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台南林百貨 #台南放送局
#來台南完全沒吃到小吃的快閃旅程
既然答應說要來台南 就一定會來😊
雖然17點才到台南車站
不過我們的目標很明確
就是林百貨、赤崁樓、台南放送局
只是一出車站就傻眼
「哪邊是南站、哪邊是北站啊?」
問了幾個人都說不知道
還好有位高中男生主動來解圍
我們才在赫赫有名的 #鐵道大飯店 樓下找到公車
#林百貨
擁有全台第一間設在商場的電梯
會想來看林百貨
是因為我喜歡日式工藝建築
比起 #藍晒圖 等新興打卡景點
這種擁有歷史印記的古蹟更吸引我
林百貨並不大
頂樓有神社跟被轟炸過的戰爭遺跡
只是遊客走馬看花
不知道自己的寶特瓶就放在史料上面
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林百貨內部多出租給文創商品單位
現在這種販售模式大同小異(已膩)
反而看到舊電梯門跟戰爭痕跡
讓人有不虛此行的讚嘆
#臺南放送局
最近在幫大學教授找資料
尋到了台灣廣播史這個部分
藉這次旅行 想一探究竟
繼前幾天到 #台中放送局
來台南 不管說什麼
也要找台南放送局🤣
只是到了台南放送局
旁邊竟然還有 #大南門 等古蹟
都在同一個公園裡!!!
#台南人的古蹟都在住家附近的公園裡嗎?
#每天沿著古蹟遛狗
可惜天色已暗
我帶著孩子不敢多停留
拍了幾張照
就往google上的孔廟商圈前進
一路上
除了 #沛林豆花冰店 以外
沒什麼可以稍微歇息的地方
進去吃了挫冰跟紅豆汁
(真羨慕台南人有紅豆汁、綠豆汁、薏仁汁)
小DA說冰好甜
但珍珠、芋圓好吃
我則好喜歡沒紅豆顆粒的紅豆汁啊!
接著是噩夢來臨
google推薦的孔廟商圈小吃都休息了
我跟DA從台南放送局走到那
再繼續往前到台南醫院附近
時間已經來到20點多
完全一整個迷路feel
好不容易走到台南新光三越中山店
身心跟膀胱都到極限了...
「好吧,我認輸。」
到了百貨美食街吃21世紀😭
此時孝萱打來
說準備一打二來載我們去高雄
外加留宿一晚
在等待的時候
竟然有讀者出現
說「我就是XXX啦!」
原來她正是新光員工😂
誒~妳要幫我作證
我真的有來台南哦🤣🤣🤣
#林百貨
👉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63號
#台南放送局
👉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38號
#沛林豆花冰店(府前店)
👉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243號
#焦糖綠玫瑰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0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jsWuLes0iI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林百貨內部」的推薦目錄:
- 關於林百貨內部 在 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林百貨內部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林百貨內部 在 粉紅色小屋 Pink Phang Ph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林百貨內部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林百貨內部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林百貨內部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林百貨內部 在 [新聞] 82年歷史林百貨重新開幕六層樓必看重點- 精華區Tainan 的評價
- 關於林百貨內部 在 <林百貨磨石子鉛筆> 在林百貨內部的彩色地坪分為兩種型式 的評價
林百貨內部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己的母語自己學!
快來看看【台語原來是這樣 – 流籠】(內含林百貨店電梯回憶~)
【台語原來是這樣 – 流籠】
1932年,位於台南市末廣町的林百貨,是擁有頂樓神社、商用電梯的百貨,包含頂樓的「末廣社」神社一共六層、而一至五樓的各式西洋現代商品,可說是商品種類既現代又一應俱全。
林百貨又名林百貨店、林デパート、ハヤシ百貨店,雖然曾經繁華,但要說到風華再現,則是到了2014年才又以全新姿態重新開幕。說到這裡,我也向年近九十的阿公求證,究竟林百貨他們這些老台南人是怎麼稱呼呢?有一說為「五層樓仔」(gōo-tsàn-lâu-á),另一說則是直接稱「ハヤシ」(Hayashi),林百貨的重新開幕,也多少激起他們那一輩口耳相傳的記憶。
就譬如前面提到的商用電梯,林百貨內部修復後也有還原該電梯的外貌,現在我們無論華語或台語都講「電梯」,但事實上,在當時的「電梯」稱為「流籠」(ㄌㄧㄨˊ ㄌㄨㄥˊ liû-lông)。前面提到當時這棟一應俱全、充滿現代商品的百貨,可想而知是充滿了當代最新穎的商品,整棟建築物又位於當時有「銀座」美名的繁華地段,不難想像畫面,應該足以媲美今日充滿第一手流行時尚的鬧區。更何況,在當時大家都為了一睹「電梯」也就是「流籠」的風采而慕名前來,為了就是體驗這個搭流籠逛百貨的休閒娛樂,所以也才有了這麼一句話:「天下第一倯,戴草笠仔、穿淺拖仔,坐流籠。」
這裡的「倯」(sông),意思是土氣。從這句話不能看出,在當時坐流籠是一件多麼體面、風光的行為,也間接因為流傳下來的這句話,還原了當時這座商用電梯的名稱「流籠」。其實,「流籠」是早期人工渡河用的工具,現在渡山河用的電纜車或升降梯也是這種說法。從這裡也不難看出,在面對新式產品時,多半會先以既有的語彙思考,例如林百貨內的「流籠」,或許就是跟人工渡河工具做聯想了,但想到林百貨內部的電梯外觀,無論是今日或過去的「流籠」,都的確有幾分神似呢!
話說回來,今天我們已經很少會用「流籠」來形容一般電梯了,這也代表語言隨著時間也不斷變化,即使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阿公,再走進林百貨一搭那座紅極一時的「流籠」,也是以台語「電梯」來稱呼了。當然,我也試探性地用「流籠」來喚起阿公的回憶,只見他笑著說:「對啦,以前這號作流籠。」換句話說,「流籠」並不是不能,只是那仿佛已經是往日回憶的一部份,好比在今天即使繼續以「大哥大」來指稱手機並無不可,但或許會有不合時宜的感覺,任何語言都是如此,我們應該思考的是與時俱進且更彈性的說法才對。
說到這裡,週末假期不妨抽空來台南林百貨一趟,體驗當年台南第一座「流籠」吧!
-----------------------------
《台語原來是這樣》熱情販售中!!!!!
▲網路書店:
讀冊生活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38377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6107
三民網路書店
http://www.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4948918
▲各大獨立書店、實體書店均可購買/訂購。
【聚珍精選】 台語原來是這樣
http://www.gjtaiwan.com/p/473
林百貨內部 在 粉紅色小屋 Pink Phang Ph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語原來是這樣 – 流籠】
1932年,位於台南市末廣町的林百貨,是擁有頂樓神社、商用電梯的百貨,包含頂樓的「末廣社」神社一共六層、而一至五樓的各式西洋現代商品,可說是商品種類既現代又一應俱全。
林百貨又名林百貨店、林デパート、ハヤシ百貨店,雖然曾經繁華,但要說到風華再現,則是到了2014年才又以全新姿態重新開幕。說到這裡,我也向年近九十的阿公求證,究竟林百貨他們這些老台南人是怎麼稱呼呢?有一說為「五層樓仔」(gōo-tsàn-lâu-á),另一說則是直接稱「ハヤシ」(Hayashi),林百貨的重新開幕,也多少激起他們那一輩口耳相傳的記憶。
就譬如前面提到的商用電梯,林百貨內部修復後也有還原該電梯的外貌,現在我們無論華語或台語都講「電梯」,但事實上,在當時的「電梯」稱為「流籠」(ㄌㄧㄨˊ ㄌㄨㄥˊ liû-lông)。前面提到當時這棟一應俱全、充滿現代商品的百貨,可想而知是充滿了當代最新穎的商品,整棟建築物又位於當時有「銀座」美名的繁華地段,不難想像畫面,應該足以媲美今日充滿第一手流行時尚的鬧區。更何況,在當時大家都為了一睹「電梯」也就是「流籠」的風采而慕名前來,為了就是體驗這個搭流籠逛百貨的休閒娛樂,所以也才有了這麼一句話:「天下第一倯,戴草笠仔、穿淺拖仔,坐流籠。」
這裡的「倯」(sông),意思是土氣。從這句話不能看出,在當時坐流籠是一件多麼體面、風光的行為,也間接因為流傳下來的這句話,還原了當時這座商用電梯的名稱「流籠」。其實,「流籠」是早期人工渡河用的工具,現在渡山河用的電纜車或升降梯也是這種說法。從這裡也不難看出,在面對新式產品時,多半會先以既有的語彙思考,例如林百貨內的「流籠」,或許就是跟人工渡河工具做聯想了,但想到林百貨內部的電梯外觀,無論是今日或過去的「流籠」,都的確有幾分神似呢!
話說回來,今天我們已經很少會用「流籠」來形容一般電梯了,這也代表語言隨著時間也不斷變化,即使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阿公,再走進林百貨一搭那座紅極一時的「流籠」,也是以台語「電梯」來稱呼了。當然,我也試探性地用「流籠」來喚起阿公的回憶,只見他笑著說:「對啦,以前這號作流籠。」換句話說,「流籠」並不是不能,只是那仿佛已經是往日回憶的一部份,好比在今天即使繼續以「大哥大」來指稱手機並無不可,但或許會有不合時宜的感覺,任何語言都是如此,我們應該思考的是與時俱進且更彈性的說法才對。
說到這裡,週末假期不妨抽空來台南林百貨一趟,體驗當年台南第一座「流籠」吧!
-----------------------------
《台語原來是這樣》熱情販售中!!!!!
▲網路書店:
讀冊生活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38377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6107
三民網路書店
http://www.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4948918
▲各大獨立書店、實體書店均可購買/訂購。
【聚珍精選】 台語原來是這樣
http://www.gjtaiwan.com/p/473
林百貨內部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0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jsWuLes0iI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疫情反覆,近兩周出現十多宗源頭不明個案,酒吧群組、學生染疫等情况令人憂慮;部分市民防疫意識鬆懈,在酒店房間群聚開派對,無視傳播風險,同樣觸目驚心。第3波疫情從未真正斷尾,控疫問題政治化,令正本清源的努力未竟全功,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疫情反彈警號最近再三響起,社會未見太大反應,抗疫疲勞似有變為抗疫冷感之勢,部分人心存僥幸,對防疫規定陽奉陰違,情况持續下去,疫情早晚再度惡化,屆時又要收緊防疫措施,社會經濟復常遙遙無期。疫情防控茲事體大,人人有責,小撮人掉以輕心,全社會都要付出代價,自律不足惟有他律,當局應加強執法,嚴懲違反防疫規定者。
蘋果頭條
崇光百貨SOGO,特別是銅鑼灣店一向處於各式社會運動的風眼,剛過去的「十.一」長假期亦不能倖免。據了解,由於經營困難,崇光百貨上月起一改自身承擔差餉及地租的政策,改由租戶承擔,以減低營運成本。有於銅鑼灣崇光店開設分店的零售商認為,收費水平反映該店呎租貼緊舊時的銅鑼灣地段水平,惟今時今日的境況已不可同日而語。據本報獲得崇光財務部今年8月初向租戶發出的內部信,信中指公司一直承擔著政府就營業場所收取的差餉及地租,不曾將相關成本轉嫁予租戶,不過考慮到目前嚴峻的經營環境,以及經檢視目前的經常性開支架構後,認為不能夠再承擔相關費用,並決定由9月1日起,向銅鑼灣分店租戶,按樓面面積計,每月每平方呎收取7.7元,尖沙咀分店每平方呎則收取4.8元
東方正論
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香港淪為老鼠樂園早就不是新聞,食環署敷衍塞責絕對難辭其咎,滅鼠不力、蛇王成風也就罷了,最不堪的是連執法也虛應故事。一間半年內七次被法庭定罪罰款、多次被揭老鼠亂竄的燒味飯店上月底遭署方釘牌,詎料鐵腕執法「得個樣」,涉事飯店至今仍在營業。究其原因,釘牌食肆之所以肆無忌憚,全因覷準食環署執法不嚴且罰則輕微。食環署蛇鼠一窩,助紂為虐,香港怎麼可能不是疫患纏身!涉事燒味飯店位於深水埗,早就臭名遠播,街坊多年來屢次投訴飯店衞生欠佳,傳媒亦多次揭發報道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本港昨新增十一宗確診個案,當中九宗為本地個案,三宗屬源頭不明,涉及三大群組共六名人士。病毒再入校園,最少有四所學校出現個案,其中浸大及迦密主恩中學相繼有學生確診,成為復課後的首批個案,另有學校的家人初步確診。至於院舍方面,曾爆出院友毆鬥事件的葵涌私營殘疾院舍「國寶之家」亦告爆疫,共三人確診及初步確診,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直言該群組或會有更多個案。源頭不明個案不斷,張形容社區有小型群組爆發,直言整個疫情趨勢令人擔心是否有反彈的迹象。
經濟社評
長假過後,本地確診和源頭不明個案持續上升,專家將問題歸咎於酒吧食肆等高風險場所沒遵守限聚措施。商戶如不想稍有起色的生意再受創,更須自律,做足防疫措施,業界更要合作找出害群之馬,否則難以擺脫限聚措施一鬆,疫情就反彈,措施一收緊,生意就死的惡性循環。昨天有11宗確診,9宗是本地感染,創23天來新高,並且連續8天錄得源頭不明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對於多間學校和老人院舍出現小型爆發,以及與泰籍人士有關的酒吧感染群累計增至9人的情況,感到憂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sWuLes0iIM/hqdefault.jpg)
林百貨內部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鐵達尼號的陰謀論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今天我們就來說鐵達尼號的陰謀論,大家也曾經被這個電影的情節感動,那些在面臨死亡依然處之泰然的紳士們,讓弱小婦孺先上救生艇,還是在汽車裡面的手掌還有水蒸氣呢?哈哈哈。。。
雖然這個船的傳說已經很多了,不過還是有很多疑點,讓人不得不懷疑這些其實根本就是陰謀
1. 疑點一:很多人預知這個船會沉沒。
這個被名為:永不沉沒的船鐵達尼號,Titanic,源自以古希臘的巨人族,Titan泰坦巨神,象徵著巨大和力量,船的副手更大放厥詞的說:就算上帝來到也弄不沉這艘船。但是卻在首航的途中沉沒,的確實有點諷刺。但是有大概五十多富豪在上船之前就取消了上船,或者是沒有上船。
當時能上船的人非富則貴,頭等的套房船票大概是當時的870英鎊,相等於現在的五萬美金,其中取消上船的人就包括JP morgan,摩根家族是壟斷了華爾街和銀行界的巨頭,他在上船前取消行程,對他來說,可能這並不是什麼大錢,但是有謠傳這個沉船事件就是他一手策劃的。
大家知道鐵達尼號是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打造的,而這間公司一直以來都是負債累累,而他公司旗下的船都發生過意外,包括在鐵達尼號的姐妹船奧林匹克號和之前的一艘戰艦相撞,過後的不列顛號被U-76潛艇擊沉,真的但是由於保險公司覺得錯在奧林匹克號,所以拒絕賠償,而那個時候,他們正在打造鐵達尼號,令白星公司的財務雪上加霜,那麼鐵達尼號最大的股東是誰?就是JP morgan,他幫鐵達尼號買了巨額的保險,船造價7. 5mil但是卻買了五百萬的保險。對於一艘‘永不沉沒’船,的確是高了很多。
但是在出航前JP morgan就因為肚子痛取消行程,但是卻被記者拍到他和他的情婦幽會,而且還健康的很。
他們原先計劃是讓奧林匹克號代替鐵達尼號沉沒,因為無論是外形上和體積大小,都和鐵達尼號幾乎一模一樣,因為如果他們在預訂日期還沒讓鐵達尼號出航,公司就會破產,而最快的方式就是翻新奧林匹克號,那個應該比做整艘船來得快。而且如果大家看回奧林匹克的相撞的照片和現在沉了鐵達尼號做個對比,你會發現他們兩艘船是有點相似,是否他們草草的把之前的破洞補回去?
還有傳聞有一艘沒有人的船隻在尾隨著鐵達尼號,船上有3000多個救生衣,但是全員才有15人。那個就是加利福尼亞號,這艘船為何帶著那麼多的救生衣,但是卻離沉船的地方徘徊,而不去救援呢?我們會在過後講到。
而且在船上也有摩根家族的三個死對頭,John Jacob Astor,Benjamin Guggenheim和Macy百貨的創辦人Isidor Straus也在這個船難中死了。John Jacob是當時是船上最有錢的人,而Isidor則是選擇和他老婆留在船上,不要上救生艇。這三個就是反對美聯儲的成立,而在他們三人死去過後,美聯儲就在那個時候通過了。
還有幾個人也是在上船前被換了下來,包括原觀察員,而且還把望遠鏡鎖在保險箱裡面,換上一個臨時工代替,
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需要夜晚用肉眼觀察冰山的確實有點不合理,而且白星航運的主管不知道為什麼要求船長用最高時速23海里來前進,就相等於時速45公里。
而且早在航行的10小時前,他們已經接獲6次的通報關於在前方有冰山,還有一個通報來自被圍困加利福尼亞號。但是加利福尼亞號的無線通報員Evan和鐵達尼號的通訊員Jack Philip通訊時,收到對方的粗魯回覆,因為他正在幫頭等艙的貴賓發送電報和股票買賣的訊息,叫Evan閉嘴不要煩他,結果在15分鐘後就撞上冰山了。
疑點二,沉船沉得有點快
我曾經是在郵輪公司工作過,也因為是在船公司工作的關係,我有幾次可以免費上船去玩,他們有專人帶我們去到船倉的內部去參觀,包括他們船員的住宿空間,中央廚房,酒吧,還有隔水倉門,而在船倉進水的時候,這些閘門回自動關閉,以防止船繼續沉沒。而鐵達尼號裡面一共有16個隔水倉。就算再巨大的冰山,如果迎面撞擊,應該也不會沉沒,但是是否真的有撞上冰山,卻沒有人可以證明,除非真的是前五個隔水倉同時進水,不然隔水倉應該可以暫時讓船停止沉沒。
他們有提供幾個有可能是令五個隔水倉同時進水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他們用的偷工減料的材質,像之前說的,白星航運已經面臨破產了,
平時船身的接縫是需要用機器來打入鋼鐵鉚釘(mao3ding),為什麼需要用到機器?因為鋼板的厚度大概50mm,要貫穿並且連接需要用到大型的機器,而整艘船需要用上300萬支鋼鐵鉚釘。而且據了解,他們的鋼板純度也不佳,擁有大量的礦渣,而如果在高溫或低溫之下,鋼板會變得特別的脆弱,更何況是純度不高的鋼板呢?
還有由於船頭太過巨大,所以船頭上用人手打入的,但是為了方便工人,他們用了沒有鋼鐵鉚釘強度的鍛鐵鉚釘。
Robert Duane Ballard ,羅伯。巴拉德,用聲納技術探測沉在海底的鐵達尼號,沒有發現大洞,也沒有發現貫穿五個隔水倉的裂痕,而是在船頭部分發現很多小小的洞,這就是可能鋼板結合不好,或是鍛鐵鉚釘脫落造成船倉進水。
那如果說是撞冰山,保險公司就會賠償,但是如果是因為鉚釘的關係而令船沉沒,那麼就不會賠償了。只是船都沉了,當時保險公司沒有任何的證據去調查啊
還有船上的乘客回想起聽到一聲巨響是否是真的撞到冰山,還是鋼板破裂的聲音,沒有人能證明。
第二個,就是隔水閘門焊接不佳還有引擎著火爆炸,大家可以看看鐵達尼號的船構造,他們以前的引擎是用煤礦的,船一共有六個焚化爐,每天一共有160個工人不停的往裡面扔煤,每天需要消耗600噸的煤,在出航的前兩天,在6號引擎爐灶發生了大火,你可以看看這張照片的黑色位置,如果是因為火災而造成的金屬軟化,加上在零下2度的海水裡面,加上用上不良的鋼鐵和鉚釘,那麼鋼鐵就會變脆而破裂。
還有就是閘門的焊接不好,所以當船倉進水時,閘門根本不能發揮功效等等。
疑點3,加利福尼亞號為什麼不及時救援?
這個戰艦就是剛才我們講的被冰山圍困的船,這個船距離沉船地點大概是20海里,就大概是93公里左右,要去的沉船現場只需要大概一個小時多,那麼為什麼他不來救援呢?原因就是剛才船上的通訊員Evan已經在之前通知過鐵達尼號的通訊員John Philip,被對方粗魯的回應過後就睡覺了。而58海里的另外一艘船Carpathia接獲的求救訊號,而用了4個小時才趕到現場,在船難開始時,鐵達尼號也多次發射求救信號彈,但是沒有準備到信號彈,只用禮炮來代替,別人看了會不會以為是放煙火呢?
如果是因為禮炮而忽略救援,這個我可以了解,但是船上也用燈光來發出摩斯密碼的求救信號,但是都沒有人看見,除了是加利福尼亞號的全體船員都睡覺了,總會有一個人看到吧?
這裡有一個蠻科學的解釋,由於在沉船地點是在逆溫氣候的位置,就是冷熱空氣層的交叉,這種現象就會讓光折射,所以在船上的人有可能看到的一堆光,或者是根本看不到。所以在船長和船員看到一堆光以為是UFO的傳聞,可能是因為這個吧!
而在鐵達尼號的觀察員其實是臨時工,也沒有望遠鏡,看到冰山時已經太晚了,而且船的大副命令轉陀,如果是直撞可能會沒事,但是就是因為左轉,冰山摩擦船身造成非常多的細縫,這才是造成沉船的原因。而且鐵達尼號船上的救生艇才有20艘,是因為他們覺得太多救生艇擋住了視野,所以把40艘救生艇卸下來。
這些種種的自負驕傲的行為,讓1500無辜的人白白葬送了性命。
當這些富豪們在面臨生命抉擇時,選擇了讓弱小婦孺們先上船,而且有些人更從救生艇上下來和她心愛的人一起度過最後的兩小時,也有人假扮成女人上船,也有人在船上拉著小提琴,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在生命最後關頭,你們是否可以坦然的面對,並且還保持人性呢?
好啦!今天影片就到這裡,如果喜歡這個影片就按贊和分享出去,也記得訂閱HenHenTV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Vx5sKgPre0/hqdefault.jpg)
林百貨內部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90908東森 又一家撤離東區 知名冰店年賠千萬慘澹熄燈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tZRd9IjvH80
又有一家東區的店面要熄燈了,也就是相當有名的冰店,店家坦承是因為租約到期,再加上人潮一天比一天還要少,才會狠心決定收攤,因為每一年都賠了上千萬跑不掉,未來可能轉往百貨公司內部經營,只是東區的商店又倒一間,不免令人不勝唏噓。
記者/羅意瑾、徐家康 採訪報導……↓
大口大口吃冰,尤其他的芒果冰,更是民眾最愛,只是位在東區的忠孝店,就要熄燈。
東森新聞記者羅意瑾:「即便知名冰店宣布在月中停止營業,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搶著要在結束營業之前,趕著來吃最後一次。」
顧客:「我們來吃最後一次,(所以你們常常來?),常來,知道信義區那裡好像也有另外一家,會覺得滿可惜的,因為有時候會跟朋友來。」
消息公告就貼在長長的人龍旁邊,寫著租約到期、預計研創嶄新型態門店,所以只營業到十五號,難道又是因為東區人潮衰退、商圈沒落,因此撐不住嗎。
冰店店經理林少馳:「的確跟最高峰的時期(比)有,將近一半的損失,接下來設點的理想狀況會是在百貨跟商圈,因為群聚效應,街邊店現在的確有一些減少。」
店家坦言不誇張,兩年來每年賠千萬,以租金成本來說,Ice monster一坪一萬三左右,也已經較行情價偏低,賠這麼大,恐怕真的跟人流很有關係。
房仲陳泰源:「或許這一家店也可以考慮撤退到百貨公司裡面跟大家一起,不同的品牌集結在一起,集客力比較強,不然你自己承租一家街邊店,說真的也滿辛苦的。」
其實,同條街的速食店也撤離,東區商圈的退租潮,沒想到已經蔓延到國館商圈。
新聞連結→https://news.ebc.net.tw/News/Article/177410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09/190908.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ZRd9IjvH80/hqdefault.jpg)
林百貨內部 在 <林百貨磨石子鉛筆> 在林百貨內部的彩色地坪分為兩種型式 的推薦與評價
林百貨磨石子鉛筆> 在林百貨內部的彩色地坪分為兩種型式, 一是硬式、光滑面之磨石子地坪, 另一種是軟式、彈性地坪, 兩種皆為古法製造的灰、橘相間磨石子地板, ... ... <看更多>
林百貨內部 在 [新聞] 82年歷史林百貨重新開幕六層樓必看重點- 精華區Tainan 的推薦與評價
82年歷史林百貨重新開幕 六層樓必看重點總整理
2014年06月16日 10:45
點評:每個角落都好美喔!
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368190.htm
記者游琁如/台南報導、攝影
「林百貨」正式重新開幕,已經82年的老百貨公司,是全台第一間擁有電梯
的百貨公司,如今成為台灣最小卻最具在地色彩的百貨公司。
在經過一年多的修復,林百貨六層樓分別結合台灣文創主題和文化,打造出
精緻的「台南生活」面向主題, 《ETtoday東森新聞雲》搶先拍攝林百貨內
部,完整提供給讀者參考。
看更多林百貨內部照片<<<<點這裡觀賞
https://travel.ettoday.net/album.php?album_id=5014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52.jpg
▲站在林百貨六樓向外看出去,就是過去的台南銀座區「末廣町」。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44.jpg
▲一進入林百貨,宛如進入「台南人家的客廳」意象。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55.jpg
▲進入林百貨,可以先拿一個帆布購物袋,感受懷舊氣息。
打破一般商場思維,林百貨以「台南生活」為設計主題,每層樓以台南魅力
為出發點。早期有俗語:「戴草笠仔,穿淺拖仔,坐流籠,世界第一爽。」
其中的「坐流籠」就是指當年林百貨的電梯,由此可見林百貨電梯的引進,
顛覆了台南居民的生活和想像,而此句話的代表,也成慎重的成為林百貨82
年前於台南開幕後,一直流傳至今的趣味語句。
進入林百貨,有六項重點絕對必看。一為一入大門口的兩張老櫥櫃,此為林
百貨自82年前傳承至今的舊櫥櫃,相當具有代表性;二為全台首座電梯,電
梯外觀的樓層顯像版,仍以早期的面板呈現,電梯內部地板使用大理石馬賽
克磚,拼出當年的「林」圖像;三為保存的古工法地板,林百貨內部地板均
用古法修復,為二三樓各有一處保留早期未修復地板,二樓為軟底地板,三
樓則為硬底地板,踩踏和觸摸感有些微差異;四為牆壁上的機關槍彈孔,在
五樓至六樓可以看到,為二戰時所留下;第五處則為六樓頂的神社遺跡,此
處被稱為「末廣社」,象徵紀念創辦人。此外,外牆上早期的溝面磚工法也
不可不看。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89.jpg
▲80年前的林百貨,和現在的外觀完全一樣,老建築的建築美感和歷久仍保存的姿態,
非常美麗。
早期的林百貨規劃,一樓為販售菸酒、化妝品、糖果餅乾與牙膏等日用品。
二樓販售洋品百貨、雨傘、皮箱與旅行袋等商品。三樓販售紡織品與服飾。
四樓為碗盤、玩具、文具與鐘錶等商品。五樓為餐廳。六樓則為機械式、瞭
望台,還有屋頂花園神社。而重新改建的林百貨,在各樓層的擺設上,仍維
持舊有的商品分布,相當有趣。
接下來,《ETtoday東森新聞雲》 將依照新開幕的各樓層介紹,並首度公開
內部相關設施和照片,供讀者參考。然而,要特別提醒的是,林百貨因內部
空間不大,最多一次僅能容納 470人入內,因開幕而近日排隊人潮極多,旅
客若要前往前,務必先了解當日狀況,以免等待過久。
▼林百貨員工,特別穿上復古制服歡迎旅客。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51.jpg
外觀:林百貨外牆的溝面磚,是1920年代前後日治建築常建的建材,台灣大
多於北投窯廠生產,在日本稱之為スクラッチ・タイル(scratch tile) 。
溝面磚表面是一溝一溝凹凸的形式;最常見約做成十三溝,也被稱之為「十
三溝面磚」;除此之外,也有做成七溝、九溝,甚至二十多溝或者相林百貨
外觀此種不規則溝面的。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097.jpg
一樓「好客廳」:以在地伴手禮為出發點,為台南精緻農業與物產發聲。必
看點為一入大門口的兩張老櫥櫃,這兩張老櫃是由80年前林百貨員工在閉店
時以一元購回,現在捐贈回林百貨。「終於等到阿櫃回娘家了!」這是當年
老員工的感動。可以從一樓排隊搭乘老電梯,感受當年人「坐流籠」的興奮
。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46.jpg
▲兩張老櫃是由80年前林百貨員工在閉店時以一元購回,現在捐贈回林百貨。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77.jpg
▲▼台南最老的電梯,經過載重的重新設計和打造,原可載12人,現為6人,
四面透明可看見周遭的建築紋路。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56.jpg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48.jpg
▲當年俗語,天下第一聳的事情,就是穿拖鞋坐電梯。
二樓「好設計」:結合設計師品牌與奉茶概念店,可以品味台南人的品味文化
。必看點為轉角窗前的三角形軟底地板,灰、橘相間磨石子地板,具耐久、耐
火的彈性材質,內有泥沙混入,久走舒適,是當時相當先進的現代工法。現在
林百貨可見之地點,也是修復過去所完成的。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64.jpg
▲▼轉角窗前的三角形軟底地板。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63.jpg
三樓「好時尚」:以精緻的服裝、織品、飾品為主,展現台南細緻慢活的時尚
風格。必看點為窗側的留有古法的硬底地板,和木棧道,讓旅客體驗走在台南
的清閒舒暢感。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72.jpg
▲▼木棧道上頭有鳳凰花的蕾絲布,象徵走在開滿鳳凰花的台南路上,感受一
種南台灣的清涼感。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70.jpg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73.jpg
▼硬底地板。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69.jpg
四樓「好文化」:結合展演空皆定期舉辦講座,周遭有台南為主題的旅遊書店
和唱片行。與林咖啡的休憩空間,「林咖啡」讀音為台語的「喝咖啡」,與台
南知名正興咖啡館合作,未來可能會推出林百貨限定的食品。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84.jpg
▲▼上圖:風潮音樂,為林百貨特別打造限量專輯。下圖:林咖啡。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80.jpg
五樓「台南好美味」:將開設餐廳,可以品嘗到台南的美味料理,預計兩周後
開幕。必看點為牆壁上保留的機關槍彈孔,以及「全台最貴」的洗手間,此間
洗手間為避免破壞老建築,先將其結構打好,再從建物外直接懸吊入內,最後
拼裝上玻璃,非常費工。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50.jpg
▲全台最貴的廁所。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86.jpg
▲▼預計兩周後將開放的餐廳,上頭保留美軍轟炸的彈孔。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93.jpg
六樓的「台南好風景」:包含多項林百貨周遭的文創商品販售,結合旅人的祝
福與復古郵筒創意。以及花園神社「末廣社」早期為商人祭拜豐收之神社,現
在則為象徵紀念創辦人的墓碑,石塊上頭的突起,是當年放置機關槍處,外觀
仍維持82年前的模樣,造型精美。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91.jpg
▲頂樓末廣社。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42.jpg
▲▼上圖:多項林百貨周遭的文創商品販售及復古郵筒。
下圖:早期的八角建築,內設有機房可看見電梯運行,未來將設計水晶球投影。
https://static.ettoday.net/images/637/d637947.jpg
--
◢\\//\\◣
●/ █≡◥◣ ◢ ◣
】 。 \。【 這個版需要更高竿的酸民
●/ //﹀\\● ◥ ◤
】/ ╰═╯【 ◤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37.163.1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402897289.A.36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