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 ig 問大家對我過去拍的哪張照片印象深刻
有人回答這個系列
是我 2011 年拍的底片(竟然十年了)
當時請 @ipipy20000 穿上我的高中制服
帶了書包,一起坐公車去海邊
那天天氣不是很好
在拍照的初期幾年
我一直重現我少女時期的回憶
高三開始抽菸
在光復樓四樓的樓梯口窗邊
看著操場,回到教室會被同學笑罵菸味很臭
大概幼稚園的時候,買完牛奶走回家的路上
我突然想:我會不會只是在一個很長的夢裡?然後現在不是真的
長大的過程一直在想為了什麼來到世界
少女時期以為是愛
迫切想找到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另一個人
因為自己一個沒辦法證明自己存在
在很想戀愛的階段,看了很多漫畫及小說
總是對中國長篇小說裡引用佛經來談情,特別感興趣
在還沒入門、還沒開始修行的時候
我就肯定:靈魂是存在的,我們是會輪迴的
對於生命一再發生相似的故事很疲倦
也清楚想找到停止輪迴的方法,但停止不是以死去逃避
雖然那些心情距離現在很遙遠了
不過還是想分享一些給仍感困惑的人
---------------------------
我們最想理解的
或許在從小的家庭教育或學校課程都不會教
我們身邊的人
從父母、師長、親友、同學、老闆、同事、到政府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煩惱與要面對的課題
沒有人天生就該對你好、或者寵愛你
你要學習照顧好自己、讓自己柔韌
你要擁有一個自己的家
自己住,讓它清爽、有光與風流動
在自己感到安心的環境裡生活
自己住要有一些錢,才能租房子
所以你要有工作
也要會使用交通工具、會看 google地圖、上 591租屋網
可能還要加入你想住的地區的臉書社團
我喜歡空屋,可以買自己比較喜歡的家具
空屋通常會比裝潢美美的房子便宜
但買各種生活用品也會花很多錢
不要沒處理好自己的課題
就妄想有天遇到一個愛人能創造美好的家
或志同道合的夥伴直接出發去世界探險
你的理想、想做的一切
都要先從好好面對自己、跟自己相處開始
在遇到喜歡自己的其他人之前
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己也喜歡的人
有道德感、能理解他人因苦衷而呈現醜陋
溫暖、愛笑、不抱怨
全力以赴後就自在
要相信宇宙是公平的
你在善意與正念下的一切思考與行為,絕不會浪費
所謂的結果或許不會立刻在你想看見的當下發生
但一定會在未來某個更適當的時刻出現
---------------------------
我很感恩過去的一切,那些使我覺知
也很懺悔我處理不圓滿的
希望所有人都有機會發現自己還有希望
能愛自己、也愛別人、愛那些你欣賞與不欣賞的人
愛這個世界
然後抽菸對身體不好
當時持續了幾年其實是心理比較需要
在一場重感冒接著剛好拔幾顆智齒所以沒抽後
就自然戒菸了
在沒抽菸十年以後,有那麼一陣子常常咳嗽
去醫院做了檢查一切良好
醫生只說可能跟十年前抽菸有關
即使當時菸癮不大
往前的時候,有健康的身體也是絕對重要的
或許你現在不會曉得,但請多愛未來的你一點
菸啊酒啊藥的,讓他們盡量別在生活出現
當個身心都清爽的人
要相信自己真的擁有力量
還有自己並不孤單
因為世界上有那麼多那麼多痛苦的人
還有努力找到方向、也提醒大家有出口的人
他們,都跟你一樣
(ig:mikichang)
「段宜恩抽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段宜恩抽菸 在 張雪泡 Miki Ch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段宜恩抽菸 在 阿酸教練跑跳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段宜恩抽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段宜恩抽菸 在 #討論k-pop愛豆抽菸 - 追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段宜恩抽菸 在 段宜恩暫回美國「a new beginning..」 GOT7成員親送行..Vlog ... 的評價
- 關於段宜恩抽菸 在 [新聞] GOT7段宜恩頻道訂閱破百萬2月12日推新單- KoreaStar - PTT ... 的評價
- 關於段宜恩抽菸 在 PTT、FACTPEDIA、YOUTUBE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段宜恩抽菸 在 WEIBA尾巴 的評價
- 關於段宜恩抽菸 在 租屋分享dcard延伸文章資訊| 教育百科-2022年1月 的評價
- 關於段宜恩抽菸 在 got7 香港mv – got7 youtube - Netsdeer 的評價
段宜恩抽菸 在 阿酸教練跑跳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出門準備做線上團課,
在南西誠品門口看到口罩拉下來抽菸邊走路的路人…
確認人數降低兩位數很開心,
但街頭上日漸鬆懈的狀況也是肉眼可見,
不由得還是有點擔心,
以次方增加的接觸危險🥲
我租屋處在中山區,先前拿東西回內湖家,也只敢在家門口停留,深怕增加年紀較大的爸媽感染風險,東西也希望充分消毒後再收藏進冰箱。
在家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線上進修、運動、工作、健康飲食等等。
從前因為工作沒辦法做的事情,現在通通安排起來,線上課程的費用通常比實體課程便宜8折以上,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 7點的課,6:50還在床上穿睡衣,7點開好鏡頭、穿睡衣運動(?)😆)
昨晚公司開會聊到疫苗數量、疫苗接種時間、群體防護到公司可能復甦的時間等等…很現實的會議🥲
沒有收入的狀況下,堅持做教練會剩多少?
還能堅持下去的健身房有多少🥲🥲🥲
(在這裡要感謝 @fitplantgym 跟 @stanchung_fu 老大的規劃,也謝謝當初自己有進入植健身,學生們也可以很有放心的保留所有課程👍🏻)
教練們通常是高收入、也是高支出,我們的高支出除了動輒上萬元的進修費用,還有日常雜支(付費網路音樂、維持身材的伙食費、營養品、自我訓練課程費用等等),如果平時只有教練身份,可能沒有任何收入、慢慢的吃老本🥺
開始發展線上課程,我想是教練們必須轉變的趨勢…
剛入行的新教練很辛苦,希望各位有足夠的條件,能夠支撐大家一起走下去。
在這個圈子六年的時間,累積了信任我的學生、良好合作關係的廠商、現任公司給我的資源、各階段認識的朋友、同事幫助等等;
還必須感謝爸媽的養育、並沒有留給我任何貸款壓力;
謝謝老公 @shamu0325 給我經濟、精神、肉體(?)上所有支持;
還要謝謝自己的財務規劃沒有大問題,不會投資、但也不會亂花錢☺️
以上種種都讓我在疫情期間還能感受到感恩、幸福的時刻。
學會感謝一些細小的事情,
能讓自己快樂一些,
如果找不到值得快樂的事情,
就記得 每週日15:00
阿酸線上等你一起基礎瑜珈
讓我們在線上建立人與人的連結☺️
疫情時期我當然也有許多壓力,
但我想這部分留給身邊的人知道就好了🙏
我會繼續帶著 體能教練/瑜珈老師 的雙重身分,
帶大家一起往健康堅持下去👊🏻
希望這種碎碎念式的分享,能讓大家有跟我對話的感覺!(真的好多話😆)
其實這段時間交了很多網友😆
許多素昧平生、潛水看我IG的學生們浮了出來,
這種鮮活的互動,令人感到快樂❤️
歡迎大家私訊,也不用擔心會打擾到我!
因為我永遠都開勿擾模式,回覆你的時間都是有空的時間唷😉
Picture by @mickeyjuancj
感謝同事贊助美圖一張☺️
段宜恩抽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陪父親走失智的路】-前行政院長江宜樺難掩無奈的說「他的父親始終沒辦法接受自己罹病的事實」
記不住,也想不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當身邊至親無法做自己,無法記得我們的時候,該如何面對?安東尼霍普金斯二度勇奪奧斯卡影帝的電影《父親》(The Father),以失智症患者視角帶領觀眾面對失序與混亂的輪迴。
《父親》講述一名失智老人安東尼(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每天醒來,記憶就自動歸零,固執的他不相信自己已經得了失智症,將女兒的付出拒之門外,甚至還懷疑女兒想害他,隨著病情惡化之際,他漸漸將時間、空間都搞混,漸漸忘記自己是誰[1]…
「老化本來就會讓人恐懼,不平順又帶著疾病,讓人更恐懼。從父親的眼神中,我都可以感到他的恐懼,但作為子女,我們也只能盡量安慰他」,談起父親失智症發病的過程,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幾度哽咽,紅了眼眶。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的父親在2007年左右、剛滿70歲時,先後罹患「帕金森氏症」和「失智症」,伴隨著數次中風,病況快速惡化。短短幾年,全家人都備受煎熬。
江宜樺難掩無奈的說,他的父親始終沒辦法接受自己罹病的事實,自知記憶力、反應越來越差,家人也都看得出他的恐懼,但也只能婉言安慰。父母親的關係也隨著病況,越來越緊張。母親無法理解「失智症」,一直以正常人眼光來要求父親,怪他變得不可理喻;知道他病了,但無法接受惡化的過程。
■到連拿筷、拿筆都有問題,家人才警覺
回憶父親剛發病時,講話時手會輕微抖動,穿鞋沒有辦法精準套入,但家人並未特別在意,總認為人年紀大了,走路慢、步伐蹣跚都是正常的。直到連拿筷、拿筆都有問題,家人才警覺。就醫發現已是帕金森氏症中期,腦部已有病變。
漸漸地,父親記憶力日差,剛發生的事情也馬上忘記。連鄰居、多年老友也逐漸認不得,「這不是突然從一變成零,是慢慢的。」但家人仍不確知,父親究竟是失智還是老化。
回憶起那天,至今仍清楚記得,他帶著父親到台大醫院就診的那一天,心裡有多麼震驚。醫生問了很多問題,包括今年幾歲、有幾個兄弟姊妹、42加3是多少,都是非常基本的問題,但父親10題頂多只能答對兩、三題。他陪在一旁看著非常害怕,從來沒想過父親已如此嚴重。
到了失智晚期,父親尿失禁的頻率,一天可以多達五六次,還會當眾便溺。此時全家人已束手無策,儘管媽媽、弟弟、姐姐輪流照顧,也無能為力。雖然後來聘雇了外傭全天候照顧,但父親依然持續惡化。那時父親願意親近的,只剩下少數幾個家人、朋友。但江宜樺知道,父親已經記不得自己是他的孩子,只是覺得江宜樺是個臉龐很熟悉、可以放心的人。
■因為了解父親的狀況,也就調整了心態
他分享說,只要把失智症的家人看成逐漸退化的小孩,再隨著他反映出的年齡越來越幼化,陪他玩適合年紀孩子的遊戲,父親較放鬆,他也較能調適照顧者的心情。
一開始是寫名字,畫圓、畫一朵花,訓練父親手的抓握,玩磁鐵釣魚遊戲。直到他手抖動釣不到魚、不想玩為止。接著教他跟著唸句,讓他活動手腳運動四肢。那段日子把過去孩子長大過程中用過的玩具,全都搬出來了,就像帶小孩一樣去哄父親。
他會開車載父親出去兜風,父親總是特別開心;父親好甜食,買紅豆餅給他吃,他雙手捧餅,吃得像小孩一樣津津有味,吃完還會伸手再要。那時期照顧父親,就像照顧孩子。他也要求當時還在念高中、國中的兒女,要把爺爺當成小朋友。
後來,一次又一次的中風,讓父親的手腳越來越不靈活,最後連外傭也無力照顧,家人決定將父親送到安養機構。一開始先將父親送到安養中心,卻仍不斷生病,總是感染、發燒;最後再轉送到署立醫院附設的養護中心。可能護理人員每天勤於翻床、拍背、按摩,父親從原本幾乎每周在發燒,到平均兩、三個月生病一次,氣色紅潤了,頭髮還慢慢黑了回來,才讓家人稍稍寬心,知道這決定是對的[2]。
■及早發現失智症,及早接受治療,便能延緩失智症的病程進展
「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孫瑜醫師指出:「現在的社會型態,年輕人都需要工作,老老照顧的狀況相當普遍,如果兩人的身體都不太好,就會讓人不放心。」
失智症的診斷,大多由神經內科醫師進行,需要做完整的評估,包括病史、神經學檢查、臨床失智症評估量表(CDR)、簡易智能測驗(MMSE)、智能篩檢測驗(CASI)、抽血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關渡醫院」王柏山醫師補充說明:「現在還可以自費做失智的風險基因檢測,或失智風險的蛋白質檢測,透過抽血檢查某些蛋白質的濃度計算未來失智的機率。」
接受完整的檢查與評估後,醫師便能根據失智症的原因及嚴重度,給予適當的治療。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失智症,及早接受治療,便可能延緩失智症的病程進展[3]。
■如何診斷失智症?
▶問診
初步評估,包括發病時間、惡化速度、症狀有哪些、藥物使用情形及過去病史等。
▶神經學檢查
是否有合併肢體無力、顱神經症狀或巴金森氏症的症狀等。
▶抽血檢查
包含血液常規檢查、肝腎功能、電解質、維生素B12、葉酸、甲狀腺功能、梅毒血清檢查等。
▶腦部影像學檢查
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以排除其他顱內病灶,並評估腦部萎縮情形。
▶認知功能評估
由心理師幫患者做認知功能測驗,評估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注意力、計算能力、定向感、抽象推理能力、視覺空間能力、語言能力等。
另外會跟家屬面談,由家屬或主要照顧者的角度提供病患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等情況,經由綜合評估後,用臨床失智評分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來評量病患的嚴重程度,分成健康、疑似或輕微、輕度、中度、重度、深度及末期。
▶其他
必要時會視個案狀況安排腦波、核子醫學檢查、腦脊髓液及基因檢查等。特別若是年輕型失智,或家族中有多人失智,會建議安排基因檢測,如帶有脂蛋白4(Apolipoprotein E4)基因,患失智症的機率會增加。
▶良好的飲食習慣
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麥得飲食」可以降低失智症發病風險。主要的精髓為多攝取未精緻穀類(維生素C、E及B群)、蔬果(特別是莓果)、堅果或豆類,以魚類(富含脂肪酸的魚類)、海鮮、家禽作為蛋白質來源,減少紅肉攝取。用橄欖油取代飽和性脂肪,少量紅酒。避免糕點與精緻甜食、奶油、炸物,若飲食不均者可適時補充營養素。
▶規律運動、維持體重
維持每週規律運動三次以上,可下降失智症發生的風險,可依個人體能做漸進式規劃。過胖或過瘦也都會使失智風險增加,應維持適當體重。
▶多參與社會互動、多動腦
如同存款一樣,存款愈多,能提領愈久。多動腦多互動就像「存腦本」,研究顯示能下降失智症風險。而且和社會連結、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較不孤單,而孤單的生活也會使認知功能退化較快。
▶三高的追蹤及控制
定期健檢,追蹤有無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若有要配合服藥及飲食生活作息等的調整。因為三高會增加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
▶避免頭部外傷
頭部外傷會增加失智症風險,避免腦部受傷如騎車應配戴安全帽。
▶戒菸
抽菸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如何預防及治療失智症?
失智症的防治是一條漫長的路,不同階段要面對不同的課題,治療照顧的重點也不同。失智症如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一樣無法被根治,卻可以使用藥物控制病情,延緩惡化,改善病人和家屬的生活品質[4]。
■做到三個「動」,預防失智症
「我們常常在呼籲,如果還沒有失智,要預防失智,如果有輕度失智,就要預防變成中度、重度失智。」孫瑜醫師強調,除了藥物治療之外,請做到三個『動』,分別是「腦筋多動」、「參加活動」、「規律運動」。
▶「腦筋多動」
包括閱讀、畫畫、打牌、園藝、下棋、編織、玩遊戲等,多鍛鍊腦力,可以預防失智,也可以延緩失智惡化。
▶「參加活動」
可以到廟會、教會、老人會、志工等各種團體,讓老人家有事情做,並維持社交生活,盡量不要待在家裡。
▶「規律運動」
已經被很多研究證實可以減緩腦部退化速度,甚至可能進步。不要只有走路,建議可以到公園跟著大家健身跳舞或打太極拳等。運動請盡量多元,並搭配肌肉伸展、肌力訓練,以維持體能[3]。
老話一句,預防勝於治療,在還沒發病時,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加大腦保護因子、減少危險因子,以降低失智症的發病率[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風傳媒)「奧斯卡《父親》揭失智症最無能為力心境,比死亡更駭人的是毫無意義的生活」: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642276?page=1
∎[2](揚生慈善基金會:從自癒力許個尊嚴與優雅的老後)陪父親走失智的路 ∼行政院長江宜樺:http://www.ysfoundation.org.tw/post.aspx?Id=205
∎[3](照護線上)「失智症預防、照護重點,醫師圖文詳解」: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1/05/dementia.html
∎[4](長安醫院)「失智症(Dementia)」:http://www.everanhospital.com.tw/neuro/treatment-items/item/206.html
➤➤照片
∎[1]
∎(台灣失智症協會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台灣失智症人口推估」:http://www.tada2002.org.tw/About/IsntDementia
>>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於民國109年8月公告之「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之全國總人口成長中推計資料,再加上失智症五歲盛行率推估,民國120年失智人口近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有2位失智者;民國130年失智人口逾66萬人,每100位台灣人有3位失智者;民國140年失智人口逾80萬人,每100位台灣人有近4位失智者;民國150年失智人口逾85萬人,每100位台灣人有近5位失智者;民國159年失智人口逾84萬人,每100位台灣人有5位失智者。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失智症 #帕金森氏症 #腦筋多動 #參加活動 #規律運動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段宜恩抽菸 在 段宜恩暫回美國「a new beginning..」 GOT7成員親送行..Vlog ... 的推薦與評價
看著Mark收起麥克風、跟房子還有成員告別,好感慨又難過 百萬YoutTuber等你拍更多影片!!(牛五花) 【GOT7 Mark正式回美國! ... <看更多>
段宜恩抽菸 在 [新聞] GOT7段宜恩頻道訂閱破百萬2月12日推新單- KoreaStar - PTT ...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 GOT7段宜恩頻道訂閱破百萬2月12日推新單 ... 報導) 韓國人氣男團GOT7成員Mark(段宜恩),今天(21日)於個人YouTube頻道上傳首支 ... [閒聊] 偶像抽菸有錯嗎. ... <看更多>
段宜恩抽菸 在 #討論k-pop愛豆抽菸 - 追星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在批踢踢看過一篇有關韓國愛豆抽菸的文,不看還好,一看了才發現很多演員、愛豆原來都會抽菸⋯,讓我蠻驚訝的,雖然之前去韓國就看到路邊很多男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