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從台灣第一個飛行家謝文達返台飛行的那一天,就有其特別的意義」。莊永明說:1921年10月17日文協成立。蔣渭水著力很深….。蔣渭水和林獻堂等在靜修女中創立台灣文化協會,當時蔣渭水就寫了一個台灣文化協會會歌。整個文化協會進行轟轟烈烈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當初台灣人,開始嚴密組織架構已成立,等於是在跟日本人非武裝抗日的時候建立了它的灘頭堡一樣,撼動日本政權。
文史專家莊永明老師於去年8月溘然長逝,國立傳藝中心出版《立言傳曲-莊永明口述影音紀實暨文稿紀念專輯》,今年為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紀念專輯不僅彰顯莊永明老師作為台灣歷史文化見證人的重要性,也呼應了今年「臺灣文協百年」的紀念意義,更是文化部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的重要成果。紀念專輯除了留下莊永明老師一生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記錄及貢獻,也將成為「臺灣藝術史中重要的篇章」。期盼藉著這些珍貴的文史資料,以及今年「臺灣文協百年」的許多紀念活動,能夠讓下一代更加瞭解臺灣的歷史,並更關注臺灣文化的發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說明,此計畫緣起於2019年,原是重建臺灣音樂史系列的研究計畫之一,也為今年的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預作準備…
※《維基百科》:台灣文化協會
1920年11月,台灣第一個飛行家謝文達返台進行訪鄉飛行,蔣渭水等人以歡迎會名義,成功匯集了全台各校學生於總督府台北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使各校學生產生思想交流與聯結。
1921年4月,畢業於醫學校的李應章、吳海水、何禮棟等人於台北籌組全台灣青年會,向林獻堂、林熊徵勸募資金時,認識了蔣渭水、蔡培火,蔣渭水認為「不作便罷,若要做,必須做一個範圍較大的團體才好」,於是決定組成台灣文化協會。1921年(大正十年)10月17日下午一點,於台北市大稻埕靜修女子學校 (今靜修高中) 舉行成立大會….
※文化活動創立《台灣民報》,在台北、新竹、台中、員林、台南等地設立十餘處讀報社。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浪LIVE直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手工製作榻榻米的時間來到了55年,超過半個世紀的光陰堆疊,陳財烈 師傅從小學畢業後的時光,就封存在父親師承日本師傅技術的 #森田榻榻米店 裡。2008年,父親陳阿森先生過世後,全彰化僅存會手工做榻榻米的人,從2人變1人。 手工榻榻米很費時,不僅要先跟合作農家溝通約定,保留打過穀子後的稻草。接著...
林熊徵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51年薇閣育幼院紀實】
#報時光老報探勘系列 #聯合知識庫全新資源 #公論報 #臺北婦女
大家可能聽過知名的「薇閣」中小學,
但你知道薇閣小學的前身是收容孤兒的育幼院嗎?
成立於1950年的「薇閣育幼院」,是由富商林熊徵(字薇閣)身後遺產創立。林熊徵來自望族板橋林家,主持育幼院的其妻盛關頤,則為清大臣盛宣懷之女。就育幼院創始背景而言,堪稱顯赫。
這篇刊載於「公論報」1951年6月的文章,描繪了育幼院初創不久的景象:「第一次來的人,站在巷口,看見兩旁破舊的茅屋,汙穢的巷道,準會以為是貧苦棚戶住的一條死巷,但祇要你繼續往前走,你就可以看見左邊一幢新的灰色油漆的木屋,門口釘着『女生寢室』及『薇閣育幼院董事會』的木牌,和右邊新建的禮堂隔道相對。」
而院內的孩童是需要勞作的:「……女生寢室側面是一片廣場,周圍種著一片花木,這都是該院兒童勞動服務的成績。場上用磚砌成一個升旗台,每遇晴天,國旗便在一羣孩子們愉快的歌聲中,飄揚到旗桿的頂端。」文中也提及,年長的兒童須幫忙洗衣、種菜園等工作,分擔人力不足的問題。
當時的育幼院也著重院童身心健康,教職員生的伙食是「每日三餐,一粥兩飯,每飯每人一菜一湯」(以當時來說是否算好呢?);心理上則強調培養院童快樂的心情,認為快樂的心情是學業和事業的基礎,「所以該院的兒童,始終是活潑愉快的。」
隨著成長環境不同,童年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樣貌,你的童年又是什麼模樣呢?
#薇閣 #薇閣育幼院 #薇閣小學 #林熊徵 #盛關頤
#報時光UDNtime
圖說:軍:〈薇閣育幼院參觀記〉,《公論報:臺北婦女》,1951.6.4,第4版,取自【臺灣文學知識庫:公論報】(資源連結詳見留言欄,圖中文章為節錄)。
※公論報:由李萬居在1947年創刊,秉持獨立辦報精神,為當時黨營報紙外的民營第一大報,也保存了1940-50年代臺灣社會與文化的重要資料。其中「臺北婦女」副刊是在當時政治條件下,由「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臺北分會主編、以婦女為對象的宣傳平台,亦有其他生活面向的反映。
林熊徵 在 馬英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割臺興革命,民國護臺灣》
今年是臺灣光復75週年;今天是國父誕辰155週年。
國父孫中山先生與臺灣的深厚淵源,1894年國父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決心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就是因為腐敗的清廷在甲午之戰慘敗給日本。1895年4月清廷簽署《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日本,更使國父決心採取革命行動,當年10月就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
1897年國父命陳少白、楊心如等同志來臺,結合臺北大稻埕茶商吳文秀等成立興中會臺灣分會。國父一生三度來臺,1900年曾在臺北長沙街與臺灣志士共謀惠州起義。1913年8月,「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大總統失敗後,國父於赴日本途中抵臺,秘密會見翁俊明、蔣渭水、羅福星、廖進平等同志,瞭解臺灣詳情。廖進平捐贈六萬日圓,資助活動費用,國父則回贈一瓶威士忌酒作為紀念。1911年329黃花崗之役,羅福星、許贊元兩位志士都是臺灣人,殉難的留日學生林覺民,也是靠板橋實業家林熊徵捐助路費,才能搭船到廣州參加起義。臺灣人出錢出力,犧牲奮鬥,在關鍵的黃花崗之役沒有缺席!
1912年民國成立,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曾向中外記者宣示:「如不能收復臺灣,即無法立於大地之上」。赴南京參加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的羅福星,在戴傳賢引見下晉見國父。戴傳賢回憶,國父告訴羅福星:「不收回臺灣,對不起國人」。自此之後,國父多次在公開演說中強調「臺灣」為「失地」。1936年與1938年,先總統蔣公也曾兩度闡述國父的遺志為「恢復高(麗)臺(灣)、鞏固中華」。
1925年3月12日,國父病逝北京。3月24日,臺灣民眾在臺北舉行一場追悼會,傾盆大雨的夜裡,三千人擠滿會場。國父出殯時,北京大學臺灣同學會的致悼輓聯為「三百萬臺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足見當時臺灣民眾對國父的景仰。
國父投身革命,與「甲午戰敗」、「乙未割台」息息相關;失去臺灣可說是國父革命的起點。如果沒有國父革命,就沒有中華民國誕生;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臺灣光復,也就沒有臺灣今天的民主、自由與繁榮。
林熊徵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手工製作榻榻米的時間來到了55年,超過半個世紀的光陰堆疊,陳財烈 師傅從小學畢業後的時光,就封存在父親師承日本師傅技術的 #森田榻榻米店 裡。2008年,父親陳阿森先生過世後,全彰化僅存會手工做榻榻米的人,從2人變1人。
手工榻榻米很費時,不僅要先跟合作農家溝通約定,保留打過穀子後的稻草。接著把 天然稻草 乾燥壓縮,壓緊壓實後再由磨利的刀具切割,裁成所需要尺寸,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步驟:縫好榻榻米的布邊。因為縫製的間隔不能太大,緊實最要緊。
手拉腳踏、針穿勾拉,師傅一氣呵成的節奏感彷彿跟著榻榻米一起律動,鬆軟的稻草逐漸成型,成為日常起居的腳踏實地,也是天然的尚好,自帶冬暖夏涼,擁有自然氣味陪伴入眠。
出品|中華文化總會
片頭動畫|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影像團隊|銀河鐵道映畫
特別感謝|林熊徵學田基金會、中華電信
平面攝影|林政億 TeRRy LiN
#中華文化總會 #匠人魂 #手製榻榻米師傅
------ 一起興風作「浪」 ------
APP store:搜尋「浪Liv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anglivetw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anglive.tw/
浪Live | Website : https://www.lang.live/
林熊徵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竹都城隍廟擁有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花燈競賽,自1932年開始舉行迎花燈活動,活動一啟,整個市街便熱鬧無比,新竹在地俗稱「迎熱鬧」。
對今年高齡94歲的新竹花燈燈藝師蕭在淦師傅來說,80年不間斷磨練手藝與創作的歲月流轉,讓製作花燈除了是一項手工藝之外,燈火搖曳的成品也並非只是每年年節應景之用。
在師傅手中幻化出來的一座座花燈,其實就是一件件的藝術品,富含了師傅專屬的傳統技法與美學,同時也烘托了隨著時代演變的意涵。
「一件東西做成燈也是花燈,一樁故事做成燈也是一種花燈。畢竟人的一生,現在說的話,後代不一定聽得到,當我們離開了,留下了這些事物與作品,後代的人看到了才會明白與感受到,那跟年代的精神,這就是生命經驗的傳承,代代流傳。」蕭在淦師傅說。
出品|中華文化總會
片頭動畫|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影像團隊|銀河鐵道映畫
特別感謝|林熊徵學田基金會、中華電信
平面攝影|林政億 TeRRy LiN
#中華文化總會 #匠人魂 #新竹花燈燈藝師
------ 一起興風作「浪」 ------
APP store:搜尋「浪Liv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anglivetw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anglive.tw/
浪Live | Website : https://www.lang.live/
林熊徵 在 林熊徵獎學金 -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林熊徵 獎學金. 心情. 11月9日20:48. 想請問得過的各位~基金會會在名單出來前聯絡上的人嗎?還是名單出來後才會聯絡呀?去年是12號公佈的現在超緊張的! ... <看更多>
林熊徵 在 林熊徵 的推薦與評價
林熊徵. Home. Explore. Library. 林熊徵. Subscribe. HomeVideosPlaylists. This channel doesn't have any content. ... <看更多>
林熊徵 在 財團法人林熊徵學田基金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財團法人林熊徵學田基金會. 421 likes · 19 talking about this. 成立日期:民國三十七年八月十一日宗旨:紀念林熊徵先生所設置舉辦育英興學、文化推廣與社會服務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