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二十二,大士爺祭放水燈,文隆橋下點燈祈福。
民雄大士爺和基隆中元祭、頭城搶孤、恆春搶孤並列臺灣四大中元祭典,今年配合防疫縮小舉辦,沒有踩街、沒有平安餐、沒有祈福晚會,僅維持辦理普度場、放水燈及大士爺火化昇天。
#民雄大士爺特色
全臺灣唯一供奉大士爺為主神的廟宇,是民雄重要的公廟。一年只會出現三天,農曆七月二十一、七月二十二和七月二十三才會現身,最後一天火化,其他時間在大士爺廟只會看到觀音。
以往廟方在大士爺祭上以「紙糊的大士爺」神尊現身三天,多年來廟方內部對平常大士爺應不應該有形象,意見不一。因此,廟方木雕的大士爺軟身神像被收藏在正殿神龕左側;後來確定農曆七月請出在正殿鎮殿。
不同於其他地區的站姿大士爺,民雄的大士爺是坐姿,並手持四角令旗。
#民雄大士爺廟
梅山大地震之前,民雄沒有大士爺廟。大士爺是由四個神明會分工,辦理祭典,分別是頂街大士爺會、下街大士爺會、小普(普渡小朋友亡靈)大士爺會和下街蘭盆會。
梅山大地震後,民雄許多廟宇倒塌,但因重建缺少經費,無法一間間蓋回去,便把媽祖、開漳聖王、開台尊王、觀音大士等神祇,集結起來一起放在現今的大士爺廟。
因日本治臺的限制,希望老百姓信奉佛教,民間無法以道教色彩的大士爺之名申請廟名,而以佛教意味濃厚的慈濟寺取代,廟宇中觀音的角色也淡化了大士爺的色彩,直到1987年才正名為大士爺廟。
#民雄大士爺祭典的流程
▪️七月二十一:凌晨四點半,爲大士爺開光,撕開紅紙,點眼,宣告祭典正式開始。
▪️七月二十二:水從筆架山來,在此放水燈。
▪️七月二十三:法會,把廟內的大士爺請出來監普。之後坐上竹轎子,走到火化地點,進行火化。
今天,由民雄七星藥局的至鎧帶路解說,我們前往放水燈的地點,法師誦經祈福後,將5座水燈厝及108朵蓮花慢慢施放入溪水中,水燈是水中邀請函,猶如竹燈篙,都是通知孤魂接受陽間祭祀,水燈漂走後,會把供桌上的食物全部投入水中,最後放鞭炮結束儀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過去每三十至五十年,就會發生一次災害型的地震,回顧歷史,發生在1906年3月17日的梅山大地震,已經屆滿115週年,有學者正在雲林古坑到嘉義竹崎的麓山帶,佈設密集的地震觀測儀器,希望把收集到的一些小小的地震,找出它的活動模式。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
「梅山大地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梅山大地震 在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梅山大地震 在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梅山大地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梅山大地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梅山大地震 在 [新聞] 《地調所分析》梅山斷層大地震機率高- 看板EarthScience 的評價
- 關於梅山大地震 在 微物史- 【梅山地震斗六殤】 今年是921大地震屆滿17年 的評價
- 關於梅山大地震 在 [新聞] 可能再傳出大地震? 「梅山斷層」引發關-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梅山大地震 在 學者:嘉義梅山20年內恐規模7強震[影音]|嘉義地震 的評價
梅山大地震 在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烈風光影:2021民雄老照片展,由中正大學 重構大學路計畫、 七星藥局發起的居民參與歷史註解運動,讓老相片在老地圖上說故事!
辦在民雄市場內的「烈風光影:2021民雄老照片展」,該棟建築是閒置已久的三層樓空間,過去是百合布行,因為展覽設置在百年傳統市場內,是當地人採取食材的首選之地,使老照片展顯得更親民,更連結居民生活。
每爬一層樓是逐漸聚焦的同心圓看展模式:一樓是民雄在地的街坊鄰居提供過去家族在街頭拍攝的老照片,二樓主要是梳理在地大士爺廟信仰,三樓大部分是在過去權力結構的建築前集會拍攝;也因為三樓有廚房空間,部分的展區以食堂的概念為中心,透過染布區隔內外空間,再次呼應過往布行空間的意象,從屋頂透射進屋內的光線,再次讓每一張照片背後的民雄歷史,閃閃發亮。
下港從展覽中選出幾張老照片,拍攝同一個場景今日的模樣,許多背後的故事都圍繞在市場周圍,歡迎點入圖片解說,一探究竟!
#老照片中的民雄和今日的民雄有什麼不一樣
民雄市區經過三次的大型變動:
🔺第一次是1906年梅山大地震,震央就在打猫,打猫街市街幾乎全數潰倒。
🔺第二次是1945年二戰的美軍轟炸,針對日本南進發射基地的民雄放送所為目標,進行大規模轟炸。
🔺第三次是1970年市街道路擴寬,直接改變民雄的市街樣貌。
「烈風光影:2021民雄老照片展」全展共展出上百張民雄老照片,2021/03/26-2021/06/20期間,跟著老照片的腳步,尋訪時代的痕跡,認識更多雄猛如烈風的在地故事。
最後謝謝觀展當天,有七星藥局的至鎧與在地青年阿輝導覽照片背後的故事(還深夜陪我訂正文章的資訊🙌)
👉 下港導讀展覽全文:https://ekangwoman.com/minxiong_oldphoto/
梅山大地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系列報導
【地質學者研究發現 地球是一個完整的物體 當發生一起非常大的地震後 往往會連動世界其他地區地震與火山活動 3/6新燃岳火山再度噴發 被認為與2011年311東北大地震有關 而1995年阪神大地震也與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有關 歸納過去70年全球地震與火山關聯 自1950年來世界共出現七次芮氏規模9左右地震 其中的六起在四年內震央附近發生多次火山爆發】
鹿兒島霧島山的新燃岳6日下午,陸續發生多次爆發性噴發,日本氣象廳指出,鹿兒島霧島山的新燃岳,自3日1日起就開始噴發,「今天(3月7日)仍然在噴發,馬路上積了厚厚一層火山灰,」NHK記者高橋太一。
附近的馬路及學校都被火山灰籠罩,強風帶來的火山灰還不斷襲向學生,到了10日凌晨將近2點左右,噴煙來到本次觀測最高的4500公尺,灼熱的火山氣體與火山口上空的雲,還形成火紅色的火映現象。
新燃岳位於日本九州宮崎與鹿兒島交界,6日下午發生大噴發之後,兩天內噴發29次,引發火山型地震181次。
新燃岳上一次大噴發是在2011年1月,然而你更需要知道的,是火山爆發背後的警訊。
這是2018年一月,草津白根山的爆發。
「好像在電影裡頭才會看到的畫面,我以為我死定了,」草津白根山噴發倖存民眾(2018.1.23)。
立命館大學的高橋學教授說,包括白根山在內的這些火山爆發,都與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有關。
2011年3月11日襲向日本,一場芮氏規模9.0的巨大地震。
火山噴發與巨大地震關係密切,世界地震及火山學者皆有共識。高橋教授主張,在311大地震後,太平洋板塊擠壓到歐亞大陸板塊的速度加快,311以前約每年10公分,現在則以每年30到40公分速度隱沒,沒入的板塊促成岩漿的大量產生。
「從海底隱沒的板塊,富含大量的水份,一旦下沉到地底100公里附近,壓力與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飽含的水份就會滲出,這些水份會熔化「地幔」(Mantle)之稱岩石層,變成火山熔岩,然後火山熔岩會從脆弱的地盤中噴發而出,」NHK解說。
「日本列島的火山下方,有源源不絕的火山熔岩生成,何時會噴發一點都不奇怪,」東北大學地震火山預知研究中心中島淳一准教授。
歸納過去70年全球地震與火山的關聯,自1950年以來,世界上一共出現七次芮氏規模9左右的地震,其中的六起,在四年內震央附近發生多次火山爆發。
1952.11.4
堪察加半島地震
(Kamchatka半島)
8天後
Tao-Rusyr火山
一個月後
Maly Semyachik火山
1954
芙蓉山(Sarychev火山)
1955
別濟米安納火山(Bezymianny火山)
1952年11月,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發生芮氏規模9地震,五天後卡賓斯基火山爆發(Karpinsky),緊接著不到一個月,周邊兩個火山也相繼噴發。之後又有芙蓉山爆發,休眠1000年的別濟米安納火山也大爆發,而且持續一年五個月之久。
1957.3.7
安德烈亞諾夫地震
2日後
弗謝維多夫火山(Vsevidof火山)
一年半後
奧克莫克火山(Okmok火山)
1957年,安德烈亞諾夫群島發生芮氏規模9.1強震,兩天後休眠的弗謝維多夫火山爆發,相隔一年半,奧克莫克火山也爆發了。
1960.5.23
智利地震
1964.3.28
阿拉斯加地震
2004.12.26
印度洋地震
2010.2.27
智利中部地震
除此之外,1960年智利地震,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和2010年智利中部地震,周邊火山同樣都在四年內陸續噴發。
但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地震之間的連動性。
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教授提出證據,顯示過去一百年來,台灣與日本的地震,一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們台灣跟日本,剛好就有兩個共有的板塊,就是這個菲律賓海板塊,跟歐亞大陸板塊,所以當日本發生大地震以後,它的能量就會向四方消散,有一部份就透過我們共有的板塊,送到我們台灣來,日本在過去100年的時候,它有三個地震和我們台灣的大地震,是有前後 連續的一個關係,1896年的三陸大地震(規模7.3),接下來我們台灣,就是1906年的梅山大地震(規模7.1),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規模8.1),我們就發生了,1935年的新竹台中大地震(規模7.1),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規模7.3),我們就產生了1999年的集集地震(規模7.3),我們現在看,(台灣和日本)大約就是相隔5-10年,就會發生一個規模7,然後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以上的大地震,」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
這並非危言聳聽,加州理工學院的金森博雄教授提出的數據,與汪中和教授的說法十分相似。
拿2004年那場印度洋大地震來說,當時規模9.1的地震引發南亞海嘯,造成20萬人死亡失蹤,隔年蘇門答臘發生規模8.6大地震,兩年後的2007年,印尼再發生(規模8.5)強震。
「因為地球是一個完整的物體,發生一起非常大的地震之後,就會連動世界其他地區的地震活動,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相當高,」加州理工學院金森博雄教授。
那麼,在日本發生規模9.0的311大地震之後,台灣難道不應該提高警覺嗎?
「我們在花蓮發生一個規模6.3的地震,台灣其實在地震風險上面來說,我們的危險性是非常非常的高,台灣的板塊還在不斷的擠壓,我們現在可以從觀測系統,看到地殼正在變形,因為擠壓的關係,所以從蘭嶼到澎湖這條擠壓的主軸上面,每一年都在縮短,特別需要格外去注意的一個地方,第一個就是我們台北地區,我們發現台北有一個活斷層,就是我們在西北邊的山腳斷層,山腳斷層我們現在也發現到,它已經延伸都海裡面,所以山腳斷層的長度很長,所以它一旦錯動,釋放的能量也非常的驚人,所以山腳斷層有規模7以上的可能性,扣掉了前面台北一個(山腳斷層),花蓮兩個,其他剩下來的6個,會發生規模7以上規模地震的地區,都是在我們的中南部,」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
「現在受到地球暖化的影響,其實地殼的能量一直不斷的累積,而且累積的非常驚人,地球物理性質的改變,就會影響到板塊之間的擠壓,運動,讓能量的累積,也超過我們過去的想像,我們從1973年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全世界規模超過7的非常強烈的地震,它的數目真的是在增加,過去在1990年以前平均一年只有11次,但是現在(大地震)已經平均是17次,可是去年只有8 9次,是異常的低,那我們台灣有感地震在去年,在2017年全年也是格外的少,(台灣2017年有感地震)只有460次,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個是一個不尋常的,我們的這個能量其實還在累積,」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
更令人憂心的是,地震活躍期還沒有過去。
「這是過去100年,全球芮氏規模8.5以上強震發生位置圖,把發生的年份及強度畫成線狀圖,可以看到巨大地震集中在1950-1960年代,」NHK解說。
然後安份了40年左右,從西元2000年開始再次活躍起來。
「(環太平洋火環帶)相當活耀,有四個規模8.5以上地震,包括一個規模9.1的地震,所以我們根據這樣的經驗,那目前是確定進入(地震)活躍期,因為我們過去只有一次活躍期的經驗,大概差不多是15年左右,那我就從2005年起,然後到2020年, (規模9地震)第一個位置,可能還是在蘇門答臘附近,那第二個是在日本,那個南海海溝的這個位置,」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
這樣的懷疑並非毫無根據。
「我們一直會提醒說,你不要以為這個(熊本)地震完了以後,旁邊地震就結束,不是,附近區域裡面,比較近的區域,比如說一兩百公里以內,他都會影響到,南海海溝就在(熊本)東邊,」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
危機當前,你做好準備了嗎?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梅山大地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過去每三十至五十年,就會發生一次災害型的地震,回顧歷史,發生在1906年3月17日的梅山大地震,已經屆滿115週年,有學者正在雲林古坑到嘉義竹崎的麓山帶,佈設密集的地震觀測儀器,希望把收集到的一些小小的地震,找出它的活動模式。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478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u2EAgkVtzE/hqdefault.jpg)
梅山大地震 在 微物史- 【梅山地震斗六殤】 今年是921大地震屆滿17年 的推薦與評價
【梅山地震斗六殤】 今年是921大地震屆滿17年,同時也是「梅山地震」110週年!今天,我們就來回顧這場百年前的大震吧! 明治三十九年(1906)三月十七日凌晨, ... ... <看更多>
梅山大地震 在 [新聞] 可能再傳出大地震? 「梅山斷層」引發關- 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是921地震20週年,過去讓嘉義地方常說可能再傳出大地震的「梅山斷層」,也因為之前發生的地震,引起民眾的注意。有學者分析研究表示,梅山斷層的長度比預計的還要 ... ... <看更多>
梅山大地震 在 [新聞] 《地調所分析》梅山斷層大地震機率高- 看板EarthScience 的推薦與評價
《地調所分析》梅山斷層大地震機率高
奇摩 時報新聞
https://tw.news.yahoo.com/2003/02/11/leisure/infotimes/3805990.html
【曹以會/台北報導】
雖然東部地區發生地震非常頻繁,不過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最新
的調查指出,西南部地區最近幾年內發生大地震的機會大,因為這個地區
的斷層位移每年達到七到八公釐,能量累積較快,其中又以梅山斷層發生
規模六以上地震的機會最高。
國科會補助的防救災專案計畫,今天上午舉行成果研討會,中央地質調
查所在去年調查了五條斷層的活動情形,地調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組長林
啟文表示,地調所選定了二十五條活動斷層、預計以五年時間進行監測與
調查,九十一年先選定了五條並完成分析。
九十一年選定的五條包括竹科附近的新城斷層、南科附近的新化斷層,
人口稠密區的彰化斷層及嘉義的梅山斷層,以及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的車籠
埔斷層。
林啟文指出,經過分析及調查後發現,五條斷層中,以梅山斷層在最近
幾年內發生地震的機會最大,因為梅山斷層上次發生地震是在一九○六年
,距今已接近一百年的時間,累積了一定的能量。
梅山斷層從嘉義梅山到民雄,長約十多公里,林啟文指出,如果梅山斷
層發生地震,規模應該會在六以上,因此地調所已在梅山斷層進行地下的
溫泉水位、水質、水量與水壓的相關監測,並注意斷層位移速度是否有改
度。
林啟文指出,去年調查的五條斷層中,除了彰化斷層仍然隱伏於地下外
,其他四條都已穿出地表。其中新城斷層在「全新世」(約在七、八千年
前)曾經活動過,因此改列為第一類活動斷層,但是還無法找到斷層活動
周期。
車籠埔、梅山及新化等三條斷層,都曾經有過地震的歷史紀錄,梅山斷
層的地震紀錄在一九○六年、新化斷層是在一九四六年、車籠埔則是一九
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林啟文指出,地震時間距今越久,累積的能量
越高,越容易再發生地震,因此梅山斷層,在最近幾年內發生較大地震的
機會恐怕相對偏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42.1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