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欣蓓/ Hsin-Pei Tang 畢業音樂會🎹
▫️時間|2021/04/17(Sat.) 16:00
▪️地點|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廳(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免費入場)
前年考上瑞士蘇黎世音樂院並追隨培育出蕭邦大賽金牌得主阿芙蒂耶娃的鋼琴大師薛巴可夫(Konstantin Scherbakov)的湯欣蓓,去年毅然決定回來北藝大繼續完成學業,沒想到這麼快就要開畢業音樂會了,誠摯邀請大家來聽北藝大戲劇廳她的動人同時兼具精準演奏的獨奏會。
▪️演出曲目|
巴赫:平均律第二冊,F大調前奏曲與賦格
貝多芬:第23號降E大調奏鳴曲,作品57「熱情」
孟德爾頌:莊嚴變奏曲
卡巴列夫斯基:輪旋曲
當天前台會備有票卷,只需在票卷上填寫基本資料即可入場。
🎵排練影片曲目片段:
卡巴列夫斯基:A小調輪旋曲,作品59
Dmitry Kabalevsky (1904-1987) : Rondo in A minor, Op. 59
20世紀蘇聯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追求簡單易懂的音樂,因此曾多年致力於中小學的音樂教育,被視為20世紀重要的兒童音樂作曲家之一。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偏向保守,也常取材自民謠弦律。代表作品有:歌劇「柯拉斯·布勒尼翁」、四部交響曲以及三首鋼琴奏鳴曲。
此曲創作於1958年,是卡巴列夫斯基為當年的柴可夫斯基大賽而寫的,是ABACA輪旋曲式。A段由3/8拍、規律的八分音符加上不規則的重音與半音扭曲的效果帶出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風格。B段拍號轉變,以4/4拍,具有歌唱性的旋律呈現新的段落。作曲家運用大量的和弦與厚重的低音表現出激昂豪放的音樂風格。C段延續在3/8拍,但以四連音與掛留音型製造互相拉扯的效果。卡巴列夫斯基將幾個截然不同的段落連接在一起,創作出這首豐富且多變的作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0的網紅Ting-Wei 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QUARAN.TING x SOLO.THING . under my Playful.Thing Project . Here is presenting you one of the beloved flute solo ever in the entire flute history, fr...
歌劇前奏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美國鋼琴家范克萊本在柴可夫斯基大賽演奏指定曲 - 卡巴列夫斯基的A小調輪旋曲,作品59
https://youtu.be/VF1mZZPtl54
🎊🎓🎹4月17日(六)整天從下午一點至晚上九點,將會有我在台北藝術大學的五位大四生(鄭裕憲/林怡靜/湯欣蓓/陳晉宏/林薇)共五場的畢業音樂會,歡迎大家蒞臨欣賞。
在此先分享這五位同學的音樂會海報與曲目介紹
#范姜家族的馬拉松音樂會
🎹 湯欣蓓/ Hsin-Pei Tang🎹
▫️時間|2021/04/17(Sat.) 16:00
▪️演出曲目|
巴赫:平均律第二冊,F大調前奏曲與賦格
貝多芬:第23號降E大調奏鳴曲,作品57「熱情」
孟德爾頌:莊嚴變奏曲
卡巴列夫斯基:輪旋曲
(當天前台會備有票卷,只需要在票卷上填下基本資料即可入場)
🎵曲目介紹:
卡巴列夫斯基:A小調輪旋曲,作品59
Dmitry Kabalevsky:Rondo in A minor, Op. 59
20世紀蘇聯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追求簡單易懂的音樂,因此曾多年致力於中小學的音樂教育,被視為20世紀重要的兒童音樂作曲家之一。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偏向保守,也常取材自民謠弦律。代表作品有:歌劇「柯拉斯·布勒尼翁」、四部交響曲以及三首鋼琴奏鳴曲。
此曲創作於1958年,是卡巴列夫斯基為當年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大賽而寫的(當年優勝者為美國傳奇鋼琴家范克萊本),是ABACA輪旋曲式。A段由3/8拍、規律的八分音符加上不規則的重音與半音扭曲的效果帶出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風格。B段拍號轉變,以4/4拍,具有歌唱性的旋律呈現新的段落。作曲家運用大量的和弦與厚重的低音表現出激昂豪放的音樂風格。C段延續在3/8拍,但以四連音與掛留音型製造互相拉扯的效果。卡巴列夫斯基將幾個截然不同的段落連接在一起,創作出這首豐富且多變的作品。
歌劇前奏曲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力晶文化基金會.#典藏藝術美學沙龍】
一首樂曲X一幅圖畫= 一個境界 系列講座
聆賞一首樂曲時,經常令人聯想到某幅圖;或者,觀看某幅圖畫時,心中也會浮現一首樂曲。這種「心有靈犀一點通」,或者所謂的「#聯覺」(synesthesia), 應該不只是偶然的巧合 - 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家們,在相似的心境或類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極可能產生充份的交集、共鳴,甚至互動。此系列講座,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談起,終於「二戰」爆發之前,是藝術史上,音樂與美術的關連,最密切的一個時段;每場演講將以一首名曲與一幅名畫的對應為主軸,嘗試喚起波特萊爾詩作〈感應〉(Correspondances) 般的境界:「...... 芳香,色彩,音響全在交融感應」。
主講人簡介:
#陳漢金,音樂學者,巴黎第四大學音樂學碩士、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西方音樂史、音樂與美術及其他音樂學課程。曾任2002-2004年、2013-2014年「台新藝術獎」評審委員;2004年「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決審主席。音樂性文章與樂評散見臺灣各平面與網路傳媒,經常在各地講堂舉行音樂講座。主要著作有:《音樂獨行俠-馬水龍》、《發現貝多芬》、《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您說是「印象派音樂」?—德布西的室內樂與管絃樂》。
地點:台北巴赫廳 (台北市民權西路53號 B1 A室)
收費資訊:每堂500元(上課時數2.5小時),系列6場優惠聯票2400元。
注意事項:座位有限,需事先報名。依報名繳款完成順序劃位入座。本講座不開放現場繳費,請活動前完成線上報名。
洽詢電話: 02-2560-2220分機366王小姐、375黃小姐
系列報名:https://reurl.cc/o9eG33
單場報名:https://reurl.cc/Q7LRMO
系列I: 【力晶文化基金會.典藏藝術美學沙龍】一首樂曲 X 一幅圖畫=一個境界系列講座
3/4(四)晚間19:00-21:30
華格納《羅恩格林前奏曲》VS. 封丹-拉圖爾《羅恩格林前奏曲》
4/1(四)晚間19:00-21:30
馬勒《第三號交響曲》VS. 克林姆特《哲學》
5/13(四)晚間19:00-21:30
理查·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VS. 孟克《尼釆》
6/3(四)晚間19:00-21:30
德布西《天國的少女》VS. 羅賽蒂《天國的少女》VS. 拉威爾《死公主的帕望舞曲》
7/1(四)晚間19:00-21:30
狄帕克藝術歌曲《邀遊》 VS. 馬蒂斯《寧靜,奢華與逸樂》
7/29(四) 晚間19:00-21:30
德布西《沈沒的教堂》 VS. 莫內《陽光下的盧昂大教堂正面,藍色與金色的和聲》
系列II課程預告:
荀貝格《昇華之夜》VS. 孟克《情眸相望》
荀貝格《鋼琴小品集》VS. 康丁斯基《組構之八》
史特拉溫斯基《春之祭》VS. 畢卡索《亞維農街的姑娘們》
沙替《遊行》VS. 畢卡索《「遊行」大幕畫》
拉威爾《波麗露》VS. 羅伯·德羅湼《韻律,生命的喜悅》
柯特·懷爾《三毛錢歌劇》VS. 歐特·迪斯《大都會》
贊助單位:力晶文化基金會
執行單位:典藏藝術家庭
歌劇前奏曲 在 Ting-Wei Che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QUARAN.TING x SOLO.THING
.
under my Playful.Thing Project
.
Here is presenting you one of the beloved flute solo ever in the entire flute history, from Bizet’s opera “Carmen” in the prelude to Act III.
.
Sharing is caring. Hashtag #TingFlute
.
#flutagram #carmen #soloflute #quaranting #TingFlute #PlayfulThing
.
隔離廷 x 獨奏廳
.
「玩不廷」計畫
.
這邊呈現給大家長笛史上最好聽以及最受歡迎的長笛獨奏,選自作曲家比才的歌劇「卡門」當中第三幕的前奏曲當中的「間奏曲」
.
歡迎分享 標記#TingFlute
.
#長笛獨奏 #廷威 #卡門 #重奏 #比才 #認真
#好聽請按讚 #歡迎分享 #玩不廷
.
Camera Sony a6400, Rode VideoMic & KineMast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5a8nzbh4H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