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著酒精濃度 9.9 %的歌 —— 聽說,COLD DEW 主唱林哲安有陣子都喝台虎 9.99
⠀
⠀
當我問老用一句畫面帶過所有做歌想法的林哲安,為何他的歌詞從早年個人時期創作的社畜生活牢騷,轉變為「阿~阿~阿~變成一朵雲」的朦朧詩派,他長長地嗯了一聲,說:「可能,是因為這幾年開始爬山的緣故吧?」
⠀
⠀
有點玄,更玄的是這個樂團留下的軌跡:沒有一夕爆紅,沒有可供討論的明確議題性,原只一口飯一口茶地上著演出的 COLD DEW,光靠著樂迷之間口耳相傳、招引各大舞台注目。2020 年,他們跑了 26 場表演,意思是平均每兩週就能在島嶼某處看見四人,演奏著他們酒精濃度 9.9% 的音樂。
⠀
⠀
有人以迷幻稱其曲風,但 COLD DEW 並沒有大比例的電子合成器聲響與脫離器樂的扭曲音色,也並未從聽覺試圖再現使用迷幻藥後的心靈狀態。不過,聆聽 COLD DEW,確實會有一種霧濛的感覺。比起大麻抽嗨,那聽感更接近灌下幾瓶老台啤,微茫的你,遠遠聽見彷彿來自兒時的親切旋律,而不是七彩形變的幻覺。
⠀
⠀
閱讀專訪全文 ➤➤ https://bit.ly/36MRtt9
⠀
⠀
不像林哲安聽低傳真、噪音、龐克啟蒙,吳征峻的第一張心愛專輯,是金門王和李炳輝的《流浪到淡水》。
⠀
⠀
帶有民謠風情的吉他,至今仍是吳征峻的心頭好。「那個從小聽到現在,我對吉他的聲響的標誌印象就是那張專輯,和弦很簡單,就 C chord ,可是哇,彈下去那個感覺⋯⋯」在他身旁,吳征鴻一邊敲打沙發,一邊播放的是伍佰《真世界》巡迴演唱會 DVD。也就不難想像兄弟倆私下 jam 時玩的是 Blues。
⠀
⠀
一首 COLD DEW 歌曲的誕生,首先由林哲安完成詞曲創作,見面時彈唱給樂手們聽幾遍,然後就進入近乎通靈的做歌階段:
⠀
⠀
「做〈舊時〉的時候,林哲安跟我說,你就給我一個五〇年代西門町的感覺⋯⋯」吳征峻說,「我想說,我是要去找張哲生的影片來看是不是?」
⠀
⠀
玄之又玄,但過程竟然意外暢通。「還是弄得出來啦。他說五〇年代的西門町,我可能就知道說不要用太多藍調的、聽起來太西方的聲響。」
⠀
⠀
看似各走各路,然而對語句解釋的歧異,正是林哲安希望企及的效果,「我們每個人想的畫面其實都不太一樣,但我覺得就是因為這樣,讓文本有開放性,整體音樂性上呈現是相對多元的。」
⠀
⠀
於是,以簡單的和弦堆砌厚度,同時藉由常見於迷幻曲風的空間系音色效果,佐以俐落變速、大小聲對比強烈的樂團聲響於焉成形。COLD DEW 像一台零件各自狂野的改裝車,自林哲安旋律鋪陳的起點出發,練團之前沒人曉得起點和終點之間的路線。
⠀
⠀
⠀
▍一台各自狂放的改裝車,專訪樂團 COLD DEW:「做這種曲風,有人聽就不錯了」 ➤➤ https://bit.ly/36MRtt9
⠀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傘開計劃 —— 三款設計傘,手刀收藏 ➤➤ https://bit.ly/3xSOfjL
⠀
#COLDDEW|#林哲安|#吳征峻|#吳征鴻|#蔡瑀晟|#六神無主|#山地情歌|#BIOS專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清觀記個展 #劉漢文專訪 這次要帶著聽眾朋友來逛宣藝術,目前正展出清觀記個展,主持人先訪問宣藝術的策展人 #洪兆宣小姐,為什麼會策這次的展覽,還有配合這次的展期,也舉辦了一次的作品義賣活動,劉老師現場示範「一見如故」畫作,為義光育幼院募款,作品在完成前即被藏家珍藏,賣畫所得將購買...
「歧異度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歧異度意思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歧異度意思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歧異度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歧異度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歧異度意思 在 物種歧異度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歧異度意思 在 物種歧異度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歧異度意思 在 相對豐度生物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歧異度意思 在 原生植物的美不是五顏六色的濃妝豔抹,而是在它的氣質 的評價
歧異度意思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東南亞》是一個同床異夢的多文明世界”
以吳哥王朝為主題的這本書籍,讓人感覺到王朝的26任君主,個個都是剪綵王!
沒有去過吳哥窟,但因著這一本書我上了YouTube看了國家地理雜誌等等的相關影片,真的非常壯觀。也可以想像到消失在叢林當中數百年後的這個巨大遺址,出現在偶然發現的獵人外國人眼前時,那種震撼應該超越任何電影特效可以體現的衝擊。想想看在一千多年前那樣的叢林中,怎麼去建設如此幅員廣大的一塊基地,而且到底是去哪裡找來這麼多石頭?思考起來真的是很令人震撼。
雖然書名是東南亞,但大部分的篇幅講的是高棉(柬埔寨)的吳哥王朝。首先是非常驚訝於他如何受到沒有那麼近的印度,如此強烈的影響 (反而比較近的中國似乎成份沒有那麼強烈)。但也因為這樣閱讀的時候在一堆專有名詞中有一點容易迷失,包括 “跋摩”, “婆羅門”,“涅槃”,“伽藍”等等 (超級佩服翻譯者)。還好書的結構還算完整,而且從古蹟去推論過去時代的生活場景還蠻有意思的,所以迷失了還是可以找回來的😆
至於二十六任君主為什麼競相建設或是改建整個神廟殿宇,以歷史學家的推論,是來自於他們王權的設計不夠組織化,既不是用血緣也沒有明確的接班制度,所以常常只能訴諸武力。也因為這樣當國王的人很容易不小心就被身邊的人幹掉,所以任何得找王位的都要大興土木把殿宇寺廟建的更富麗堂皇,以至於人民會感覺到這位國王是上天所授權的,讓他的正當性得以兼顧。但因為佛教與印度教信仰交織出現在當中,當上下任君主信仰不同的時候,偶爾會看到砍掉重練情況,或是索性把前一個信仰的神明改裝加濾鏡變成自己的神明,直接借殼上市 (這樣好像也比較省錢吧?)
很酷的是關於吳哥王朝最詳盡的記載,是來自於西元1295年元朝派出的使者周達觀所著的 「真臘風土記」。雖然是一個外人的眼光,卻能客觀並栩栩如生的描述當時的富麗堂皇,以及社會與經濟的充沛活力。不管是緬甸或是東南亞其他的國家,因著過去各自歷史許多紀錄沒有保存 (寫在會毀壞的葉子上),有太多不同語言的民在一起,並且很長一段時間的西方殖民,讓他們似乎遺忘了自己的歷史。現在東南因著人口紅利造成市場巨大成長的機會,正在試著用東協的合作方式,團結起來彼此扶持,這在過去是非常難想像的,但為了發展,看起來人們還是有辦法消除歧異攜手合作。我認為過去幾十年來他們越去認識了解自己的歷史與文化,也是很重要的步驟。畢竟先要有個明確的“我”,才能夠有信任感的建立“我們”。
書籍的最後一段讓我有一種非常驚訝的感覺。作為東南亞研究者的日本作者,開始批判日本人對東南亞各國的優越感,甚至舉例跟著他去的學生或是日本人不經意的輕佻態度。作者也提到了在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歐美殖民離去之後,以振興經濟之名,在東南亞造成了很多破壞和掠奪,更不用說在二戰期間的傷害,他認為日本人有必要了解並且承擔部分的責任。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作為一位歷史學家他對於歷史和文化的那種尊重,透過平等的互相了解中看見對方的美善,以及值得學習的一面。
“這樣基本的信賴關係,從互相尊敬開始,以互相承認作為《人》為共識。沒有電,沒有水,沒有冰箱,並不代表文化知識和《知》的低落。這個意義上我以吳哥寺的研究來說明,尊重東南亞各地的文化和社會,及強調平等對話的重要性”
全文與相關圖片和文章連結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興亡的世界史 #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石澤良昭 #八旗文化
歧異度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苦澀實驗》
最近,在職場過起苦澀的日子。對,在所謂正確的職場,還是會有讓投射者感覺到苦澀的邀約。
那一開始不要接受不就好了?職場打滾又不是一年兩年,是快要二十年,總會學到一點點以退為進、欲迎還拒的技巧吧?
可能是修得還不夠。然後,職場常態是,有些邀約,被包裝得客氣,”Would you please….”,真正的意圖其實沒在跟你客氣:”You go to do….”。不是洽詢,是命令。
每次遇到這種事,都會讓我萌生一走了之的念頭,35歲以前,還很堅持知人善任這個原則,不懂得正確使用我,那何必再合作?士為知己者死,我沒有想浪費生命在消耗我的人身上。35歲以後,生活突然張牙舞爪起來,包括接踵而至的各項金錢支出,房貸、學雜、安家…族繁不及備載,也包括了血淋淋的職場現實:看重新鮮的肝、更勝歷練的腦。我於是脫胎換骨成,一個在職場上「珍惜自己位子」的中年人。也就是從前我最瞧不起的那種人。戀棧,油條,很孬。
唯一不同的,是我不再矛盾,骨子裡我仍然高風亮節,但我知道,在過得起瀟灑的日子前,我得先彎腰存活,把一些基礎準備好。人生下半場,與其當一個盡情的人(那是我在上半場最擅長的角色),我更希望少做一些令自己後悔的事。
而且,那些命令,打著邀請的旗幟,周而復始地在我的職涯中出現,到底甚麼意思,我也想搞懂。這會是一個hint嗎?還是一個將我的路途,從此帶往不同方向的邀請呢?
簡言之,我是一個負責替組織進行內外溝通的人,讓訊息好好地被說,也幫助品牌聽聽大家都怎麼說。我的工作,和許多人都會站得極為靠近,某部分也應證了我這十年以來的輪迴交叉主題:「極端」,和人們相處融洽,化解歧異,使他們愛屋及烏,是我熱愛的事。
但也因為跟人群站得近,對於我的職責,連帶也產生了極為多元的闡述和擴張空間:比方說,銷售,能不能叫好之後也叫座呢? 也比方說,預測,接下來到底會流行甚麼,讓大家瘋狂搶購,你能分析一下嗎?
曾經,有個我很看重的主管對我說,妳把自己看得太保守了,能夠推廣理念的人,必定能夠帶動其他的東西,銷售、人流、回購,化腐朽為神奇。為什麼要把自己只當成一個溝通的人呢?妳有沒有想過,妳可以憑藉不同歷練的累積,有天變成管理眾人的人,就像我。
ㄜ,我得說,當我的耳朵聽到銷售這兩個字,就自動關上了。即使他對於我的期許,不僅動聽,也充滿了無限可能。可惜,我志不在此。我也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我的數學程度大概只有小學五年級,可能會把公司賤賣了,還搞不清楚狀況傻數鈔票吧。)
而包裹著如此期許的邀約,反覆出現了好幾年,前些日子再度被提到我耳邊的時候,我決定,要和這個宿命直球對決。我準備接受這個邀請,也形同對自己發起了苦澀實驗。
都說投射者如果應許了錯誤的邀約,最終將會收獲苦澀。我想知道,苦澀只能作為抵禦錯誤邀約的保護機制嗎?還是它有其他的意義想告訴我?
我看著對方的眼睛,回答,好,收到,will do。
過程當然是很曲折的,還很辛苦,有一種旱鴨子划水的尷尬。也是在笨拙感油然而生的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並沒有我以為的、或我宣稱的那麼「具有彈性」。我的思考模式、執行技巧,跟著我自豪數十年的老經驗,一起逐步變老。許多被我一口咬定不可能的事,其實仍有可為。只是我的方式太舊、身段太硬。
看我笨拙的起手式,同事很過意不去,頻頻向我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一付我委屈了的樣子。說實話,開始時我覺得一萬個委屈,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把溝通的本位做好,導致必須用其他的方式,來證明部門的功能性價值。後來,她隨口一句充滿智慧的話,讓我立刻沉靜下來,「我知道,就結果論來說,這的確不是你的責任,也很難因為你做了甚麼,局面就有所扭轉。很多事情,就是『過程』,我們把『過程』好好走完,就好。」
好,別過度執著於「結果」,來拆解「過程」彩蛋吧。
爾後,我花了一些時間,認真了解銷售的各項環節,東西賣得不好,當中有很多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來自赤裸的人性,這是過去在設計高大尚的溝通campaign時,我很少碰觸或深挖的。
覺得卡住了,我就走出辦公室亂逛一氣,看隨性的快閃店、看豪奢的精品間、也沒放過剛來台灣拓展的文青小食據點,閱讀大量的書,從商模開發、文案力到記憶術,龐雜得一蹋糊塗。這些看似與我被交辦的功課毫無關聯,卻是投射者喜歡與擅長的事,觀察,歸納,反思,漫無目的地接觸全新的刺激。我把探射燈對外調節到最大亮度,看有甚麼會彈返回來。
彈返回來的,除了一些新的靈感,更有對於職涯定位的洞察。以及盤根錯節的恐懼。恐懼自己不夠能力,去做範圍以外的事。頭腦包裝出來的說法是,「我堅持初衷」。事實是我害怕嘗試未知後的失敗。
這些年來往往返返的職場本題,說穿了就是這樣。在初衷之外,你願意釋出多大的可能性?以戰勝妄自菲薄的預設心態呢? 會不會,關於職場裡「錯誤的邀約」,我太無限上綱了?這段時間,我不斷反問自己。
職場,比年輕、比價格、比經驗、比勞力;同時比膽大、比彈性。會覺得苦澀,是因為在不對的時間,發起或接受了不應該由自己起始的proposal。但換個角度來說,由苦澀中累積出來的,讀空氣的能力、等待或搓合時機的身手、三折肱而成良醫的見聞,也成就了投射者洞見觀瞻的立足點。
苦澀實驗的結果,證明了,這項作業的確不該在這個時候,由我主導。不過,職場有時看重的是,過程中所展現的can do attitude。結果反而其次。問我覺得心裡苦澀嗎?當然啊,as always。
不過,我學到了一個消化苦澀的方法,那就是,把這段摸索的歷程,挑個好的時間,像case sharing一樣,分享給上位者了解,不要以為老闆萬能而無所不知,還會讀心術,沒有,他們忙到太關心眼前的事,而忽略外面還有一整個世界。讓對方知道你在過程中的碰撞,你新開發的可能,你在現階段的限制。引導他們,讓他們知道,如何正確邀請與使用你。
我覺得,投射者在職場中的苦澀,在所難免。若真如此,何妨讓苦澀發揮它最大的利用價值,從苦澀中篩濾與精煉出自己的本質和潛能,也形同為正確的邀請,做好前置準備。
苦澀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歧異度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清觀記個展 #劉漢文專訪
這次要帶著聽眾朋友來逛宣藝術,目前正展出清觀記個展,主持人先訪問宣藝術的策展人 #洪兆宣小姐,為什麼會策這次的展覽,還有配合這次的展期,也舉辦了一次的作品義賣活動,劉老師現場示範「一見如故」畫作,為義光育幼院募款,作品在完成前即被藏家珍藏,賣畫所得將購買所需物質,全部捐贈義光育幼院,也十分感恩宣藝術能成為善舉的平臺,連結這美好的緣份。
再來親自訪問到藝術家 #劉漢文老師,由他來介紹展出的其中八件作品,讓聽眾朋友可以一邊聽廣播老師的介紹、一邊欣賞粉絲頁的作品照片,就能夠更加深度的理解劉老師的作品,當然聽完節目,把握時間去現場看展是更好的方法。
劉漢文身兼設計師、老師、藝術家多種身分,其中必須要懂潮流、瞭溝通、通世俗,最重要的是清楚架構自己的審美風格。這些轉換讓他在游走觀點時更為靈活,使用技法時則像孩子遊戲時不設限的抓取玩耍,輕鬆嬉遊的心態讓他的作品時常出現與傳統驚人的歧異,與讓人難以分析歸類的審美來源。
創作即是「賦靈」的活動;鍾情水性媒材創作的藝術家劉漢文,將渲染滴流的柔性美感結合猛禽碧而銳利的靈動型態,投射自我浮於世外的瀟灑姿態與人生觀。期待藉著作品與觀者對視,尋找靈契合和、知曉節奏的共鳴者。
作品:
一、偷閒(112x112)
二、靈動(112x112)
三、複羽生輝(120x120)
四、鰲頭 (111x53)
五、闖王 (120x120)
六、泊 (80x60)
七、落腳( 84x62)
八、楚歌(97X70)
主辦單位:宣藝術
展覽地點:台北市士林區華興街1號
展期:即日起至08月29日止
宣藝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joseyshowart/timeline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歧異度意思 在 原生植物的美不是五顏六色的濃妝豔抹,而是在它的氣質 的推薦與評價
... 不光只是吸引你我的眼光行注目禮,因為經過幾千萬年與昆蟲及其它動物的演化,這絕對不是景觀植物能夠做到的。所以生態的好壞取決於原生植物的豐富度及歧異度的高低. ... <看更多>
歧異度意思 在 相對豐度生物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一年後的今日,整理了一些資訊與自己的觀察,跟大家分享哥斯大黎加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以示一週年紀念。 一、哥斯大黎加的國名(Costa Rica)意思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