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真心話 #公設比排擠你
#居住空間 #廢到哭公設
更多公設比資訊
https://54aming.com/articles/82e5b1
屋主自建佔地約30坪,
樓高六樓共有六戶,
地停另賣。
房子位於巷弄中,離捷運站約3~5分鐘。
含樓梯、逃生空間及機電設備等等,
公設比為35%,權狀約28坪多,
換算起來室內約18坪多一點點,
喊價1500萬,
兩房一廳。
阿明最近看到網友PO買房文分享,
公設比突破天際,心有戚戚焉。
長期以來,
台灣的大樓公設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一直在逐步墊高。就阿明觀察,
房子的高公設成因概括有三點。
單一建案的建築面積逐漸縮小,
畢竟土地取得成本越來越高,
而且市區閒置用地變少,
所以小坪數建案湧現,
是拉高公設比的主因之一。
由於建築基地小、戶數不多,
但必要性的公設加休閒措施
不能缺少的狀況下,
讓每戶的公設坪數配比拉高。
後來的集合式大樓住宅普遍廣設
休閒設施,如游泳池、健身房、
卡啦OK室及交誼廳等等,
都快變成時下大樓的標準配置了。
最後是必要性設置,
因營建署在94年修正「建築技術規則」,
對設置逃生梯、室內梯、
戶外安全梯和防災中心都有嚴格規定,
建商在建造規劃必須完全按法規要求,
當然這些都會被涵蓋在公共設施當中。
攤開房屋公設歷史來看,公設比曲線
從最早7%~12%提升到19%~21%,
一直到現在已經膨脹到30%~45%,
天啊,這麼高的公設吃掉了民眾
「真正住和使用的空間」,
尤其房價越來越高,花這麼多錢,
卻有高達2/5的空間沒有實際用到,
這樣是否正常呢?
阿明覺得應該降低高公設現象。
這需要政府主管機關修改法規
才能遏止不良現象,
不過身為勤儉持家的平民老百姓,
我們在買房時也要好好掂量清楚才行。
前述提到建築面積過小的問題,
除非主管機關修改法規,
否則現行法規制度下,
這類情事會持續存在,
買房的人只能選擇不購買,
不然就得被迫接受高公設比。
但這類型的房子像蝸居,
居住空間小小的,
錢都花到公設去了,合理嗎?
第二點提到的集合式大樓設置豐富的休閒
設施算是一種普遍的現象,
或許這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早期建商推出具休閒公設的房子,
新推出時受到新住戶歡迎,
我拉高公設比你覺得新公設新鮮有趣,
何樂不為呢?
所以之後各式休閒公設還不斷推陳出新。
不知道你對這些休閒公設的看法如何呢?
阿明是認為,休閒設施多的住宅會
增加維護費用與管理費用,
居住人的持有成本會連帶上升,
這對平常很少使用休閒公設的人並不划算。
但是如果你是會常用到休閒公設的朋友,
這對你會是如魚得水哦。
所以買到高休閒公設的人怎麼辦?
「盡量使用,物盡其用。」哈哈哈~~
買房知識家 FB社群 https://reurl.cc/K6QkEy
=========================
買房知識家 LINE 社群 https://reurl.cc/2021v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70916中視 改善虛灌公設 北市府建議中央推實坪制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zXsd3m7v4Rc 【中視記者 王富民 】 隨著房仲腳步走進屋內看房買房,但你一定有發現權狀上的坪數一定包括了許多看不到的公設,從騎樓到機電設備,又或者是安全梯,都是建商刻意虛灌坪數的項目之一...
「權狀坪數含公設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賣厝阿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什麼是「權狀坪數」與「室內坪數」?|邱愛莉House123 好室 ... 的評價
- 關於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賣厝阿明知識+ - |公設比|一坪幾十萬上下你不可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重要> 群魔亂舞的時代, 請看懂不動產權狀、懂計算公設比 的評價
- 關於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請益] 預售兩房格局請益 - PTT評價 的評價
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高嘉瑜上館長直播,兩人共同抨擊了當前的房地產生態,尤其針對花錢購買「公設」,更是使得絕大多數的民眾不爽。兩人興致到了,話鋒一轉,討論起制度是不是該改為購買「實坪」。
齋主對這件事情,其實相當困惑。到底依照現有制度,花錢購買公設,和改制之後購買實坪,到底有甚麼差異? 兩者在最後花費的金錢總額,絕對只可能是相等的,怎麼會有人覺得會因此降低購房門檻?
舉例來說,現在有個建案,物件權狀50坪,公設比30%,因此主建物室內面積為35坪,單坪開價100萬,總價5000萬台幣。
改制之後,公設不計算,換句話說權狀即為35坪,但難不成那些公設就會因此不收錢嗎? 難不成你以為建商會賣你單坪100萬嗎?
別天真了,公設依舊要算錢的,房子就蓋在那邊,難不成以為改制為「實坪制」就能不買公設嗎? 若真改制,照齋主原先所提的例子,單坪應會變成 100 / (1-30%) = 142萬,總價不變依舊為5000萬。
還有個荒謬的理論,說是如果改制了以後,建商就會少蓋點公設。這也是邏輯不通,照大眾討厭公設的程度,能降低比例早就降到最低了,現在公設的要求,包含甚麼逃生梯、樓梯間和電梯大小,都是因應新時代法規的產物。
更別提如果真要改制,難道要把全台北市中古屋的坪數,重新丈量一次嗎? 更難不成乾脆不要丈量,直接用兩套制度去管理嗎? 這麼巨額的成本,如果甚麼實際意義都沒有,那又何必去做?
更何況,實坪制真推行下去,臺北房屋的單價又要往上攀,政治人物們又要被罵跟著建商一起炒房了。這種蠢事到底有誰會做?
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高嘉瑜上館長直播,兩人共同抨擊了當前的房地產生態,尤其針對花錢購買「公設」,更是使得絕大多數的民眾不爽。兩人興致到了,話鋒一轉,討論起制度是不是該改為購買「實坪」。
齋主對這件事情,其實相當困惑。到底依照現有制度,花錢購買公設,和改制之後購買實坪,到底有甚麼差異? 兩者在最後花費的金錢總額,絕對只可能是相等的,怎麼會有人覺得會因此降低購房門檻?
舉例來說,現在有個建案,物件權狀50坪,公設比30%,因此主建物室內面積為35坪,單坪開價100萬,總價5000萬台幣。
改制之後,公設不計算,換句話說權狀即為35坪,但難不成那些公設就會因此不收錢嗎? 難不成你以為建商會賣你單坪100萬嗎?
別天真了,公設依舊要算錢的,房子就蓋在那邊,難不成以為改制為「實坪制」就能不買公設嗎? 若真改制,照齋主原先所提的例子,單坪應會變成 100 / (1-30%) = 142萬,總價不變依舊為5000萬。
還有個荒謬的理論,說是如果改制了以後,建商就會少蓋點公設。這也是邏輯不通,照大眾討厭公設的程度,能降低比例早就降到最低了,現在公設的要求,包含甚麼逃生梯、樓梯間和電梯大小,都是因應新時代法規的產物。
更別提如果真要改制,難道要把全台北市中古屋的坪數,重新丈量一次嗎? 更難不成乾脆不要丈量,直接用兩套制度去管理嗎? 這麼巨額的成本,如果甚麼實際意義都沒有,那又何必去做?
更何況,實坪制真推行下去,臺北房屋的單價又要往上攀,政治人物們又要被罵跟著建商一起炒房了。這種蠢事到底有誰會做?
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70916中視 改善虛灌公設 北市府建議中央推實坪制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zXsd3m7v4Rc
【中視記者 王富民 】
隨著房仲腳步走進屋內看房買房,但你一定有發現權狀上的坪數一定包括了許多看不到的公設,從騎樓到機電設備,又或者是安全梯,都是建商刻意虛灌坪數的項目之一。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像一些逃生出口、機電房,甚至是地下室的這個車道,會有很多的名目是可以去灌這個公設的。」
建商虛灌坪數,也讓民眾花了錢卻用不到,為了落實居住正義,讓民眾買得起房,北市府建議中央推動公設坪數不計價的實坪制,但真的有用嗎?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以後推動實坪制的話,新制上路的時候,等於是說單價就會被拉高,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的使用空間是不變的,建商它還是得要賺。」
實坪制真的能夠降低買房門檻嗎?以台北市大直河岸第一排的建案為例,每坪單價100萬來計算,權狀30坪的物件,總價3000萬,其中就有1/3都是公設,只有20坪是實際的居住空間,而未來實坪制上路後,建商就有可能會把單價提高到150萬,但總價依舊不變。
台北居大不易,實坪制到底能不能夠落實居住正義?又或者是淪為拉攏民心用的選舉口號?民眾心中自有公斷。
【台視記者 陸穎逸 】
民眾買房子,買到的公設比可能動輒三、四成,造成坪數單價被拉低的假象,為了避免坪數被灌水,北市府打算提案修法改為實坪制,但就怕民眾反彈,擔心已經持有的財產會縮水,北市府也強調,新制度不會溯及既往。
河景第一排豪宅除了主打美景視野規劃的公設空間也是賣點,不過隨著公設比愈來愈高不少房價被虛坪數灌水,造成單坪價格低的假象,現在北市府打算提出修法推動實坪制。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虛灌坪數的漏洞就完全被防堵住了,因為比如說室內使用空間我們可以用尺來丈量,我使用幾坪就是幾坪,清清楚楚的,但如果是公設的話,你到底這個公設是幾坪,其實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算的出來。」
推動實坪制,坪數改變了,房屋單價也會變動,舉例來說,以房屋總價3千萬的房子計算,依照現有制度30坪含公設的房子每坪算下來為100萬,但改成實坪制,實際使用空間同樣是20坪,但算下來每坪單價變成150萬,雖然看似拉高坪數的單價,但改制後有望降低總房價嗎?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如果以後的房子會有這些所謂的華麗的公設的話,這個管理費也會大幅拉高,甚至房屋的管理費是一筆錢,還會再多另外一個名目叫做“公設管理基金”」。
另外有民眾擔心,推動實坪制已經持有的財產會縮水,但北市府強調不會溯及既往,其實目前政府從明年起會將雨遮、屋簷等先實施不得登記計價,為實坪制試試水溫,房價會不會因為新制有波動,最後還是得由市場決定。
台視影片網址→https://youtu.be/S1QzfXBbo-c
台視新聞網址→http://m.ttv.com.tw/news/view/default.asp?i=10609160008000I&from=579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09/170916.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Xsd3m7v4Rc/hqdefault.jpg)
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40118東森 公設分類多 調使用執照便知曉
影片網址→http://youtu.be/vwqHjrPDZL4
感謝記者 蔡岳霖 的採訪,會有這則搭稿新聞,最主要是因為疑似有案例發生:樓上樓下彼此的權狀總坪數一樣,可是卻一個有車位,一個沒車位?
如果,坪數多少還是有差異,約3~5坪,那就很明顯,一個有,一個沒有。如果,真的遇到坪數一樣,可是卻一個有、一個沒有,那也是正常的喔!只是算是極少數的個案!
以我們大直為例,我也曾經碰過有一個社區,因為基地面積小、車位不夠住戶使用,所以雖然彼此的權狀坪數一樣,但因為車位不夠用的關係,所以每年輪抽使用,有抽到的,就可以用,但要多繳管理費,當然也可以選擇再轉出租給沒有抽到的住戶。
所以這種案例不是沒有唷!是極少數個案,但是正常的唷!
以下是新聞報導......↓
開車回家,進到地下停車場不用擔心吹風雨淋真的好方便,但是......
記者 蔡岳霖:來到你家的停車場,你以為你沒有停車位,這些就不甘你的事嗎?錯!因為裡面可能會有機電設備、車道、都是屬於你該付的公設費用。
簡單來說,以七樓的電梯住宅合理的公設比為16~20%,等同買一間40坪的房子,至少有8坪公設,只要共有的地下停車場,具有消防設備、地下避難室、運動與遊樂設施、水電空調機房等這些所謂的大型公設,住戶就得跟著一起分擔。但透過權狀,你不一定看得出來。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你的建號都特別獨立去調出來,然後看那個「建物測量成果圖」就知道說,喔~它這個公設只得可能是KTV、健身房或者是B1、B2的公設。
看看這份舊房子的權狀,多達21坪多的公設,卻連個停車位也沒有,翻到後頭來看點出你共有的部份分別是5坪以及16坪,如果依照「使用執照」照字號去調資料,公設比怎麼算,有沒有含停車位,一清二楚。
或像近幾年新房子的權狀,只要含車位,就會有編號、權利範圍標示的清楚。剩下共有的部分則是另外標示。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有可能是車道,也有可能是B1的變電箱、消防設施或者是機房用地,可能不是停車位喔!
專家也建議,除了可以選擇權狀上有分開標示外,也可以選擇買車子和房子各有獨立權狀,避免到時民眾買了房又為有沒有停車位吵得紛紛擾擾。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7201223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wqHjrPDZL4/hqdefault.jpg)
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賣厝阿明知識+ - |公設比|一坪幾十萬上下你不可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的共有部分來計算, 在房屋所有權狀面積中, 不算在房屋實際使用坪數所佔的比例。 ... 分為大公設及小公設兩種類別。 ... 管理員室、地下室(不含停車格)等。 ... <看更多>
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重要> 群魔亂舞的時代, 請看懂不動產權狀、懂計算公設比 的推薦與評價
例如: 下圖是某仲介的網站, 可以很清楚表現車位坪數, 但這應該是「獨立權狀」的車位, 因此較容易扣除「車位價格」, 再算出正確不動產單坪價格。 ... <看更多>
權狀坪數含公設嗎 在 什麼是「權狀坪數」與「室內坪數」?|邱愛莉House123 好室 ... 的推薦與評價
00:00 開場00:37 權狀坪數 01:00 室內 坪數 01:17 陷阱1: 權狀坪數 大 公設 比高導致室內 坪數 小01:59 陷阱2:因外推或是頂加營造室內 坪數 大02:02 錯字更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