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blog [愛用的速寫本介紹]
詳細圖多多的文章:
https://www.chocye.com/post/myfavsketchbooks
節錄的內文開始(因為字太多了系統不給全po)
速寫本就是拿來快速畫圖寫筆記的東西。
在速寫本裡面,創作者應該要能安心地做各種繪圖嘗試跟練習。挑選速寫本的重點可以放
在“夠便宜”。品質只需要中等,適合你用的畫圖工具就OK。
很多人不敢下筆的原因其實是怕畫壞,怕畫壞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你用的本子太高級。高
級到讓你誤以為每張圖都必須要是傑作才可以。
速寫本裡的圖不用每張都發表出來給大家看。我自己的本子裡就都會有好幾張不滿意,畫
到一半直接不畫的圖。
在買以前你能確定自己不會捨不得用,這種速寫本買了才能發揮他的價值,不然只會變供
品而已。
✅Maruman sketch new soho 301系列 黃本
一本大概250左右,頁數很多,70頁。
這本的缺點就是純膠裝,如果使用頻繁的話有脫膠的可能,我有一兩本就用到脫膠。除此之外這本算是沒有什麼缺點。
在之前介紹外出畫畫包的文章 ( https://bit.ly/paintingkitschoc ) 也有提到這本速
寫本,算是外出型速寫本之王~
優點:便宜,頁數多,吸水力中上。
缺點:難買,很容易缺貨,膠裝用久會掉頁,紙張算薄。
✅Kuretake 手繪明信片 ( 裁切線+線圈裝 / 明信片散裝式 )
散裝式的尺寸約 10 x 14.9公分,比一般的明信片還小,可以只帶一兩張出門。
裁切線+線圈裝 的尺寸約 14.2 x 18.5公分,雖然比較大本,但好處是他的外殼是硬的
,可以直接當畫板。畫完可以沿著裁切線撕下來當明信片。
這款紙的顆粒粗,吸水力普通,適合大塊面積的圖。
優點:體積小,方便攜帶,紙張算厚。
缺點:張數較少,價格比Maruman new soho 301系列高。
✅遵爵POTENTATE手帳水彩本
我大小本都有買,小本尺寸約為 9x14公分。 大本尺寸為 11x17.2 公分。
他不算超便宜畫了不會心痛的水彩本。但他畫紙的表現能力相對於其他水彩本就高很多!
雖然我一樣是拿他來畫簡單的圖,但他的紙質完全可以拿來畫比較細緻的寫生。
整本為線圈膠裝,可以直接攤平使用不需要擔心掉頁。裡面每張紙都有做裁切線方便撕下
來。
想要試看看高級一點的速寫本很推薦買來用看看,比Moleskine好用太多。
Moleskine 雖然備受吹捧,傳說有很多名師畫家很愛用,從梵谷到畢卡索等等~
我實際使用過一次後覺得他的紙張太滑了,吸水效果不佳。可能比較適合麥克筆或油性筆
。
加上致命傷就是貴翻天,完全無法放手畫,這有違速寫的精神,所以我認為他不適合當速
寫本。對他有幻想的人可以醒來了,直接省一大筆錢。
優點:體積小方便攜帶,紙張很讚,吸水力高,上色效果好,可暈染,可攤平,不會掉頁
。
缺點:略貴。
✅達文西插畫紙 松竹雙環速繪本 16K
最後一個要介紹的速寫本比較大本,適合放在家裡使用。
這款完全是注入速寫精神打造出來的本子,尺寸約 19.5x27x1.6 公分,比一張A4紙再小
一點點。
紙張表面屬於細紋,可以畫到很細的線條,但因為紙張吸水能力不是到非常讚,所以不適
合玩高等級的渲染。
可以畫水彩、色鉛筆、麥克筆、鉛筆等等等等。重點是,超級便宜!!
拿來大量練習完全不心疼,也很適合當筆記記錄想法。
優點:便宜,便宜,還是便宜,各種媒材都適用
缺點:想不到,可能是便宜?便宜到你買來會直接忘記要用他也不心痛。
總結
長時間外出速寫本最推:Maruman sketch new soho 301系列 黃本
短時間外出速寫本最推:Kureetake 水彩明信片
追求品質好,想練習上色暈染的速寫本最推:遵爵POTENTATE手帳水彩本
在家用速寫本最推:達文西插畫紙 松竹雙環速繪本 16K
紙張厚度:遵爵POTENTATE手帳水彩本 > Kureetake 水彩明信片 = 達文西插畫紙 松竹雙
環速繪本 16K > Maruman sketch new soho 301系列 黃本
雖然簡易的區分了不同速寫本的特性,但實際效果還是取決於畫的人如何使用它。
以上幾個速寫本的介紹常常提到便宜,並不是說我只鼓勵使用便宜的工具。
因為這篇討論的是速寫本,速寫就是快快的畫,大量的練習。
在這個前提下,追求相對便宜但品質仍有中等以上水準的紙張,畫起來比較不會綁手綁腳
。
不是便宜或貴就是好,依照使用情況搭配適合的產品才能達到你想追求的目標。只是想練
習描繪人物或物品型態的話,A4影印紙折一折就帶出門也會是很好的速寫工具!
#chocye #painteveryday
#winsorandnewton #winsorandnewtonwatercolors
#kuretakebrushpen #kuretakezig #brushpens #marumansketchbook #potentate #potentatesketchbook #水彩手帳本 #松竹速寫本16k #誠格美術社 #能藝文具 #速寫本 #速寫 #手帳本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萬的網紅蔡佩軒 Ariel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riel首張個人實體專輯【ARIEL】發行上架了!趕快去購買收藏:https://ArielTsai.lnk.to/ARIEL ----------------------------------------------------- 這是我在14歲寫的第一首歌,每次唱都有說不出的感動... 或...
「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蔡佩軒 Ariel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JESS S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戴晨志老師名言佳句分享】 -不要只會生氣,而不會爭氣。 的評價
- 關於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劉軒推薦:《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 - YouTube 的評價
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歲的時候,「神」在幹嘛?
在任何領域,能夠被視為指標性人物超過十年,
而且生涯二十八年不論狀態好壞都毫不鬆懈,
並能持續得到所有人極高的尊敬,
這樣的生涯與成就,
用「只有天才能達到的超凡境界」、
「神一般的存在」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我不是棒球迷但一樣知道,鈴木一朗,
是棒球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看完「天才的人日力 鈴木一朗:51則超越野球的人生智慧」後,
身為運動員的我,對「天才」這個字,有了更深的體認與想法。
鈴木一朗的生涯成就到底是什麼境界?
為不是棒球迷的朋友們,
「簡單」列出幾個他創下的驚人紀錄:
(從大聯盟官網列出他最不可思議的二十項數據中,節取幾項)
1. 美日通算4367支安打,在2016年成為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職棒安打王」
2. 大聯盟生涯3089支安打
3. 2001年拿下美聯打擊王、新人王、MVP三項大獎,至今仍是史上唯一。
4. 在大聯盟兩度刷新單季最多安打紀錄
(2001年242支,2004年262支)
5. 生涯前十年都拿下金手套獎,名人堂補手Johnny Bench之後大聯盟第一
6. 美日生涯連續十七座外野金手套獎
(日本1994~2000,大聯盟2000~2010)。
能創下這些被形容為「不可思議」的紀錄,
是單單「天份」兩個字可以完成的嗎?
看完書你會得到很清楚的解答。
了解整個人生歷程後,對他的敬意有增無減,
而且就像我們上次聊到的:
天才不可怕,偏執狂才恐怖。
看完書後有三個心得分享給大家:
一、「我從三歲就開始打棒球,而且我一直非常努力。」
三歲的時候我們在幹嘛?
對自已三歲的時候做過什麼事我連記憶都沒有,
但從三歲開始,一朗的人生已經跟棒球已經產生深刻的交集了。
三歲那年,父親宣之送給他人生第一個棒球手套:亮紅色的真皮手套。
這個手套花了父親半個月的薪水,
是當時他們所能買到最貴、最好的手套。
父親宣之說:「這不是玩具,而是教導他何謂事物價值的工具。」
從那時開始,一朗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手套,
在家裡也會跟父親傳接球、模仿揮棒的動作,
把它當成最珍貴的寶物。
「我被教導要重視工作的用具」
「善待球具,你才能成為更好的球員。」
進了小學之後,一朗對棒球所付出的心力,
已經到達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
在他小學六年級的所寫的那篇著名畢業作文〈我的夢想〉中提到:
「從三年級到現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當中我有三百六十天都在激
烈地練習。」
一個十歲大的孩子,
每天下午三點放學開始練習到晚上十一點
(這是他由父親陪著一起確實進行訓練的時間,
不是「玩耍」或是「打球」,
而是內容非常明確的訓練,
包括練投、練打、守備練習、打擊場練習…等)
(六年級的時候,發球機球速120公里的球一朗已
經能打得輕鬆愉快,練習場還特別改裝發球
機,將極速調整成130公里,而一朗依然可以駕
輕就熟的打擊。
到了十五歲,練習場經理和父親宣之乾脆將本
壘板往前推移兩公尺,就為了模擬時速150公里
的速球,這已經跟當時日本職棒投手的球速相
去不遠了。)
而〈我的夢想〉這篇畢業作文之所以有名,
除了能看到一朗從小學就開始認真投入志向,
也顯露出他早熟而沉穩的一面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流的職業棒球選手。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我必須在中學及高校階段打進全國大賽,
並表現活躍。
為了能活躍於球場,練習是必要的。」
文中清晰的描述他對未來的規劃,
什麼年齡要達到什麼任務,
每個環節都鉅細靡遺,
口吻之堅定與老練,目標之具體與明確,
完全不像一個小學畢業生會寫的文章。
當然,小時候我們都有自已的夢想,
(我小學時的夢想是當軍人跟生物學家)
每個人都會想像出自已想要的不同未來,
但是在那個年紀,有多少人能像一朗,
具體規劃出達成夢想的步驟跟目標
並願意犧牲小朋友最寶貴的玩樂時間,
紮紮實實的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
從一般人還懞懞懂懂的年紀開始,
他就在默默進行超乎想像的訓練,
「天才」,無法述說他的偉大,
也無法定義這些名留青史的人們留下的軌跡。
二、「持之以恆的規律」
對一朗來說,「努力」、「規律」、「挑戰」這些詞語,比「天才」、「成功」更有意義。
關於「天才」,一朗說過:
「如果大家認為不努力也有成就的人是天才,那
我不是天才;
如果努力之後完成一些事的人被稱為天才,我
想我是天才。」
「我從不覺得自已是天才,
只要回顧自已每天做了多少折磨人的練習,
就不會這樣想了。」
天賦的條件,一朗絕對有,
對「天才」這個形容詞的否定,
不是他無謂或虛偽的自謙,
而是自已一路走來,他很清楚自已付出多少,
用這麼單薄的字眼來形容,
是膚淺,是外行人才會有的變相傲慢。
在職業運動的世界裡,
競爭激烈的程度是一般人連想像都達不到,
光是能跨進「世界」這個領域,
就已經是萬中選一的精英們都難以企及的目標,
而在世界級的殿堂能稱雄的強者們,
為了完成挑戰達成目標所投入的心力,
與過程中刻苦磨鍊出來的超凡精神力,
讓他們可以日復一日的重複艱苦的訓練,
可以承擔足以令人崩潰的精神壓力。
他們對成功的執著與想法,
跟凡人想像中「天才」的輕鬆寫意或瀟灑,
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成功」,一朗說過:
「『成功』是非常模糊的事,沒有必要去追求他
人所認為的『成功』。」
「其實我很討厭『成功』這個字眼,
……如果用『成功』當判斷基準,覺得會成功才
去嘗試,覺得不可能成功,就連試都不試,
這樣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對於自已想做的事,就放手去挑戰吧!
不是因為覺得能成功才去做,
而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嘗試看看,
這樣不管結果如何,自已都不會後悔。」
我相信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頂尖人物們,他們的求勝慾望跟他們的實力絕對成正比,
但是心中帶著追求成功的強烈渴望的同時,
能夠冷靜否定世俗價值觀下的成功,
而以內心的聲音與自我期許作為衡量標準,
這才是讓他們可以持續超越巔峰的動力。
取得勝利、拿到冠軍榮耀,對他們來說,
都只是一個通過點,
不是他們生涯唯一的目標。
關於「夢想」,一朗說過:
「達成夢想與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
不足道的小事。」
一朗的夫人弓子,曾經說過一個生活小故事,
關於她看到一朗為了努力所培養的驚人習慣:
「躺著睡覺的時候,
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翻身朝反方向睡,
然後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老是將身體的重量壓在同一邊的
手腕和肩膀上睡,會破壞身體的均衡,所以即
使是睡覺也要小心。』」
就連睡覺的時候,他都惦記著自已的身體狀況,
以隨時維持最佳狀態為最高原則,
羨慕他的成就的同時,靜下心想想,
為了完成目標,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對於努力,一朗說過:
「將有限的時間資源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沒有資格談論自已的
目標。」
「每天練到精疲力竭是我的目標,
而我也做到了」
「我不敢說自已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
但我內心有一把尺衡量自已的極限,
每次一點一點去超越極限,然後不斷重複。
因為這樣,我才能成為現在的我。」
「所謂的『準備』,
就是排除任何可能成為藉口的因素,
並且竭盡所能去做到所有你想得到的事。」
「我每天都傾盡全力,毫無保留。
如果還有餘力,那就是我的問題。」
「世人對我評價不一,這是他們的自由,
但我不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把外在影響降到最低,
用毫不懈怠的精神,透過無止境的自我提升,
把可控制的因素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上
這是所有領域的頂尖人士,共同具有的心態。
至於天才不天才,在他們的心裡,
根本容納不下這麼淺薄的念頭。
三、「天才的人間力」
作者在書中所講述了另一段精采的故事(也是書名):
「小久保裕紀,另一位日本職棒的明星球員,
曾在1995年,
從一朗手下搶走「全壘打王」的寶座
(當年所有跟打擊有關的獎項,
除了「全壘打王」之外,都是一朗得到)
但他在1996年開季陷入低潮,
心態也開始焦慮起來。
與一朗在明星賽前一起跑步熱身時,
小久保忍不住問一朗:
「你打球的動力從來沒有減少過嗎?」
一朗反問:
「小久保桑難道只是為了數據在打球嗎?」
小久保回答:
「可能吧,因為我如果沒有打出應有的數據,
先發地位就不保了。」
就在這時候,一朗凝視著小久保的眼睛,
緩緩道出自已打球的動機:
「我的內心有一顆亟待琢磨的石頭,
透過棒球,我要讓它閃閃發光。」
聽完一朗這句話,小久保為自已問了這樣的問
題而感到羞愧滿臉漲紅。
一朗打球不是單為了追求成功與數據,
而是希望透過棒球,透過他的投入與熱情,
打磨他的『人間力』,
指的是作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著重在為人處事的修養與智慧。」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很清楚的看到,
一個追求偉大的人,
他的眼界與心態跟同儕相比,
是在完全不同的次元,
如果空有天份,沒有自覺,
沒有歷經刻苦的訓練與人生經驗,
不可能達到一朗跟其他英雄人物們的高度。
即使是眾人口中的「天才」,
他們仍然把自已當成「人」,
然後即使天賦爆棚,
卻依然比所有人都付出更多。
雖然鈴木一朗與他所代表的這些英雄們,
與我們的距離如此遙遠,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可以在遠望他們,
看著他們高高在上的同時,
用心塑造我們自己的人生,
培養自已的「人間力」,
透過熱情與付出,淬鍊自已的修養與智慧;
也不要忘了一朗說的,
不要在意何謂「成功」,放手去挑戰,
也不要忘記把他對「努力」的看法與堅持,
當作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已的動力,
連「神」都努力不懈,我們身為凡人,
又怎能坐看自已的人生就此一無所成呢?
就算咬緊牙關咬到牙都裂了,
我們也值得在生命中,留下屬於自已的印記。
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梅克爾的童話故事》—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二
她成長於童話般的森林小鎮。
那裡距離柏林開車約一個半小時,有著湖、運河、古老建築、綿延翠綠的森林與遼闊無邊的天空。
所有童話故事必備的佈景,都在她的故鄉。人們以為成長於德東地區的人,必然是孤寂拘謹或者不安的;但梅克爾回憶她的森林莊園成長史,「沒有陰影」。
柏林圍牆於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築起,當時梅克爾才七歲;但梅克爾並未感覺自己的世界被分割。
她總是坐在學校廁所的馬桶上,偷聽收音機報導西德內閣誰當選誰上台的消息;在森林莊的家中,她們一家收看西德的一切,自小梅克爾即對西德歷任總理的名字倒背如流。童話故事的故鄉,使這個女孩習慣「慢慢且安靜的生活」,並「與生命和平相處」。
梅克爾成為「主導歐洲」的女人之後,人們急著尋求她「領導魅力」的答案。
自二〇〇五年出任總理至今,她度過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當經濟崩潰沖倒世界多數執政黨時,梅克爾在上屆選舉時仍繼續高票連任,毫無對手。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她看起來如此猶豫,如此盤算,一旦出手卻堅定立場,不因外界聲浪而動怒或動搖;她的人物圖像一向讓外界抓不住,說不準。
梅克爾和所有廿世紀我們熟悉的政治巨人如此不同,話語平淡,不以「勇者」自居,卻往往創造驚奇.... 她的政治有另一種想像,一種淡淡的香味,至今成謎。
她太不像傳統政治人物。
有的時候,我很想把丘吉爾從天上抓下來和梅克爾對話; 前者充滿熱情、勇氣、文采、智慧、滔滔不絕。丘吉爾留下了太多名言,而執政至今已經十六年的梅克爾,人們幾乎無法從她長達十六年的公開談話中摘錄一句,啟蒙人生。
二〇一四年,梅克爾代表歐洲巨人的角色在中國清華大學演講,學子們對她充滿期盼。一個德東出身的人物、物理學家,女性;跨越了層層圍牆,統治著世界文明的搖籃: 「歐洲」。 尤其那些穿著體面的歐洲貴族們,例如薩科奇、卡麥隆,無論衣著品味多麼「優雅」,在梅克爾媽媽有點肥胖臃腫的身軀前,都像一群毛毛躁躁的「足球男孩」。
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忍不住崇拜,等待著,等著她開口。結果除了德語發音的隔閡之外,她全無抑揚頓挫的口音,平淡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二〇一五議程」.... 提了二十多回,最終學子在梅媽媽平靜的演說中,一一沈入「搖籃曲」,一場「不可持續的昏迷」,半數學生半數時間睡著了。
或許在一個快速且庸俗的媒體年代,這樣的政治人物,才能生存。
你找不到一個標題,可以斷章取義她的話語。
她極少表態,語焉不詳;商業又醜陋的現代媒體文化,在她身上真榨不出太多好處。
於是研究梅克爾的書籍撰寫她的內容總是有若墜入迷宮,除了「猶豫、搖擺、小碎步」等形容詞之外,人們大概只能以討論她和普丁見面時「不喜歡他的狗」來吸引讀者的眼球。
翻閲梅克爾的成長過程,我注意到這個女孩自小「正向」的特質。即使在東德禁錮的年代,她也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
是的,世界有一道圍牆擋住了前往柏林、巴黎、西方的路;但世界這麼大,另外半個地球已足夠一個森林莊長大的女孩探險。
當蘇聯控制德東,甚至派軍駐防她的故鄉時,梅克爾在這個蘇聯境外最大基地感受的不是「母親的心臟被入侵者插了一根刀柄」,她利用機會與穿著制服的駐防士兵練習俄語;而且感覺頗有「異國情調」。
梅克爾的俄語無懈可擊,這不只使她當上總理和普丁談話流暢無比(包括表達不喜歡普丁的狗),也使梅克爾獲得了「俄文最佳學生」的獎賞;小小年紀她被送到東德各地旅行,尤其「前進莫斯科」。
在莫斯科,她買了第一張披頭四的唱片;十年級左右,和朋友背著背包於中歐四處火車旅行。
才十五歲,她已去過布拉格、布達佩斯、保加利亞、以及黑海之濱巴圖米(Batumi)的海水浴場。即使對西方有所渴望,小梅克爾告訴自己:「倫敦大概和布達佩斯很相似吧!」
對於東德的威權控制,高中快畢業的梅克爾,有了第一次田園態度外的「放肆」,她找了一堆同學共同演一齣戲: 「莫三比克自由運動」,內容反抗外來葡萄牙佔領者(諷蘇聯),而且故意以「英文」高唱國際歌,接著朗誦詩句:人應該追求自己,「否則只是一條坐在圍牆(柏林圍牆)上的哈巴狗。」
她有技巧地「打著紅旗反紅旗」,但態度搞笑。這是小梅克爾政治上第一次的「表態」,方法:在政治敏感邊緣擦槍,但方式幽默。
她佯裝可愛,最終完成安全的叛逆任務。
閱讀梅克爾的一生仍然是有趣的,總可以在平凡中找到一點跳躍的煙火;好像在一望無盡的森林田園中,突然遇見了一匹色彩鮮豔的馬車。
例如她的本名叫Angela Kasner ;如今舉世聞名的Angela Merkel,梅克爾(Merkel)姓氏來自於她的第一次婚姻,丈夫烏里西·梅克爾(Ulieh Merkel)。
她很愛這個男人嗎?以致於第二次婚姻不改姓、一輩子也以「梅克爾」之名附身、名滿天下嗎?
事實答案是她第一次結婚時年僅廿三歲,烏里西是一位物理學家,倆人認識三年後結婚;結婚的理由非常務實,按照當地規定只有結婚才能分配住房。這一段婚姻四年後破裂,倆人形同陌路,Angela回憶她「幾乎在一夜之間,從倆人東柏林共有的房子搬出去」,留下震驚的烏里西。
這個看似「平穩」的女子,在處理個人婚姻事件時,可沒有許多人描述的「猶豫、搖擺、小碎步」。
她直接,她了當。而她離婚了卻不改姓,因為:許多資料需要重填,麻煩。
梅克爾這輩子最大的恩人是她的政治恩師柯爾,柯爾總理把她帶到了政治大位;但當柯爾後來陷入政治獻金醜聞時,向來「聽話」「安靜」「穩重」「小女孩」的梅克爾,居然向他發出了公開決裂信;並且以秘書長的身份從此一躍接任柯爾,當上基民黨黨主席。
這正是「梅氏」童話故事的特徵。
她看起來那麼乖巧,與俄羅斯士兵聊天,愉悅地學習俄語,遊歷莫斯科。但必要時,她會「咬人」。
她和東德許多開放的人有不同也相同,渴望西方價值,但很務實地多數時刻妥協於既有框架。
柏林圍牆倒塌前, 梅克爾惟一對西方的憧憬是:六十歲以後,盼到西方一遊;僅此而已。
但她的一生平凡中始終藏著特例,如一隻隱居於森林中的豹子,必要時跳起來捕捉獵物;平日則安於餵養,表現不強求,不掠奪。
而這正是她成功的方式。
這「平凡的例外」 ,使她的政治對手總是低估了她。
梅克爾把政治及人生看成如物理學般線性的過程,她常形容自己喜歡妥協勝於衝突,所以多數時刻沒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但總有例外,而且每次都是例外讓她得分。
例如處理敘利亞難民事件。
在此之前梅克爾的形象是不近人情的冷酷撙節女王;但當歐洲難民湧入時,她改變了過去德國二十世紀「屠殺者」的形象。德國正在崛起,過去的包袱從此卸下,她使用各種手段結盟,阻止德國種族主義另類選擇黨崛起,公開斥責他們無恥:然後,她留下一個新名片給廿一世紀的歐洲領導國:德國。
從此德國的代名詞是人道主義大國,在敘利亞危機時,德國共接納並安置了120萬難民。
這並非天真。
她深入思考德國國內穆斯林人口已佔4%,早有激進份子;於是她「例外」地放手一搏,決定開放近一百萬二十難民進入德國(佔約德國人口1%),他們可以合法接受教育,可以合法工作。
從此「梅克爾」及「德國」是人道主義的象徵,穆斯林的朋友,柏林總理辦公室中的梅克爾才是真正的現代「自由女神」。
她以物理線性的概念理解某些移民衝突仍會持續,但長期德國需要一個新的符號,一個溫暖的標籤;捨別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中侵略國的永久印記。
她更明白穆斯林激進主義形成的歷史背景,梅克爾相信遏阻激進極端主義的方法不是佔領、戰爭、或是空襲;而是在最關鍵時刻,對穆斯林表現出愛、同情與包容。
在國內,她聯合反對派,面對如此的困境。選後她慷慨地捐棄恩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當她決定放手一搏,她看的是長遠的歷史。未來的德國,過去的德國。
地方選舉一輸,她先辭去黨主席,再表態不再尋求連任,化解當下排山倒百的壓力。
當她再次站到平凡的對面,「例外」那一邊.... 責罵她的聲音慢慢小了。
六年之後,難民不是危機,他們融入德國社會,提供人口紅利,補足工廠、服務業、基層勞動力不足。
她不戀棧權位,16年的總理生涯,她知道何時該總結?用什麼方法總結!
因此當2015年敍利亞難民危機導致德國民意分裂時,她不擔心政治後座力,她知道一旦勇於捨去權力,她會有足夠的線型時間與空間,證明接納廣大敘利亞等地難民,對德國是一件好事 。
六年過去了,梅克爾把歐洲及西方已疲倦但應接不暇的反恐、反穆斯林,改成正向的童話故事;最終不只讓德國在國際形象中得到「了不起」的掌聲,並為德國高齡社會注入新勞動力,尤其與穆斯林關係達到一種可能的和解平衡。
而大西洋另一端,美國正在棄守阿富汗。
於是,那隻看似平凡保守,卻偶爾例外勇敢、精明的豹子,田園中,再次躍起。
如今所有她曾創造的故事,已近尾聲⋯⋯留下六年前反對她、逼她下台的人開始恐懼:沒有梅克爾的德國,會是什麼?
梅克爾教了我一件事:或許成功的民主政治就該多一點點無聊。因為那代表細膩、耐心、妥協、寛容與堅持併存:沒有也不該有簡簡單單的吶喊口號。
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蔡佩軒 Ariel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Ariel首張個人實體專輯【ARIEL】發行上架了!趕快去購買收藏:https://ArielTsai.lnk.to/ARIEL
-----------------------------------------------------
這是我在14歲寫的第一首歌,每次唱都有說不出的感動... 或許是因為看到這幾年自己的成長,也感恩對音樂的熱情和初衷從沒有改變。謝謝你們也喜歡這首歌,票選這一首為你們最愛的原創曲,讓我在這裡終於有機會分享給你們❤️
趕快去KKBOX下載收藏這首歌喔👉🏻(http://bit.ly/2ScUfyr)
#每一次想你 #粉絲票選第一名 #年度必聽揪心情歌
-----------------------------------------------------
Ariel繼今年9月發表個人創作單曲《禮物》,在各大數位平台創下佳績,KKBOX馬來西亞新歌週榜拿下第1,台灣連續4週進入新歌週榜前5,成為傳唱度極高的一首歌之後,這次接續發表的原創曲 #每一次想你 又要讓大家看到一個不同的Ariel!
🎵🎵
「每一次想你,都當作一種練習。」
當14歲的Ariel遇到23歲的Ariel會迸出甚麼樣的火花?Ariel在14歲時寫出第一首自己作詞作曲的原創曲,歌詞裡可以看到少女情懷的懵懂青春,23歲的Ariel拿當時的曲重新填詞寫了這首《每一次想你》,賦予這首歌嶄新的詮釋。
14歲時譜的乾淨優美的旋律,加上23歲成長後寫的揪心動人的歌詞,成為兩個不同時空的Ariel的結合!也算是重新檢視這九年的成長記錄。
一年多前舉辦的粉絲票選原創曲活動,當時這首歌遙遙領先其他原創曲獲得票選第一名,是大家最期待Ariel發表的一首歌。終於,這首歌在各大數位平台上架了!
Ariel 療癒的歌聲,總是能讓人在經過一天的疲憊之後得到完全的放鬆,是一種正能量的釋放。你認識 Ariel 了嗎? 從現在開始來聽聽她溫暖又療癒的歌聲吧!
-----------------------------------------------------
🔔 訂閱Ariel的頻道: http://bit.ly/ariel_youtube
📸 追蹤 Instagram: http://bit.ly/ariel_tsai_IG
🔍 加入後援會官方LINE: http://bit.ly/2HaBQjg (@dnd4361o)
-----------------------------------------------------
▶︎Ariel官網: http://arieltsai.tv
▶︎Facebook: http://bit.ly/ariel_tsai_FB
▶︎YouTube副頻道: http://bit.ly/2VdVX3A
▶︎小魚家族: http://bit.ly/2j4GMKk
▶︎TikTok: http://vt.tiktok.com/JBNFxy
▶︎抖音: http://bit.ly/2Jb0hPL
▶︎微博: http://bit.ly/2mRyCab
-----------------------------------------------------
【MV】
執行製作:BonMeida蹦影音
導演:West Lee
副導:Dean Hsu
製片:Henry Hsu
攝影:Zakk Chen
大助:Jing Chang
場務:Shen Lee
側錄:老潘
燈光:Shen Lee
調光:West Lee
剪輯:West Lee
Hair/Makeup:CRE.a salon Gigi
特別感謝:
BonMedia蹦影音 MV統籌製作 (https://pse.is/CLMX2)
BonBonMusic音樂學習媒合平台 (https://pse.is/C3M5K)
CRE.a salon (https://pse.is/CH9UD)
【音樂】
製作:余竑龍/蔡佩軒
編曲:余竑龍
吉他:盧昌平 Andrew Lu
鼓:陳逸 Andy Chen
錄音/混音/母帶處理:余竑龍
【製作發行】
可瑞思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詞/曲:蔡佩軒
或許你已忘記
或許你早已不在意
但如果想起
心中是否
仍有一絲甜蜜
相愛並不容易
不奢望能回到過去
至少曾是彼此的唯一
愛情走到盡頭
是誰先說放棄
你的誓言 耳邊響起
最後還是自己
請你相信 就算我們的愛只能回憶
我也會將它好好珍惜
每一次想你
都當做一種練習
讓我能 放手讓你離去
幾乎已經可以
習慣沒有你的思緖
但夜深人靜
心痛總是
教人措手不及
時間慢慢抹去
我們之間點點滴滴
抹不去的 是我還愛你
愛情走到盡頭
是誰先說放棄
你的誓言 耳邊響起
最後還是自己
請你相信 就算我們的愛只能回憶
我也會將它好好珍惜
每一次想你
都當做一種練習
讓我能 放手讓你離去
以為只要付出所有
就有童話般的結局
可是故事最後還是失去你
請你相信 就算我們的愛只剩回憶
我也不再為誰而哭泣
每一次想你
都當做一種練習
好讓我 可以慢慢痊癒
每一次想你
都當做一種練習
好讓我 可以不再想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37Q3prfaWQ/hqdefault.jpg)
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JESS S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First Round
每次唱Alin都要crack一次:p
帶earphones聽好啲:)
-----
A-Lin - 分手需要練習的
作詞:何啟弘
作曲:施佳陽
談起關於你的話題
終於可以不用缺席
甚至還表現得不再關心
從前你是傷的痕跡
現在不過是場回憶
忽遠 忽近
我怕的是低潮來襲
這城市哪裡夠隱密
藏住我突然想哭的情緒
寧願失去鬥志勇氣
好過和你冷戰推擠
這樣 誰輸得起
原來分手是需要練習的
等時間久了會變勇敢的
你慢慢出走 我漸漸放手
這不就是 我們要的自由
原來分手是需要練習的
等傷口好了會變輕鬆的
海闊天空 不殘留一點痛
回頭看怕懦弱 往前走怕墜落
但我一定能學會
在想你的時候 不難過
我怕的是低潮來襲
這城市哪裡夠隱密
藏住我突然想哭的情緒
寧願失去鬥志勇氣
好過和你冷戰推擠
這樣 誰輸得起
原來分手是需要練習的
等時間久了會變勇敢的
你慢慢出走 我漸漸放手
這不就是 我們要的自由
原來分手是需要練習的
等傷口好了會變輕鬆的
海闊天空 不殘留一點痛
回頭看怕懦弱 往前走怕墜落
但我一定能學會
在想你的時候 不難過
原來分手是需要練習的
等傷口好了會變輕鬆的
海闊天空 不殘留一點痛
回頭看怕懦弱 往前走怕墜落
但我一定能學會
在想你的時候 不難過
-----
DISCLAIMER: No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tend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MKRVcSsse8/hqdefault.jpg)
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劉軒推薦:《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給孩子信心的不是成功的經驗,而 是 如何突破障礙、困難和失敗的勇氣與努力。 懂得 放手 ,才能養出勇於挑戰、自律、獨立的孩子。 ... <看更多>
每 一天 都 是 放手的練習 佳 句 在 【戴晨志老師名言佳句分享】 -不要只會生氣,而不會爭氣。 的推薦與評價
【戴晨志老師名言佳句分享】 -不要只會生氣,而不會爭氣。 -一回生、二回熟, 三回、四回成高手。 -刻意勤奮練習,才能熟能生巧! -想法的大小,決定成就的大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