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城市減少災害衝擊
#從戰略思考規劃防救政策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
昨日深夜花蓮震災,我們除了為受災同胞祈福外,也希望從政策規劃觀點,改善救災效能,更要減少災害發生與傷害。
#防災
好過日過去介紹過許多統合數據的智慧城市基礎,例如香港的「智慧城市及空間數據分析實驗室」就嘗試統合城市的微氣候資料,進而追求智慧治理的可能。對於處於地震、颱風帶,也有工業安全等問題,屬於「災難大國」的臺灣而言,人口密集的都會區域,更應該建立完整的城市級~國家級防災模型。
雖然大家都想提早預測災難,但遺憾的是有些災難就是難以防範,只能假定他「遲早一定會發生」。但不論地震、水災風災、甚至防疫⋯⋯其影響均和空間分佈有關。當我們能將眾多數據整合到一個共同模型上時,除了能找出分佈模式,介入方式外,可能還有機會發現過去忽略的重要連結。我們認為,系統的整合,資訊的透明,市民的參與,都有助於城市建設思維的改變和防災意識的提升。
舉例而言,本次花蓮地震受災嚴重地帶集中於米崙斷層周遭,就是很明顯的空間分佈模式。在建築體檢、補強,甚至規劃新建設時,都應該結合斷層、地質和歷史災害資料的資料庫,透過嚴重災害模擬模型,增加特定地區防災係數,以及強化「風險地區」相關防災措施,減少未來災害衝擊,結合平時有良好準備的救災體系,提升居民防災意識,才能讓城市往「#韌性城市」的目標更進一步。
#救災
從我們近期的幾項討論,其實都可以發現日本在制定各類政策時,最重要的是確定「情報網」和「後勤系統」。有此一說是,二戰後,大量日本官僚或產官學幹部均有參戰經驗,了解到日本戰敗原因之一就是對情報系統的漠視和國家資源的缺乏,因此在制定政策時,就會把「收集情報」以及「資源調度流通」放在優先。
例如談地方創生時有情報網 #RESAS,而說到災害防救,就要提到 #EMIS (emergency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廣域災害救急醫療情報),以及 #DMHISS(Disaster Mental Health Information Support System,災害精神醫療保健支援系統),並以行政命令方式規範全國統一的使用原則。
EMIS和DMHISS系統,在災害發生時可用於派遣要求/分配調度DMAT(災害醫療救援隊)與DPAT(災害精神醫療救援隊),救災過程中也可讓全體參與人員充分了解、分享災區資訊,進行活動紀錄(含病歷)與統計等功能,這樣的資訊系統就是有效救災的最好後盾。而過去實戰累積的資料庫,也是平常演習與教學的最佳參考。
而在後勤方面,日本在承平時期,就建立了完整的資源收集與儲運方針,方便救災時立即動員。在從阪神地震後日益完善的訓練體系,讓全日本平常儲訓了各上千隊的DMAT與DPAT,例如DMAT會員就有6000人,其中醫師2000人以上,平時各自在地方服務(例如災害據點醫院),災害時便能全國指揮動員。而地震時地方可能缺少的住宅、電力等系統,日本也都積極開發模組式、移動式的臨時設備,讓救災人員與災民便於使用。
這樣的資源配置,不就是一種「寓兵於農」(廣泛訓練全國專業人員使其有救災能力)體系嗎?搭配「參謀本部(厚生勞動省DMAT事務局)」與「情報局(EMIS)」的指揮,在「戰時」可以「全國總動員」進行「兵力部署」(都道府縣)、並將資源統籌於「前進基地」。所謂「#救災如作戰」,日本在民間體制也充分詮釋了這道理。
#重建
對於任何災害而言,必須在救災時就把未來的重建需求考量在內。以城市而言,重建基礎建設與建築容易(城市建設)、但讓災後經濟復甦(經濟重建)、社會連結回覆(生活重建)並沒有這麼簡單。
特別要注意的是對於偏遠地區和弱勢居民,研究顯示災難的衝擊甚至發生頻率都更大。日本經驗顯示,過往在經濟成長高峰期,人口與經濟規模持續擴充,災難後似乎也都能重回繁榮。但在地方人口老化、萎縮的現代,災難後伴隨著人口移出、人際關係與商業等合作關係的疏離,常常難以再被修補,以至於「復舊」不等於「復興」。
因此,在初步的居住、基礎建設回覆後,心理健康的後續照護、就業輔導的機制就必須隨之跟上,並且要透過城市重建的機會,用都市設計來促進人際關係、社區營造和未來災害防範。這樣的重建期程至少需要十年,必須提早做好準備與規劃!
好過日祝福花蓮及早從震災陰霾中走出。
同時我們也會努力從各政策層面的檢討,打造高雄成為韌性城市!
#高雄 #防災 #韌性城市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