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會了」跟「懂了」,有時只是我自己誤會了。】
這週是開學週,我的課集中在禮拜三的下午一點到八點。六點的時候有一段四十五分鐘的下課時間,傑克先弄了一些東西給我吃。
我邊吃邊跟對面的傑克聊天,蕃茄大概是想要參一腳,跑去拿了一枝爸爸的高級水彩筆回來,把筆頭的毛往四面八方撕開,說:「你們看!這樣很像很亂的頭髮!」
靠!
這個逼人的程度,差不多是看到小孩用指尖在一邊刮液晶螢幕,一邊開心地說「好好玩喔會變色耶」的等級左右吧。我跟傑克忍了三十秒左右,看蕃茄很粗魯地把筆尖在桌面上用力摩擦,兩個人都按耐不住,同時出手阻止。
「好了,可以了。」傑克說。
「這是爸爸工作用的筆,我拿其他的筆給你。」我說。
蕃茄臉色一沉,快速把筆舉高:「又沒有關係!這樣可以,你們一定是在開玩笑!」
我坐在蕃茄的右手邊,覺得自己的「贏面」比較大,就主導下去:「這是爸爸的筆,爸爸可以決定要怎麼用,他已經說不喜歡了。」
「你不可以這樣說!!」蕃茄立刻激動起來:「你不可以這麼沒禮貌!!」說完,握著筆用力地往我的手臂捶了好幾下。
木頭製的筆桿直接戳在骨頭上超痛,我整個火氣也上來,直接瞪著他他的眼睛:「蕃茄,你用這個東西打人的時候,就沒資格使用了。」然後就直接動手搶。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蕃茄跳下椅子放聲尖叫:「你不要這樣說!!你太沒禮貌了!!!」
我板起臉又重申一次:「蕃茄,你拿東西打人的時候,你就沒有資格用了。請拿給我。」
蕃茄的臉變成蕃茄的顏色,握著拳頭拼命捶打我的手和胸口,最後被爸爸從後面一把抱起來,放到沙發上去。
我一肚子火大,坐回椅子上大口塞飯,他們一大一小在沙發上「溝通」。蕃茄依然堅持「你們很沒禮貌!不可以這樣說話!我是對的!你們通通是在開玩笑!水彩筆就是要這樣用!」
我把耳朵關起來。
煩死了,每天都要來幾次是怎樣?上一整天的課已經夠累了,連個中間下課都要處理這種鳥事。手臂上被用力戳過的地方又麻又痛,心裡一堆髒水到處噴。當家長真衰,連自己的東西不想被小孩用都要耗這麼多心神,小孩亂搞都要自己吞。越想越火大,把剩下的麵線一口吞掉,雖然還有十五分鐘才開始上課,但是我寧可回房間去了。
我回去坐在電腦前發呆,外面的溝通聲調逐漸下降,應該差不多要結束了。說真的其實並不是應付不了的事,每天都會經歷,我跟傑克已經很有經驗了。如果是他跟蕃茄起衝突,就是我來處理;如果我跟蕃茄起衝突就是他處理。
大概的流程就是先讓蕃茄發洩完,冷靜下來之後,跟他討論剛剛發生的事,然後一起重新做決定或是約定。只是這個孩子的脾氣真的好硬,興頭上的事情如果沒照他的意思,不管是用多溫和的方式都會讓他直接變身成刺蝟。雖然我們不害怕跟他衝突,但是真的感覺無窮無盡,好耗費心神。
外面聽起來已經恢復和樂,蕃茄又開始拿這個拿那個要傑克看了。我瞄了一眼筆電的螢幕,啊,居然已經四十分了,來關門準備上課吧。
我正準備站起身,卻感覺到有人走進來,轉頭發現是蕃茄。他輕手輕腳地走到床邊,一邊摸著棉被,一邊看著我。
「媽媽,」幾秒鐘後,蕃茄說:「我想我應該跟你說一件事。」
「什麼事?」我嘆了一口氣,打起精神扮演我的角色。
「對不起。」蕃茄看著我的眼睛說。
天啊。
我眼眶一熱,一時之間完全說不出話來。我的腦海裡出現這一年多以來,為了蕃茄「只要我做了讓別人不喜歡的事,或者讓別人不舒服,我就堅持我自己是對的到底」的處理方式,不停引導,溝通,理智斷線,放棄,覺得不能放棄,再繼續引導,繼續溝通,再理智斷線⋯⋯。突然間,他就這麼跨越了嗎?所以這一切的累積,果然是有留下痕跡的嗎?
「沒關係,」我把他拉過來,小小軟軟的身體抱得緊緊的:「你真是個好孩子。」
我們都沒說話,我想我們都明白這一刻的意義重大。
送蕃茄出去的時候,傑克很驚訝:「誒?你怎麼跑進媽媽房間了?」
「你知道我進去做什麼嗎?」蕃茄問爸爸。
我看著傑克一臉疑惑的表情,微笑著把門關上了。
***
「說對不起」這件事情,會讓我這麼感動,是我當初從來沒想過的,原因是我認為在這件事的立場上我很寬鬆,我並不覺得小孩有必要說「對不起」。
我的意思是說,我認為重點應不是一定要說「對不起」這三個字出來,反而是去了解「#我做的事情讓別人不舒服了」。當小孩先瞭解了自己行為的後果,產生「#想要做什麼來彌補」的心情的時候,就可以自然引導他去表達歉意。我也不認為一定要說「對不起」三個字才算「合格」,可以是去摸摸朋友的頭,抱抱別人,或者是問一句「你還好嗎」都是很適切的處理方式。我著重的地方在「#修補關係」。
抱持著這個很有彈性的原則,蕃茄果然很小就會說「對不起」了,有影片為證。大約兩歲左右他在玩桌上的東西,不小心把空養樂多罐撞倒,他口齒不清地說著「對不起對不起」,然後把罐子扶起來。我把「成功」歸因於我跟傑克都會認真跟蕃茄道歉,也會跟彼此道歉,是良好身教的結果,甚至有點洋洋得意。
但是某天開始,#蕃茄突然就不說了,而且是打死不說。
我們的原則並沒有改變,我們自己會示範,也不曾逼迫蕃茄要說,只是在每次事情發生的時候,希望他了解「剛剛做的事情讓別人不舒服了」。但是蕃茄卻從原本很樂意安撫關心別人的孩子,突然變成死不認錯的頑童。
騎腳踏車撞到別的小朋友,我把小朋友扶起來跟他說「對不起,有沒有怎麼樣?」,結果蕃茄對著我狂吼「你不可以跟他道歉!!!」,甚至不准我去關心別人。
蕃茄跟我打鬧一拳拍在我鼻樑上的眼鏡,我說了一聲「好痛」,蕃茄立刻惡狠狠地大喊:「你根本沒有痛!!我剛剛那樣打是對的!!」
這樣極端的轉變讓我們非常驚訝。從原本願意說,到不願意之間到底出了什麼事?這是一種「退化」嗎?還是一種「抗議」?
隨著一次一次經驗的累積,我慢慢推測出來可能是怎麼回事——在蕃茄兩歲多的時候,我看見他說「對不起」,或者是摸摸其他小朋友的頭,於是我認為他已經明白「表達歉意」的概念,其實 #完全是我誤會了!
三歲以前的孩子,情緒和心思都還很單純,而且處在「#拼命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狀態。所以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模仿大人」。當時的蕃茄看見我跟傑克互相道歉,互相關心的語言和動作,就很積極地學了起來。但對當時的他來講,理解到的只是「弄倒東西的時候要說這句話」,或是「撞到別人的時候要去扶」。
等到蕃茄長得更大,開始理解「羞愧」、「丟臉」、「罪惡感」這些情緒,也開始了解有些行為是「好的」,有些行為是「不好的」之後,他意識到了「說對不起」,或者是「表達歉意」的真正含義是:「我做錯事了/我做了不好的事/我剛剛讓別人難過⋯⋯」
蕃茄的自尊心非常強,「表達歉意」跟「我做了不好的事」之間的關聯一連接起來,他 #內心感受到的羞愧太過強烈,#超過他能夠承受的極限,所以他完全無法面對,只能堅持自己完全沒錯,堅持別人胡說八道,堅持剛剛的事情完全沒有發生,才能讓他覺得好過一點。
想通這整個邏輯之後,我很快聯想到,類似的過程在「打招呼」、「說掰掰」、「說謝謝」的時候都有發生。蕃茄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能力正確模仿使用這些詞語的時機,但是長大之後突然出現抗拒,相隔非常久之後宣布:「我準備好要打招呼了。」才又開始自然地使用這些詞語。
從大人的眼光來看,一開始真的覺得是一個多此一舉的「退化」和「堅持」。但是轉念一想,這表示蕃茄 #非常在意說出口的話跟他自己內心的感受一致。他非常努力在做一個真誠的人,我應該要幫助他維持他的真誠,而不是堅持要他說句「對不起」交差了事。#他需要慢慢長出強健的內在,讓他能夠承受做錯事情時,內心不舒服的感覺。
我們並不真的知道怎麼做才好,因為教養書裡的例子剛好都沒有這麼激烈抗拒的情況。我們只能依照每次的發生的狀況不停地嘗試。
當蕃茄堅持咬我我不會痛,我拿他的手指壓我的牙齒,或是讓他看見我難過的表情;當我撞到蕃茄,跟他說對不起,我問他:「如果剛剛我說『我才沒有撞到你咧!』,你是不是會難過?」;當蕃茄終於承認他的做法不好,但是不肯開口說話,我建議他可以給爸爸一個擁抱,或是拿玩偶給他⋯⋯。每天,或每兩三天,就會有一次這樣的對話,有時堅持到很火大,有時不了了之,有時心累乾脆放棄。這樣品質參差的引導方式,我其實不抱非常大的期望,只是覺得「#總不能什麼都不做」。
今天,蕃茄用行動告訴我:「媽媽,你幫到我了,我準備好了。」
我很開心。
樣品承認流程 在 關於創業這件事-Mag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標準操作流程為什麼重要
Sop以前我在肯X基的時候
當作笑話
我總笑說
Sop就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例如他們規定我們每個客人接待不能超過一分鐘
而我們被規定講的話
講完就要30秒了
等於客人回答只能用30秒
.
而我當了老闆以後
我也還是不知道sop是什麼
我只知道
泡茶倒九分滿的水
砂糖加一匙
.
直到我遇到了不知道九分滿是什麼的員工
我終於明白sop的真諦了
一開始我納悶懷疑為什麼有人聽不懂九分滿
而每個人成長環境本來就不同
就算知道九分滿是什麼又如何
因為每個人的九分滿
是真的九分滿嗎?
.
如果我願意多花一點時間
把我認為的「九分滿」變成380公克正負10的熱水
那這件事情變得就簡單多了
.
從此以後
我的sop只跟員工一起建立
因為對我來說
建立「可操作的sop」才是真的sop
雖然中間數度遇到員工擅自更動sop讓我非常生氣
但我始終告訴他們
sop並非不可更動
而是提出討論後
再做更動
.
若非經過討論就更動的話
我們如何能確保客人得到一樣品質的商品
.
餐飲餐飲
講究的第一個要件我始終不覺得是「很好吃」
而是「很一致」
.
若一個配方很好吃
但給客人的體驗始終上下浮動
今天吃的很軟
明天吃得很硬
那再好吃的食譜都沒用
.
因為我們無法確保有一樣的操作
而得到一樣的商品品質
.
但若一個不太受歡迎的商品
我們始終能做到
吃起來「都很甜」
那就代表我們可以經過討論是否可以減糖來增加受歡迎的程度
不是嗎?
.
我過去的工作經歷為我帶來了很多束縛
我想要我能體諒員工
我想要我能愛護員工
我想要我能為員工擋下一些損失
我想要我的員工能夠享受跟我一樣的尊重
我想要我做不到的事情我也不能責怪員工
而這些
都讓我被綁住了
因為環境變了
人也不同了
我承認,我們內心都很善良
也並非惡人
但我真的需要如此多的教條
綁住自己教導員工的權利嗎
說實話,我真的累了。
樣品承認流程 在 一級嘴砲技術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一直認為韓國瑜的成功給了基進黨很大的鼓勵,這群人堅信只要堅守自己的風格,必定能在選舉中勝出。真的是這樣嗎?又或者,是不是把去年的韓國瑜想得太簡單了哩?
聽說基進黨有意提名吳音寧參選立委,吳可是民進黨某派系的掌上明珠,豈會如你所願被拱出來嗎?不過都無所謂,參選是民主的象徵,雖然我不是進步青年也不是覺醒青年,但我還認同這個一點進步的價值。
好啦,就說到這,不論誰要選,我都會在第一線等你。 (啾咪
前陣子就開始看到一些覺青,不對是廢青,這些廢青說產地又沒受到什麼影響,菜價高漲,這就是換掉吳音寧的下場。
這些人可能是活在平行時空吧?我這兩週都在南部,也會去西螺,西螺好幾個合作社交不出菜,被那些通路罰款難道都是假的嗎?北部沒有下雨不代表中南部沒有下雨好嗎?
最近開始有颱風的影響,但從八月中旬在菜區就因為高溫跟雨的交替影響供應越來越少開始漲價,以小白菜為例,8/13的行口價大概在17左右,8/16就到42,而現在還在70幾,為什麼?
因為批發菜價有一個秘密,
就是供應量多的時候很便宜,供應量一直不足的越來越貴。
你自己到西螺、二崙、崙背這些菜區看就知道了,有沒有菜很清楚嘛。
現在菜價那麼高,你是農民有菜你不收嗎?要放著等菜價跌嗎?那交易量為什麼出不來?
很簡單嘛,沒有量阿,以大家愛吃的初秋高麗菜為例,要維持價格的穩定北農一天交易量就必須在200噸左右,結果整個八月到現在只有一天超過100噸,今天更慘只剩下40噸,那菜價怎麼會低?後續的供應量在走跌的話,那菜價怎麼會往下?
對廢青而言,大概連什麼是初秋、什麼是228、什麼是226都不知道,就可以跟人家侃侃而談的大講高麗菜。
批發價如果就1公斤50元,一顆4斤重2.4公斤零售的高麗菜賣200真的算貴嗎?人家成本就120元了,難道高麗菜會從批發市場自己飛到菜攤嗎?
高麗菜是去年大選期間的六倍價格,什麼叫大選期間,我們來看看去年8月1號到11月24號初秋的價格,從823那場大雨價格就衝起來,平均在1公斤在40元左右,零售一顆150元左右,難道現在高麗菜一顆900元嗎?哪來的六倍?如果要用接近選舉的時候一顆30元來看,那時候是11月底耶,你拿夏天的菜價跟冬天菜價比,這不是無知就是有鬼,要比當然拿夏天來比嘛,今年價格的確比去年高,那是去年低的太異常,但真的有零售六倍嗎?你在市場看過一顆900的高麗菜嗎?
夏季高麗菜價本來就會上漲,供應量長期減少,不上漲才奇怪吧?
我整理了近六年1月1號~8月25號的北農批發菜價,
103年約5月14日開始上漲
104年約5月14日開始上漲
105年約6月26日開始上漲
106年約5月28日開始上漲
107年約8月14日開始上漲
108年約6月05日開始上漲
做菜的都知道,去年是非常悲慘的一年,去年做菜的專業菜農沒陪個五十萬大概代表規模不夠,用菜價這麼慘的一年來當基準年,菜價要這樣才叫正常,這不是說明要農民都去死嗎?
要捧吳音寧是沒差,但要有一點良知,換掉吳音寧的是誰?是民進黨,只有民進黨才能換吳音寧,吳音寧換掉之後總經理是誰?是廢青口中萬惡的張家同路人嗎?
很抱歉不是耶,我抓北農官網的資料給你看,北農的總經理叫做翁震炘,是一名公務人員,以前是農委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農委會農糧署主任秘書、作物生產組組長、農業資材組組長、科長、視察、技士。
是一名從基層一路做起來的公務人員,你說他沒有專業嗎?我是認為他當然有足夠的專業,比起吳音寧這種農運作家,他在農產運銷的專業當然比吳音寧高。
從翁副局長上任之後,這段時間,我也沒有在社廠聽到有人在罵他,對他的評價都是肯定的,做不好自然就會有聲音,做的好當然會有肯定,這些廢青平常連菜市場都不太去了,更不要說去田裡面,去批發市場,然後菜價一高就每個都變成農產運銷大師,我只能顆顆笑了。
吳音寧年薪約250萬,那是相關規定,她的問題在人家覺得不值得高薪實習生,他在議會那個我薪水不是250萬,結果問他是不是248萬,回答是的那個橋段,都是他自己的表現,難道是大家壓著他幹蠢事嗎?
沒有能力就算了,沒有專業道德這點更糟,去年北農的改建案,市府有一個版本,這是市府花了1700萬委託的規劃的成果,吳音寧也拿出了一個版本,一開始還說委託台大城鄉所做的,後來自己也承認了是拿1700萬版本的規劃圖,拿給人家再修正的結果,不要說細部的根本沒算,你把廠商的成果偷偷拿出去給別人再製一個版本,這是一個公司經營者該做的事嗎?
最後我們來看監察委員的調查:
https://www.cy.gov.tw/sp.asp…
北農性質上為公用事業,農委會及臺北市政府合併持有北農45.52%股權,且具有監督責任,北農非得以一般民營公司視之。依北農會計制度所列會計項目,凡推廣蔬菜水果、農特產品贈送樣品等得報支業務推廣費;接待各界有關人士、產地農民及有關業務應酬餽贈等得報支公共關係費。然北農的業務推廣費及公共關係費報支作業,對於採購流程及餽贈對象、數量、額度、使用範圍、限制等,均欠缺明確規範。過去業務推廣費的支用明細多有記載「贈貴賓禮盒」等,其中106年11月30日11萬8,800元花費,經會計師抽核發現係購買威士忌贈送貴賓,非屬農特產品,難以判定與業務推廣有關;另107年3月31日以公共關係費9萬6,970元補助溪州鄉購買春酒摸彩禮品,亦難認與公司業務有關,支用顯流於浮濫。
吳音寧就任北農總經理,3月31日以公共關係費9萬6,970元補助溪州鄉購買春酒摸彩禮品,溪州鄉鄉長是他表哥,溪州鄉也跟公司沒有往來,拿錢補貼買春酒的錢耶!
別人做這種事,就是結黨營私,
吳音寧做這種事,就是台灣價值。
這種雙重標準,才是最令人覺得噁心的事。
PS. 我講話都是有證據,真材實料附資料,不是跟廢青一樣只憑感覺。
樣品承認流程 在 新物料尋樣與承認流程 - 道客文檔 的相關結果
新物料尋樣與承認流程,標題物料尋樣與承認規範編號頁次13制訂部門研發部版次a0制訂日期200912151目的11通過實施樣品承認程式,確保元器件. ... <看更多>
樣品承認流程 在 供應商料件認可程序- 規章編號 的相關結果
3.1 採購部門:負責提供需認可之料件樣品及生產過程核准資料。 3.2 研發部門:負責產品開發或工程變更時 ... 0 正常承認工作檢測部門收到試樣品後,應於十工作天內完成。 ... <看更多>
樣品承認流程 在 AM_QS-EN-004 樣品流程管理辦法 的相關結果
3.3品保部:負責首件及首件承認後比較樣品的制做發放,更新管理. 3.4工程部:負責供應商樣品承認及送客戶之製作,承認與管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