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曾經的心理創傷,每一晚總會被噩夢驚醒;做夢的意義是什麼?
距離自己上一次做夢,還記得是什麼時候嗎?可能是昨晚;或上週、前陣子,但相信不會有人可以肯定的說「我從來沒有做夢過」。我們或許無法記得自己夢中的細節,甚至連個大概都說不出來,但在我們睡醒眼睛睜開的那瞬間,我們會知道自己前一晚有做夢。
夢境的內容可能不會留下,但夢境帶給自己的情緒感受會在起床時清楚浮現。你可能會感到十分不安,也許前一晚夢見了什麼可怕的事情;你可能感覺安定與舒適,也許前一晚夢見了什麼溫馨的事情。
做夢的目的,就是要帶給你這些情緒感受上的變化。
佛洛伊德學派認為,夢境與現實就如同意識與潛意識一樣是對立的,但這樣的說法無法說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認為,從科學的角度下去看,夢境是由現實中的人所創造的;不論是夢或者是人,他們的人格都是一樣的。
雖然不同意佛洛伊德的論點,但同時阿德勒也贊成夢境是一種隱晦,許多人往往清醒後根本不記得自己夢到些什麼。真正重要的並非是夢見了什麼,而是夢境裡所隱含的想法;做夢只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夢後所留下的感受。
“夢必定是人類生命風格的產物,並與生命風格保持一致。”《自卑與超越: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阿德勒(Alfred Adler),新北市,好人出版,2020年。
即使是在夢境裡,我們的行為也不會跟所選的生命風格相違背,而當我們在現實中遇見了不適合用自己的生命風格去解決的困難時,就容易出現做夢的情形,目的是為了更加堅定認為我們所選擇的生命風格是正確的。
個體心理學曾提到心理創傷是不存在的,因為個體的生命風格選擇了將那些經歷當作是創傷,為了避免自己再去面對同樣的問題發生;個體缺乏面對挫折的勇氣,並且不願意用符合現實常理的方式去解決。
例如,曾經遭到伴侶背叛的人,從此將戀愛視為毒蛇猛獸。每當有合適的對象出現時,總會忍不住想起曾經遭到背叛的經歷,並且引發情緒與生理上的不舒服,像是心悸、顫抖、口吃、呼吸困難等等,因此往往無法順利發展出新的戀情。
而即便是開始交往了,可能也會時常夢見自己遭到伴侶的背叛,或是夢到上一段感情遭到背叛的過程;也可能不記得自己夢見了什麼,但醒來就是感覺自己情緒異常低落,對這段感情感到十分不安,卻又說不出來為什麼。
這些都是為了要強化我們對於心理創傷的信念才產生的,當我們改變的生命風格之後,對於曾經被視為創傷的經歷,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或者感受。
筆者曾經為了不原諒家父長期對年幼的我施暴,即便他在邁入老年後已經戒酒,且跟隨母親到廟宇擔任志工、打坐靜心修自己的脾氣;每當我有了想要與他和好的念頭時,就會想起他曾經在我十五歲的那一年,拿著柴刀在我面前揮舞,揚言要殺死我的這段經歷。
這讓我每次與父親對上眼時就會忍不住感到害怕,好像又重新感受到了小時候,被父親拿皮帶扣鞭打的那種痛苦。因此我逃避面對父親,也逃避任何與他說話的機會。
在我改變了自己的生命風格後,我明白所有的問題都得自己去解決;逃避無法解決問題,只會產生更多的問題。當我下定決心要改變這樣的自己,並且不論父親做何反應都要重新跟他修復親子關係後,這段記憶也有了全新的詮釋。
當年父親拿著刀對著我揮舞的時候,母親死命地抓住了他;我總以為要不是我母親用盡全力在攔,我可能早就死於家父的刀下。但現在回想起來,父親他從事製材業至少二十年,每天都在扛比他身體還粗的原木,他的力量哪是瘦小的母親能夠對抗的?
“因為父親根本就沒有真的想要殺死我。”
“因為父親不知道除了暴力之外,還有什麼方式能夠讓叛逆的女兒回頭。”
即使我做了那麼多的壞事,而且也與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他除了對我施以暴力之外,也沒有真的拋棄過我。甚至在我為了逃離原生家庭奉子成婚,卻讓自己陷入經濟困境差點流產時,也是父親叫家母轉達給我,回娘家讓母親為我安胎。
這些明明也都是我經歷過的一切,但是過去卻從來不被我當作一回事。因為當時的生命風格,不允許我接受這些事實;人的記憶與夢境,都會跟個體的生命風格一致,唯有當生命風格做出改變時,思想與行為才會跟著改變。
“夢是常理的敵人。我們很可能發現那些不喜歡被自己情感欺騙的人、那些凡事都要追求科學依據的人都不常做夢,或根本不會做夢。”《自卑與超越: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阿德勒(Alfred Adler),新北市,好人出版,2020年。
情緒、夢境都只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所使用的工具,而達成目的的方式又會與我們的生命風格相符合;當現實的常理中不允許用我們的生命風格解決問題時,就會產生情緒、生理上的變化以及夢境,並且讓自己堅信除了逃避之外別無他法。
人類的社會不是只有一個人,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係;接受他人的幫助並且貢獻自己的能力,這是人類本性當中就存在的「社群情懷」。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透過常理的方式來解決,但不見得只能靠自己;不論什麼樣的困境,只要向外求救都一定會有解決之道。
夢境的產生只是一種逃避的投射,目的是為了欺騙我們去相信自己原有的價值觀才是正確的,當我們選擇不再逃避並且用符合常理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後,夢境將無法再影響我們的心境和感受,並且也會減少做夢的頻率。
因為你已經明白,不能再靠做夢欺騙自己了。
========
👇🏻歡迎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歡迎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次提過了 #自卑情結 這個名詞,透過優越感讓自己逃避自卑帶來的無力感,這樣的心態稱之為「自卑情結」,本篇將跟大家介紹的是,自卑情結的另一種變化型態: #優越情結
與自卑情結相同,優越情結也是自卑感的衍生物。
自卑情結的表現相對比較隱性,從外在的行為可以明顯看出這些人正在受自卑情結所擾。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貶低自己的價值;他們經常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並且以此為藉口選擇放棄努力。
而優越情結則是看不出自卑,甚至有點對自己過度自信。
他們可能經常批評他人,透過貶低他人的能力來提升自己;或是強調自己認識多少名人、總是炫耀自己擁有多少的財富;他們也可能會聲稱自己擁有他人沒有的能力,例如預知未來或是藉由觸碰就能醫治他人的惡疾,甚至抱怨這些能力帶給他相當大的困擾。
“優越情結,是有自卑情結的人用來逃避困境的一種方法。他在覺得「自己不夠好」時反而轉了心境,做了「自己最好」的假設;這種虛偽的成就感彌補了他無法承受的自卑。”《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阿德勒(Alfred Adler),台北市,經濟新潮社出版,2015年。
優越情結是自卑情結的補償,而兩者可能同時會出現在同一個體身上,因此我們在自卑情結的人身上看見了優越情結也是很常見的。
人都會有自卑,但自卑感並不是疾病,相反地自卑感是促使人持續向上發展的推力。
當個體無法朝有益的生命風格發展時,自卑感才會變成自卑情結或是優越情結。
健康的人不會出現自卑與優越情結,甚至連優越感都不會有。當人脆弱的時候就會失去對社會的興趣,轉而追求自己認定的優越,而這樣的作法往往無法真正的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阿德勒認為精神病患、問題兒童、罪犯與自殺者,這些族群都有著自卑或優越情結;他們缺乏社群情懷,因此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這反而讓他們難以融入社會,也不懂得如何處理人際方面的問題。
克服自卑或是優越情結需要的並非改變行為,而是從根本的生命風格去改變;他們需要重新培養社會興趣,唯有在追求優越感的同時也能夠對社會產生興趣,發現自己的能力可以貢獻給社會時,才能夠讓人生重新回到有用的面向上。
“經驗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它們的用途——被用來印證生命的意義。”《自卑與超越: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阿德勒(Alfred Adler),新北市,好人出版,2020年。
在個體心理學當中有提到,心理創傷其實是不存在的,是個體為了逃避某些課題而將過去的經驗視為創傷;個體必須認定這些經驗對自己有害,才能達到持續逃避面對這個課題的目的。
我們必須了解,大腦的組成並非固定而是每一天都在改變,因此改變思維並非不可能。透過練習,過去曾經被視為創傷的經歷,也能夠成為讓自己更加堅強的經驗。
阿德勒認為社群情懷是人類的本性,個體必須先發展出社群情懷才能形成有用的生命風格;缺乏社群情懷的人當涉及個人利益時就會容易排斥與他人合作,因此當克服不了自卑感時,就會轉變成自卑情結或是優越情結。
社會情懷可以使人們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合作,並且接受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無法靠自己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可以透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共同解決困難,同時也能夠將自己的能力奉獻給他人。
追求卓越的本能使人類會不斷地想要追求優越感,但只要努力的方向是為了追求有用的事物、對社會有益的一切,那麼價值觀就不會偏差,也不容易會形成精神疾病了。
對社會有益並不是指像是愛因斯坦或是霍金那樣,對人類有巨大影響的貢獻,而是能夠帶給社會正向發展的一切。
對社區警衛一個友善的微笑;對自己的員工一句由衷的感謝;超商的零錢捐;下班回家的路上買個單親媽媽地瓜當晚餐,減脂順便幫助他人,這些皆是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若讀者認為自己都要靠他人來幫助自己了,何來能力幫助他人,這樣的心態就是自卑情結在作祟了。
任何一件小事情皆能夠對社會有益,即使是接受他人的幫助,因為自己接受了他人的幫助,而使他人對社會產生貢獻感;因為幫助他人獲得了貢獻感,這些就是自己給這個社會帶來的貢獻了。
如果此時你有了「那我都等人家來幫助我就好,反正這樣也是對社會有貢獻啊。」這樣的心態,那就是優越情結了;健康的心態,是可以坦然地接受他人的幫助,並且不吝於分享自己可以貢獻的能力。
筆者曾經看過一些暖心的新聞,無家可歸的街友即使自己挨餓受凍,也要將乞討來的金錢買糧食給陪伴自己的寵物,並且將身上僅有的衣服給寵物保暖;另一則新聞則是一名獸醫總是隨身攜帶醫療包,在路上遇見帶著寵物的街友時就會免費為他們的寵物義診。
克服自卑與優越情結,首先就是要對社會產生興趣。
街友對寵物的付出;獸醫看見了街友對寵物的付出而義診;記者將這些社會議題撰寫成文章放在網路上;一般民眾閱讀完之後將文章轉分享出去造成更多的曝光;有影響力的人士開始拋磚引玉幫助街友……
在這當中的每一個人,從街友到只是轉分享的每一個人,做的都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每一個人都對社會產生了貢獻;會有這些行為,就是因為擁有社會興趣。
哪怕自己做的事情再渺小,只要持續朝這樣的方向而努力,就能夠克服自卑與優越情結,並且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有能力。
#歡迎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更多相關內容與討論請按步驟申請入社
#申請入社流程如下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歡迎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花花平常用餐時都會搭配短影片一同服用,今天看到一段訓練大腦的影片,與我所學的個體心理學有多處共同點。這邊特別撰寫一篇完整觀後感跟大家分享,也推薦大家有空時可以去觀看完整影片唷。
粉絲頁: 超級歪 SuperY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DgbSc6Ys710
這則影片主要是介紹《大腦解鎖》這本書,由於花花沒有看過書籍內容,因此僅對影片內容分享我的心得。雖然主要是在討論教育,不過解鎖大腦的六個關鍵都與個體心理學有共同之處,其中有幾個讓我產生極大的共鳴。
一)不要自我設限,了解大腦經常重組、成長、不會定型。
影片中有提到,後天的成長環境會讓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並且大腦的組成是每一天都在改變的。
固定型思維的人較容易會有二分法的價值觀,例如依能力分班的教育方式,數理資優班當中的孩子一但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就會產生冒牌者症候群,認為大家都是數理資優生,但其實自己在數理上根本就沒有天份,因此在學習上會造成極大的壓力。
而被編在放牛班的孩子,則是因為自己被貼上了「不會讀書」的標籤,在固定型思維下,可能就會直接認定自己就是不會讀書而放棄努力。這樣的狀況也會出現在刻板印象上,例如女孩子的邏輯能力較差,因此不適合走理組,間接讓對理科有興趣的女孩改走不感興趣的文組。
個體心理學當中有提到,教養孩子不能夠採用賞罰教育;孩子表現好不能讚美他,表現差也不能處罰他。因為不論讚美或是處罰,都會使孩子產生錯誤的連結,變成需要獲得他人的認同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或是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而逃避一切挑戰。
這樣的生命風格,就是固定型思維。
二)不要把錯誤當成失敗,而是要把它當成學習的機會。
三)改變思維信念,大腦跟身體就會跟著改變。
影片當中有提到,當人發現自己犯錯時大腦的活動會比較活躍,而在沒有犯錯時,大腦的活動反而趨於靜止;即是說,當人在思考如何修正錯誤時,大腦也在成長中,但若總是做不會犯錯的題目,或者逃避去解自己可能不會的題目,都會限制大腦成長的機會。
但在固定型思維下的孩子,很可能會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而避開挑戰,甚至在犯了錯之後從此不敢再挑戰相關的題目。在個體心理學當中有提到,心理創傷其實是不存在的,是個體為了逃避某些課題而將過去的經驗視為創傷;個體必須認定這些經驗對自己有害,才能達到持續逃避面對這個課題的目的。
“經驗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它們的用途——被用來印證生命的意義。”《自卑與超越: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阿德勒(Alfred Adler),新北市,好人出版,2020年。
不論孩子是否拿到一個好成績,教育者或家長都該給予孩子正向的鼓勵,肯定孩子整個努力的過程而非結果。考試的成績僅能夠當作孩子用來了解自己,哪些地方還需要加強而哪些地方已經可以掌握,不該以成績的高低來評價孩子。
接受正向鼓勵的孩子較能夠形成成長型思維,這樣的孩子會更有勇氣去挑戰難度相對較高的題目,同時也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且從錯誤中發現正確的方式,以此讓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不論是固定型思維或是成長型思維,皆是個體的生命風格, 生命風格的形成大約在五至八歲左右,往後的人生將會遵循這樣的生命風格去面對一切問題。但不只個體心理學指出,許多的心理學與諮商心理師都一致認同,思維是可以被改變的。
在校園中面對課堂上的困難,讓自己從固定型思維(逃避挑戰或只挑簡單的)轉變成成長型思維(勇於挑戰並且能夠接受自己失敗),將有助於學生在學習上更加輕鬆,並且真正感受到獲得知識帶來的樂趣。改變思維同樣適用已經出社會的人,不過社會上要面對的人際問題比校園更多更複雜,因此本篇先不深入討論。
六)與他人連結合作來強化神經網絡
影片當中指出,非裔學生在微積分上被當掉的比例高達60%,但亞裔學生卻沒有人被當;柏克萊大學的數學教授Uri Treisman發現,非裔學生在學習上傾向於獨力完成,而亞裔學生則是喜歡群聚討論與分享共筆。
於是Uri Treisma教授成立數學工作坊,幫助非裔學生透過合作的方式學習微積分,結果不到兩年的時間,非裔學生的不及格比例就降為零,有些學生成績甚至更高於亞裔或白人學生。
人類的大腦前額葉網絡在與他人合作時會變得活躍,前額葉是負責社交的區域,與他人合作學習等於是同時開發社交區與學習區;大腦分成許多的區域,越多的區域共同合作,將有助於提高學習能力。
但傳統教育傾向於教孩子與他人競爭而非合作,《大腦解鎖》作者認為,人應該追求的不是考試公平,而是「關係公平」;所有科目最厲害的同學都將自己的學習思維分享給其他同學,並且心理學家也發現,不藏私的學生反而在學習成就上可以更上一層樓。
與同學互相討論、分享思維給其他同學、指導同學自己的解題方式,這些過程都是在刺激大腦各個區域的連結,有助於提高學習能力;不需要擔心教會了同學自己就會被超越,分享自己能力的同時也是在精進自己的能力,這就是作者說的「關係公平」。
關係公平就是個體心理學當中所說的「橫向關係」,而與他人合作則是「社群情懷」。阿德勒認為社群情懷是人類的本性,個體必須先發展出社群情懷才能形成有用的生命風格,缺乏社群情懷的人當涉及個人利益時就會容易排斥與他人合作。
固定型思維的人在遇到問題時會傾向於自己解決,無法克服問題時會容易選擇逃避或是推卸責任。成長型思維的人則是能夠接受自己能力有限,在無法靠自己解決問題的情況下,他們能夠透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共同解決困難;同時也樂於將自己的能力奉獻給他人,社會情懷使他們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合作。
雖然這部影片主要都是在講教育與學習,但這樣的思維也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想想自己最近遇到什麼樣的煩惱,而你又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你是固定型思維還是成長型思維,此時就會浮現答案。
我們接受到的教育大多都是將我們塑造成固定型思維的人,坦白說要國家或是所有家庭改變教育方式,以成長型思維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是不太可能的,因為成長型思維的人較為勇敢,富有創意與想法,並且擅長與他人合作。
對於國家或是家庭的領導人來說,自己的孩子太有主見並不是件好事,固定型思維有助於讓權威者輕鬆控制弱小的人;我們或許會因為某些法律的規定,或是公司的規定、父母訂下的家規等等,而被迫遵循某些不合理的規則,但永遠要記得,我們的思維是不會受到真正的綁架的。
即便你是固定型思維,只要你想,現在就能改變成成長型思維。
謝謝大家。
#歡迎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更多相關內容與討論請按步驟申請入社
#申請入社流程如下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歡迎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在 佐依臉書社團規定Facebook group guidelines - 理想生活設計 的推薦與評價
在社團裡,我們討論遠距工作、自我成長與個人品牌經營相關的議題,歡迎你與其他八千位同學一起互動成長,建立你的社交圈! ... <看更多>
歡迎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在 一起學心理學|psychology together tw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是一群熱愛體制外學習的學生,在活潑的空間一起交流討論心理學知識,激盪想法,讓自學不孤單! 我們每週在台北捷運站附近聚會,有興趣歡迎加入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