收機等其他功能性的無人機械等,依需求而有不同的機型和設計,甚至有異業結合開發,如汽車企業結合飛行用藥無人機的共同開發,成為更便利作業的用藥組合,無人機發展方向為公分級精準定位及便利的自動作業,搭配遠端作業器具和軟體,可實現遠端作業、減少勞力及增進田間作業安全,達成精準農業及安全農業的目標,並減少農業缺工的問題。
軟體
2019年日本農業展展出的農業軟體,大多具整合及記錄性質,性質相似的軟體數量眾多,部分並搭配感測器械共同推出的軟體,如設施栽培內監測環境及疾病預測的軟體。另外,結合UAV多光譜拍攝做作物肥份影像解析的軟體,再以UAV定點調整施肥量;紀錄田間從業人員的工作與休息時間、體溫等紀錄和提醒的監測軟體;農產品行銷部分,不少廠商提供B2B 及 B2C類型的「農產品銷售管理系統」,提供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行互動和販售;生產部分則提供生產者付費的管理解決方案(或稱營農指導員),內容類似國內植物醫生及農業張老師等,針對委託者進行客製化的栽培管理服務,提供者主要為日本國內廠商。展場另有攤位進行日本各地農產品、農藥施用講習、農產公司產品推廣。
機械外骨骼
機械外骨骼(又稱肌甲裝、動力服、Powered suit),主要以外骨骼模樣進行依使用需求設計,為著裝後可提升特定功能的裝備,在農業領域常見為提升搬運重物效率、避免重複動作造成職業傷害的外骨骼,對於務農人口老齡化及新農民的身體保護都有絕大幫助。而本次日本農業展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為著裝簡易化、輕量化的類型,甚至輕如一般大衣,且穿戴方式接近衣服的形式,展出國家為尼德蘭,筆者親自著裝試用後,明顯感覺提升搬運重量效果及作業時保護腰部的功能。未來外骨骼也將可結合或協同其他器械協同進行複雜作業,因應國內日益老化之農業從業人員及雇傭勞力減少部份,具有廣大的發展潛力與商機。
資材及技術
各式農業資材與技術亦是本次亮點,在栽培設備方面,有各種育苗材料、家庭用耕栽培裝置、高效能燈具、有機肥與土壤微生物商品、栽培介質,以及溫室建材組裝展示、植物工廠VR參訪、授粉資材等。防治資材方面,品項同樣繁多,除各類噴頭、農藥製劑及無人機用製劑外,在其他防治資材方面也具備高度多樣性,如生物防治罐、蟎類陷阱、安全可溶農藥包裝、費洛蒙產品、燻蒸器具、各色光波誘蟲、忌避燈、有害動物聲光忌避設備,及施藥專用口罩等。在採收及包裝的資材部分,則有透氣長貯包裝及包材等。上述資材多為跨領域合作開發,顯示農業研究相關人員可多與其他領域確切進行交流討論、研究協作,共創解決農業問題技術。
商業化生物防治天敵製劑罐。
農業科技因資訊技術的發展,有爆發性的成長,許多內容都逐漸貼合Global G.A.P及作業標準化、自動化、安全性提升的需求,從參訪各專案及產品項目來看,無論直接引進或進行跨領域開發合作,就「目的」、「經費」及「合作」、「商業模式」,皆須在不同領域的多方完整溝通理解後有明確同步,否則將易陷入單方利用;或因領域差異而限縮成果,浪費經費、時間,且無法解決問題或強化開發,因此未來農業資訊跨領域、組織合作時,必須更精實及對目標有共識。
2020年的日本農業展及日本農業發展政策,重點之一為智慧農業的成本降低及普及化(如搭配日本的準天頂衛星的精準定位,減少定位儀器成本),配合日本農林水產省針對智慧農業公告的政策「スマート農業推進総合パッケージ」(Smart Agricultural Promotion Comprehensive Package),並在資料格式規格化後與其中的WAGRI平台資訊連動(2020年開始公開OPEN API的服務),且於日本全國148個地區執行智慧農業實地作業示範推廣,無論從政策資料或展覽內容,均顯示智慧農業不僅只是單一的農業發展區塊,而是上述各類展出區塊內容的各項統整,也宣示了日本的智慧農業逐步走向橫向連結及加速擴張的階段。2021年開始日本農業展的其中一個展區「次世代農業EXPO」也將改名為「スマート農業EXPO」(智慧農業),可以想見智慧農業發展的比重越來越多。
本次除參觀展覽外,筆者亦前往大學拜訪開發茄科IPM技術的教授(前農研機構研究員),教授於對談中提到日本推廣IPM時,也遭遇農民傾向選擇簡單便利的害物防治方式(如單純使用農藥),使IPM即便效果卓越,但因操作相對複雜,降低農民採用意願,因此對於新科技或現有技術的推出,如能具備便利且直覺模式,將有機會提升利用率。
因應COVID-19疫情影響、氣候變遷及人力缺乏情形下,智慧農業企業加速選汰,筆者數年來參訪農業展及持續關注智慧農業演變,雖農業資訊更迭速度,不若科技業以「季」為計,也可略以「年」計變化,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可規劃每年或隔年參訪相關展覽,即可看見發展的趨勢及進度。待疫情趨緩後,無論公費申請或自費前往,日本農業展都非常值得前往參訪及收集各類資訊,或接洽引進適用國內的技術、資材,將有助持續強化國內農業競爭力及研究能力。
附圖:日本農業展於2019年開始將多個展覽一併展出。
東京農業展展場情形。
自動採收機器人示範採收蘆筍。
汽車企業與無人機公司的合作開發無人機用藥組合。
軟體應用種類多元(左至右為UAV應用、影像辨識、作物販售)。
月租型農業栽培管理軟體。
機械外骨骼輔具。
韓國企業的梨果類授粉用花粉噴射機(搭配噴藥車)。
農藥資材展示,提升安全性的可溶性農藥定量包裝(類似洗衣球)。
施用農藥使用口罩。
資料來源: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59516
氣候變遷因應法 效能標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歐巴馬還是美國總統
倪貴榮/交通大學科技法律所教授(新竹市)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路透)
如果歐巴馬還是美國總統,美國將主導約占全球三成經濟規模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樹立廿一世紀自由貿易規則的新典範,使其成為美國平衡中國在亞洲勢力的重要戰略工具;降低中國對智利、秘魯等締約國的影響力,使台灣加入TPP的談判更為順暢。TPP的運作對WTO多邊談判僵局的突破,也必然產生一定的催化效應。鑒於中國一向對TPP存有高度興趣,經由TPP中對環境、勞工、電子商務和智財權等高標準的入會條件槓桿,促使中國法制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引導一定程度的質變。
如果歐巴馬還是美國總統,他會相信全球暖化不是偽科學,而是人類生存重大的威脅。巴黎協定將會更全面的執行,在美國煤業及排碳大戶逐漸退出市場下,再生能源及清潔科技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美國也願意領導國際社會,在多邊合作的架構下,共同謀求氣候變遷的調適與減緩。
如果歐巴馬還是美國總統,他會以科學與理性為決策的基礎,尊重專業建議,更早啓動疫情因應機制,並在歐記健保的脈絡下使人民健康獲得更周全的保護。於紓困方案的規畫,更會考慮到窮困及弱勢者(多為有色人種)的醫療照顧而非獨厚企業財閥。
如果歐巴馬還是美國總統,他將加碼投資世界衛生組織(WHO),積極推動其變革及效能提升;在國際衞生防護上,不讓中國趁虛取得主導地位。而台灣在這次疫情出色的表現,他可能更願意支持讓台灣以較尊嚴的方式加入WHO,而不是繼續以無實質意義的觀察員身分參與。
如果歐巴馬還是美國總統,他會了解美國失業問題主要是因自動化所造成,尋找替罪羔羊不是政治家的風範,更無益問題的解決。他會支持在維護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由市場力量而非國籍決定企業的生存;更不會藉政府之手對市場過度干預,以致破壞自由貿易法則,剝奪消費者選擇的自由。他會相信科技中立及人類發明創新的自由才是文明進步的根本。
如果歐巴馬還是美國總統,他會認知中美必須合作才能有效解決全球挑戰。中國持續的和平發展,對世界局勢、美國利益和周邊國家的安全至為關鍵。他也會更有耐心地促成中國的民主化,畢竟國家在經濟及社會達到一定程度後,民主化將難以迴避。美國政府將持續努力將中國納入世界體系,因為圍堵及遏制只會加速中國民族主義的抬頭,更讓執政者取得升高內部控制及強化威權的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