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毋驚雨,如何打造不怕水淹的「韌性城市」?】
很開心能夠邀請到每次在討論都市設計時給我很多啟發的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的教授廖桂賢老師來到基隆演講,也很感謝基隆市府都發處、環保局的同仁,以及許多關心「水」「水患」市民朋友一起在周日的下午進行了非常棒的公共討論與思辯。
#淹水這件事情
廖老師演講一開頭就給了非常清晰地概念釐清。當我們在談「水」,是在甚麼場域、以誰為中心的?淹水(Flood)其實是中立的水文現象,不含價值判斷;發生在「人類生活場域、聚落」(如都市),才會稱為「水患」(Flood Hazard)或更大的災害:水災(Flood Disaster)。
#工程還是非工程? #不讓水來 還是 #不怕水淹
老師也特別提到,水本來就會隨著河川或海水潮汐瀰漫陸地,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涉及人類領域,就變成需要治理的「水患」。華人傳統上把水視為「洪水猛獸」、是要治理的對象,但如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聚落,湄公河的水養活了稻子並帶來漁業,洪水對當地農業相當重,因此他們文化裡是把淹水視作緩慢進入到生活的「烏龜」。
然而在現代都市裡,太久以來以「工程」介入的「治理」手段,已經牢牢地抓住我們對水的看法,一把「防洪」(不讓水來)視為最重要的,不斷地在河邊、海邊築堤防、挖深河道、做排水系統甚至分洪道等等。最後這樣的城市,有著高防洪特性,非常具有穩定性(Stability),但卻極度低韌性(Resilience)。這樣穩定的城市系統讓居民失去因應環境變動學習調整的機會,尤其在面對極端氣候和氣候變遷會讓防洪工程出現破口,反而因為韌性極低、無法容納水的公共設施和無法隨著變動的大自然適應環境而出現嚴重的災情與人身、財產等損害。
#韌性是什麼 #甚麼是韌性城市
廖老師特別強調,韌性(Resilience)是面對外在的變動,以調整自身的方式而持續存在、持續發展的能力,而非阻止變動發生。承洪韌性是耐淹力與災後重建力的總和,在自然的變動中,我們也該朝讓城市成為一個不怕水淹的城市的目標前進。除了擁有古老智慧的湄公河三角洲,老師也舉了世界各地現代城市如何提升城市耐淹力的三原則:
一、如打造海綿城市,增加都市滯洪力和滲水力。如哥本哈根的雨水花園(Rain Garden),公共設施與社區有綠地下凹的設計來承接雨水。又如荷蘭鹿特丹的水廣場,將公共設施如籃球場、溜冰場的戶外運動空間下凹,大雨時可以成為都市的滯洪池。
二、私部門與公部門和力打造耐淹建築與公共設施,應付外來大水。例:新加坡國宅讓一樓淨空不住人,晴天時是有遮陰的公共空間、雨天時讓水淹也不怕。
三、打造兩棲交通系統,因應長時間淹水。如威尼斯臨時木板棧道或如德國漢堡的永久式二樓棧橋,以及兩棲公車等。
#要踏出第一步 #來打造真正承洪韌性高的韌性城市
老師最後也提到,台灣社會應該要認知到「淹水一定會發生」,且以此為城鄉發展前提,並減少對防洪工程的依賴,讓無害的淹水適度發生,提升防災意識,使民眾理解洪水的價值並使其成為資源而非僅只是災害。
#講座最後大家的討論 #從過度開發檢討到韌性城市的可能
在場的基隆朋友和市府朋友都分享非常多心得。作為山城海港都市的基隆,很容易受到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的災難衝擊。如2017年大武崙的淹水造成居民夢魘外,2020年9月的強降雨幾乎無法預測,也讓基隆各地都出現災情。同時,也有很多基隆朋友提到,基隆山坡地過度開發的議題,也讓自然的土壤、植披失去分攤淹水的能力。
我也分享針對過去淹水的大武崙溪的前瞻 #治水 計畫,像是築堤防、浚深河道或分洪道,都還是停留在「不淹水」的工程思維,然而更高的堤防?把河底挖的更深?不斷的加派抽水機?有效嗎?在去年的幾場大雨,我們就看到堤防雖然阻隔了大水,卻積了更多的河水,最後只差一點點就要潰堤、造成更大的災害,而堤後排水也因為堤內河水積高,而造成排不出去的現象。不讓水來 的工程方法在氣候變遷下可能已經開始失效。
面對氣候變遷,尤其又要開始進行河谷廊帶的產業規劃,我們是不是有機會翻轉這個概念,讓市府不要再把大筆的稅金(大家的錢)投入可能逐漸失效的防洪工程中,應該要為了未來世代和城市永續發展,開始把「韌性城市」成為產業發展、都市設計與公私部門合力的目標!
精彩直播:https://www.facebook.com/WeiChung.Keelung/videos/698569837516182/
極度韌性心得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推薦:重量級的教養科學理論《蘭花與蒲公英》】
你的孩子是難養搞怪型?還是隨便養隨便大?
此書作者波依斯醫師畢其一生做研究,突破地發現,世上果真是有非常折磨人的難養型孩子,但是,這些孩子卻也最有可能孕育成超越群倫的傑出人才。
而好吃好睡好養好帶就好沒煩惱?這類孩子也絕非百毒不侵喔。
這本化「長期研究」為文筆動人的科普書籍值得您一探究竟!
菊仙去年底把這本書看完了,滿滿的心得,寫了推薦序,對教養各種新發現新理論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以下是我的推薦序。
……………………………………..
我自己有三個男孩,天性與特質迥異,如同天下多數的父母,難免會在某個孩子身上驚見熟悉的自己:
衣服的標籤突出堅持謝絕、沒吃過的東西永遠逃避不願嘗試、有一點小聲響就無法入眠;
愛哭、易感、容易悲傷、容易焦慮、更容易感動與興奮;人多的時候極度不自在、面對沒有預期會出現的人事物惴惴難安。
回溯到嬰兒期,這小子打從出生就是「整人高手」,尿布一點點濕必醒、肚子稍餓就驚哭,直到吃喝拉撒都解決,卻還是沒來由地不斷驚醒,夜夜哭鬧,讓我頭痛欲裂、夜不成眠,
有時為了怕吵到要一早趕著上班的爸爸,我在虛脫之餘還得把自己和難纏小子一同埋進棉被裡「滅音」;
學步兒時期,好哭功力有增無減,餓了哭、不餓也哭、冷了哭、熱了也哭、突然有人按門鈴哭、鄰居媽媽來串門子抱著我的大腿堅定地哭;
小子開始上幼稚園時,分離焦慮整整發作了三個月,讓老師都束手無策,直喊退貨;所有期盼他嘗試的任何新事物,第一個反應永遠都是NO!
.
打從生下這個難養難帶彷彿來報仇的磨人精之後,我信誓旦旦昭告全世界「本人就此打住,絕對不會再傻傻增產報國!」沒想到孩子的爸爸卻說:「最壞狀況就是這樣,不可能生出更難帶的了吧!」
一晃眼,小子卓然長成,正處在準備大學學測的水生火熱苦痛中,難纏小子又帶來了一個難解的挑戰。
一家五口,人丁眾多,小子和另一個孩子睡上下舖,但是另一隻每晚香甜酣睡之後必發出節奏明朗的打鼾聲,搞得這小子輾轉反側、憤怒難抑,最終因精神耗弱而逼著爸媽召開家庭會議以解決紛爭。
.
爸爸劈頭對小子說:「你也太脆弱了,這絕不只是別人的問題,是你自己太敏感!你自己也得想辦法,不然以後住校怎麼辦?」
我一聽爸爸的仲裁,竟脫韁而出一個直覺反應:「是你們不了解他!這真的不是他太脆弱,他天生就是這樣,你們不會了解那種擺脫不了噪音睡不著的痛苦,尤其就要大考了,他真的更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是,我是真的了解,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個感官敏銳到自己難以駕馭的怪咖,三十多年前我在大學聯考時也有一模一樣的症頭。
.
日本臨終關懷的森津純子醫師曾經用「音叉」來譬喻這樣特質的人:「若一般人對『開心、悲傷、快樂、害怕 』等情緒的反應為十支小音叉,那麼感覺豐富的人就擁有約一千支到一萬支大音叉。」
我從生養這隻難纏小子的過程中回過頭來了解自己,原來我也是帶著相同的難纏基因,而因著自己在成長中的種種切身痛苦,所以懂得小心呵護與對待此小子的「十萬支音叉」。
小子對心神領會他的媽媽總是會回應一種「謝謝你懂我」的放心安定眼神。
.
拿到這本書之後,我非常欣喜,即使忙碌,也在片片刻刻零碎時間愛不釋手,因為,即使我非常清楚兒子和我都有高敏感症頭,但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這本科普鉅作一頁頁地引著我解開此款人類的命運密碼,在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以及我們非常陌生的「表觀基因」之調節下,到底我們呈現了什麼樣的生命面貌?
如何避免被別人誤解的「脆弱」特質所磨損摧毀?如何把纖細易感、易受傷害的特質扭轉成一種絕然出眾的優勢?
.
作者波依斯醫生從小生長在一個紛擾不斷、負面能量充斥的家庭,但是他的一生卻朝向光亮、正向、繁榮的方向成長,他絲毫不受影響,
然而他胞妹纖細美麗之內在卻在幼年時就承受不住,無法消弭的童年創傷帶進她的整輩子,使她一生身心波折不斷。
就在我疑惑為什麼波依斯醫生如此殘忍地揭露自己妹妹的悲慘命運時,書裡赫然出現妹妹以自殺來結束不算長的生命結局。
.
兩個在相同家庭長大的孩子,卻分道揚鑣,長成了樣貌完全不同的生命,一光明一黑暗、一天堂一地獄、一順遂一悲劇,
身為哥哥的波依斯醫生滿心遺憾、甚或自責,因此三十多年來無法停下挖掘命運真相的腳步。
書裡有數據可靠的量的分析、有充滿溫度的個案研究,甚至在最終章,還替我們還原三十年前被當成樣本的幼兒個案,波依斯驚喜地發現,他們後來的人生發展真實驗證了這本書的兩大族群假設:
堅韌的「蒲公英」族群,與纖弱的「蘭花」族群。後者,就是所謂的我們這種高敏感怪咖,大約占所有人類約五分之一。
.
然而,波依斯醫生也在書末大力解開種種關於「蘭花」孩子的謬思,在許多有效度的實驗中已經驗證:纖弱的「蘭花」孩子其實也可以很堅韌、甚至嶄露頭角、大放異彩。
因為,蘭花孩子很特別,他們在充滿壓力、挫折、負面的環境裡比任何人都容易倒下,一蹶不振;
但是,他們在充滿關懷、支持、正向、同理的環境中,也比一般人更容易發揮優勢、更傑出、更強勁優秀。
蘭花孩子不全然脆弱,要大好或是大壞,端看陪伴照護他們的大人給他什麼樣的環境與教養方式;
而佔了多數的「蒲公英」孩子,雖然在任何處境都因為易感性較弱而不太容易受到情境的干擾,但絕非百毒不侵,在強烈且長期的壓力環境下,蒲公英一樣會整株壞去。
.
波依斯醫生是科學家,但這本科普書卻充滿溫度與詩意,他很擅長說故事,文筆相當的好,幾乎讓我誤以為他是一位文史哲人,在他的筆下,一個個硬梆梆的科學研究都變成一則則耐人尋味的探奇情節。
讀者順著這些情節,能一步步深入蘭花孩子與蒲公英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命運樣貌,最終能引出最深的同理、獲得最實用的陪伴養育技巧。
極度韌性心得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39/365
🎀教養書籍閱讀心得🎀
前陣子因身體欠安
再加上出國旅遊
版面空蕩蕩好一陣子了😨
最近大娜開始進入自主閱讀階段
媽媽想陪她讀書
她都很誠懇的跟我說:不用了,謝謝!
然後就搬出一堆書自己埋頭苦讀
其實也不知道她有沒有看懂
總之媽媽陪妹妹的時間變多了
自己的時間也變多了
夜深人靜看看書也很舒壓
也趁機從書裡獲取新知
修正在教養路上的觀念🎀
今天分享的是
《父母成長,孩子才會真正長大!一起練習愛與被愛的親子關係》
✍🏻本書有八個重點:
1️⃣我們對當下的詮釋,取決於大腦的搜尋結果
👉無論好壞終會心想事成
👉因此必須持續累積、增加正面經驗
使人在面對類似情境時
能不斷增加正面連結、增加信心
#成功孕育出對成功的期望
#失敗會滋生出更多失敗
2️⃣成功的母親只需要提供孩子
#安全依附感與養育環境
#愛
#鼓勵孩子在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上勇於挑戰自己,發現過程的喜悅
#避免孩子接受你認定的人生版本
3️⃣學習成為「內控者」
#專注在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
#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
4️⃣沒有失敗,只有回饋
#從未犯過錯的人成就不了任何事
#失敗是任何尋求成長的人必經之路
#沒有輸贏這回事只有贏和「學習」
5️⃣面對並接受生命原有的樣子
而非它「應該」的樣子
#太多時間想像未來結果回不到現實
#尊重孩子的「原有」的天賦
#而非你所期望他「應有」的樣子
6️⃣「信仰」是給予指令,不是要求盲目服從的信條
#隨時思考現況
#避免無益於社會或自身的迷因影響自己
7️⃣越把注意力放在自我形象上
就越能成就堅不可摧的自己
8️⃣成功的教養是幫助孩子
#學會即使在人生旅途中跌倒了,也能快速恢復
#保持恆毅力
#靈活變通
#快樂心態
#保持理智與內心平靜
#主動向外尋求新奇和挑戰
#為拓展和增加自我能力而主動進行探索和學習
✍🏻除了這些基本教養概念外
作者也提供4種典型個性與教養技巧
讓父母找出捷徑與孩子相處
1️⃣視覺鳥小孩:急性子、吸受事物快、需要大量刺激、容易感到無料
2️⃣鳴鳥小孩:充滿想像力、適合學音樂
3️⃣感覺鳥小孩:對環境極度敏感,需要極度細心呵護
4️⃣思想鳥小孩:逃離現實、缺乏歸屬感、易情緒化、個性疏離
🎀後記🎀
這本書頁頁精采
與其說是一本教養書籍
更像是一本父母自我探索、療癒、成長的書籍
「有快樂的父母才有快樂的孩子」
這句話不只是陳腔濫調
而是經過證實的經典名言
書中也不斷提醒家長對於孩子教養
只須提供其所需工具
給他們足夠的愛
讓他們折返時能找得到我們
並讓他們盡情奔跑
父母的終極目標在於培養孩子抱持「成長心態」
教導孩子在每項挑戰與挫折間尋找機會
相信只有「回饋」沒有「失敗」
發展他們的內在動機
讓孩子發展內控者心態
每天營造積極習慣的行為紀律
具有韌性、自立
有能力靠自己的選擇過生活🎀
極度韌性心得 在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極度韌性【作者】:Damon Zahariades 【譯者】:許家瑜【出版】:臉譜———————————————————————————. 《#極度韌性》讀後心得:與不完美相處的三種心態. ... <看更多>
極度韌性心得 在 2022復原力例子-寵物社群,精選在Youtube上的熱門影片 的推薦與評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 ... 極度韌性:18堂心理韌性練習課,帶你一步步打造復原力+自制. ... <看更多>
極度韌性心得 在 [心得] 《極度韌性》與不完美相處的三種心態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 《極度韌性》與不完美相處的三種心態 ; 看板 Book ; 作者 wackynoteis ; 時間 2022/05/19 09:36:17 ; 留言 0則留言,0人參與討論 ; 推噓 0 ( 0推 0噓 0→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