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匯豐專題🔆
▍抵押權專題研究
【作者】 陳榮隆.謝哲勝.吳瑾瑜.吳光陸.蔡明誠.劉宗榮.溫豐文.林清汶.陳洸岳.林洲富等教授
📚實體書➔http://qr.angle.tw/j53
💻電子書➔http://qr.angle.tw/yjc
🔸【收錄專題】
🔹新普通抵押權法之評析/陳榮隆 教授
🔹抵押權內容自由原則/謝哲勝 教授
🔹抵押權所擔保債權的範圍/謝哲勝 教授
🔹抵押權設定契約書所記載的債權為抵押權效力所及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570號民事判決評釋/謝哲勝 教授
🔹抵押權標的物之範圍與拍賣標的物之擴張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4號民事判決評析/吳瑾瑜 教授
🔹拍賣抵押物之範圍/吳光陸 律師
🔹抵押權效力是否及於從物及附屬物/蔡明誠 教授
🔹民法物權編修正後,
抵押物的滅失與保險人代位權的行使/劉宗榮 教授
🔹抵押權設定後其他權利的設定/謝哲勝 教授
🔹抵押權對抵押物用益之拘束力/溫豐文 教授
🔹對於民法第867條抵押權追及性之研究與建議/林清汶 教授
🔹抵押權次序之讓與或拋棄/溫豐文 教授
🔹後次序抵押權人請求塗銷先次序抵押權之可否/陳洸岳 教授
🔹抵押權人之優先受償範圍
──以增建建物為中心/林洲富 法官
🔹空地抵押建築物之併付拍賣/吳光陸 律師
🔹民法第877條第2項適用之商榷/吳光陸 律師
🔹因除斥期間經過而抵押權消滅的問題/蔡明誠 教授
📚月旦匯豐目錄專題系列➔http://qr.angle.tw/iep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40514東森 買屋約定鄰居不得為凶宅 法官判定包含公設及頂樓 影片網址→http://youtu.be/oKh1aEjR9_M 感謝記者 曾鈴媛 的採訪,說真的,如果連「上下左右鄰居都不能是凶宅」條款,房仲都答應了,整棟大樓哪裡有凶宅,都有可能面臨解約的風險,因為這可以依照法官自由心證來擴大解...
民法 附屬物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們家也遇到這種事嗎?
一樓住戶占用了地下室?頂樓住戶占用了屋頂平台?
最近有當事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住在公寓一樓的人,可以占用地下室嗎?"
"住在公寓頂樓的人,可以占用屋頂平台嗎?"
"地下室和屋頂平台的所有權,到底是誰的?"
首先,從地下室的部分討論起。
原則上,要認定地下室的所有權,就是以「建物登記謄本」為準。
若在「建物登記謄本」上,地下室登記為單獨所有者,地下室之所有權即屬於登記名義人單獨所有。
若在「建物登記謄本」上,地下室登記為公寓住戶共有者,地下室之所有權即屬登記名義人全體「共有」。
但是,萬一地下室是「未辦保存登記」的建築物,怎麼辦呢?
這裡就要區分地下室是否具備「構造上」及「使用上」之獨立性,是否可成為獨立之物權客體。
若在「構造上」及「使用上」具備獨立性,則地下室可單獨成為一個所有權的客體,則何人是地下室的原始起造人,何人就有地下室的所有權,例如:建商。
若在「構造上」及「使用上」不具獨立性,地下室屬於建築物之附屬物,按98年修正前民法第799 條之規定,則推定為各區分所有人之「共有」。
不過,即使地下室屬於住戶「共有」,一樓的住戶,可能還是會有地下室的「使用權」。
怎麼說呢?因為共有物可以「規約」或「分管契約」約定的方式,來約定共有物使用收益的權利。
所謂的「規約」,是指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共同遵守事項。
但是,在84年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前,並沒有「規約」這種制度存在。
在當時,關於地下室這類的共有物,使用權如何安排,就要依共有人間是否有「分管協議」來作認定。
而「分管協議」又包括「明示分管協議」及「默示分管協議」。
所謂「明示分管協議」,指的是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的協議。
那「默示分管協議」呢?
按照法院實務的見解,「默示分管協議」需具備兩項要件:
共有人間「實際劃定使用範圍」,對各自占有管領之部分,互相容忍。
對於他共有人使用、收益、各自占有之部分「未予干涉,已有多年」。
實務上曾經發生的案例是,有一位一樓的屋主,在民國68年購買新建案一樓的房地及地下室,一直使用至今,當初購買一樓的價格,是高於其他樓層;建商在與其他樓層住戶的買賣契約中也有約明,地下室歸一樓所有人使用;再者,一樓室內及公共梯間都有通往地下室的樓梯,但都只有一樓屋主可以開啟。因此法院認定住戶之間,是有「分管協議」的約定存在,一樓的屋主有地下室的使用權。
接下來,討論關於屋頂平台的部分。
屋頂平台的部分,其實與地下室之性質類似,不過屋頂平台在「構造上」及「使用上」通常不具獨立性,是屬於建築物之附屬物,因此,屋頂平台之所有權通常都屬於各區分所有人之「共有」。既然是「共有」,那同樣的,在使用上也會像地下室的部分一樣,有「規約」及「分管協議」適用的問題。
總結來說,即使今天公寓住戶「共有」地下室或屋頂平台的所有權,但也不一定代表共有人就有使用權,在屬於「共有」的情況下,還是要看當事人間有沒有「規約」或「分管協議」的存在,而有沒有「規約」或「分管協議」的存在,就是在訴訟上要如何去舉證的問題。
其實這一類的案件類型很常見,分享給大家,長點見聞。
可道律師事務所
預約現場免費諮詢
(02)2976-1611
加入LINE帳號
@taipei_lawyer
民法 附屬物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40514東森 買屋約定鄰居不得為凶宅 法官判定包含公設及頂樓
影片網址→http://youtu.be/oKh1aEjR9_M
感謝記者 曾鈴媛 的採訪,說真的,如果連「上下左右鄰居都不能是凶宅」條款,房仲都答應了,整棟大樓哪裡有凶宅,都有可能面臨解約的風險,因為這可以依照法官自由心證來擴大解釋了!以後整棟大樓只要有一戶是凶宅,整棟大樓都會遭殃了。
以下是新聞報導......↓
板橋市區大樓林立,因為黃小姐第一次買房,看上這兒的環境,花1200萬買下其中一樓,才剛交付325萬後卻從鄰居口中得知頂樓曾有人跳樓,憤而提告解約。
管理員:他自己跳下來的。記者問:在哪裡跳?管理員:在樓上、頂樓啊。
對於跳樓事件,管理員低調不願再談,這位黃小姐當初透過房仲買下這棟大樓的四樓,買賣前曾交代房仲「上下左右不得發生命案」,命案現場,警方拉起封鎖線,鄰居們議論紛紛,大家買房一般都害怕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下凶宅。
原本依照內政部公布的不動產委託銷售契約,保障的是在建物或附屬建物,也就是房子專有部分不得發生凶宅兇殺命案,不過雙方簽定契約卻「另約定」同棟其他樓層包含上下左右都不能有兇殺或自殺,法官審理因此認定「沒有排除公設」。
記者 曾鈴媛:根據買賣契約,房子不是凶宅不只頂樓,還有大樓的樓梯間甚至含整棟建物的走廊公共空間。
雖然賣方認為,這是黃小姐和房仲間約定的特別條款,沒有記載合約上,還覺得是黃小姐擴大解釋成整棟社區不是凶宅。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依照上下左右)你從頂樓跳下去,頂樓也算凶宅,你跳下去的地點也算凶宅,民法的規定是說連口頭上的約定也具有法律效益,只是能不能被證明。
不過法官根據黃小姐和房仲的通聯,認定約定有效,非凶宅條款包含公設,判黃小姐可以退錢解約,全案還可上訴。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74645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