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更新中:近期台灣社區傳播情況仍然嚴峻,醫護人員、防疫人員、消防人員都辛苦且盡責的執行任務。除了少出門、不群聚、多洗手外,不論身處海內外的台灣人都非常希望能幫上忙。文章將會持續更新可捐助的公家單位、私人慈善機構、消防單位、跟個人發起的物資捐贈。
1. 各地政府的捐款/捐物/愛心平台
✅ 台北市社會局揪安心災民照顧雲端整合服務
網址: https://rmic.gov.taipei/Web/RSADM00001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推出雲端整合服務,平台目前主要是愛心捐款(愛心捐物部分點開顯示目前沒有專案),可以針對自己想幫助的對象進行捐款。
✅ 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
網址: https://goodday.ntpc.gov.tw/pwntpc/
新北市推出好日子愛心大平台,建議可以註冊一個帳號(新註冊、FB、Line登入都行)。註冊後可以查看目前的捐款、捐物清單,有各項社會關懷、私人動物收容處、課後安心社會照顧、助學圓夢基金、安置兒少計畫等。
2. 各地消防局與分隊
目前有詢問總局或其下的各分隊,得到的答案大概都是捐贈物資詢問各縣市的消防總局、總局會再依據各分隊提出的需求進行物資發放。而不只是目前6、7月份的捐助,也希望各界的幫助是細水長流型的關懷幫助,面對這場尚未確定終點的抗疫行動,所需要的物資可能還會持續需要。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
我找到捐贈救護車輛及裝備器材的頁面,頁面上有聯絡電話,如果有其他防護衣、防疫物資想捐贈,也可以聯絡他們看如何執行。
https://www.119.gov.taipei/cp.aspx?n=60F9C797E6501306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搜尋與詢問新北市消防局,最新的防疫物資需求與捐助單位,可以參考新北市消防局宣導科建立的官方FB page:新北消防發爾麵 了解最新物資需求。
https://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854510231525731&id=1436893066620795&sfnsn=mo
✅桃園市政府消防局
桃園市政府消防局有留言板功能,6月1日仍有提到有防護衣需求,可聯絡3379119分機341吳先生。
https://www.tyfd.gov.tw/chinese/12/01main_detail.php?id=8203
3. 民間機構
✅ 芒草心
網址:https://www.homelesstaiwan.org/
目前有對外公開的物資需求表,捐贈前先透過FB Page(https://www.facebook.com/homelesstaiwan/)確認想捐贈的品項跟數量,也可下單寄送至芒草心的地址。
✅ 台灣世界展望會
飢餓三十-國內貧童遠距學習計畫 網址:https://m.worldvision.org.tw/donate_shop.aspx?ID=269
由於目前疫情,許多學習都以遠距教學為主,但偏鄉、或家庭環境較無法負擔的學童可能在此狀態下無法有完整的教育機會,所以台灣世界展望會有針對此一現象發出的募款活動。
✅ 安德烈慈善協會
https://donate.newebpay.com/chaca/relievedfoodbox
針對此次疫情,安德烈慈善協會發起安心食物箱捐助活動
✅ Power Drink 請支援收飲(目前暫時關閉,等後續人力與配送補齊後會再開放)
https://powerdrinks.tw/contact
民間成立為醫護人員身心靈關懷的團隊
4. 民間個人發起的物資捐贈
而如果是個人發起的募款/募資活動,按規定要申請核可。個人或團體對不特定人發動金錢或物資勸募,依法要先向所轄地方政府申請通過;若為地方區域捐贈、由所轄縣市政府/社會局受理辦理;而若為全國性勸募/捐贈,由內政部受理辦理。
✅ #emmy追劇時間 發起的防護衣捐贈服務
FB幾乎每天都會更新最新的捐贈狀況、還有公布捐贈者清單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25231892557078&id=100052108087251
✅ #林星慧阿星 整理的北部醫院可捐贈單位聯絡電話
文中含有亞東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台大醫院等醫療院所的聯絡電話(可自行聯絡確認如何捐贈)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98684320226629&id=850689505026143
文章整理方便分享版 https://aillynotes.com/donation-to-taiwan/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的網紅蔡旺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警察局) 根據行政院主計的數據顯示,台南市的刑案發生件數逐年下降,在六都中也是第二低的, 如此數據本應令人欣喜,但深入分析之後實則不然,事實截然相反且令人震驚。其中的兒少犯罪率逐年上升,六都中高居一二名。刑案發生率六都第二名,刑案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 竊盜發生率六都第二名,竊盜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
桃園消防器材行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今日新增334起本土病例、校正回歸256例;連兩天6名病例死亡,多為60歲以上年長者;指揮中心加快研擬快篩試劑指引、考慮放寬相關法令;三級警戒專家評估需延長,28日解封有難度】
今(24)日新增334起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6例死亡,年齡都在60歲以上,另再公布256例校正回歸案例。今日確診最多為新北市177例、其次是台北市99例。由於重症患者持續增加,昨(23)日有66例使用呼吸器,今天增加至84例,指揮中心協調各縣市醫院成立「專責加護病房」,跨區支援雙北。
衛福部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原先疫情三級警戒到5月28日,但專家已建議延長,目前正在研議延長日期,而北市市長柯文哲也評估28日要解封不容易,停課日期應該會延長。
台北市昨天快篩陽性率5.9%,新北市4%,今天台北市啟動捐款專戶,募資購買快篩試劑,指揮中心正在研擬全國的快篩指引,包括採用哪種試劑、補助費用等等,也考慮放寬法令,開放企業自行和廠商購買快篩試劑。
■新增本土病例334例,校正回歸256例
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的334本土病例中,男性佔157例、女性177例,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80多歲,發病日介於2021年5月10日至5月23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77例最多,其中又以板橋區43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99例,以萬華區38例為多,桃園市19例、彰化縣12例、基隆市及台中市各7例、高雄市5例、屏東縣及台南市各3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1例。(見今日最新疫情概況圖)
陳時中也連續三天發布校正回歸案例,校正個案256例中,分布在5月14以後,台北市148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99例,桃園市6例、苗栗縣2例、臺中市1例,目前單日確診最多仍是出現在5月17日的476例。至於案例校正回歸要持續到何時,陳時中回應,希望一週內改善。(見經校正回歸每天確診數圖)
今天新增本土病例足跡,萬華活動史相關200例、茶藝館相關34例、某社團相關6例、某水果商相關6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38例、關聯不明101例、疫調中105例。
■三級警戒專家考慮延長,北市長:28日解封有困難
全台疫情三級警戒到本週五,但由於疫情持續延燒,許多地方首長都紛紛建議延長,陳時中坦言,「沒有用太樂觀的態度看待這件事,」許多專家都建議要延長,指揮中心正在研議,若確定延長會對外公布。
而柯文哲認為昨天的北市篩檢陽性率達5.9%,顯示出從5月13日至今,已經出現兩個高峰,科學上的估計,5月28日會是另一個波,觀察的重點在於,每一個波峰是不是都比前一個低,如果持續下降就表示疫情有控制住,現在台北市民的自動自發封城是有效的,只是想要在5月28日解封是有困難,會與新北市長侯友宜討論,首都圈的三級警示要延長,再一起正式宣布。
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表示,整個疫情看起來沒那麼樂觀,疫情病情變化速度太快了,整個挑戰會愈來愈艱鉅,所以雙北一定會同步。至於5月28日會不會告一段落?侯友宜說:「我從沒有樂觀過,5月28日解封可能性非常低,大家要做心理準備,所以要做最壞打算、最充分的準備。」
■連兩日6人死亡,皆為60歲以上高齡者
繼昨天創下疫情單日最高死亡個案6人後,今天再度新增6人死亡,分別為:
案1860,70多歲女性,有胃癌等慢性病史,5月14日採檢,17日確診,19日死亡。
案2476,70多歲男性,有扁桃腺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並就醫,19日確診,21日死亡。
案2720,60多歲男性,5月15日出現咳嗽症狀,16日自行就醫採檢,20日確診,22日死亡。
案2825,6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肝硬化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20日確診,22日死亡。
案4162,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慢性B型肝炎等慢性病史,5月21日有肌肉痠痛、呼吸困難、肺炎等症狀,21日採檢,22日死亡,23日確診。
案4284,60多歲男性,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22日死亡並通報採檢,23日確診。
所有死亡案例都在60歲以上,案4284是死亡後才被通報採檢確診,案4162則是未等到確診報告出爐即死亡,6例中4例有慢性病史。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COVID-19一年多以來,世界的死亡率約2%,青少年死亡率低,但老年人與有慢性病的人死亡率則明顯上升,健康危險因素會放大很多倍,老年的特殊族群要特別注意。
■指揮中心調度各縣市成立「專責加護病房」
連續兩天死亡案例創新高,重症患者也不斷增加,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截至今日共有84例使用呼吸器,比昨天66例增加18例。4月15日至今共有3,255例確診,其中335人重症,佔10.38%。若單看60歲以上,從4月15日至今有1,228例,234人重症,重症率19.1%,顯示60歲以上是高風險者。
重症患者持續增加,指揮中心昨召開醫療調度會議,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已和各縣市政府研議,完成設置「專責加護病房」,羅一鈞補充,各縣市醫院要按照規模,以10~20張加護病房區域為一單位,劃定這區域專門收治病患,受中央調度,醫院不能以不在雙北為由拒絕釋出病床。另會組成重症照護專家小組,調整重症區的感控或負壓設置,由專家提供現場指導,各縣市專責醫院這週五以前會完成清空,確保被送到外縣市的確診者若有需要醫療時,有床位可以應用。
此外指揮中心也協調建立集中檢疫場所後送醫院的「綠色通道」,另邀集22縣市的地方消防局長建立標準程序,在集中檢疫所的輕症與無症狀患者,若病情有變需送醫,在接受119通報後,由消防機關的救護隊執行後送到該檢疫所配合的醫院。陳時中解釋,綠色通道是指輕症、無症狀者收治在集中檢疫所後,監測病情若有變化才要送到醫院去,綠色通道能確保集中檢疫所要轉診時可以有病房。
■醫護人力不夠,指揮中心縮短解隔離標準
由於醫護人力不足,指揮中心也在昨日公布最新版的「醫療照護工作人力短缺之應變處置建議」,適用疫情警戒第三級以上地區的醫療機構和長期照護機構工作人員:
1.完成接種第一劑疫苗達14天(含)以上的無症狀接觸者:無症狀即可返回工作,需自我健康監測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21日。
2.已接種2劑疫苗,第1劑達14天(含)以上的無症狀密切接觸者:需自主健康管理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21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1次核酸檢驗結果陰性後,可返回工作,惟返回工作後需每3天進行1次核酸檢驗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14日止。
3.未接種疫苗或已接種疫苗第1劑但未達14天的無症狀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到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7日期滿後,第1次核酸檢驗結果陰性後,可返回工作,惟返回工作後需於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第10、14日再採檢,並續自主健康管理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21日。
羅一鈞表示,新的解隔離標準上週專家會議就有討論,因為現在不少醫護人員都接種過疫苗,已有相當保護力,為了避免人力不足,照顧品質下降,因此公布新指引,但為求保險,密切接觸者中間會再採檢,避免接種過疫苗後還是出現輕症或無症狀感染。
許多醫護除了在醫院冒著風險,回家也擔心傳染給家人,但並非每個醫院都有宿舍可提供給醫護人員,陳宗彥表示,昨天全國防疫會議上,已請縣市政府特別安排適當旅宿給醫護人員,「有請縣市政府務必協助。」
■快篩指引研議中,中央考慮放寬企業自行快篩
台北市昨天快篩陽性率5.9%,新北市4%,目前各地方政府都加強快篩,但快篩試劑不在指揮中心整備物資名單,地方政府得自行調度、出資,人力和經費漸漸入不敷出,台北市政府今天啟動捐款專戶,募資購買快篩試劑、防疫住宿,以及醫護人員相關支出。陳時中表示,目前相關防疫政策都有經費補助,但是在一定範圍內,地方有自籌款,「要加強要自己籌款。」不過指揮中心也正在爭取政院經費,會陸續公布。
陳時中表示,不同區域風險不同,在疫情熱區的快篩數多,有參考價值,但若在疫情輕微的地方,相對偽陽性比率增加很多,會造成防疫不必要負擔。羅一鈞則補充,現在各縣市使用快篩經驗差異很大,雙北快篩陽性經PCR檢測,最後確診符合有9成,但其他非疫情熱區的縣市做快篩,則偽陽性高,例如連江縣3例快篩陽性最後都排除,若偽陽性個案也入住檢疫所不但有風險,又有增加醫療負擔疑慮,會蒐集各縣市資訊,作為指引參考。
至於要購買哪種快篩試劑、是否補助經費、哪些地方適合做快篩,陳時中表示,目前正在訂定相關快篩指引,若有消息會進一步說明,也已經請經濟部跟相關廠商聯繫,盤點快篩試劑產量,希望有大量需要時可以提高產能。不只地方政府卯足全力快篩,也有企業自行接洽廠商,購買快篩試劑,對此,陳時中表示,快篩是醫療器材,只有醫事單位能購買,企業購買快篩試劑,「和法不相合」,但因應疫情需要,今天下午會召開會議討論是否適度放寬法規。
■北市確診者多,柯文哲呼籲兩人一室
目前台北市每天確診者數量多,北市醫療量能備受考驗,柯文哲表示,北市病房要改裝成負壓或抽風病房需要時間,已經要求醫學中心儘速改裝完畢,但像是三總週五可以完成,榮總要到週六,台大則是要分批,因此建議中央,對於確診者在這個緊急狀態下,不要再堅持一人一室,反正都是確診者,兩人一室讓有打疫苗的醫護人員照顧,紓解病床不夠的問題。
對此,林口長庚感染科醫師、北區指揮官黃玉成表示,上週指揮中心召開的專家會議中,的確有討論到能否兩人一室,若未來病床不夠勢必得要這樣做,雖然不同病毒變異株是否會因此交叉傳染,目前還不知道,只能假設目前患者都是英國變異株。至於什麼樣的病患可以兩人一室,黃玉成說,目前指揮中心還沒有詳細討論,當然要入住加護病房的會另外考慮,其餘病患先暫且當成一樣的,就看指揮中心何時同意實施。
■全台疫苗施打人次僅30萬,北市呼籲AZ疫苗趕快發下來
至於疫苗的部分,柯文哲認為,疫苗還是最終的解方,目前已經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希望中央趕快撥下來,早一天撥下來施打就可以救很多人,雖然台北市也不是沒錢,但採購疫苗還是要相信中央,短期方案仍是先施打目前擁有的AZ疫苗,中期方案還是希望美國能先提供一、兩百萬劑應急,長期可能要等七月的國產疫苗。
根據衛福部最新數據,今日上午10點為止,全台接種僅30萬2,698人次,而上週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最快周三可以完成檢驗封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表示,會以最高風險、第一線人員優先,例如運送疑似確診病人的人員,指揮中心會盤整後開會討論,定出分配比例。
■金門入境需快篩公告被撤銷,中央統一訂定離島防疫指引
金門縣政府考量離島醫療資源不足,昨天公告,搭飛機到金門的民眾應提出3日內PCR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否則將現場接受快篩,陰性才能入境,但衛福部今日撤銷縣府公告。
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3項,如果地方主管機關要管制人員移動行為或執行強制普篩等措施,「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應依指揮官之指示辦理。」由中央統一訂定防疫指引,希望各縣市務必配合。
不過,陳宗彥也表示,去年疫情發生初期,就可以看見邊境的風險高,中央也明白離島有實際上的需要,指揮中心會評估三個離島縣(連江縣、金門縣、澎湖縣)的醫療量能,並綜合考慮本島的情勢,研議出具一致性的防疫措施標準。
此外,今天指揮中心也提出3則假訊息,經查發現有心人士的網路IP位置皆來自境外,提醒民眾不要隨意轉傳以免觸法受罰:
● 「醫生聊天紀錄截圖外流,表示確診數據要開始作假」為不實訊息。
● 「由於患者爆量,醫院只能把患者遺體遺棄在河裡」為不實訊息。
● 「2萬人離奇失蹤,二殯火葬場集中大量焚燒萬華肺炎患者遺體」為不實訊息。
(文/林慧貞、嚴文廷、陳德倫;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柯皓翔、戴淨妍;攝影/鄭宇辰、陳曉威、蘇威銘)
#延伸閱讀
【科學防疫的缺口──快篩試劑未列入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也遭否決,為什麼?】https://bit.ly/3fjUwhH
【斷鏈的防疫線──確診者家人、醫護接觸者自力救濟下的防疫滑坡效應】https://bit.ly/2RzUND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PCR #綠色通道 #疫苗 #假訊息
桃園消防器材行 在 蔡旺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警政消防工作報告。
旺詮提出質詢:(上)台南治安犯罪率六都最高?嚴格取締科技執法開罰,台南A1死亡率反而上升30%?台南市14重要指標之警政項目獨缺治安數據,要求立即補上。
(下)消防衣二套,可望在今年完成100%!以及何時能做到勤一休一?
—-////—————————————-
旺詮於警政消防工作報告時提出質詢表示:(上)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數據顯示,台南市的刑案發生件數逐年下降,在六都中也是第二低的,
如此數據本應令人欣喜,但深入分析之後實則不然,事實截然相反且令人震驚。其中的兒少犯罪率逐年上升,六都中高居一二名。刑案發生率六都第二名,刑案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
竊盜發生率六都第二名,竊盜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暴力犯罪發生率六都第一名,暴力犯罪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經濟案件每萬人查獲數六都第二名。可看出成績多六都吊車尾,是否是臺南資源較少? 導致較高的犯罪發生率與較低的破獲率?
從每人獲得的平均警政支出來看,顯然資源沒有比別人少太多
,還優於新北及桃園很多。如果不是資源問題,那是什麼問題? 臺南怎麼會淪為外界的「犯罪之都」?又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和企業移居台南?
我們了解警務人員的辛苦,從逐年下降的發生率與逐年上升的破案率,可以看到警察同仁在取締與逮捕罪犯上的努力,也肯定他們的付出。但臺南犯罪率仍然是六都之首,其中必然需要檢討。尤其是從今年年初開始,臺南槍案頻傳,治安問題鬧到全台皆知,連警察局長都出來道歉,
顯示臺南治安確實有問題。數據會說話,從數據更可進一步得證此觀點。然而前面提到,經費未輸人。從歷年提高的破獲率也能看到基層員警的用心,為何治安還是六都墊底???
是否在整體的警政規劃上有什麼問題,是宣導預防措施不足,還是破案偵辦方式有檢討必要!
其次,蔡旺詮也指出有關市府主計網站中的14項重要指標中的警政項目,只有交通事故等,卻少了治安數據,也易引人誤會,是否想要掩蓋治安問題?
方局長表示,會立即和主計協調,馬上更改。
呼籲警察局全盤檢討預防犯罪與破案的方針,因為治安攸關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立即檢討盡早研擬改進對策,維護市民安全。
同時也針對一分局偵查隊編制將遇缺不補一事表達關切,也對過去三個月台南市A1事故死亡率是去年同期的30%,遠高於高雄及桃園的1%,表示嚴格過去開單科技執法並不是改善交通的萬靈丹。
(下)消防:
消防局工作報告質詢中,旺詮表示,
5月1日開播的公視職人劇,以消防員為主角,探討其在救災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
《火神的眼淚》導演蔡銀娟:「他們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消防員」所有消防員與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他們不是超人,他們也有家庭,也有擔心他們的家人朋友,呼籲大家重視消防員安全。
而消防人員安全問題備受重視,尤其在平常裝備器材的養護上更是不能疏忽,台南市消防員人數逐年上升,看得出消防局在市民安全維護上的努力,但消防裝備數量不完全跟上,令人憂心,要求儘快達到1人二套消防衣設備。李明峯局長回覆,目前已達九成,預計今年底前可達百分百!
火警不會挑時間,可能消防員會有連續出勤的狀況,目前,台南市是勤二休一,但香港是勤一休二,美國有些州還是勤一休三,台南的消防員真的很爆肝,希望消防局能持續改善!
桃園消防器材行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警察局)
根據行政院主計的數據顯示,台南市的刑案發生件數逐年下降,在六都中也是第二低的,
如此數據本應令人欣喜,但深入分析之後實則不然,事實截然相反且令人震驚。其中的兒少犯罪率逐年上升,六都中高居一二名。刑案發生率六都第二名,刑案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
竊盜發生率六都第二名,竊盜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暴力犯罪發生率六都第一名,暴力犯罪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經濟案件每萬人查獲數六都第二名。可看出成績多六都吊車尾,是否是臺南資源較少? 導致較高的犯罪發生率與較低的破獲率?
蔡旺詮進一步指出:
從每人獲得的平均警政支出來看,顯然資源沒有比別人少太多
,還優於新北及桃園很多。如果不是資源問題,那是什麼問題? 臺南怎麼會淪為外界的「犯罪之都」?又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和企業移居台南?
旺詮了解警務人員的辛苦,從逐年下降的發生率與逐年上升的破案率,
我們可以看到警察同仁在取締與逮捕罪犯上的努力,也肯定他們的付出。但臺南犯罪率仍然是六都之首,其中必然需要檢討。尤其是從今年年初開始,臺南槍案頻傳,治安問題鬧到全台皆知,連警察局長都出來道歉,
顯示臺南治安確實有問題。數據會說話,從數據更可進一步得證此觀點。然而前面提到,經費未輸人。從歷年提高的破獲率也能看到基層員警的用心,為何治安還是六都墊底???
是否在整體的警政規劃上有什麼問題,是宣導預防措施不足,還是破案偵辦方式有檢討必要!
有關市府主計網站中的14項重要指標中的警政項目,只有交通事故等,卻少了治安數據,也易引人誤會,是否想要掩蓋治安問題?
方局長表示,會立即和主計協調,馬上更改。
呼籲警察局全盤檢討預防犯罪與破案的方針,因為治安攸關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立即檢討盡早研擬改進對策,維護市民安全。
同時也針對一分局偵查隊編制將遇缺不補一事表達關切,也對過去三個月台南市A1事故死亡率是去年同期的30%,遠高於高雄及桃園的1%,表示嚴格過去開單科技執法並不是改善交通的萬靈丹。
(消防局)
5月1日開播的公視職人劇,以消防員為主角,探討其在救災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
《火神的眼淚》導演蔡銀娟:「他們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消防員」所有消防員與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他們不是超人,他們也有家庭,也有擔心他們的家人朋友,呼籲大家重視消防員安全。
而消防人員安全問題備受重視,尤其在平常裝備器材的養護上更是不能疏忽,台南市消防員人數逐年上升,看得出消防局在市民安全維護上的努力,但消防裝備數量不完全跟上,令人憂心,要求儘快達到1人二套消防衣設備。李明峯局長回覆,目前已達九成,預計今年底前可達百分百!
蔡旺詮進一步表示,火警不會挑時間,可能消防員會有連續出勤的狀況,目前,台南市是勤二休一,但香港是勤一休二,美國有些州還是勤一休三,台南的消防員真的很爆肝,希望消防局能持續改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5GQV8ruvM/hqdefault.jpg)
桃園消防器材行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警察局)
根據行政院主計的數據顯示,台南市的刑案發生件數逐年下降,在六都中也是第二低的,
如此數據本應令人欣喜,但深入分析之後實則不然,事實截然相反且令人震驚。其中的兒少犯罪率逐年上升,六都中高居一二名。刑案發生率六都第二名,刑案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
竊盜發生率六都第二名,竊盜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暴力犯罪發生率六都第一名,暴力犯罪破獲率六都最後一名,經濟案件每萬人查獲數六都第二名。可看出成績多六都吊車尾,是否是臺南資源較少? 導致較高的犯罪發生率與較低的破獲率?
蔡旺詮進一步指出:
從每人獲得的平均警政支出來看,顯然資源沒有比別人少太多
,還優於新北及桃園很多。如果不是資源問題,那是什麼問題? 臺南怎麼會淪為外界的「犯罪之都」?又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和企業移居台南?
旺詮了解警務人員的辛苦,從逐年下降的發生率與逐年上升的破案率,
我們可以看到警察同仁在取締與逮捕罪犯上的努力,也肯定他們的付出。但臺南犯罪率仍然是六都之首,其中必然需要檢討。尤其是從今年年初開始,臺南槍案頻傳,治安問題鬧到全台皆知,連警察局長都出來道歉,
顯示臺南治安確實有問題。數據會說話,從數據更可進一步得證此觀點。然而前面提到,經費未輸人。從歷年提高的破獲率也能看到基層員警的用心,為何治安還是六都墊底???
是否在整體的警政規劃上有什麼問題,是宣導預防措施不足,還是破案偵辦方式有檢討必要!
有關市府主計網站中的14項重要指標中的警政項目,只有交通事故等,卻少了治安數據,也易引人誤會,是否想要掩蓋治安問題?
方局長表示,會立即和主計協調,馬上更改。
呼籲警察局全盤檢討預防犯罪與破案的方針,因為治安攸關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立即檢討盡早研擬改進對策,維護市民安全。
同時也針對一分局偵查隊編制將遇缺不補一事表達關切,也對過去三個月台南市A1事故死亡率是去年同期的30%,遠高於高雄及桃園的1%,表示嚴格過去開單科技執法並不是改善交通的萬靈丹。
(消防局)
5月1日開播的公視職人劇,以消防員為主角,探討其在救災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
《火神的眼淚》導演蔡銀娟:「他們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消防員」所有消防員與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他們不是超人,他們也有家庭,也有擔心他們的家人朋友,呼籲大家重視消防員安全。
而消防人員安全問題備受重視,尤其在平常裝備器材的養護上更是不能疏忽,台南市消防員人數逐年上升,看得出消防局在市民安全維護上的努力,但消防裝備數量不完全跟上,令人憂心,要求儘快達到1人二套消防衣設備。李明峯局長回覆,目前已達九成,預計今年底前可達百分百!
蔡旺詮進一步表示,火警不會挑時間,可能消防員會有連續出勤的狀況,目前,台南市是勤二休一,但香港是勤一休二,美國有些州還是勤一休三,台南的消防員真的很爆肝,希望消防局能持續改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_dwoPWdPE/hqdefault.jpg)
桃園消防器材行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環保局(4/13)】
#大潭電廠微型感測器設置
為監測空氣品質與污染源,工業區周邊會加裝微型感測器,但依照地圖分佈來看,相較於觀音工業區週邊遍佈的感測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的大潭電廠周邊,設置量卻寥寥無幾,即使大潭電廠是使用天然氣發電,但燃燒甲烷依然會產生PM2.5,難道大潭電廠周邊不需要做空氣品質監測嗎?
局長回答,目前微型感測器主要監測PM2.5(懸浮微粒)與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大潭電廠不會產出VOC,PM2.5產出量也不比燃煤機組,但智翔反駁,當未來發電量提升時,PM2.5的產出量一定與目前的狀況不同,環保局應該未雨綢繆。
況且大潭電廠目前監測PM2.5的設備在自己廠內,如果設備出問題,公部門即使有做連線,也無法及時得知污染的狀況,事後檢討難免又上演互踢皮球的戲碼。
因此智翔認為,環保局勢必要在電廠周圍設置自己的微型感測器,才能從另一方面得知空氣品質與污染源的現況,所以請環保局現在就開始研擬在大潭電廠周邊設置微型感測器的辦法。
#電動車火燒車救援廢水處理
前陣子桃園發生電動公車火燒車意外,無論以何種方式滅火,都會產出污染源,例如廢水流進溝渠,進而影響居民的問題。
而按照趨勢,台灣電動車數量是逐年上升,若一台電動車燒起來,撲滅鋰電池火勢的唯一辦法就是使用大量的水持續噴灑,按特斯拉滅火SOP需3000加侖的水(約13公噸水)。
若桃園市大力推廣綠能,也鼓勵機場的運輸車輛電氣化,那麼就應該及早做好功課,為將來著想,盡快來研擬電動車消防廢水的處理方式。
#噪音車聲音照相執法追蹤
持續追蹤噪音車科技執法的議題,今天智翔再次向環保局建議,採取深入鄰里的噪音熱點並架設更多偵測裝置來取締噪音車的方式。
由於目前的檢測器材,是採取移動式到路口監測,需要警察人力到現場守株待兔,因此有類似酒測臨檢的問題,噪音製造者可能從遠方得知,並提早迴避,環保局也表示,目前使用的器材桃園也才兩台,全國不過50台的數量。
所以智翔建議,如果換個方式,事先向地方里長搜集噪音熱點,並採用類似天羅地網監視錄影系統的作法,如果是大量採購也許有辦法向廠商來壓低價格,還請環保局再思考看看。
#桃園市成立化學檢驗處之必要性
延續昨天向衛生局提出的想法,也是智翔從上任第一個會期便曾提過的,由桃園市政府設立化學檢驗處,統一檢測所有在業務上涉及化學物質檢測的局處所負責的項目。
包括今天在議場中,聽到許多議員也有質詢到化學檢測相關的問題,例如龜山污水處理廠的水肥,在檢驗上就曠日費時,採樣加送外部單位化驗就要一個月,且其他局處同樣都有化學檢驗的需求,包括衛生局、農業局、環保局、水務局等,業務相當龐大。
所以桃園市應可整合資源,額外成立獨立檢驗單位,不僅可針對空氣污染、河川污染、土壤污染等進行採樣檢驗,也能加快檢驗速度,提升效率,也能省下許多送外部單位的費用。
雖今天局長稱要思考是否該為了一杯牛奶養一隻牛,但智翔認為比喻不對,以桃園市的牛奶來比喻,可能足夠養十頭牛了,且就是因為業務龐大,檢驗數量夠多,統整起來才有效益。
以上倡議,未來的總質詢智翔會繼續請教市長的想法。
#好桃器共享容器推廣追蹤
去年桃園市政府為推廣減少一次性餐具,推出好桃器方案,與十家業者合作,可租借容器餐具,並且可以A店借B店還,立意良善。
但隨著後續追蹤發現,合作店家現已剩五家,其中一家還歇業了,合作店家減少的原因為何? 是否環保局在推廣宣傳方面的力道不足? 今天由於時間問題無法完整質詢,希望會後環保局再提供相關資料。
而今天也聽到環保局稱今年會繼續推動,並與超商業者合作,那麼就拭目以待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Kd4DE_Fbs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knhFT7Kna6W0FT1oqTkSgRBou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