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記這件事,你買的收納品可能不能用 ||
說起買收納品,應該每個人都買過,但有時就是會發生買了卻派不上用場,或完全無法使用的狀況。
為什麼呢?且聽懶媽娓娓道來。
買收納用品前,首先得丈量
1️⃣ 櫃體空間尺寸
2️⃣ 收納品本身尺寸
收納品的長寬高,各邊一定要小於家具本身的長寬高尺寸,否則就會有收納品塞不進櫃體的風險。
但還有兩個大家常會忽略的要素,就是
#櫃體的開口大小
#被收納物的拿取便利性
以照片中的抽屜來說,其長寬高都大於裡面的收納籃,正常來說,這抽屜櫃可以放入2個收納籃。
但...這抽屜的開口很小,收納籃只能橫著放進去,但它在抽屜裡又無法轉向,變成最多只能放一個收納籃,平常視線所及,就是收納籃的前本部。
那些放在收納籃後方被抽屜擋住的衣服或物品,便很有可能被埋進記憶深處,從此再不見天日。
懶媽建議,若碰上這種狀況, #後方可以放上需輪替使用的物品,像是換季的衣物,這樣要換季時,只需要把收納籃拿出來,換個方向再放進去,就完成簡便的換季了。
其實收納,有時像在玩七巧板,換個方向,就能成功將收納品(七巧板)與櫃體(框)做完美結合。
切記, #收納品寧可買小, #切莫買大或剛剛好,否則就算單邊尺寸只差個0.5公分,就有可能得含淚再重買。
#祝大家都能買到自己心目中百分百的收納品
#簡單生活提案
#居家規劃提案
預約表單👉 https://reurl.cc/V6RE2Y
|| 文青懶媽官網 | 生活整理 | 親子共讀 ||
👉 https://www.lazymom-living.com
#高雄安居整聊師
#高雄整理師
#homedecor
#homeorganizer
#kaohsiungorganizer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3開課!】《學「問」~高難...
櫃體的開口大小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過去兩天的分享當中,我們談到《匱乏經濟學》裡面的「稀缺心態」。
「稀缺心態」呢,會導致我們進入一種「隧道效應」,而且呢會大量的佔據我們的認知頻寬。
那可能很多人聽完了過去的分享,會有個感覺,你就是挖了一個大洞,讓我覺得很恐懼,你沒告訴我該怎麼做啊!
關於這個不用擔心,我一向都很負責任的,我會挖一個洞給你,我一定會告訴你,怎麼樣把這個洞填好的方法!
那就是今天要分享的,我們到底要怎麼樣擺脫「稀缺的心態」?
在《匱乏經濟學》裡面呢,它談到三個,這三個呢,我可以說是觀念、也可以說是具體的技巧和作法,擺脫稀缺心態的三個具體的觀念跟做法,各自是什麼呢?
第一個叫做「節約自己的認知頻寬」,要怎麼樣節約認知頻寬呢?其實就是減少日常生活當中,需要做決定的一些繁瑣的事情。
舉個例子吧,比如說臉書的祖克伯,你會發現噢,他每天要穿一樣的衣服,那蘋果的賈伯斯其實也是一樣。
簡單來說呢,就是你的生活裡,你能不能幫自己設計一些方法跟流程,讓自己避免掉重復的決策。
就像以我自己來說,我的衣櫃裡也有我自己的邏輯,所以我每天出門的時候,我就按照那個邏輯去搭配我身上要穿的衣服。
那如果以花費上來看,你能不能幫自己設定多少錢以下,就不用想太多,該花的就花,過了某個數字的水位以上,這個時候才去認真的思考。
這些無論大小事,都能夠有效的節約你的認知頻寬,讓你把注意力放在真正值得重要的事情上,讓你可以把焦點聚焦在長期可累積的事情上。
其實認知頻寬的節約,就像是我們在心理學裡常說的「建制意圖」是一樣的,就是你要幫自己建立一個心態,叫做「如果怎樣…我就怎樣…」。
這個部分,就讓我想到嘉玲老師的【理財心裡學】,其中有一個單元,在教我們怎麼花錢,怎麼樣越花越有錢?
它裡面就有分享到,為什麼我們去買東西,一定要寫購物清單?因為購物清單本質上就是,讓你在走進賣場的時候,不會因為要做很多的選擇,一方面進入選擇困難症。
二方面你的認知頻寬,因為這些大小的選擇全部被佔滿之後,你就有可能買了一堆,其實不是你本來最需要的東西回家。結果等你一回家,把東西放好之後你才發現,最需要買的根本沒買!
所以呢,你可以想想,在你生活當中,無論是時間的運用,還是財務的運用,你可以怎麼樣幫自己節約認知頻寬?
或許你可以開始去設計,不管是購物清單,還是時間的「時間帳」,這些都是一種建置意圖的指向。
讓你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就有一個心理準備,叫做「如果怎樣…我就怎樣…」;當真的遇到的時候,你在那個當下就不需要再花你的意志力,去做重新的決定。
那第二個觀念是什麼呢?叫做「留下餘裕」。
這裡面是要告訴我們,你怎麼樣都要刻意的留一些餘裕出來,如果你再沒有錢,你都要留一小部分出來投資,這有一點像是什麼?「心理帳戶」!
在嘉玲老師的【理財心理學】裡,她有教我們記帳的基本方法,她也教我們怎麼樣去設定自己各個目的的帳戶。
當這些心理帳戶規劃出來之後,你不管每個月領到多少錢,你就是有一部分的把它直接存在,不管是定期的儲蓄也好,或者是存在你某個未來,要去使用的項目也好。
當然了,你也可以幫自己存在「投資學習」這個帳戶裡面,這個帳戶我建議你不要用想像的、自己用記的、自己用感覺的,不要!
你要真的去開一個銀行帳戶,那個帳戶就是專款專用。
因為這樣子,其實當你在拿到任何一筆錢的時候,你就先把餘裕留下的空間,就像我自己做時間規劃的時候也是一樣。
不管我一個禮拜的工作時間有多麼忙碌,我一定會先留下,我要放空、我要休息的時間;這樣子,我反而整個禮拜的工作效率會更好。
因為當你沒有留下餘裕的時候,其實幾乎就註定了,你不管用錢還是用時間都會透支,而且都會借用,你都要付出很高的利息。
其實如果把人生放長來看,你犧牲了休息的時間,你付出的成本其實是非常、非常高的;因為那些休息的時間,不只是你心理上的享受,也是你身體的恢復!
然而有些傷害,當它造成了之後,請問你現在的努力,你現在賺到的這一切,是為了等到幾年之,後把它用在醫藥費上嗎?這應該不是你要的吧!
那第三個觀念跟具體的做法就是「設置提醒」。
有時候我知道真實的狀況,沒有那麼理想化,我就是那麼忙、我現在就是沒錢,那怎麼辦?
其實「提醒」是你很好的朋友!窮人哦,通常認知的負荷太大了,認知的頻寬嚴重不足,所以常常會忽視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那如果在這個狀況底下,設置「提醒」就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吧,每個禮拜開始之前,我都會先設定這個禮拜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每一天開始工作之前,也就前一天晚上,我都會把隔天最重要的事務,放在第一位;而這些放在第一位的事情,就是我眼睛一打開,當我足夠清醒要進入工作狀態的時候,第一個要去完成的事情。
其實現在手機的工具非常方便,運用手機裡面的鬧鐘的設定,來幫我提醒來,幫我記得我在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
那當然了,如果你是一個領薪水的朋友,你的薪水每個月幾號會入帳,這個時候你也可以幫自己設定鬧鐘。
當它已入帳之後,第一時間直接線上轉帳,直接把它轉到你要留下餘裕的那些戶頭,或者是你投資未來的戶頭裡面。
有時候我們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意志力,更不要去相信自己的記性,好好的、老老實實的「設下提醒」,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所以呢,我們來總結一下,談到這裡要怎麼樣讓自己跳脫出「稀缺的心態」,讓自己越來越富有呢?
第一個節約自己的認知頻寬,透過建置意圖,透過減少選項,讓自己的認知頻寬能夠被保留下來。
第二個留下一些餘裕,怎麼樣哦,都要留下一點錢來投資自己;怎麼樣哦,都要留下一點時間來讓自己能夠喘息。
而第三個設置提醒,透過提醒的機制,讓自己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能夠最有效的進入你的認知第一排,讓你能夠馬上的去做它。
我想當你能夠開始有意識的執行這三個要點,「稀缺心態」就會離你越來越遠,你就可以漸漸的活出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當然了,這背後一定在過程當中,你會發現自己的一些信念,和一些務實做法上面的不足,那麼在這裡,我就一樣不厭其煩的鼓勵你,加入【理財心裡學】這門線上課程。
我們從現在,一直到6月30號的晚上12點前,都有1399的優惠,你加入了嗎?
我們歡迎你的加入,這門課是嘉玲老師,把自己過去這麼多的個案經驗,整理下來,特別在我們協助別人去建立自己的財務自由的過程當中,的一些經驗跟具體的作法。
無論是信念的調整,還是具體的做法,你都可以在這門課裡,得到深刻而且很具體的前進。
然而不管你會不會加入我們的課程,我都希望你活出自己想要的富有。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只要你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理財心裡學】,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連結,期待你的加入。
更期待知道你學習之後的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櫃體的開口大小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你有個東西買回家之後,你才發現買貴了;或者是買回去之後,發現這東西跟自己原本想的不一樣,沒有那麼好?
那這個時候你會有後悔的情緒,這是難免的。那有時候我們在面對「後悔」這件事情,我們的心裡不舒服,於是開始就會進行一系列的內在運作,包含「自我安慰」。
你可能會怎麼「自我安慰」呢?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比那些便宜買到的人,受到了更好的待遇跟服務。或者是呢,你眼前的這個東西,這種程度的瑕疵,對於自己的心胸寬大,是能夠忍受的。
那這些都是事後「合理化」自己的購買決策,其實,用「購買東西」的這樣的概念,你很容易懂。
但是,放到我們生活當中,任何大小事的決定,我們經常是在決定之後,才「合理化」自己的決定;而不一定是出於一個很謹慎、理性的判斷。
特別你打開自己的衣櫃,可能有些衣服買了之後,從來就沒有在穿,可是你在買的那個當下,你的情緒是很亢奮、是很期待的。
所以,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任何不合理的價格或者是瑕疵,你都看不見、你也不會想,你只想要快點把它帶回家。
可是有趣就在於,當你帶回家之後,拿起發票一看,你的心理亢奮已經冷卻很多。但是呢,你的理性這個時候就被喚起,於是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不管是後悔或者其它的情緒。總而言之,你就會開始一系列的「合理化」的運作。
你可能會怎麼「合理化」呢?因為,這個「購買的行為」其實已經發生了,你沒辦法改變它。但是相對的,對於購買行為的評價,也就是說「我決定要買這個東西」的這件事情的評估,其實是可以改變的。
那這樣的一個狀態,其實跟很多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我們都會避免自己「認知失調」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來說,你如果買了一個最新的手機,你打電話跟朋友炫耀,當朋友說自己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同樣的手機;然後還倒打你一耙,來跟你炫耀起來。
你聽完之後,雖然覺得朋友是賺到了;但是,自己的手機已經用了,沒有辦法!這是一個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自己買貴了。於是,就把自己的決策「合理化」。
於是呢,你可能心裡就會開始想:「是啊!你買到便宜,但是你的配件一定沒有我好」、「是啊!你買到便宜,可是有沒有可能是瑕疵品,你才撿到便宜貨呢?」
再不然就是說:「我雖然買的比較貴,但我貴的有道理呀,我是那家店的VIP,我進去都有咖啡可以喝…」你聽到這邊可能會笑喔,這也太虛弱、太蒼白了!
但是,這就是我們在面對很多事情,當碰到「認知失調」的時候的「合理化」過程啊!
甚至於現在很多商品,在網上都有評價,你可能會努力的爬文,去找到能夠支持自己這個購買決定的文章。然後把那些讓你自己讀完之後,覺得是笨蛋的那些內容,全部忽略掉。
那現在問題來了,當你聽到這裡,如果你不想要掉進購買後才「合理化的陷阱」,那到底該怎麼做呢?其實它並不困難。
事實上,要讓我們的決策能夠是「合理的」,尤其在「購買行為」。通常呢,我會用一個方法,叫做「創造時間差」。
比如說呢,我在一家店,看到了一個我很想買的衣服;但是呢,我不太確定是我當下的衝動,還是我真的想買。那我會怎麼「創造時間差」呢?
我就會告訴我自己,我出去繞了一圈,如果我繞了一圈十分鐘之後;我腦子還會想著這一件衣服,或者是還是有同樣的渴望,想要買這一件衣服,那我就回頭買。
然而,在我真實的經驗裡面,那十分鐘的時間差,可能對於我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件衣服?還是我真的喜歡這件衣服,我就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要不然你看哦,你人在店裡面,然後呢,店員可能跟你說盡好話,又用熱切的眼神眼巴巴的看著你。這個時候,你要跟我說你能夠多理性,基本上我做不到,或許你比我厲害,你做得到。
但是呢,我經常說喔「我們最不需要挑戰的,就是人性嘛!」。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總是創造點「時間差」;總該不會十分鐘,你的優惠就不見了吧?
那反過來講,如果一個店家要告訴你,十分鐘就沒有優惠。其實你也不用買了,為什麼?因為我高度懷疑,他是創造時間的緊迫感,來迫使你做出一個,可能你後面會後悔的決定。
那當然你買的東西是價格更高的,牽涉到的層面更廣;比如說買房子,那這個時候永遠記得,所謂的「創造時間差」啊,就是你要「做足功課」。
如果你連買房子都不做功課,到最後再後悔;我只能說這叫自作孽啊,不是嗎?可是談到最後一個層面,可能你我都做過一些錯誤的決定,那這時候怎麼辦呢?
要怎麼樣避免自己,同樣的錯誤重複的發生呢?非常的簡單,我覺得第一步,你不需要告訴別人,但是你可以先告訴自己,先「承認」自己做錯了一個決定。
然後呢,在承認之後,把這些到底哪裡錯?到底錯在哪裡?或者是什麼關鍵底下,讓自己一時之間腦充血,把它做成一個清單。最好是做一些紙筆作業,用這樣的一個方式,明確的讓自己知道「自己怎麼做錯了?做錯在哪裡?」。
因為你日後的人生,可能還要面對類似的事情,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你因為做過了一個,這個「自我檢查」的檢討功課,你就比較不會是同樣一個坑,掉了兩次。
所以談到這裡,如果我們都沒有辦法避免,在人生當中有做錯決定的可能,那麼第一個「創造時間差」。第二個如果真的做錯了,至少要讓自己知道「錯在哪裡」?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2019年的3月9號。由哈克為我們帶來的工作坊,「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
其實,生涯的決定跟判斷,都是一連串決策的過程;我們在自己生命裡面,要怎麼樣幫助自己做出更好的決定、更適合自己前進的方向,相信哈克的工作坊,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我們3月9號的工作坊,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櫃體的開口大小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1/16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4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曾經有想過,我們所使用的手持裝置,不管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者是電腦螢幕,它對我們的決策思維、決策行為,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嗎?
關於這方面喔,我們在直覺上會覺得這有什麼關係,可是還真有科學家,去做出這樣的相關研究。這科學家呢她很有名哦,她有一本在台灣的暢銷書叫《姿勢決定你是誰》的這一位作者,叫Amy Cuddy。
她跟另外一位社會心理學家.馬騰波斯,他們就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們的實驗其實在研究一種行為的傾向,這種行為傾向他們用一個名詞,說這樣的行為叫「i 駝背」。
「i」就是英文字母的「i」,然後「駝背」。簡單說其實就是駝背呀,你只要想像一下,大家用平板、用手機的時候,弓著身子駝著背在用手機、在看這些螢幕的時候的樣子,就叫做「i 駝背」。
然後呢,他們找了一群人來做實驗,他們隨機指派這些受試者,用不同尺寸的電子裝置。可能有些人用像智慧型手機那樣的大小,有些人用平板電腦,有些人用筆記型電腦,而有些人是用桌上型電腦。
這些接受實驗的人,他們會獨自的坐在一個房間裡面,他們大概花5分鐘的時間,用這些分配到的裝置,分別就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跟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
然後當他們用了這些裝置,大概五分鐘之後,研究人員就回來,並且指著牆上的時鐘告訴他們說:「我5分鐘之後,會回來聽取你們的彙報,付錢給你們,然後你們就可以離開,如果我沒有來的話,請到櫃台來找我」。
那心理學家其實要研究的就是,這一群人會等多久,才確定要去主動的找實驗者,這其實在測試這些受試者,他們的決斷力。
也就是當他們使用不同的裝置的時候,他們會有不同的身形展現,而這些身形展現,會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決策力」跟「決斷能力」?
這實驗結果很有趣哦,大概只有50%的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會出來告訴實驗人員,說他們要離開;然而用平板電腦的有71%、用筆記型電腦的有88%、用桌上型電腦的有94%。
也就是用的螢幕越大,這一個人的決斷力就會越大。你可以想像一下喔,當你用的裝置螢幕是越大的時候,你就越容易是坐直、坐好的一個狀態;可是你用的裝置是越小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會越彎曲、越駝著背,越緊繃、越內縮。
所以在這樣的駝背、緊縮的狀況底下,為什麼我們常常會覺得,明明科技工具的便利,讓我們可以很快的找到很多資料,來幫助我做決定,反而我們越來越不敢做決定,或者是我們越來越不果決?
其實這個是跟我們「身體姿勢」是很有關係的。那這兩位心理學家在他們的研究之後,做了一個結論,這個結論我唸給你聽喔。
他們說許多人每天長時間使用小小的行動裝置工作,他們的目的經常是提升生產力和效率,然而運用這些小裝置,即使是很短的時間,都會降低決斷力,潛在的損害我們的生產力跟效率。
如果你必須長時間面對螢幕,很多人都是如此,請「慎選」你的裝置,並且調配空間,讓自己可以擺出「端正」並「擴張性」的身體姿勢。
所以跟你分享到這裡,有時候科技工具的進步好像是在幫助我們,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回到人的本質;我們人的本質就是「行為的呈現」,而行為的呈現,才是真正影響我們思維的關鍵。
如果你不瞭解這樣的相互影響的話,你就會發現,你可能會用你自己「認為」的方法,去讓自己更果決,但事實上都是徒勞無功的。
其實要讓自己更果決、腦袋更清楚,有一個很簡單,但是卻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坐直、坐好」吧!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今天內容當中,談到的我們身體的呈現,很多人對於自己身體的慣性呈現,其實是沒有知覺的。
其實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我們看不見我們自己,所以我們常常不太知道,我們到底是怎麼展現我們自己。
那麼如果你想要好好的認識,並且瞭解自己是怎麼呈現自己,並且之於他人的感受是如何,回到你自己的慣性,不管在行為的、還是思維的,去做出最適當的調整的話。
那麼我在11月16號,開課的『CIA通達力』課程,這一門課會對你很有幫助,這一門課會讓你完整的認識自己,所有外在跟內在的慣性。
透過「行為」跟「思維」的一個調整,你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人際相處」模式,你可以長出自己內在的力量,我很期待能夠在11月1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櫃體的開口大小 在 櫃子側開2:開放層格深度不宜超過40公分 - 小院 的相關結果
對小物來說,40公分剛好可放前後兩排,後方的東東還可拿出來,若排到第三排,拿後頭的還要移前頭的,會很麻煩。 若深度一定會超過40,就建議變成抽屜或加收納籃,這樣就好 ... ... <看更多>
櫃體的開口大小 在 4種"無把手"隱藏式收納設計-Order傢俱 室內設計 的相關結果
為了好開門,一般來說設計師會把櫃子的門板設計得較櫃體長約1~2公分,不過通常都是在系統收納櫃的下緣做出櫃門長於櫃體的設計,也因此在順手度的考量下, ... ... <看更多>
櫃體的開口大小 在 掌握玄關鞋櫃深度尺寸,這樣設計最省空間! 的相關結果
一般鞋櫃深度約32~35公分便夠用,但如果想預留置放鞋盒的空間,最好做到40公分。假如你家玄關的寬度比較窄,而櫃體高度也足夠,稍微將鞋櫃層架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