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一位心理諮商師在過往服務的過程中性騷幾位當事者的新聞~
當事者因為某些事件困住了自己而求助心理師,反倒成為這位心理師趁機滿足自己特別慾望的的機會,令人忿忿不平~
雖然我有多則故事都在待完成中,但這則新聞讓我想到一個真實故事 ~
有2-3年了吧,那天她來靈魂解讀,一開始說著自己對於神祕學及宇宙的好奇,也說出自己從小到大人際關係種種的不適應的問題,這中間她提了幾次,”後來有得到一些回饋,我就平衡了”
接著我為她解讀了屬於她部份靈魂紀錄及訊息,她總不時的會說出一句話,她人生的經歷,可以得到什麼呢? 類似的提問,我請她聊聊她希望的對價關係是什麼~
她沉默一會,用很冷靜的口氣告訴我一些事,她從小父母離異,與父親跟阿公及叔伯一起生活,家人們沒有固定的工作,都是不同時間打零工,所以幾乎都會有人在家,
她沒有讀幼稚園,大約6-7歲時某天她的爸爸喝個爛醉回家,把她抱進房間,她只覺得爸爸是在疼愛她,當時沒有特別的不舒服或抗拒感,隔天爸爸說這是愛她的一種方法,接著拿了幾塊錢給她讓她可以自己去買喜歡吃的零食之類….就這樣..接著阿公..伯伯也跟著用同樣方式”愛著她”,也都會給予她金錢或小禮物,一直到她上了國中~
她說著記得有一年她的叔叔跟她的爸爸及阿公吵架..叔叔是唯一沒有用這種方式愛她的人,她聽到叔叔在罵爸爸他們,接著叔叔就搬到外面住了~
上了國中,同學們正是青春期,班上男同學總愛開女同學玩笑,甚至會觸碰到,班上女同學都很生氣也跟老師打小報告,而她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她的反應跟其他女同學不一樣,班上男生更自然會跟她成為”好朋友”,但她也要男同學要買東西給她,例如文具或請她喝飲料之類~
【她告訴我,她沒甚麼同性朋友甚至跟同性朋友無法聊天…】
除此,因家庭因素她的生活是很單純的,下課就回家要幫忙煮飯做家事,很少與人互動~
家裡的電視都是爸爸跟阿公在看..她根本吸收不到有關男女之間的事,所有的價值觀都是家人給予的~
直到她讀了高職,那時認識了同校一位男生,她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那就是愛情,他們彼此愛慕,很快就在一起,她才開始意識到爸爸及阿公阿伯的行為,開始與他們反抗,爸爸暴跳如雷
,不准她跟這位同學交往,說她還沒成年…強烈偏差的佔有慾蒙蔽了身為父親該有的分寸~
這也促使她休學離家了..開始去打工讓自己可以過生活,因為沒繼續讀書也與這位男同學漸漸疏遠了.
她面容姣好,身材高挑,有非常好的男人緣,但是因為從小扭曲的價值觀
讓她習慣用身體換代價,即使陸續交往有愛情的男朋友,她仍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對價關係,她說她有很多衣服及包包就是對價而來~
當她自己開始生活,也開始聽了看了大部分女生對於自己身體的保護言論,有天她莫名的崩潰,陷入了自我否定厭惡自己的情緒,她說感謝她當時的男友,帶她去看醫生,精神科、心理師、希望她能走出扭轉自己的價值觀~~
說到這裡,她才開始掉眼淚,因為原來要回到所謂的普世正常價值觀這麼難~~~
她後來離開台灣幾年,去一個新環境調適自己,她不否認有時仍出現這些自小被植入的價值觀~讓她獲取了生活上所需~~~
當我聽完她的故事..我起身緊緊的抱一下她….她說她第一次被女生這樣擁抱,她有種說不上來的激動,我知道因為她對自己的否定,與人刻意拉出距離~
我回她是否有一種暖流感,她點頭…說著【對~~就是這樣的感覺~】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想著該怎麼給她更多的力量~
我請她記得這個感受,開始打開自己的心,相信很多人都願意給出善意的互動,過去的故事已是一段歷史,它不該停滯妳往更好的人生發展,只要自己願意,就可以重新定義自己想要的價值觀~
接著慢慢告訴她,我所讀取到她的靈魂計畫及與家人前世故事…藉由這些內容讓她練習與釋放,讓自己有改變自己的機會~
後言:
我們不能去批判她為何無法導正,在她自幼的家庭教育裡,這是她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當她想掙脫時,她同時犧牲了自己的親情,這需要多大勇氣啊~
她並沒有做錯事,只不過她的人生過程及價值觀與一般人不同…
我們頂多只能譴責她的家人們~
又或者~這只是一個社會底層不容於世愛的價值觀吧~
一個特別的靈魂計畫,一個阿卡西紀錄要讓自己釋放的事,藉由這樣的故事事件,讓人們有不同邏輯省思!
#每一則故事都是人間百態讓大家學習寬容與同理心
#每個人都是透過不同的靈魂計畫經歷與學習
#靈魂計畫
#阿卡西紀錄
圖:網路
🌈❤ Peace&Love
Search
每一則故事都是人間百態讓大家學習寬容與同理心 在 摘錄《同理心》陳文茜... - 文茜的世界周報Sisy's World News 的推薦與評價
你無法換位思考,你永遠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觀看他人與社會,並且因而放大了自己的「不幸」與「不平」。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每個幸福的家庭,故事都是一樣的;每個不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