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唯一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在長大後仍保持藝術家的天份。」《畢卡索》
成為父母後,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保有欣賞藝術的心,如何把小孩混亂的牆壁與房間視為破壞式藝術,固執與狂放不羈的脾氣視為行動藝術。
有了欣賞的眼光,藝術腐蝕人心(喂!「俯拾即是」才對。)
平時我喜歡帶香火逛博物館,除了培養他的藝術之眼,順便傳授人生哲理:
「寶貝,當媽媽情緒混亂,看不懂也捉摸不透的時候,不要頂嘴,不要覺得她很奇怪,要覺得她是藝術品,冷靜地去欣賞她,然後你會發現大Amazing的美。」
保有欣賞藝術的心,保你長命百歲。
「2021故宮童樂節」由國立故宮博物院主辦,推出「展廳探索包」,透過遊戲任務認識藝術品,邊玩邊學,香火很愛。
1、探索包可於1樓服務臺免費索取,送完為止。
2、親子探索包為親子共遊設計,推薦5歲以上兒童與父母共樂。
3、另有青少年版,適合12歲以上挑戰,一樣免費索取。
https://reurl.cc/Q9ybX0
同時也有5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50的網紅CHEERLIN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aMuOhKids #wasabiartlab #母親節快樂 期待已久の槌槌課 帶著Cubi一起體驗創作!🌼 (完整影片點🔝YouTube) 關注許久的WaMu-Oh .ᐟ.ᐟ ♥ 這次終於報名到! (之前每次都慢一步就沒了啊啊) 一起在畫布揮灑的感覺實在太~療癒 (而且工具是用小小工程師...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在忙碌的趕圖期間,抽空去了新竹舊社國小分享。
(實在不說不上是演講😂)
(我從小就最討厭在台上講話,跟活潑的老師媽媽,
和口才好極有帶人能力的爸,完全沾不上邊。)
而且圖都畫不完了去講什麼話啦我!
(因為是三四個月前就敲好的日期,
那時我還特意挑了一個很~久之後的時間,
向來搞不太清楚自己幾個月後的工作是鬆是緊,
想說反正不想面對,就選個後面的日期。
(殊不知再不想面對日子還是「咻~」一下就到了)
(而且還是工作時間特別緊的時候)(我是有病嗎我)
我記得自己最早的自介寫過:
「因為不擅長講話,所以靠畫筆和寫字來幫忙。」
這是真的肺腑之言吶~XD
其實也很抗拒自我介紹。直到現在在公開場合要我自介,
我說完:「嗨,我是水腦。」後面就空白了。啊哈哈哈。
我不介意你不認識我,真的。
總之現在這麼多口才好的年輕人當youtuber,
自在自信的在鏡頭前侃侃而談(還要創造有趣的梗),
這種事我真的佩服到要跪下來。
好了講了這麼多,
這位不愛面對群眾平常只有自己對著自己電腦的平凡女子,
終究還是去跟小學生分享了「插畫家的異想世界」這種主題。
而且我前一天還跟老師說,
我就低調的來,低調的去,不要有人知道我來過😂
但現在自己又在這邊分享這件事,不是很矛盾嗎!
我只能說,人真的是很奇怪的生物啊!
我百般被動的去了但活動結束又覺得其實自己也收穫很多
(百般被動......講的我超大牌一樣,
但我只是很想勸退老師放棄不喜演講的我啊啊啊XD)
(以上的這些她可能在信上、在line上都聽我碎念過了)
(但就是有這種不屈不撓的老師)
(還是應該要怪哲也寫的小火龍小熊兄妹太受歡迎,
害我跟著受寵~XD)
(總之老師說:「妳不要擔心不知道講什麼!
沒時間整理ppt也沒關係!ppt我來做!妳只要人來就好!
孩子看到喜歡的畫家出現,就會很高興了!」
最終敲定以一種訪談,妳問我答的形式進行活動。)
(你們看我是不是超大牌😂😂😂)
以前在公司跟著哲也跑過(一隻手指頭數得出來的)校園活動,
都還有哲也撐場。畢竟活動主旨都是「與作家有約」嘛,
我就抱著一種孩子是來看作家的心情,
錦上添花的畫家旁邊畫個圖讓孩子開心就好。
總之不用當主角真好。
但這次老師的主題居然是「插畫家」!
我居然要自己站在聚光燈下當主角!
該怎麼說呢。
我覺得自己真的沒有什麼獨特的勵志故事,
很平凡,不是美術科班出身。
雖然說的確從小就喜歡畫畫。
但小學國中高中,我都是認真讀書但書念得不怎樣的普通孩子,
(但常常,應該說一直當學藝股長這怪事,倒是真的XD)
硬要說我是本科系的話,大學念的視覺傳達設計系,
才稍微跟自己後面的路接上去了
既沒有喝過洋墨水,也不喜歡參加比賽......
我最大的滋養或許是待過的兩家童書出版社,
看了數不盡的繪本和好書,
遇到兩個很好的老闆
(你看我連工作經驗都很單純,稱不上洋洋灑灑)
當然還有一路走來遇到的許多好編輯、好創作者、
各式各樣厲害的身懷各種絕技好同事們吧!
我不知道這樣的經歷可以帶給孩子什麼,
但因為剛好有這樣的機會回顧自己的一路走來,
講講這個雖然平凡但也散發著小小光芒的人生。
然後我看著眼前這些孩子,
當校長問他們喜歡畫畫的舉手,
居然幾乎全部舉手了!!
那瞬間我想起畢卡索那句: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問題在於-如何在長大之後還能繼續保持。」
啊,對啊,繼續保持。
這些可愛的孩子那份愛畫畫的心,
要怎麼讓他們繼續抱持,不讓內心的火光熄滅,
我的確是可以用自己的經驗講出一點什麼。
就算平凡如我。
現在就算每天面對電腦,我邊畫畫邊聽歌,
不用太多腦力時(像上色時候)就聽podcase聽人講話,
吃飯的時候就看劇看動漫,
不跟人互動的日子依然恬靜自足。
那份篤定是什麼呢?就是因為有在創作吧!
因為每天不停的畫啊畫著,
覺得自己沒有茫然度過這一天。
寫/畫了一篇FB的po文,
知道會有人看到/留言,是一種當下的快樂。
而花了更長時間畫的童書的圖,
會知道自己現在畫下的東西,之後可以被很多孩子看到,
更幸運的話,也許他們會很喜歡。
然後也許小時候看過我的圖的小讀者因此受到鼓勵,
將來也踏上畫畫之路,
可以像我現在這樣,享受著每日腦裡的胡鬧小劇場與創作的快樂,
那對我來說,可能就是所謂活著的意義。
噢當然創作並不總是快樂,忙到忘記吃飯是常有的事,
有時後真的絞盡腦汁也想不太出來怎麼畫,
或是畫了老半天覺得畫得一點都不好,
就會覺得今天好像過得不太好。
但大體來說,我相當滿意現在的生活。
也許工作量再少一點會更好,
我更渴望可以常常有溜出去玩耍的空檔。
也許家再大一點也會更好,寬闊的工作環境能讓我更坐得住。
(兩件事息息相關呢XD)
但不管怎樣,想著能一直畫下去畫到老,
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總之昨天回來的路上除了如釋重負,想的就是這些。
都說施比受更有福,那我大概是很有福氣的人。
我很早就放棄了老師夢
(畢竟媽媽是老師,我小時志願也曾經是老師)
(但當我意識到自己有多排斥站在台上講話,
就果斷的放棄這條路了)
沒想到多年後也能像個老師在台上,講自己平凡的故事。
我一直不是會想很多很遠的人,
沒有遠大的夢想,人生到現在,
想做的事就是畫呀畫的無止境吧。
把現在這個當下的事做好,就會有好事發生,
或是說,適合我的事發生吧。
(就算沒有,至少也可以一直畫下去嘛,
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啊~!)
雖然半推半就像個大牌(但我真的不是🤣)
還是謝謝老師誠意十足的邀約(有這樣的老師真是孩子之福)
(為了推廣閱讀和點燃孩子的夢想這樣盡心盡力)
不管怎麼說是個難得的經驗
當作人生的歷練(順便回顧一下自己的人蔘)
如果我這樣平凡的人生,
能讓其中任何一個愛畫畫的孩子受到一點點啟發
點亮那一點點火苗,那就太好了😌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Every child is an artist. The problem is how to remain an artist once we grow up.”
– Pablo Picasso, Spanish painter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關鍵是如何在長大之後仍然保持如初。
– 畢加索(西班牙藝術家)
(圖片來源:路透社)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在 CHEERLIN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WaMuOhKids #wasabiartlab #母親節快樂
期待已久の槌槌課
帶著Cubi一起體驗創作!🌼
(完整影片點🔝YouTube)
關注許久的WaMu-Oh .ᐟ.ᐟ ♥
這次終於報名到!
(之前每次都慢一步就沒了啊啊)
一起在畫布揮灑的感覺實在太~療癒
(而且工具是用小小工程師Cu最愛的錘子🔨?)
喜歡這樣無拘束的共玩⁺₊˚✧
其實我真的很驚喜🤍
因為一開始到現場
個性非常謹慎的Cubi看到好多小朋友突然就說:「我不想上課、我好怕。」
(課程16:30開始,我們大約快三點就先到現場讓Cu熟悉環境)
後來經過一起看教室外的史萊姆手作、透過玻璃外觀察上一場課程的狀態、Cu觀察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對話等
回想應該是有了這些過程、讓她安心許多!
行前一直和她溝通
上課過程顏料除了不要吃、不要揉進眼睛之外,其他都可以盡情敲打、噴濺
(很感動她有聽進去!)
昨天觀察到她會「主動」用手去塗抹顏料、沾掉在地上的顏料畫鞋子、走去排隊和老師表達想要哪些顏色的珠珠等,都讓我非常感動(平時她真的超謹慎啊啊)
原本擔心沒有和小朋友一起上過課的她是否能獨立表達,但經過昨天、我想真的不用擔心,可以慢慢放手讓她試了!(感動拭淚)
很欣賞這樣無框架的引導模式𓂃🥽
讓孩子們能在玩樂中探索自己
✧( ु•⌄• )◞◟( •⌄• ू )✧
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藝術家💖👩🏻🎨
謝謝 @m__j__c__y 帶著我們一起
有貼心的妳們、真的安心許多啊啊(暖 ⁺₊˚✧
WASABI ART CENTER
和 WaMu-Oh 瘋狂空間 都太讓人喜歡🥰
看著滿滿顏料、無拘束的環境、眼神閃閃發光的孩子們
即便只是回想起來、都讓我非常感動啊啊💖
#WaMuOhKids #wasabiartlab #母親節快樂
#信義誠品 #親子共玩 #4y3m #一家三口 #子供のいる暮らし @wasabiartlab
謝謝大家的收看 ٩(¨ )ว=͟͟͞͞
歡迎留言給我們喲!☺♥♥♥
┅┅┅┅┅┅┅┅┅┅┅┅┅
┄┄┄┄┄┄┄┄┄┄┄┄┄
更多圖文分享都在:
▶Cheer的IG:[ @cheerlins_handmade ]
https://www.instagram.com/cheerlins_handmade
┅┅┅┅┅┅┅┅┅┅┅┅┅
┄┄┄┄┄┄┄┄┄┄┄┄┄
▶Cubi的IG:[ @cubidaily ]
https://www.instagram.com/cubidaily
┅┅┅┅┅┅┅┅┅┅┅┅┅
┄┄┄┄┄┄┄┄┄┄┄┄┄
各類合作請洽
▶Mail:cheerlinshandmade@gmail.com
┄┄┄┄┄┄┄┄┄┄┄┄┄
♡♡♡♡♡♡♡♡♡♡
♥♥♥♥♥♥♥♥♥♥♥♥♥♥♥♥♥
thank you for following
♥♥♥♥♥♥♥♥♥♥♥♥♥♥♥♥♥
♡♡♡♡♡♡♡♡♡♡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異度空間恐怖AP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iyPZ3d_Fw&t=12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qxuCHq3Y&t=3s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我講 '香港' 10,000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uDe3QUfs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24小時內學印度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EmtyVK1BQ&t=55s
影評11集黃秋生大師班觀後感想
影評11集黃秋生大師班觀後感想
【黃秋生大師班】11集觀後感想影評
喱騷【黃秋生大師班】觀後感想影評
分析【黃秋生大師班】喱騷觀後感想影評
分析喱騷【黃秋生大師班】
看完【黃秋生大師班】明白什麼是演技
喱騷【黃秋生大師班】是在做什麼啊?!
喱騷【黃秋生大師班】到底在拍什麼?
最近我在看杜汶澤喱騷 youtube 的預告片. 集中推薦的節目是 ‘黃秋生大師班’ 其實我對這個節目非常有興趣,但是如果要收看這個節目,你需要先成為 ‘喱騷’ 網站的會員,因此,我加入會員一個月了。check it out !!
節目中黃秋生是6位新晉演員的戲劇老師。 咁呢一班演員佢地嘅經驗都不同啦,有啲就做過電影,有啲就做過舞台劇,/每個演員的表演經驗和表演媒介都各不相同,無論是電影還是舞台。
就像標準的真人秀一樣,每個角色都有一個定位。
當然有黃秋生飾演一個粗口橫飛的老師,好直接的,他經常挖苦自己的學生,他跟監制田蕊妮的之間的互動,真心係整個節目的最好看的部份。
其他角色還有:
女藝人莊韻澄,她每一次出現大家都會有一些性暗示的笑話或者會提及她的胸部。
飾演男神的王宗堯, 每一次都有關於政治的戲劇性話題出來。
看完十一集當中我最喜歡看的角色,設定,是莫俊名。 就是一個"弱者",整個故事,可以說是裏面六個人當中演戲比較差的一位,就慢慢看着他做一些尷尬的表演,然後被人批評。再被迫做更尷尬的表演,例如跳舞,再被人批評,可以見到他是淚灑當場,哭了無數次、崩潰了無數次。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節目效果,還是真人都是這樣,但其實呢,在我2018年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是住在香港,參加表演課。 這是一個為藝術家和模特製作的課程
I’m not 100% sure if this is 節目效果but in 2018 there was a time I lived in Hong Kong where I attended an acting class. it was a class made for artists and models
那是在我被YouTube稱為“暗網仔”之前,那裡的每個人都只是個小孩子。
it was before I was known in YouTube as 暗網仔 so to everyone there I was just some kid.
練習不僅與黃秋生大師班的練習非常相似,而且我的角色與莫春明的練習非常相似。
Not only were the excercises very similar to the ones shown in 黃秋生大師班, but my character was so similar to the one of mok chun ming.
在節目中,他的個性不敢表現出自己的真實自我,但對我而言,這是在所有“成名”人物面前並且必須採取行動。 以及缺乏經驗,因為那裡的其他所有人都已經學習過課程。
In the show his personality is afraid to show his true self, but for me it was being in front of all those ‘famous’ people and having to act. And inexperience as well since everyone else there has already taken a course.
我記得,即使我在一個場景中走路也很糟糕,以至於我的老師讓我在教室裡轉圈,讓所有人觀看,因為我什至都不知道如何走進一個場景。 每個人都必須判斷我的行走。
I remember even my walking in a scene was so bad that my teacher made me walk in circles around the classroom and have everyone watch because I didn’t even know how to walk into a scene. And everyone had to judge my walking.
真的很尷尬。
It was embarrassing.
而且黃秋生大師班的每個情節流程都類似於表演班。
6個學生中的每一個都做一個同一個表演,然後老師嘲笑/批評/幫助他們。
And 黃秋生大師班’s each episodes流程is similar to a acting class.
Each of the 6 students do the 同一個performance then the teacher mocks/critiques/helps them.
我覺得這個表演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主意,因為來自參加過很多表演課的人,很多時候錄製在視頻上的實際表演並不像課堂練習中最原始,最真實的表演那樣令人興奮。
I feel this show is a very smart idea because coming from someone who has taken quite a few acting classes, many times actual performances recorded on video is not as 精彩as the raw, 最真performances done in 課堂練習.
因此,要把這些“嘿中嘿”放到一個節目中,就可以看到大多數其他節目所沒有的人性化。 因為在電視節目和電影中,不良行為不會受到批評,而在表演課中,您的想法或精力的變化會立即被接受。 因此,在每個級別上都是有關“ hey中hey”的真人節目。
So to take these ‘hey 中hey’ and make it into a show shows a 人性化that most other shows don’t have. Because in tv shows and movies bad acting will not be criticized but in acting class, a change of your thought or energy(氣場) is picked up on immediately. So on every level this is 有關 ‘hey中hey’ 的真人show.
目前只有11集,但還沒有結束,但我希望以後大家都能看到進步。
It’s only 11 episodes right now and not the end yet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everyone’s improvement afterwards....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探尋未竟的山水》#不朽的青春 #北師美術館
這次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大部分作品都是從日本和私人收藏借來的!
因此能看到這些展品的機會很珍貴,錯過的話下次見到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機會難得,而且完、全、免、費!
目前展期只剩一個月,到 1 月 17 日,而且每個週末都有不同主題的活動,
很歡迎大家多來逛逛,可以讓大家更了解那個年代的台灣。
想知道更多詳細訊息點這裡:https://montue.ntue.edu.tw/theeverlastingbloom/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31 100年前的臺灣,是什麼樣子?
02:49 一己之力開拓時代的人
04:27 逐漸萌芽的台灣意識
06:01 百花齊放的台式藝術家
07:24 新銳的台灣藝術家,甚至還有女孩子!
09:36 我們的觀點
10:31 提問
10:46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艾拉諾
|腳本:艾拉諾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珊珊、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圖錄,2020,台北:北師美術館
→ 《臺灣美術全集 19‧黃土水》,1995,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大地,牧歌.黃土水》,李欽賢,台北:雄獅美術
→《風景心境 :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上、下)》, 顏娟英,2001,台北:雄獅美術
→台展資料庫:https://bit.ly/2W456yK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
【 延伸閱讀 】
【趣聞】1929年:一位被刊登在美國報紙的臺灣藝術家,竟然來自獵人頭的家族!?:https://bit.ly/2KvhGoh
推薦網站:
1、深度介紹台灣藝術史的網站:Bí-su̍t Taiwan美術台灣: https://bisuttaiwan.art/
2、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計畫【名單之後】:介紹了許多被遺忘但曾經在台灣歷史佔有一席之地的藝術家: https://bit.ly/34h31Ec
3、漫遊藝術史X中央藝研所:裡面針對「不朽的青春」有一系列的文章,不僅僅是探討藝術家的生平、年代,也分享了藝術史學者如何摸索,發現藝術品的來龍去脈。 https://bit.ly/2IUdvBZ
4、公視《藝術很有事》臺灣美術史紀錄片-
《追尋不朽的青春》:https://youtu.be/_NzRVPegv-E
《探尋未竟的山水》:https://youtu.be/0GMILt6oQbw
5、《畫我台灣》陳進的三地門社之女:https://youtu.be/SLWUtmByuDo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