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
✅ 危險因素和病因
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 (RSIE) 約佔所有 IE 病例的 10%,並且隨著多病人群的老齡化而繼續上升。近 90% 的 RSIE 發生在注射藥物患者中,9% 發生在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 (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IEDs) 或血管內設備患者中,1% 發生在先天性心臟病 (CHD) 患者中 。到 2015 年,Opoid類藥物的流行,尤其是在年輕患者中的流行,使美國與 IE 相關的住院率高達 30% 。靜脈注射毒品 ( intravenous drug use, IVDU) 引起的 IE 年發病率估計為 2%-5%,約 90% 的患者經歷 RSIE 直接累及三尖瓣 (TV),10% 的患者直接累及肺動脈瓣或其他結構。
✅ 發病機制
對於 IVDU,引起RSIE 的機制:
共同使用注射針筒導致直接內皮損傷的其他物質(例如滑石粉),以及將皮膚上的生物體、稀釋劑或藥物本身直接引入注射部位的血流中 。
CIED 或血管內裝置,IE 通常從植入或處理時的污染開始。金黃色葡萄球菌佔大多數 RSIE (60%-90%),其次是鏈球菌、革蘭氏陰性菌或HACEK細菌。
Methicillin-sensitive S. aureus引起人工瓣膜或血管內導管的RSIE;而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和真菌生物則是引起 IVDU 或慢性酒精中毒和 CIED 或免疫抑制的菌種。
(註:HACEK: Haemophilus species, Aggregatibacter species, Cardiobacterium hominis, Eikenella corrodens, and Kingella species)
✅ 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危險因素、診斷和治療 (表1)
臨床表現和診斷
發燒是 RSIE 最常見的症狀:厭食、體重減輕、肌痛、呼吸困難、不適和盜汗。多達75% 的繼發於RSIE併發血性栓塞(septic emboli)時,75%會出現肺部症狀,因此不要將胸膜炎性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難誤認為是下呼吸道感染。臨床檢查除了注意右心感染的症狀與徵兆(三尖瓣返流 [TR] 和右心衰竭 [RHF]),13%會影響到左心。因此還需對於腦、眼、腹部和脊柱轉移性感染的系統評估,這些感染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中很常見。經胸超音波通常足以識別孤立性 RSIE,但可能需要經食道超音波(TEE)來檢測左側心臟併發症。使用CT. MRI檢測栓塞或轉移性感染的閾值應該較低。儘管 RSIE 的診斷通常使用 Duke 標準,但臨床醫生應該意識到,與診斷左側 IE 相比,這種方法的敏感性較低。
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及治療策略(圖1)
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 (RSIE) 的誘發因素包括:靜脈用藥 (IVDU)、心臟植入式電子裝置,或血管內裝置,及右側先天性心臟病。RSIE 診斷依賴於臨床表現(如發熱、敗血性肺栓塞等)以及陽性血液培養(如金黃色葡萄球菌) 和右側贅生物主要涉及三尖瓣 (TV) 的影像證據。
治療通常需要靜脈注射抗生素、控制病源和手術(贅生物切除術或TV修復術)。經皮 AngioVac 系統 (AngioDynamics) 可以提供另一種選擇,但RSIE 對藥物治療無效且手術介入的風險,令人望而卻步。靜脈引流套管配備了獨特的漏斗形和20°角遠端尖端,可通過真空抽吸來抽吸血栓或贅生物,以減少受影響的結構。過濾後的血液然後通過其靜脈-靜脈 (VV) 體外迴路返回給患者;這與體外膜肺氧合不同,它用過濾器組件代替了氧合器。風險包括血管、心肌或 TV 損傷、填塞和肺栓塞。RHF = 右心衰竭;TR = 三尖瓣返流。
✅ 處置與治療
在 RSIE 中,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靜脈抗生素治療、移除血管內裝置和手術。大多數孤立性 RSIE 患者可以單獨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對於贅生物 > 2 cm、儘管使用了適當的抗菌劑但仍反復出現敗血性栓塞、持續性菌血症以及心因性或敗血性休克的患者,建議進行手術 。
在 200 名患者的病例係列中,20% 接受了手術,但主要是因為左側受累(1)。藥物治療的RSIE預後良好,1 年死亡率為 6%,尤其 IVDU 或 CIED 與血管內導管或 CHD 相比,效果更優。
與左側 IE 相比,心衰竭不是常見的手術要件,因為嚴重TR的血流動力學改變,臨床耐受力仍可承受,而且使用利尿劑治療,效果頗佳。
在需要手術的情況下,應通過植物切除術去除大的贅生物,並在可能的情況下通過 TV 修復來矯正嚴重的 TR。
機械或生物瓣膜面臨較大的挑戰,因為已使用高劑量抗凝劑、術後止痛劑或靜脈注射吸毒者的胸骨傷口不易癒合、起搏器置入,經常需要重做手術。
因為RSIE 的藥物治療成功率相對較高,在考慮手術時,需要謹慎決策。炎症指數居高不下,可能由於化膿性栓塞不斷演變的肺部變化,而不是持續性菌血症或抗菌藥物失敗。
在使用適當的抗生素後,栓塞的風險會顯著降低,因此無論贅生物大小,剛開始治療時,可以採用保守策略。如果臨床症狀改善,且沒有進一步敗血性栓塞的證據,並且對TV之可修復性或IVDU 之復發,有所存疑時,則採用保守的抗生素治療。
✅ 經皮體外迴路的創新療法(Innovative percutaneous extracorporeal circuity-based therapies)
JACC的一篇病例報告中,Zern 等人報導了他們在一名 25 歲的女性患者中使用 AngioVac 系統 (AngioDynamics),該女性患有獲得性嚴重TR、敗血性肺栓塞,和低氧血症引起的心臟驟停,而需要靜-動脈(VA)體外膜肺氧合(ECMO)。該系統通過經皮靜脈-靜脈 (VV) 體外迴路運行(圖2),並使用真空抽吸通過90厘米 22-F 線圈增強專用引流套管,從靜脈循環中去除新鮮的軟血栓或栓子。有報告稱,對於那些過於虛弱無法接受手術治療者,可用此法去除大面積的TV 贅生物,作為 RSIE 患者的一種治療程序。其原則是減少感染負荷和進一步栓塞事件的風險,並幫助病人穩定。雖然有創新的吸引力,但基於真空的抽吸系統用於該適應症的全球經驗有限,明顯缺乏隨機對照試驗數據,至目前為止,無法將此方法列入傳統抗菌和手術之外的策略。
在這種情況下,基於真空的抽吸程序的主要適應症是基於贅生物的大小。單獨的抗生素治療是否會導致類似的患者結果仍然未知。難治性低氧血症才是難以處理的棘手問題,而不是心因性休克、RHF、持續的栓塞事件或無法控制的敗血症。儘管基於真空的抽吸是 RSIE 的一種有吸引力的選擇,但它確實存在血管、心肌或三尖瓣損傷、填塞和全身栓塞的風險。
因此,考慮使用時,應根據心內膜炎專家團隊的共識,並根據現有治療策略對患者總體有利的結果。
Zern 等人還揭示了一種利用 ECMO 優化患者氧合的動態方法,擴展了我們對此類迴路的了解。作者進一步展示了他們如何克服向現有靜脈-動靜脈 ECMO 系統添加另一個靜脈迴路的技術挑戰。患者對雙側頸內靜脈和股骨系統進行了插管以適應這些雙迴路。動脈回流套管被夾在治療性抗凝劑上,以避免夾帶空氣或植物栓塞,同時說明了患者適合從 VA 到 VV 支持以恢復心臟功能的低氧血症。儘管患者最終受益於 ECMO 配置和基於真空的抽吸系統的這種組合使用,但需要多個通路的複雜迴路增加了血管通路部位出血、感染、肢體缺血、功能失調等的潛在風險。
結論
RSIE 具有獨特的危險因素、病因、臨床表現、併發症、預後和治療選擇。診斷仍然需要杜克標準,影像學的右側贅生物為主要依據。隨著 IVDU 的普遍使用、血管內裝置植入的增加以及 CHD 或其他慢性免疫抑制疾病患者的長期生存,RSIE 的發病率預計會增加。在靜脈抗生素保守治療頑固且手術風險過高的情況下,新型經皮介入(如基於真空的抽吸系統)可作為複雜 TV IE 患者的治療選擇。目前,沒有RSIE 中使用經皮治療策略的指引,因此,應通過仔細權衡不同處置方案的風險和收益,單獨考慮每個案例。未來的工作需要評估這些治療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Keywords:
RSIE: 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 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
CIEDs: 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
IVDU: intravenous drug use, 靜脈用藥
Septic emboli: 敗血症血栓
Vegetation: 贅生物
TV: 三尖瓣膜
References:
1.Novel Frontiers for Managing Tricuspid Valve Endocarditis. JACC Case Rep. 2021 Sep 1; 3(11): 1350–1353.
2.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 2020: challenges and update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 Am Heart Assoc. 2020;9
3.2015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Eur Heart J. 2015;36:3075–3128.
4.Infective endocarditis in adults: Diagnosis, antimicrobial therapy, and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Circulation. 2015;132:1435–1486.
5. 2016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 (AATS) consensus guidelines: surgical treatment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executive summary.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7;153:1241–1258.e29.
6. Severe tricuspid valve endocarditis: a tale of 2 circuits. J Am Coll Cardiol Case Rep. 2021;3:1343–1349.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8的網紅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週,歐洲發生大規模洪水造成上百人死亡。橫跨大西洋, 大規模的野火正在美國西部燃燒。 科學家警告,這些極端天氣是全球暖化的明顯徵兆。 幾年前,談論氣候變遷時都覺得是未來的事,但現在已無法再等,因為它正在發生。 📝 訂閱講義 (只要 $88 /月):https://bit.ly/ssyingw...
「死亡前徵兆」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經驗] 死前徵兆-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善終旅程- 臨終前會出現哪些徵兆一、人之將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死前徵兆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死前徵兆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死亡前徵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死亡前徵兆 在 死亡前徵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死亡前徵兆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薩滿》最讓人感到惡寒的,是散場後不斷感到毛骨悚然,但片中卻沒有什麼真正讓你害怕。
⠀
⠀
電影在台上映,宣傳詞是「今年最不對勁的神作」,發行公司甚至和韓國一樣,發起「膽小鬼場」,開放特定場次開燈放映。卻也有許多評論表示看完非常失望,因為根本「沒那麼可怕」。這本來不是一部嚇人的電影,131 分鐘裡只有一幕 Jump scare,除了最後 30 分鐘,其他部份更像是藝術電影,或許無法滿足恐怖片愛好者的期待。
⠀
⠀
故事源起於泰國東北的小村落,當地絕大數居民因巫覡信仰的緣故,相信世間萬物皆有靈。電影以紀錄片般的字卡與人物訪談開場,像國家地理頻道的專題,慢慢引導不熟悉此民俗的觀眾進場。最初的訪談主角尼姆,她家族世代信奉的巴揚女神向來只選女子作為「傳話者」。上一代靈媒退位後,原要由尼姆的姊姊諾伊繼承能力,諾伊卻因抗拒成為靈媒而轉信基督教,尼姆成為替補。她起初不願意,割腕數次未果,最後妥協奉巴揚為終身信仰,成為當地的巫醫。
⠀
⠀
故事前一小時的節奏讓人聯想到去年的馬來西亞電影《南巫》。因為仿紀錄片的形式,鏡頭後的男聲不時會出現與受訪者對話,而這個攝影師的「絕對未知」立場也在開場時快速拉攏觀眾的心。跟拍模式中,晃動的手持鏡頭常瞬間貼近主角,有時卻又透過門縫或隔著數重簾幕,讓人產生身為第三者的跟蹤、窺奇感。
⠀
⠀
雖然這個形式到了後段常讓突然插入的幾顆剪輯鏡頭顯得突兀,但整體來說《薩滿》為所有觀眾創造出一個容易跨越的門檻,不熟知此文化,甚至平常不看驚悚片的人都能輕易入戲。
⠀
⠀
故事第一個轉折是尼姆前去參加姊夫的喪禮。在先生去世前,諾伊的大兒子麥可才因為車禍死亡,喪禮過程中,僅剩的女兒敏又開始出現怪異的舉止。眾人以為這是巴揚女神即將轉移到另一個女體上的徵兆,決定開始跟拍諾伊和敏的日常,才發現敏的失序。原本活潑的少女開始酗酒、對路人咆哮、下體流血、和小孩搶滑梯⋯⋯,行徑的不一致宛若人格交替。偶爾敏回過神,會對著攝影機說:「有時下體痛得像被撕裂⋯⋯我不想當薩滿。」
⠀
⠀
什麼樣的神會在選擇乩身時折磨信徒的身心?包括攝影團隊在內,觀眾的心也開始動搖。巴揚女神是邪神嗎?或尼姆是邪教總召?那最關鍵的訊息總是欲言又止,讓人心癢。
⠀
⠀
然而這一切還只是開始。
⠀
⠀
⠀
▍完整全文請閱|反轉無數次的《薩滿》:無路可退時,神卻離開了 ➤➤ https://bit.ly/2VbpO2M
⠀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傘開計劃 —— 三款設計傘,手刀收藏 ➤➤ https://bit.ly/3yqpH13
⠀
#薩滿|#泰國電影|#鬼影|#鬼片|#BIOS電影
死亡前徵兆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肌少型肥胖症】:肌少成疾 —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住在隔壁已邁入68歲的楊婆婆自從有糖尿病後,這 10 多年來,飲食都吃的很清淡,因為牙齒不好,所以肉都不太吃,四肢很瘦,走路蹣跚緩慢,年紀大了,也不敢到處跟家人朋友去旅遊,因為走一小段路,腳就會酸,更別說走有樓梯的步道了。
最近走路越來越緩慢,回診時聽醫師講解,才知道自己患了肌少症,因為肌肉量太少,才會導致走不動。為了不要跟楊婆婆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肌少症和學習如何預防吧!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機會需要舉超過兩公斤的重量,例如週末去菜市場買一週的菜並提回家,或是腳一拐卻能平衡回來沒有摔倒,這些都需要肌力。
肌力還能幫助你保持自主獨立,能夠上市場買菜,能到社區花園和老鄰居聊天,能抱起朝你衝來的孫子,這是每個人活到生命最終,都不想失去的生命品質。
相反地,萬一肌力退化,連上下樓梯、上廁所、穿衣等日常生活都變成考驗,活動能力退化造成生活處處不便,甚至危險,萬一跌倒,陷入失能臥床,需要花一筆錢找照護,從此人生變黑白。
更糟的是,許多人肌力愈來愈弱,並不是去運動強化肌力,而是逐漸減少活動或尋求省力的方式,例如二樓就不爬了,遠一點的地方也懶得去了,形成惡性循環[1]。
■肌少成疾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占15.5%)[2],也就是說,每六個老人就有一人有跌倒經驗,同一份調查中更顯示,在他們跌倒後,竟然有六成的老人不採取任何的措施來防止下一次的跌倒。
對於青年或是壯年人口來說,跌倒對於他們不會有太大的風險與傷害,重新站起來,拍一拍灰塵就能繼續往前走下去,就算發現身體有異狀,我們也能迅速發現並且迅速就醫。但是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嚴重跌到可能會造成老人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或出現骨折、頭部受傷等情形,而且曾經跌倒的長者可能會因為害怕再度跌倒而更加依賴家人,家庭往往也會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與時間陪伴他們。
試想,如果這樣的情形不斷發生,在少子與高齡化趨勢難以逆轉的台灣,如何對抗衰老,讓家中的年長者遠離「失能」,是我們將會面臨的難關與挑戰。
■什麼是肌少症?與跌倒有何關聯?
肌少症是一種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增加,各項生理器官功能都會逐漸降低,而肌肉的質量更是如此,當肌肉量與其強度、功能都呈現衰退,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如果你有以下的症狀,就必須多加注意,例如:相較於過去,走路時是否比較不穩,容易腿軟無力?從椅子上起身是否變得吃力,需要依靠手的幫助?無法一口氣走樓梯上樓?
醫師表示,老人家常常說跌到骨頭斷掉是因為骨質疏鬆,其實原因常常是肌肉不夠,他沒有辦法平衡自己。人之所以能活動,是依靠著肌肉、骨骼與關節,而肌肉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如果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也能夠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所以「肌少症」的確牽動著年長者是否會跌倒的主因之一。
老年人如果同時擁有肥胖以及肌肉量不足時,稱為「肌少型肥胖症」。對於年長者健康的影響,比單純肥胖症或是肌少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症狀,接著可能會讓老年人的面臨失能的困境,死亡率也會上升[3]。
■肌少型肥胖
肥胖會影響健康已是社會大眾普遍知道的常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甚至癌症等的機率也就愈高。
近年來,骨骼肌肉量對健康的影響逐漸意識抬頭。骨骼肌肉質與量的下降,若合併肌肉強度或功能的衰退則為肌少症(sarcopenia),會增加身體失能、罹病率與死亡率。
特別是在老人族群,自然老化過程身體組成會逐漸改變,肌肉質量減少伴隨脂肪組織增加。肌少症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表現,若同時併有肥胖則為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SO),對健康更是有加成負面的影響。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為近年重視及討論度高的議題。
同時符合肥胖及肌少症定義者,為肌少性肥胖患者。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共識,最常使用的標準為使用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高或體重校正的四肢骨骼肌肉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body height squared in meters,
ASM/ht2 或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weight, ASM/wt) [4]。
■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型肥胖症,屬於老年症候群的一種,隨著人口老化,盛行率也逐漸提升,增加疾病與失能風險。
當肌少症 (sarcopenia) 與肥胖症(obesity)同時存在時,便稱為SO。目前尚無SO的統一診斷標準。
肥胖指的是身體脂肪過多,常用指標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腰圍、脂肪質量(fat mass)百分比。WHO將肥胖定義為BMI>30,老人因為身高減少,BMI會高估老人肥胖的情形,特別是≧85歲的女性。老人可能同時有體脂肪比例增加及肌肉減少,但BMI無變化的情形[5]。
■研究顯示,肌少症造成老人健康之影響可分為三方面:
(1)肌少症對功能障礙和身體失能的影響: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變差,因此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
(2)因肌肉與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人體蛋白質的儲存、調整血糖的代謝等有關,故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
(3)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為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之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老人的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6]。
■肌少型肥胖四項自我檢測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院長荒井秀典在日本NHK健康頻道上提出若有以下徵兆,提高警覺:
•走路比別人慢
•曾經有過無法在交通號誌轉變前過馬路
•曾經無法打開寶特瓶
•無法單腳穿襪子[7]
■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
銀髮族罹患肌少症 (sarcopenia)者,外觀上體弱多病、步履蹣跚、齒危髮禿、行動遲緩、搖晃不穩等,這些外觀常被認為是年老後的必然後果,一般人認為年邁體衰只是想當然而的老年無奈,對於肌肉無力的抱怨,常常給予平淡的回應,令病患徒呼負負;近年來許多專家期望從多方面改善銀髮族的體適能和生理機能,以防治肌少症。
臨床上除檢測肌肉量及肌力、步行速度外,目前並無明確的生化檢查指標可供評估肌少症,肌肉量檢測可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生物電阻抗分析儀(bioele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肌力測定可採用手握力 (男性<26kg;女性<18kg),身體機能可評估行走速度(<0.8m/s)或起立速度,用以評量病患的肌少症程度;但各團隊定義肌少症程度的標準不同,且前述檢測項目未能完全反應出療效,因此治療難有共識,唯有及早預防保健,落實保健養生觀念,才是根本防治之道。
原則上防治須增加病患的活動量和改善營養,但應考量個別病患的最佳劑量需求;防治上需同時注意針對潛在病因和併發症的防治。最好諮詢相關醫事人員和營養師,共同從增加身體活動量、攝取適量蛋白質和營養著手。
可是高齡病患較難安全地完成足量運動,且其代謝和消化系統已較退化,平日食量較小,食慾減退,如果為了要提高肌肉量而要求他們去攝取大量蛋白質,是否會使老年人的腎臟超載,都是很大的挑戰。近年來雖然有些特殊營養品或藥物被開發出來,但在驗證療效的實證醫學得到證實之前,仍應先諮詢,才能安全[8]。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從走路痛到穿高跟鞋參加健美!76歲阿嬤4招打敗肌少症、練出好肌力」: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168
[2]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五」功秘笈學起來 防跌大師就是你!: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41&pid=13090
[3] (小世界新聞)「肌少成疾 肌少症與重訓迷思」:https://bit.ly/3CCIzgG
[4]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五卷 第九期)「肌少性肥胖診斷及治療建議」: 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viewDocument?documentId=324cce8c973e4834b8c519d52e769cd2
[5]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二卷第二期):https://bit.ly/37tDTeH
[6] (長庚醫訊-第四十二卷第八期 110年8月1日發刊)「肌少症」:
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1903012
[7] (天下雜誌)比肥胖還恐怖的「肌少型肥胖」:40歲後身體充滿霜降牛肉油花: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453
[8]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4778
➤➤照片
(台北榮民總醫院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高齡醫學中心)「失能及衰弱之預防」-黃安君醫師 An-chun Hwang M.D.:https://www.slideshare.net/tchang101/201708-0819-for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症 #失能 #老年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死亡前徵兆 在 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上週,歐洲發生大規模洪水造成上百人死亡。橫跨大西洋, 大規模的野火正在美國西部燃燒。 科學家警告,這些極端天氣是全球暖化的明顯徵兆。 幾年前,談論氣候變遷時都覺得是未來的事,但現在已無法再等,因為它正在發生。
📝 訂閱講義 (只要 $88 /月):https://bit.ly/ssyingwen_notes
🖼️ Instagram: https://bit.ly/ssyingwenIG
🔗 延伸閱讀:https://ssyingwen.com/ssep38
📪 ssyingwen@gmail.com
———
朗讀內容來自 VOA Learning English
👉 Podcast 裡選讀片段文字: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syingwen/posts/268239275062319/
👉 完整文章連結在:https://learningenglish.voanews.com/a/scientists-floods-wildfires-are-signs-of-global-warming/5971678.html
0:00 Intro
0:13 第一遍英文朗讀 (慢)
3:21 新聞單字片語解說
21:26 第二遍英文朗讀 (快)
本集提到的單字片語有:
Global warming 全球暖化
Climate change 氣候變遷
Fossil fuel 化石燃料
Greenhouse gases 溫室氣體
Greenhouse effect 溫室效應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Ozone 臭氧
Extreme weather 極端氣候
Affected area(s) 受災地區
Germany 德國
Belgium 比利時
Netherlands 荷蘭
Luxembourg 盧森堡
Death toll 死亡人數
The Atlantic (Ocean) 大西洋
Drought 乾旱
Death Valley (加州) 死亡谷
Celsius 攝氏度
Live indefinitely 無限期地活著
Humidity 濕度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扮演重要角色
Wildfires 野火 / 森林大火
Hectares 公頃
Contained (火勢) 已控制
Uncontained (火勢) 未控制
Firefighters 消防人員
Climate scientists 氣候科學家
Cut emissions 減少排放
European Commission (EU) 歐盟
Paris Climate Agreement 巴黎協定
Massive 巨大、大量
Huge
Enormous
Gigantic
Colossal
————
#podcast #全球暖化 #氣候變遷 #學英文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英文 #每日英文 #托福 #雅思 #雅思英語 #雅思托福 #多益 #多益單字 #播客 #英文單字卡 #片語 #動詞 #國際新聞 #英文新聞 #英文聽力 #西歐洪水 #美國野火 #極端氣候
死亡前徵兆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三級警戒以來,今天連續第二天新增本土病例在200例以下,指揮官陳時中鬆口表示,疫情確實有往下的趨勢,大家覺得6/28能順利解除三級警戒嗎?
⭐鍾欣凌、楊麗音婆嬤教防疫!用視訊「博」感情超爆笑
► ►https://youtu.be/MM4aLCusZBs
⭐新冠確診者心聲 : 沒發燒快篩陰性..症狀只像感冒!
► ►https://youtu.be/r0JomsYM2ho
⭐新冠確診者心聲:人生沒有什麼意義了
► ►https://youtu.be/uHRDX-pFJfk
#疫情 #印度變異株 #指揮中心 #陳時中 #陳宗彥 #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死亡前徵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內確診死亡個案不斷增加,其中有多起個案是到院前死亡,研判是「隱形缺氧」所導致。因為隱形缺氧沒有明顯徵兆,如果到血氧濃度低、症狀嚴重的時候才送醫,危險性很高。中華電信和陽明交大開發血氧監測雲端平台,將能夠隨時追蹤病患的血氧變化。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27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死亡前徵兆 在 善終旅程- 臨終前會出現哪些徵兆一、人之將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人臨死亡之際,首先是地大融入水大。這時候感覺到有山壓之苦,身體無法動作自如,同時眼前出現如陽焰的光,閃爍、浮動。 然後 ... ... <看更多>
死亡前徵兆 在 死前徵兆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死前 的嘎嘎. 聲:呼吸時. 喉嚨產生的. 吵雜聲... 向家屬解釋此種聲音為死. 前徵兆,病人不會不舒服或. 嗆到。 2.不需要抽痰,抽痰對病人並.瀕死症狀與護理- 奇美醫療 ... ... <看更多>
死亡前徵兆 在 [經驗] 死前徵兆-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一直以來我都沒有遇過身邊的親人往生,
由衷的希望不要再遇到了,所以一直對「死」沒有什麼概念
直到中秋節前外婆往生,我才真正的嚐到什麼是生離死別
今天大家都在討論死亡前的徵兆,我媽說其實有些人是知道自己即將死亡的
先說說我阿公好了,我阿公莫約30年前中風往生,當時我媽都還沒嫁
我當然也還沒出生,所以是聽我媽轉述,阿公從中風到往生意識都是很清楚
他沒傷到腦部,但是癱瘓,所以只能臥床
我阿公在往生前一直瘋狂的流汗,當時我阿嬤就心裡有譜了,
她跟我媽說「阿爸在趕路了(黑白無常?在趕他),已經要走了」
我阿公往生前當天,他叫我阿嬤快去洗他的衣服(阿嬤當時每天都會幫阿公洗衣服)
阿公換上乾淨衣服後,接著叫阿嬤跟舅媽讓他坐輪椅推他到大廳,這時我阿嬤就趕緊
打電話叫舅舅快回家(以前人較重男生,加上舅舅就是獨子,所以比較被重視是真的)
當時舅舅正在上班,接到阿嬤電話時趕緊回家,阿公用盡全身力氣伸頭看了我舅舅
一眼就往生了,聽到這覺的還蠻不可思議的
再來就是我大姨丈,當時我也還沒出生,聽我表姊轉述,我大姨丈往生當天
一如往常的下田,當時算是壯年期,也沒生啥病,等他從田裡回來後
坐在椅子上,表姊看他大量的一直冒汗,也沒多想,想說是從田裡回來很熱
但大姨丈一直瘋狂的拿斗笠煽,邊煽邊一直喊怎麼會熱成這樣
汗一直狂流,大姨丈也一直狂煽,表姊開始覺得有點怪怪的,因為以前
姨丈從田裡回來從沒這樣過,後來姨丈就邊冒汗邊在椅子上嚥下最後一口氣
一切都是這麼的突然,聽表姐說那個汗真的流的很誇張
接著是上個月阿嬤往生前所發生的事了,上一篇文章有說到(手殘不小心刪了= =)
阿嬤是感冒入院,後來在醫院感染走的(感染期4天),往生前兩天去看阿嬤
當時她也是滿身大汗(那時我根本不知道流汗可能是個徵兆,大人都沒說)
不誇張,阿嬤衣服都溼透了,往生當天我一直以為阿嬤有漸漸好轉
因為有一個數值一直維持在一百以上(我忘了那台機器是什麼,但護士說100以上
最好,60以下就要有心理準備) 而且叫她她都有反應,所以那時想說
應該是在好轉了,後來下午我媽去買了一套新衣服替阿嬤換上
到了晚上就接到她數值驟降,已經送回家的電話
後來我就度過了人生中最悲慟的中秋節了
有點好奇,照以前人講法,一直流汗就是在趕路,那有意識的人
是怎麼趕路,是怎麼預知自己即將死亡阿?像我阿公就是很明顯的
叫阿嬤打點好一切,然後等著我舅舅回來才嚥氣(我舅舅是住家裡,所以每天都會
見到面,阿公怎麼會剛好就知道他那天要走阿?)我真的覺得很不可思議
阿嬤以前也歷經過多次親人往生,所以她一看到我阿公大量冒汗
就知道阿公差不多了,這次阿嬤大量流汗也是我親眼看見
當時也不覺得是個徵兆,只覺得應該是純粹她很熱
有人有曾經親人往生前也有類似的徵兆嗎?
--
跟我一起減肥
https://www.wretch.cc/album/evelyn0613
減肥真難
https://www.wretch.cc/blog/evelyn0613/144465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18.120
※ 編輯: princess06 來自: 114.24.18.120 (10/09 14:49)
不過我姨丈是沒有任何生病的樣子,如同往常一樣下田,
之前也沒聽他說身體不舒服,所以表姊當時看他冒汗也沒聯想到他會忽然就
坐在椅子嚥下最後一口氣
※ 編輯: princess06 來自: 114.24.18.120 (10/09 20: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