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數據圖解】情報應援系列:2021/06疫情下台灣流通企業營收如何變化?
2021年6月份為台灣境內首度全月份覆蓋三級警戒的新紀錄。與5月份相較,消費行為與經營環境變動加劇,企業無法再遵循過往經驗法則進行評估與決策。受創業態衰退加劇,甚至開始湧現關店潮,而意外獲益的業態雖取得驚人營收成長,但也有部分企業陷入營運量能無法負荷的挑戰中。
以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產業別為核心的流通型企業,在疫情下優異的應對能力,不僅象徵著台灣核心服務業強韌且富有彈性的經營實力,也成為台灣社會度過疫情管制的關鍵供應鏈,支撐著民生物資、居家飲食、醫療配送等重要社會命脈。
未來流通研究所繼5月份盤點流通企業營收變化後,再度整理分析台灣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流通型企業6月份營收數據,並進行三年期(2019-2021)同期比較。藉由營收年變化率觀測疫情下各類型企業受到的具體影響。哪些類型企業相較2020年已做足因應對策並抓住發展契機,而哪些類型企業則再次遭受嚴峻打擊?
📣情報應援系列4⃣:疫情衝擊下,台灣流通企業營收如何變化?
💡實體零售業漲跌加劇:3C家電零售持續爆發、百貨賣場營收跌幅擴大
連鎖實體零售業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內需服務業別,在嚴格的警戒措施下,6月份不同零售次業態的營收變化更加劇烈。例如因應居家上班與遠距上課的設備採購需求,加上在宅娛樂市場成長推升,3C家電專賣零售業6月份營收成長力道持續拉高,順發營收成長率由5月份的71.0%增至6月份的80.0%,燦坤、集雅社與全國電子營收也分別年增28.1%、9.5%及7.4%。然而另一方面,百貨賣場營收跌幅則持續擴大,以軌道商場經營為特色的京站營收跌幅由5月份的40.9%擴大至6月份的75.1%,中友百貨及遠百營收衰退幅度也分別增至68.0%及34.2%。
💡電商生態圈持續高成長:整體產業再創成長高峰,少數專賣電商受到衝擊
電子商務做為產業火車頭,拉動整體線上商務生態圈於疫情期間連續兩年高速成長。電商平台中,以富邦媒(momo)6月份營收年增48.7%、創業家兄弟年增34.7%、東森年增20.3%、以及網路家庭(PChome)年增19.5%最為顯著。主營線上金流處理與電子支付業務的綠界科技及歐買尬(歐付寶母公司),6月份營業額亦分別年增51.8%及44.9%。網路服務類別中,由交友、直播轉進至保健食品販售的尚凡國際營收年增72.6%、甫上櫃的新零售系統解決方案91APP營收年增39.9%,漲幅均高於5月份。不過,仍有少部分消費品類電商受疫情影響,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陷入衰退,例如主營餐飲娛樂票券銷售的夠麻吉(GOMAJI),6月營收跌幅由5月份的47.9%擴大至75.0%,服飾專賣電商米斯特(Life 8)則由5月份營收小幅成長9.2%,轉為年減35.4%。
💡餐飲產業面臨存亡關頭:宴會廳&高價餐廳營收跌幅擴大,外帶型業者逆勢成長
餐飲觀光關聯業態為遭受疫情衝擊的第一線產業。雖然許多企業陸續積極轉型並展開自救對策,例如強化外帶外送業務、銷售自有品牌商品、開拓線上銷售通路等措施,但在嚴格的三級警戒措施下,整體餐飲產業仍面臨存亡挑戰。尤以聚會內用型態為主的宴會廳與高價餐廳受創最深,例如新天地及御頂(晶宴)營收衰退幅度分別高達90.5%及89.3%,相當於僅有去年同期一成的營收規模,而漢來美食營收年減幅度亦高達80%。不僅如此,由於全面禁止餐飲內用,2020年疫情下表現相對較佳的連鎖平價餐飲6月份營收亦出現下跌,例如亞洲藏壽司營收跌幅即高達88.0%。各餐飲業態中僅少數高外帶外送比例品牌仍維持營收成長,例如咖碼(cama)、八方雲集及美食達人(85度C)。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店中以較大內用空間為特色、鎖定「第三場所(Third Place)」策略發展的路易莎咖啡,6月份營收寫下51.8%的衰退紀錄,迥異於長期以來快速成長的發展路徑。
💡物流運輸業營收漲幅擴大:產業集體迎來強勁復甦,陸海空營收全線大漲
2021年6月份台灣整體物流運輸業持續迎來強勁復甦。尤其國際海運受惠於全球運價高漲,歐美城市逐步解封、客戶庫存回補急單等利多因素,業務量迎來驚人成長,指標業者如萬海、陽明、長榮、裕民等,6月營收成長幅度與去年同期相較均超過100%。報關承攬等物流輔助業營收亦同步上揚,其中台驊投控營收年增171.7%、中菲行營收年增41.4%。此外,新竹物流、宅配通及嘉里大榮等陸運型企業也在電商宅配運能需求爆發帶動下,營收年成長幅度分別達到24.2%、19.7%及9.8%。
✍️完整圖解分析請前往:https://reurl.cc/Q9mAQp
-----------------------------------------------------
【資料註記】
1. 資料來源為公開發行企業財務資訊,經程式彙整及計算後詳實呈現,若後經發布單位修改調整,則以發布單位更新資訊為準。
2. 為避免比較性失真及代表性不足,資料剔除少數營收來源多元及營收規模較低之企業,敬請見諒。
3. 企業營收為合併財務數據,除本業營收外,亦涵蓋子公司應計合併營收比重。
#商業數據圖解
#疫情情報應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胡毓棠股海淘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經驗的投資人就知道, 當市場關起一扇門,就會有另一扇門開啟 疫情影響部分產業,但也有不受疫情影響,甚至營收成長的產業 今年從寒假我們一路推薦的宅經濟產業,到疫情爆發後我們分析筆記型電腦、電競產業需求會爆發以及電子商務,因為電商需求大增延伸到物流公司需求,疫情期間大方向部局需求不變的雲端伺服器、高...
「歐買尬商業服務」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胡毓棠股海淘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歐買尬跨國購物服務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歐買尬集團的推薦,YOUTUBE、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歐買尬集團的推薦,YOUTUBE、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歐買尬集團的推薦,YOUTUBE、PTT、DCARD 的評價
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商業數據圖解】情報應援系列:疫情下台灣流通企業營收如何變化?
以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產業別為主體的流通型企業,在疫情進逼下的應對能力,不僅象徵著台灣核心服務業別強韌且富有彈性的經營實力,也是台灣社會度過疫情管制的關鍵供應鏈,支撐著民生物資、居家飲食、醫療配送等重要社會命脈。
未來流通研究所盤點台灣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流通型企業今(2021)年5月份營收數據,並進行3年期(2019-2021)同期比較,藉由營收年變化率觀測疫情衝擊下各類型企業受到的具體影響。哪些類型企業相較2020年已做足因應對策並抓住發展契機,而哪些類型企業則再次遭受嚴峻打擊?
📣情報應援系列3⃣:疫情衝擊下,台灣流通企業營收如何變化?
💡實體零售業冰火兩極:3C家電零售爆發成長,百貨賣場全面衰退
連鎖實體零售業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內需服務產業,但在疫情社交管制下形成冰火兩極營收變化。例如3C家電零售業受惠於居家上班與遠距上課帶來的設備採購需求,加上在宅娛樂市場成長推升,2020及2021年5月營收均迎來大幅成長。其中順發2021年5月營收年增幅度高達71.0%,燦坤及全國電子也分別成長40.9%及14.0%。做為民生物資主要供給通路,三商家購(美廉社)5月營收亦年增30.9%。然而另一方面,百貨賣場營收卻全面陷入衰退,例如以軌道商場經營為特色的京站2021年5月營收年減40.9%,中友百貨及遠百亦分別下跌37.7%及13.8%。
💡電商生態圈連續兩年高速成長:電商平台、品牌電商、線上支付、網路服務業營收大漲
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電子商務一直扮演著火車頭角色,拉動整體線上商務生態圈蓬勃發展,多家企業連續兩年營收均顯著成長。其中富邦媒(momo購物)5月營收年增46.7%、東森營收年增34.8%、網路家庭(PChome)營收年增13.1%,為2021年5月份營收成長TOP 3綜合電商平台。此外,主營線上金流處理與電子支付業務的綠界科技與歐買尬(歐付寶母公司),5月營收與2020年同期相較亦分別成長52.0%及43.9%。網路服務類別中,營收成長幅度較顯著的企業則有由交友直播跨足保健食品銷售的尚凡國際,5月營收大幅成長68.7%;以及甫於6月份上櫃,被稱為疫情電商新星的新零售系統解決方案商91APP,營收年增33.6%。
💡餐飲業整體下挫:中西速食企業表現較佳,聚餐宴會型場所跌幅最深
受到邊境與社交管制影響,餐飲觀光業為台灣核心服務業別中遭遇疫情衝擊最顯著的產業類別。當中又以主營聚餐與宴會型企業營收衰退幅度最顯著,例如韓式連鎖餐飲集團豆府(涓豆腐)、泰式連鎖餐飲集團瓦城泰統、以及主攻高級自助餐/宴會廳/餐廳的漢來美食,2021年5月營收分別重跌50.6%、24.5%及23.8%。不過,中西式速食業別受惠於易於外帶的商品結構特色,以及2020年即積極展開的外送佈局見效,受損程度相對輕微。咖碼(cama)、八方雲集、揚秦國際(麥味登)營收與2020年5月相較均正向成長。此外,部分企業因2020年國際疫情重挫營收基礎,2021年5月迎來逆勢成長,例如六角國際(日出茶太)及美食達人(85度C)。
💡物流運輸業逆轉勝:突破2020年經營挑戰,2021陸海空運全線噴發
台灣整體物流運輸業2021年5月在各方面有利因素推升下迎來驚人營收成長。尤其國際海運受惠於全球運價高漲,歐美城市逐步解封、客戶庫存回補急單,業務量復甦成長推動,萬海、長榮、陽明、裕民今年5月營收成長均超過100%,大型承攬業者台驊投控營收亦年增82.0%。而新竹物流、宅配通及嘉里大榮也在電商物流需求大幅成長帶動下,2021年5月營收分別年增31.0%、18.5%及18.5%。此外,科技園區專業供應鏈物流業者科學城物流(嘉里大榮持股60%),亦因受惠於半導體及電子製造業物流需求持續高漲,5月營收年增22.6%。
✍️完整圖解分析請前往:https://reurl.cc/vqm1Q1
-----------------------------------------------------
【資料註記】
1. 資料來源為公開發行企業財務資訊,經程式彙整及計算後詳實呈現,若後經發布單位修改調整,則以發布單位更新資訊為準。
2. 為避免比較性失真及代表性不足,資料剔除少數營收來源多元及營收規模較低之企業,敬請見諒。
3. 企業營收為合併財務數據,除本業營收外,亦涵蓋子公司應計合併營收比重。
#商業數據圖解
#疫情情報應援
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假如台灣央行發行虛擬貨幣,值得討論的3個議題
撰文者:翁書婷 發表日期:2016/03/31
暨英國之後,荷蘭中央銀行(DNB,De Nederlandsche Bank)宣布正研究荷蘭版本的虛擬貨幣DNBcoin。同時,茂為歐買尬數位科技執行長林一泓也建議,台灣可以用央行力量推廣國家虛擬貨幣,央行從發行紙鈔,改成透過區塊鏈發行TaiwanCoin。
立法委員曾銘宗認為,「若央行帶頭試驗區塊鏈技術,將有助於整體產業發展。」
「其實現在央行發行的貨幣僅剩下10%沒有數位化。利用區塊鏈發行虛擬貨幣可以讓央行洗錢防制與稅收管理更方便,掌控性更高。」區塊鏈新創MailCoin創辦人劉世偉認為。
台灣央行對於虛擬貨幣的態度成熱門話題。我們從一個想像的觀點來看,如果央行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台灣比特幣TaiwanCoin,台灣會發生什麼事呢?以現階段發展來說,有哪些重要議題需要討論?
央行用區塊鏈發行虛擬貨幣會顛覆傳統金融?
區塊鏈技術本身是中立性,是打造系統,制定規則的人才能賦予意義。以區塊鏈技術生產的虛擬貨幣是一個光譜,從完全的去中心化,如比特幣公有鏈,到多中心制度聯盟鏈或中心制度私有鏈,端看管理者如何設計「遊戲規則」。
若央行為主要發行者與管理者,那中央色彩依舊濃厚,若銀行等傳統金融系統,依舊掌控存放款與跨國交易等業務,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革新就偏向「新台幣數位化」,強調的是技術本身帶來的革新,如「清算即交易」,降低清算成本,提升效率 ,「防洗錢」與「抓漏稅」等,成為現有清算體制的備援系統,提升安全性,可能是更中央集權的貨幣系統。
若央行打破傳統,敢革自己的命,比照比特幣精神,去中央化開放非傳統金融領域的科技業者參與,那重點不紙是清算即交易而已,而是「新生態圈」興起,不適應生態圈的舊業者被淘汰,金融體制重新洗牌。
若真如此,是否為「央行」發行也不重要了,因為一切回歸P2P的去中心思維,央行和礦工們都一樣,都只是一個節點而已。
央行停留在研究階段好?
目前央行停留在研究階段,沒有更積極動作。央行在3月24日發佈一項報告,指出發行央行虛擬通貨的8個疑慮。
1.其對支付系統有何影響。2是否侵犯交易的隱私性。3.是否妨礙民間創新。4.對商業銀行存款之影響。5.鈔券虛擬化 後之金融穩定。6.貨幣政策的傳遞效果。7.技術上如何採行。8.新系統去中心化之程度,以及新系統將出現那些參 與者與如何規範管理等。
以上每個議題都是一個大哉問,而且是建築在未來世界的大哉問,現在沒人知道確切答案,央行對虛擬通貨發行的擔憂有其道理。但央行不能因為擔憂就停止探索,不能放棄新技術可能帶來的革新機會。
區塊鏈技術複雜跨領域 ,央行不應停留在紙上研究或口頭請益,應該更勇敢從做中學,進一步「實驗」區塊鏈發行虛擬通貨。 央行沒有這樣的科技技術,和新創團隊合作一起試驗是一個很棒的方式。
實驗重點不是決定央行是否真的要發行虛擬通貨,而是藉此激勵產業圈與新創圈,重視區塊鏈的價值,引入人才與資金,一起為創造新機會努力。
央行要扮演什麼角色?
區塊鏈新創數金科技(DTCO)創辦人李亞鑫認為,區塊鏈其實就是共享經濟的精神,思維必須從中央變成服務大家,因為中央不存在,中央就是區塊鏈了,央行要思考如何在區塊鏈新經濟共享經濟扮演角色。
中央銀行該考慮發行的不是虛擬通貨,而是「智能合約」,智能合約要做成什麼?其中一個範例:加密債券,提供虛擬通貨的價格穩定與避險機制、融資貸款,金融機構與企業可以無縫聯結中央銀行的智能合約,提供更廣泛的應用。
資料來源: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9076
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胡毓棠股海淘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有經驗的投資人就知道, 當市場關起一扇門,就會有另一扇門開啟
疫情影響部分產業,但也有不受疫情影響,甚至營收成長的產業
今年從寒假我們一路推薦的宅經濟產業,到疫情爆發後我們分析筆記型電腦、電競產業需求會爆發以及電子商務,因為電商需求大增延伸到物流公司需求,疫情期間大方向部局需求不變的雲端伺服器、高速運算拉貨不受影響,順著這樣的邏輯我們即將帶領這次專案加入的會員布局下一個產業個股,馬上加入胡毓棠【佈局抗疫高成長個股】專案搶先布局!
1.寒假受惠產業 :
【遊戲】 : 鈊象(3293)
【電子商務】: 東森(2614)、網家(8044)、富邦媒(8454)
【物流配送】: 宅配通(2642)
2.疫情爆期間受惠產業 :
【遊戲】 : 鈊象(3293)、橘子(6180)、歐買尬(3687)、網龍(3083)
【電競、NB】: 微星(2377)、技嘉(2376)
【電子商務】: 東森(2614)、網家(8044)、富邦媒(8454)
【物流配送】: 宅配通(2642)
【雲端高速運算、伺服器】: 金像電(2368)、南電(8046)、博智(8155)
【石英元件】: 晶技(3042)、加高(8182)
3.下一波看漲產業?
掌握產業輪動,搶先【布局抗疫高成長個股】
跟上胡毓棠股海淘金團隊操作!
【佈局抗疫高成長個股專案適合什麼樣的人?】
1.手中持股套牢者,我們先把弱勢持股淘汰,轉入強勢股
2.手中現金部位較多,想提前佈局潛力股的投資人
3.類股輪動太快,不知道如何選股的朋友
專案活動時間 : 4/24 - 5/6
●普通股票簡訊會員3個月只要36,800元
●普通股票簡訊會員6個月只要51,800元
●普通股票簡訊會員12個月只要88,800元
-
●特別股票簡訊會員3個月只要46,800元
●特別股票簡訊會員6個月只要68,800元
●特別股票簡訊會員12個月只要108,800元
【胡毓棠 - AI期貨程式】名額有限
1. 依據資金大小不同,客制化調整進出口數
2. AI期貨程式進場、出場,夜盤也能操作
因系統客制化調整,電話詢問特別助理個別服務
請留言或撥打免費專線 : 0800-615-588
專案活動時間 : 4/24 - 5/6
胡毓棠是協助投資人投資決策的合格分析師,非凡財經台特約來賓,
提供國內外重大財經新聞、理財建議,股票、期貨,AI期貨程式。
免付費專線 : 0800-615588
加入胡毓棠Line群組享受最即時投資資訊 : https://line.me/R/ti/p/%40ssn1438l
【專長介紹】
學歷:台北大學統計系、政治大學國貿研究所
經歷:非凡財經台、商業台節目來賓:錢線百分百、股市現場、財經晚報等
專長:深入產業研究,對於市場有極高的敏感度,擅長挖掘中小型黑馬股。
操作特色:穩中求勝,結合技術面、籌碼面操作輔助,追求穩定利潤報酬。

歐買尬商業服務 在 歐買尬跨國購物服務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歐買尬 跨國購物服務有限公司, New Taipei City. 80 likes. 一切美好的事物從歐買尬開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