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親班安了誰的心?】
我家海寶哥在低年級時沒去安親班或學校的課後照顧班,放學都是我們接回家寫作業。等到小寶弟上一年級、海寶哥上三年級,我決定讓他們留在學校的課後照顧班。
一年級上學期的課程,前十周重點在學習注音符號,而從第11周開始直接學習國字,外加一本"每日一文",也就是閱讀測驗。
對小一孩子而言,應須多閱讀幾次後才能完整回答下面的問題。晚上檢查作業時我看見有擦拭的痕跡,便問了小寶原本的答案及更改答案的原因,不料這小子想都沒想就說「因為老師在上面打勾還寫了答案!」。我認真看果真發現有答案的痕跡,很明顯地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為何寫錯。
這讓我想起某次的經驗。閱讀測驗下面的試題大都有連貫性,小寶在前面兩題答錯,後面兩題卻答對!我問他如何知道後面兩題的答案,他不加思索便說「因為我直接回去文章找答案!」。我心想原來你小一上學期就學會這招...
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許多孩子是因為看不懂題目而作答錯誤,故從小一開始練習閱讀與理解是好的。但每個孩子的能力狀況不一,針對如此的文章閱讀理當是由大人陪伴孩子、仔細看完並經由引導及討論,慢慢消化後才能理解問題並回答。
可是回到安親班或課後照顧班的現場,一位老師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輔導超過10位孩子,根本無法放任其他十餘位孩子不管、單獨和孩子做上述耗時耗心力的個別教導,如此的安親環境只能讓每位孩子快速完成作業好進行後面的英文或其他才藝課。安親老師趕課趕作業、孩子趕著抄答案趕著上才藝課,不用半年便可讓孩子變成不動腦只動手的「抄人」。
你會問我,雙薪家庭真的只有把孩子送安親班這條路,那該怎麼辦?
這四個月來我的作法是,孩子回到家先洗自己的便當盒,隨後將聯絡簿及被課照班改好的作業拿出來給爸媽檢查。如此大人便能了解每周學校的教學進度,也看一下孩子寫錯再修正的地方。就算作業沒有任何錯誤,我也會抽一些我覺得有陷阱或不清楚的題目詢問孩子,在他回答的過程中針對思考不夠徹底之處再做澄清。
你會說,如此大人豈不是更累?
是的!教養孩子絕對是辛苦的,但我更不願看到孩子喪失思考的能力、學習的動機,這些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一旦失去,可不是任何補習課程能救回來的!在這很難改變的教育大環境裡,身為家長的我們更得將眼光放遠,幫助孩子慢慢累積學習的喜悅才能讓孩子贏在終點!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