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Mr.Ken 肯氏吊扇 參觀,發現~吊扇原來可以這麼美!
🍀專屬讀者優惠🍀
#購買只要出示本文店內吊扇即享九折優惠(此優惠不含活動商品,店家保有活動解釋權利)
吊扇不只看起來增加室內空間質感,更是節能省電好幫手。
吊扇吹來是大面積的涼風,和立扇單向那是差上倍數,吊扇的涼風讓人舒爽,更可減少開冷氣的次數。
肯氏 Mr.Ken吊扇葉片使用梧桐木,梧桐木輕盈紋路美,札實有份量感,它是實實在在的實木,不是組合板!
葉片上除了有獨一無二的美麗紋路,有無可取代的樹結,這都是真材實料的表現。
梧桐木的特色不只輕盈有質感,硬度高不易磨損變形,更能耐腐爛和酸鹼,不易吸收水分及潮氣。
肯氏 Mr.Ken 吊扇門市裡放置不少扇葉樣本,讓人可以直接摸一摸,感覺實木溫潤觸感。
😍專屬讀者優惠
購買只要出示本文店內吊扇即享九折優惠(此優惠不含活動商品,店家保有活動解釋權利)
Mr.Ken 肯氏吊扇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華夏路1462號
營業時間:11:00–18:00 (星期日休息)
電話: 07 349 3282
https://dale1128.pixnet.net/blog/post/49732302
梧桐木 硬度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農餐桌。煮米03》
另一位煮飯高手是池上建興碾米廠的梁正賢,他認為「水」是影響米飯滋味的關鍵,討論點在於「水質」和「水量」。以「水質」來說,台東人多用山泉水煮飯,不論是洗米、浸泡或烹煮,當米粒碰到水,味道就開始醞釀。閒聊之間,他提起試過的不同水源,譬如逆滲透就被評為無滋無味,因為礦物質都被濾掉了,至於自來水……,似乎根本沒資格被評鑑。依據他多年的實驗,最棒的水源頭都在海岸山脈處,他個人推薦鸞山部落一帶的山泉水,那附近很多麥飯石,水帶著甜,喝了會勾人,這樣的水煮出來的飯,不美味就不科學啊!
至於「水量」,這攸關米飯的軟硬度,多數人家煮飯時,若不是大同電鍋就是電子鍋,譬如關山日出禾作的黃瀚告訴我,他喜歡讓內鍋的水少一點,外鍋多放一些水,這樣米飯的口感比較Q。當我提起這些案例,梁正賢提起他看過的原住民煮飯法,不同於漢人浸泡稻米時要精算水量比例,譬如新米時,米和水的比例可能是1:0.9,舊米時可能為1:1.2,因此漢人煮飯是種技藝,要靠著天分和生活累積,才能由指尖的「米感」判斷水量。原住民的煮法就簡單了,浸泡稻米的水量不需精算,而是直接泡到米粒吸飽水份為止,接著以梧桐木做成的蒸桶烹製,以蒸炊加熱,米飯有著木桶的漂亮香氣,那是另一種美好的滋味。
「煮飯和泡茶是同一件事。」他輕聲說著,一句話帶出了態度,且為了落實這句話,數月之後,他即將在池上開一間標榜「極致米味」的餐館,名稱叫做「池上好店」,至於會提供怎樣的美味,他表示先賣個關子,等店開了就知道。
諸如以上,控制「溫度」和「水質」是煮飯的本質,然而滋味這件事,如人飲水,適口者珍,某些朋友喜歡透過「添加」,讓米飯口感偏向習慣的美好。譬如「米麻岸」在炊飯時,會在木桶底部加幾片月桃葉,讓米飯多些香氣;譬如關山的「宏昌客家菜館」,會在煮飯時,加入一小湯匙的油,讓米粒有了鬆香感;譬如鹿野的「山谷裡的一家人」,煮飯時會加些糙米,增加口感。另外我還聽過煮飯時加點檸檬汁或醋,據說讓米飯色澤白皙,也有添加米酒,為了帶點香氣,還有人會加一小匙糖,每一口都帶著甜。
於是乎,一戶人家一款味,真要一門深入,絕對是漫漫長路,這正是探究飲食文化的有趣處。如何在差異之中尋求共識,如何讓共識落實為群體習慣,於是當習慣成為日常,文化就此具象,當文化落成,地域就有了意義,對我來說,旅遊的樂趣就在此。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