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典名著看長篇小說的結構】
這次分享的文章,是中國作家孫犁談長篇小說創作的一些觀點。
他以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為例,提出寫長篇小說時,整體結構布局的重要性,相當精彩。
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
從經典名著看長篇小說的結構 / 孫犁
一
創作長篇小說,感到最困難的,是結構問題。
結構一詞,雖通用於建築,但小說的結構,並非紙上的藍圖。佈局,也不是死板的棋式。它是行進中的東西,是鬥爭中的產物。小說的結構是上層建築,它的基礎是作品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人物的典型性格。在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的矛盾、鬥爭、演進中,出現小說的結構。因此,長篇小說的結構並非出現於作者的憑空幻想之中,而是現實生活在作者頭腦中的反映,是經過作者思考後,所採取的表現現實生活的組織手段。建築工程,可先有藍圖,然後再去備料。作品則不然,要根據作者所具有的生活積累,才能有效地設計。而且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作品完成後,結構狀態才告終止。俗話說:長袖善舞,多財善賈,生活之於創作是多多益善。生活積累綽綽有餘,而不是捉襟見肘,才能出現理想的小說結構。創作,是有多大本錢做多大生意,不能白手起家,更不能一本萬利。
二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在中國長篇小說中最為著稱。我們現在就這四種小說的結構方面,進行初步的粗淺探討,作為寫作長篇小說的學習準備。前三種長篇小說,都是在前人的創作(或口頭、或文字)基礎上,進行再創作的。
《三國演義》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註。陳志在中國史書中,除史、漢外,最稱得體。而裴註之詳盡豐富,保存了很多古書資料,生動而具體,雋辭逸事,隨手可得,在史註中最有價值。這對《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此外,它還利用了以前的話本和戲曲方面有關三國的資料。這些資料裡的英雄人物,已經過無數次演唱說講,典型性格初步具備。《水滸傳》根據它以前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的水滸故事,這些故事,經過口頭講演,日見完整。《西遊記》是根據一些高僧西域旅行的記載、佛教故事和以此為內容的粗具規模的小說。
四種長篇小說都是宏偉的著作,經過長時間廣泛的流傳,差不多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中國人民傳統的精神食糧。它們是深入人心的書,不只在思想意識方面,有的並在實際生活上,給予人民以不可估量的影響。
單從結構上可以看出,這四種小說都不是平凡之作,都是大手筆的產物,有獨特的見解和藝術修養,有豐富的知識和組織能力。都是苦心經營,各有時代、藝術特色。小說的結構,也可以叫做佈局。它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即總綱、分目和結局。古人創作小說,是很重視結構的。結構的形成是以主題思想為指導的。
《三國演義》以史實為根據,在寫作中,它確定以蜀漢為正統,但並不削弱對魏、吳的刻畫,它以桃園結義開始,經過對各個重要人物的敘述描繪,突出三國之間的主要矛盾鬥爭。三國時人才眾多、群英崛起,謀士如雲,政治文化多有可采,至如華佗之醫、管輅之卜,也很生動有趣,它不遺漏一個重要人物,不遺漏一件重大事件,精心組織、波瀾起伏。最後得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合乎歷史規律的推論,作為全部小說的結局。
《水滸傳》前幾十回,實際上是各個梁山人物的小傳,它接連寫了晁蓋、吳用、阮氏兄弟、楊志、宋江、林沖、武松、石秀、盧俊義的出身、遭遇,生活和性格。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中篇或短篇。因為當時的水滸故事,是以人為單位的。施耐庵統籌全書,他以誤放妖魔作為楔子,以智取生辰綱展開故事,突出一個「逼」字,以這些人物齊集梁山為一結局。這樣的結構,在藝術上說是完整的。
《西遊記》的結構比較單純,它接連寫那八十一難,難難不同,有趣的故事層出不窮,充滿幻想和幽默,具備藝術特色。以取經回來師徒都成正果為結局。
以上只是就其總綱和結局來談,其中的佈局穿插,輕重、取捨,各個作家的匠心運轉之處,只有進一步研究才可以窺探它的結構藝術的奧秘。
三
藝術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多麼偉大的藝術成就,也是在前人的勞作和具體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即使像如此輝煌的藝術精品——《紅樓夢》也不能例外。在結構上,《紅樓夢》是平地起樓臺,並非再創作,但如果沒有歷史上前幾種長篇小說,特別是《金瓶梅》一書的出現,《紅樓夢》是很難產生的。按照《紅樓夢》開端所寫,一會兒叫「風月寶鑒」;一會兒叫「金陵十二釵」,又叫「情僧錄」,又叫「石頭記」。可以斷言,這部小說,是長期經營,屢經易稿,在故事結構上,是發生過多次重大變化的。我甚至猜想,雖然《紅樓夢》是曹雪芹的一人創作,但他身邊一定有一兩個,甚至三四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具備高超的藝術見解,每章每段地和他討論,出點子、提意見,改善補充。因為我實在驚嘆,像《紅樓夢》這樣宏偉的藝術結構,實非一個人的才力所能達到。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說,《紅樓夢》是集體創作或是開會產生的小說。
以下就談談《紅樓夢》的結構。《紅樓夢》第一回有言:「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就字面看,這都和結構問題有關。作者為了使這部小說不落俗套,在結構上,苦思冥想、慘澹經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這部小說在綱領提起時就不同凡響,完全是獨創。在進入正文之前,作者把綱放得很長很長。第一回,從甄士隱寫起,然後提到了賈雨村,但主要的是點明小說要宣揚的思想,即「好了」思想。第二回,寫賈夫人仙逝揚州,是為了小說最重要人物之一的林黛玉即將出場。然而又不叫她即刻露面,卻寫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使讀者得知本書所寫家族和環境的概況,使主角出場時有典型環境的依據,讀者有充分的精神準備。按照習慣,總綱應該放在第一回,作者卻點了一下又放下,接著環境敘述之後,就使一些主要人物上場。這便是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賈府,賈府的一些頭面人物紛紛登場與林姑娘相見,實際是使他們與讀者相見。這一回,進一步詳寫賈府的勢派。
兩個主要人物見面了,如是俗手,一定就迫不及待地去寫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一見鍾情、情意纏綿、糾纏不已。作者卻寫了出乎意外的寶玉摔玉,黛玉傷心這樣的事件,突出兩個主角的性格特點,反而使兩人生疏起來。接著就去寫別人家的事,即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直到第五回,作者才正式「曲演紅樓夢」,別開生面地表明本書十二個主要人物的一生命運。《紅樓夢》一曲,以「開闢鴻蒙」四字開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傾注一擲,有天崩地裂的感染力量。是長江大河的奔騰,高山瀑布的狂瀉。讀者一下子陷入作者所宣揚的哲學思想境界裡去。這支曲子,隨著故事的展開,一直在讀者耳邊響著,一直伴奏到第八十回。
這真是千古絕調,第一聲春雷振聾發聵,在任何藝術作品中也沒有遇到過。
四
寫小說應該是因人設事(情節),反過來,又可以見景生情(新的情節),這樣循環往復,就成佈局、就成結構。
《紅樓夢》寫了一些大排場,比如秦可卿之死,這是為了表現王熙鳳的才幹而設;寫了元春歸省,則借此機會表現很多人物的身分、地位、性格。這些大排場,我們也可以叫它中心事件。《紅樓夢》裡這些大事件都不孤立,前因後果都很清楚,而且潛伏很長,波及很遠。比如元春歸省,這不只是繁華場面,它牽動著全書的佈局。最明顯的是歸省修造了大觀園,使姐妹們都住進去,作為故事的中心場地。它又包括著許多小情節,比如:歸省買來了小戲子,這就是芳官等人的出處,歸省要用尼姑,這就是妙玉的出處。而這些人在書中,並非十分次要的人物。在這裡,大的情節又起綱的作用,它牽動著很多小的情節。
曹雪芹在處理大情節時,總是像觀覽大江大河一樣,先找它的發源,細察它的匯流,看好它的來龍去脈。比如第三十三回「不肖種種大承笞撻」,先是用「把他耳上帶的墜子一撥」這樣一個小動作,極其生動地寫寶玉和金釧之調情。然後,出乎意外的王夫人一巴掌,已經使事件嚴重,但作者暫把這個危機放下,接著寫「畫薔」,寫「撕扇子」,寫「麒麟」,寫「訴肺腑」,這就是寫賈寶玉自己仍在隨波逐流地浮在愛情的無邊孽海之上;而林、薛、史、花等人,卻以他為中原之鹿,正在進行殊死的情場大角逐。直到寶玉迷離恍惚、六神無主,才寫「老爺叫他」,接著又是忠順王府來要人,又是賈環告狀,這才是「不肖種種」,步步緊逼、氣上加氣,使得「大承笞撻」有聲有色。打過了,接著又是賈母訓子,林黛玉抹眼淚,這樣情節相連,還容易揣想。而因此引起寶黛交諷,甚至薛蟠耍無賴,玉釧調羹這一系列的小情節,都寫得這樣合情合理、自然生動,就非曹雪芹不辦了。
他寫一個中心事件,總是像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一大石,不只附近的水面動盪,搖動荷花,驚動遊魚,也使過往的小艇顛簸,潛藏的水鳥驚起,浪環相逐,一直波及四岸;投石的地方已經平息,而它的四周仍動盪拍擊不已。
這就叫做精心結構。
五
書沒有寫完,作者就「淚盡而逝」,只留下八十回,並有人說都是草稿。這就給研究它的結構造成極大的缺陷和困難。
按總綱推斷,上半部寫的是「極風月繁華之盛」,即那個「好」字;下半部當然要寫到那個「了」字,即散了的筵席,倒樹的猢猻,乾淨了的茫茫大地。但這種變化,應該是漸進的,絕不會是突變。這樣《紅樓夢》究竟要寫到多少回,就成了永久不能回答的疑難。俞平伯說,可能要寫一百一十回左右,因為五十四回是個轉折。這也是推斷之詞,究竟要寫多少回,即使曹雪芹,當時也很難預先估得那麼死。據魯迅說,八十回也不過剛剛露出些悲音來。
高鶚續書,一開頭的回目,「占旺相四美釣遊魚,奉嚴詞兩番入家塾」,就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高的續文對原著來說,是天上地下。但我們也應該退一步想:曹雪芹死後,企圖續貂者,不下百種,皆成狗尾。不管怎樣,高鶚還是忠於曹氏的原來計畫,極力追蹤原來旨意,求其吻合。雖然寫得死板僵硬,大致還是按照悲劇的路子走下來了,最後重露一些起色,這也並不完全違背曹氏的「好了」思想,因為事物仍要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有這樣四十回續書,使愛讀完整故事的人,能得到比較圓滿的享受,這就是高鶚的功績。如果他也給你來個大團圓,豈不更糟。高鶚雖然「閑且憊矣」,然而他是一個熱中的人,並不是過來的人。他和曹雪芹的生活經歷、思想見解距離很大,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所以他的書能夠長期附在驥尾上。《三國演義》寫的是三國紛爭、天下雲擾,歷史上少有的動亂時代;《水滸傳》寫的是五湖四海,各種職業身分的人;《西遊記》寫的是西天佛地,近於海外奇談。它們的佈局方面幅員廣闊,可以馳騁,都有方便之處。而《紅樓夢》所寫的只是甯榮二府,實際上是一個家庭,雖也寫到一些親戚,如林如海、王子騰,都很簡略。寫薛家較詳,實際上等於住在一起,分院別居。寫到一些外界景況,如宮廷寺廟,襲人家和晴雯家,也都是小枝小節。它寫的是一個家庭內部的矛盾鬥爭,寫的是一個家庭的盛衰興敗史。這一家庭從何處興起,又從何處敗亡?這就和在那麼一片不大的地方,修建一個大觀園一樣,在結構上,極費經營,極費周折。在十七回,賈寶玉談大觀園的設計修建時,發表的一段議論,可以作為曹雪芹對藝術處理,小說結構的總見解。即:任何藝術都要基於「天然」,「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不能「人力穿鑿,扭捏而成」。因為,「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我們知道:小說的結構來自故事情節,而故事情節來自人物的思想行動,這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符合生活的發展規律,才能形成的。
我們無妨再作一些註解:曹雪芹所說的天然,就是現實生活裡所有的、所存在的,不是由作者無中生有、胡編亂講的。胡編亂講,便是「穿鑿扭捏」。生活裡一點兒影子也沒有的東西,你硬要把它說成是現實,大加編排,那是說謊,是欺騙讀者,是造謠惑眾。
六
寫長篇小說開頭容易,就像走前幾步棋一樣,頭頭是道,中間佈局已經不易,最後結尾最難。《三國演義》最後以晉朝統一中國作結束,當然很完滿,這是借助于歷史,作者的苦心還很難見到。《西遊記》以取經回來,師徒都成正果結束,這也是故事的必然,事前可以容易安排的。《水滸傳》,以七十回而論,蓼兒窪一夢,已近玄虛,只是等於把更長的《水滸傳》,比較適當地剪裁一下,並非在結尾處做了多大功夫。《紅樓夢》的結尾,因為雪芹已埋地下,世上更無能人,小說影響,雖然如此之深遠,它的結尾,只能無可奈何,將永久沒有下場了。
寫作長篇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中間枝蔓太多,前後銜接不緊,寫到後來像漫步田野,沒有歸宿;或作重點結束,則很多人物下落不明;或強作高潮,許多小流難以收攏;或因生活不足,越寫越給人以空洞散漫之感;或才思虛弱,結尾已成強弩之末,力不從心。甚至結尾平淡,無從回味;或見識卑下,流於庸俗。
至於中間佈局,並無成法。參照各家,略如繪畫。當濃淡相間,疏密有致。一張一弛,哀樂調劑。人事景物,適當穿插。不故作強音,不虛張聲勢。不作海外奇談,不架空中閣樓。故事發展以自然為準則,人物形成,以現實為根據。放眼遠大,而不忽視細節之精密;注意大者,而不對小者掉以輕心。腳踏在地上,穩步前進、步步為營,寫幾章就回頭看看,然後找准方位、繼上征途,寫完之後再加調整。如此做去,或可稍有補救于萬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威廉‧泰爾(Wilhelm Tell),據說是13世紀末~14世紀初居住在瑞士中央,烏里州的傳說上的人物。 因為不向掛在廣場上的官員的帽子行禮而惹怒他,被迫著得射放在兒子頭上的蘋果的這段故事相當有名。 雖然是因為作為戲曲的登場人物而廣為人知的存在,對瑞士的人們來說,他可以說是象徵著建國運動的英雄...
死絕戲曲故事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S01E21 鹿港的下早時 feat. 阿愷之聲Voice of A-Kai
今天是禮拜天,但還不到可以趴趴走的時候,所以我拜託了一位在地青年來帶我們用耳朵逛鹿港。我們今天的導遊是王麒愷,土生土長的鹿港囝仔,到北部讀書後,又回到家鄉繼續為了鹿港的文化發展盡心盡力,同時,主持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全台語電台:阿愷之聲。
阿愷之聲跟其他的電台不一樣,因為全部都是純正的鹿港腔,我記得我幾年前剛認識阿愷的時候,他的台語還沒有這麼好,但現在聽他的台語,簡直是一種享受。
如果你沒有聽過我們的節目、如果你是文字派,今天這集我相信會顛覆你對podcast的想像,今天我們也特別檢附全部文字,歡迎大家點開,配一杯咖啡或者茶,閉上眼睛聽阿愷帶你走進鹿港的巷弄之間........
------
📖 鹿港的下早時 📖
逐家好,歡迎收聽阿愷仔之聲鹿港放送。
現在疫情,毋知影逐家過了好無?
阿愷仔想講,咱平常時除了好好的遵守政府的政策,也就是出門喙罨罨予好,轉厝酒精噴阿足,咱是毋是會使來想一寡,予家己對未來有希望的代誌。
咱來想,若疫情了後,欲來去佗走走仔?
無,來阮鹿港好無?
鹿港上舒適的時陣,我感覺是差不多入秋,也就是舊曆的八月十五彼陣仔。
彼咧時陣,鹿港遮的海風猶未遐爾囂掰,日頭佗親像溫柔的南管,淡薄仔,淡薄仔,照佇紅磚仔的巷仔內。
汝咁相信講?佇鹿港,袂感覺著時間咧行。
今仔日佇鹿港街頂雖然已經看袂著海,但是只要行一段路,佗會使轉去古早,也就是彼咧鬧熱的港口時代。
聽眾朋友,這馬綴阿愷仔來去下早時的海岸行行仔。
出發進前,咱先來去街尾的富貴堂,頭家才拄仔閣籠床掀開,佇濛霧當中,咱看著一粒佮一粒白拋拋的菜包,這菜包有包竹筍的,佮有包高麗菜的兩種,用料實在,這菜包我是按細漢食到大漢。欸欸,小等一咧啦,這菜包當燒,莫一嘴啄落,咱會使呢行呢慢慢仔食。
頭陣仔咧講的「街尾」,是阮鹿港大街的尾段。這大街的故事是講不盡,佇百規年前的港口時代,遮就是通臺灣上出名、上鬧熱的市街「不見天」。
咱這馬佇街尾的這條巷仔叫做「新興街」,前仔是鹿港重要的傢具街,恁呢行呢會看著有規間真雅氣的樓仔厝,這攏是往過的傢俱店,佇一甲子以前,鹿港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攏咧做木,會使講是一個手工藝之都。
咱這馬看著的龍山寺,便是這個手工藝之都上驕傲的所在。
龍山寺,在地人予作觀音媽宮,是鹿港的閤港廟,意思就是通鹿港的人攏會來拜拜的所在。龍山寺的建築會使講是結合了每一个時代鹿港上好的工藝,按幼木、大木、石雕、彩繪到字畫等等,我捌聽有一位藝術家講,入去龍山寺內底,就親像一隻鳥仔飛入去一片樹林內,是一片大千世界。噓,較細聲咧,後殿當咧上經。
咱轉來坐咧戲台懸頂,吹著微微仔風,心內惦惦仔佮觀音媽來講一寡話。
續落來,咱行對杉行街。
杉仔是古早起厝重要的建材,遮捌是杉仔行結市的所在。佇杉行街,有一間秀面真古典的舊厝,遮是一間予作「書集喜室」的獨立冊店。
一入來店裡,恁會先聽著淡薄仔的melody(定定是陳昇的歌),續落來就會看著一位緣頭仔桑按內底行出來打招呼,這位就是冊店的主人,也是整理這間古厝的黃先。冊店的冊有一邊新仔一邊舊仔,因為頭家翁仔某一个學歷史學、一个學人類學,所以冊店的冊,主要攏是這類的較濟,「書集喜室」捌教我熟似世界的方式,對我來講,是現在鹿港智識的港口。
逐家若有閒,會使閣佇入去內底飲茶,感受這間舊厝樸實的風采。
按杉行街一直行去,咱會經過遮的角頭廟武澤宮,佇遮,嘛會鼻著巷仔內彼間手工做香的芳味,彼味,予人心情真安定。
鹿港廟濟、巷仔濟,廟咱咧講三步一細廟,五步一大廟,每一間廟代表是每一個無仝的角頭(遮咧講的角頭是「社區」的意思),通鹿港算算仔總共有二三十個角頭,會使講正鬧熱啦,恁有閒來綴一遍暗訪,恁逐家就知囉。
角頭佮角頭之間有歸落條巷仔相通,咱這馬行的這條巷仔予作金盛巷,金盛巷是咱頭陣仔咧講的鹿港大街的後壁尾(後壁巷的意思),前仔捌有一句話講:「鹿港人,上敢死,放屎換糯米;庄腳人,上介槌,提米換大肥。」意思就是講,往過農業時代,鎮外種田的會來到大街的後壁尾擔肥,轉去做肥料,因為好額人放的,較營養啦,過節的時陣會提糯米來答謝。
金盛巷真狹,彎過來閣彎過去,親像一隻紅磚仔色的鰻。
我進前攏佇遮咧學騎打速仔車,欸,autobike愈騎緊無難,騎慢騎穩,才是功夫。佇遮autobike打一速,khu-lá-tsih
(離合器)逐逐仔放開,引擎的聲佇巷仔內有夠結實的,穩穩仔,穩穩仔,直線七秒根本正簡單。
佇金盛巷逐欲倚菜市仔,會經過一間「力野茶陶所」。這間店真趣味,是兩位少女(阿思/米特)共同經營的空間,伊的專業是作瓷仔,有時陣閣會開課。這間店主要賣瓷仔兼賣茶,閣有一寡茶配,遮物件攏用伊做的瓷仔來裝,恁看著絕對會忍未條想欲翕相打卡。「力野茶陶所」也是一間古厝落去整理,經過阿斯佮米特用心佈置了後,整格氣氛雅氣,阿,熱天到啊,遮閣有涼仔通飲!
來到菜市仔,先𤆬恁來去一个秘密的所在。
這個所在的角頭名予做車埕,車埕前仔是南北二路來到鹿港街頂的停車場(這邊的車是牛車/馬車),所以這廓圍仔有真濟咧打鐵的工廠,咱這馬若去大賣場,停車場攏有一寡咧保養車的,意思是仝款的。
車埕的角頭廟玉渠宮,主神拜的是田都元帥,遮的人慣習稱呼秀公爺。秀公爺因為嘛是一個精通音樂戲曲的才子,所以真濟佇電視頂搬戲的演員、演奏音樂的樂手攏會來遮拜拜。現在咱所看著這間金光閃閃的玉渠宮差不多佇十年前翻修,會使講將秀工爺的故事,佮車埕的歷史攏囥入底廟宇的設計內底。欸,恁有發現廟門邊仔竟然毋是一對石獅,是一隻雞佮一隻狗,這是為啥咧?答案就予恁家己來揣。
鹿港菜市仔,也就是地方的第一菜市場,遮的歷史嘛真久囉。
這个早市除了買菜,遮規工攏有物件通食,是鹿港人的灶跤。
佇早市,有一攤咧排列的予做阿婆麻糬。這攤的麻糬真古早味,食起來Q軟閣續嘴,恁會當買做等路。
阿,行咧講咧嘛欲倚晝囉。恁腹肚枵未?
緊咧,咱行後車路斡中山路,來去阿愷仔心目中素食界的Michelin(米其林)三粒星的這間「林明堂素食麵」。恁看,中晝時攤頭已經排列閣按呢,來遮,就一定愛食一碗乾麵佮一碗豆包湯,內行仔講按呢予作「一組」。
這乾麵用料非常簡單,懸頂淋一寡滷了有夠芳的豆輪,最後閣摻一寡芹菜珠仔,阿,按呢佗有夠讚。喔,上厲害的佗愛食伊的豆包,遮豆包是逐工手工包欸,內底有包高麗菜、紅菜頭、香菇頭。豆包湯的湯頭咧,是用豆芽閣甘蔗頭落去炕,只有是甘甜美麗啦!
阿,食飽,欲啉涼仔無?
這咧時陣,咱轉來去菜市仔,彼攤阿愷仔自細漢到大漢啉的木瓜牛奶嘛開始絞囉。緊咧,絞一杯,大力欶落去,遮是全台灣上有誠意的木瓜牛奶,阿不過毋通囥相久,無會苦去。
聽眾朋友,毋知影恁有感受著鹿港的聲音佮氣味無?
上早時的鹿港,按清幽的街尾,到鬧熱的菜市仔,其實鹿港的一工千變萬化,親像海洋,袂堪得按算。
這段時間,逐家就愛保重。
阿愷仔之聲佇遮講鹿港予恁逐家聽。
疫情期間,咱空中相會。
疫情了後,咱鹿港面會。
感謝汝的收聽,勞力!
*店家連結(按登場順序排列):
富貴堂 菜包 https://www.facebook.com/lukangbuns
書集喜室 https://www.facebook.com/xishibookandtea
力野茶陶所 https://www.facebook.com/liiyaceramicteashop/
鹿港玉渠宮 田都元帥 https://www.facebook.com/yuchu7761120
阿婆麻糬舖 彰化縣鹿港鎮大明路9號
林明堂素食麵 彰化縣鹿港鎮介壽路三段66號
金龍木瓜牛奶
https://www.facebook.com/%E9%87%91%E9%BE%8D%E6%9C%A8%E7%93%9C%E7%89%9B%E5%A5%B6-191011070948466
-------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 👉️點開連結直接聽:
http://player.soundon.fm/p/f678abfe-5a08-4841-b81c-15943784ec24/episodes/530e29a9-4b9f-4e05-892d-f9418eccbf73
---------
由謝金魚主持、慈濟基金會獨家贊助
不論你在哪裡,我們都在這裡,每天九點,為你朗讀。
Sound On:
https://sndn.link/readforyou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SwHu6Voc8eNV4trI8N0ZX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KlHdUqx6AIr-Fdpprn
apple:
https://reurl.cc/a9vXVl
Google:
https://reurl.cc/zeWKpe
死絕戲曲故事 在 陳怡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宮腸旺》
這個春秋時代的大力士,你知道嗎?
其實是「南宮長萬」啦!不小心就唸成「腸旺」,是因為他驕傲易怒嗎?還是因為他最後被剁成肉醬,也是一道菜呢?
總之,不管是長萬還是腸旺,他就是不一樣的悲劇英雄。這位貴冑戰神神力非凡,舞一把畫龍擎天大戟,威名顯赫天下知。
他沒死在戰場、也沒有壯烈成仁,卻死在自己的性格下。君臣鬥法,造成跌宕起伏的人生,令人不勝唏噓!
故事很揪心、人物很精彩!文攻武鬥,絕無冷場!僅此一場:3月7日星期天下午2:30,台北城市舞台!趕快搶票吧!
朱陸豪導演
徐挺芳主演
陳怡蓁製作
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南宮長萬》
💪演出日期:2021/3/7 14:30
💪演出地點:城市舞台(台北市八德路三段25號)
💪購票連結:https://wenk.in/TMD00GEl1
💪演出介紹:https://www.trend.org/column/artical/136

死絕戲曲故事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威廉‧泰爾(Wilhelm Tell),據說是13世紀末~14世紀初居住在瑞士中央,烏里州的傳說上的人物。
因為不向掛在廣場上的官員的帽子行禮而惹怒他,被迫著得射放在兒子頭上的蘋果的這段故事相當有名。
雖然是因為作為戲曲的登場人物而廣為人知的存在,對瑞士的人們來說,他可以說是象徵著建國運動的英雄。
(譯註:實際上他在台灣的名氣是比較差的,但以其為名的歌劇《威廉‧泰爾》中的《威廉‧泰爾序曲》則是大眾耳熟能詳的樂曲)
身高/體重:175cm.69kg
出處:《威廉‧泰爾》
地區:瑞士
屬性:秩序.善 性別:男性
是最近才開始抽菸的。
如同戲曲描繪的,他是擁有願意起身對抗折磨人民的暴政的有勇氣的男人。
但並不是因為政治及對國家的危機感讓他動身,要說的話動機是個人上的。
因為身為獵人,身為父親,身為一個男人,
做了該做的事的結果,他成為了正義之士。
也就是與常人無異的英雄。
彷彿就像是體現了「父親皆英雄」這種概念一般,有著為了守護家人的厚臉皮和從容,
時而輕薄,時而溫暖,並且生氣的時候會很恐怖的男人。
雖說威廉‧泰爾的故事很有名,拯救了兒子之後的故事卻並不怎麼廣為人知。
射擊蘋果之前,惡官葛斯勒注意到了泰爾除了弩上的,還多藏著一支箭在身上。
在他漂亮的射中蘋果後,葛斯勒問與剛救出的兒子相擁著的泰爾那支箭的意義。
他於是如此回答「若是最初的那支箭射穿了蘋果以外的東西的話,我打算用這支箭射殺你」。被激怒了的葛斯勒雖打算抓住泰爾,在移送的過程中被泰爾想盡方法逃脫了。
之後——為了逃離官員的復仇,從他的手中保護兒子,泰爾做了該做的事。在峽谷的細道上狙擊葛斯勒,射穿了他的心臟。
沒有了暴君的城鎮回歸和平,泰爾被稱頌為英雄,而以這個事件為契機,瑞士獨立運動的氣勢則越來越強——
○瞄準:EX
表示瞄準飛行道具的能力的技能。
就算是在兒子頭上的蘋果也一樣能夠射穿。
除了將呼吸及心跳完全的置於掌控之下的高集中力之外,
透過在下意識內將其與外界環境完全同化,得到了並非「擊中」,而是「自然會命中」的結果。
這據說與東洋弓道的精神性有所相通。
「離弦而出的信力一矢」
等級:C 種類:對人寶具
範圍:1~50 最大捕捉:1人
Apfel Schießen。(譯註:德文。Apfel,蘋果。Schießen,射擊)
讀音的意思是「射擊蘋果」。
完美的貫穿了兒子頭上的蘋果的,以弩射出的傳說中的一箭。
接受了兒子對父親的信賴而射出的這一箭絕不會失準,「必定」會刺穿目的之物。
就連因果律也會受昇華成了寶具了的這段逸事干涉,
基本上不可能迴避。
「隱而不出的次善二矢」
等級:C+ 種類:對人寶具
範圍:1~50 最大捕捉:1人
Zweite Schießen。(譯註:Zweite,第二)
只有若是「絕對不會射偏」的第一寶具沒有命中的情況才會被發動的第二寶具。
源自於考慮到若是沒有射中兒子頭上的蘋果的狀況,泰爾為了射殺惡官葛斯勒而偷偷帶著的第二支箭的逸聞。
這支箭會對「在第一支箭失準的情形對下接下來該射擊的目標」同時射出。也就是說是與第一支箭在概念上重疊的多重存在寶具。
第一支箭要是有好好命中的話則絕不會發動。
「要是沒有射中兒子頭上的蘋果(第一目標)的話大家都會死,所以要是沒有射中的話得射那個下命令的官員(第二目標)」,是像這樣能夠依照狀況決定射擊方向的東西。
可以選擇與第一目標相同的對象,同樣也會干涉因果律必定射穿對象。
但是因為魔力消耗很龐大所以難以濫用。
……但說到底「絕對命中的第一支箭」射不中的情形,根本不常發生。
#FGO #威廉泰爾

死絕戲曲故事 在 潮落夜江斜月- 【主題牌組】「死絕戲曲」牌組介紹(デスピア 的推薦與評價
【主題牌組】「死絕戲曲」牌組介紹(デスピア/DESPIA) https://theygopedia.blogspot.com/2021/05/despia.html 《如果您喜歡本站,請把AD Block將本站設定成「白 ...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