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臺北文學季 #公車捷運詩文(第三季)※
張寶云〈七月流火〉
鬼在祂的地獄裡活得挺好
不要揭露祂應當知道的真相
自己騙自己
是最好的超渡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張寶云 創作
#律羲和 手寫,個帳「#律羲和」
#潘之敏 朗讀,粉專 潘之敏Vicci Pan,Instagram:mylunapan
#張紫瑄 朗讀
※聆聽之敏、紫瑄傳情的朗讀,請至詩聲字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2U6vmMgb9LM
※主辦單位 臺北市文化局
※活動粉專 臺北文學季
※規劃執行 《文訊》雜誌社
※張寶云
文化大學中文博士,任教東華大學華文系,開設詩創作、大陸文學等課程。
學位論文為《鄭愁予詩的想像世界》、《顧城及其詩研究》。
曾與林婉瑜共同編選《回家:顧城精選詩集》,撰寫《唐詩三百首新賞》,出版詩集《#身體狀態》及《#意識生活》。「#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網站主編。
(引自《聯合文學雜誌》作者介紹,經微調)
「東華華文課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華華文課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華華文課程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華華文課程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華華文課程 在 [心得] 東華華文&東華中文之差異-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東華華文課程 在 東華華文課程、華文系中文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東華華文課程 在 東華華文課程、華文系中文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東華華文課程 在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東華華文課程 在 (成功上岸)想讀東華華文 - 新生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東華華文課程 在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孫文臨|Part 1 - YouTube 的評價
東華華文課程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詩轉透明為秘密全部──楊牧逝世週年記
張寶云
(東華華文系副教授)
春天照例如期臨降東之皇華的校院,滿園子嫩綠的葉樹背襯淺色的晴天,年復一年流麗的韶光畫片似地捲動著,這幾日我摩娑手裡的滑鼠,陸續點開楊牧老師的相關報導、研究、照片、追念稿、詩文別冊、網站,加上上週末和盈盈師母的晤面,隔日晚忽來夢中的楊牧老師本靈……,這一切同步共時的訊息都指向即將來到的這一天,是的,楊牧老師已經離開這個三度空間一整年了,在老師生前,我偷偷的旁聽過他幾次詩經課,從未正式入門拜謁,一切卻好似已安排妥當,我與其他同樣收受過詩人詩教的門生故舊,聯合形成「楊牧學」的隱形推手,推轉文化的輪盤。
我一來到此地,原以為不容易與楊牧老師有什麼交集,他已轉往政大台文所擔任講座教授,但2013年由和碩科技童子賢董事長所贊助的「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會」成立,楊牧老師以特聘教授的身份再度回東華授課,時任講座召集人的曾珍珍老師開始積極的籌劃各項活動,並與科技部、文化部、中研院、趨勢教育基金會、加州大學東亞系等單位合作,聯合校內的英美系、中文系、華文系、藝術學院,併同文壇的師友共構春天讀詩讀楊牧、楊牧文學獎、楊牧書房、楊牧研究國際研討會、楊牧青年駐校作家、楊牧研究中心成立等一連串議案建設,我屢屢恭逢其盛,也因此親自參與過幾次活動的執行,直到2017年曾老師過世、楊牧老師病弱,整體的動能才稍稍停歇。然而去年老師意外大去之後,「楊牧學」的發動卻迎來另一波段的高潮。
首先是國內外連續數日、數週、數月的楊牧報導、追悼文粗估有近百篇,再來是專欄、策展、詩劇、座談會、線上數位註解,還有同時進行的研究專題及詩文全集的編纂和出版,原先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會的各項固定業務也都同時在執行中,因應去年的疫情,東華校內直到年底才舉辦追思音樂會,而此次的音樂會其實是與文化部的總統褒揚令同場頒授,由盈盈師母代為領獎。但今年度在線等待的各種楊牧策劃,也有數項已籌擬佈建。
三月是楊牧老師遺稿《微塵》的出版,華文系許又方主任重開的「中西比較詩學」,成為東華的院基礎學程、下學期研究所另有「楊牧文學研究」課程。四月份台大的鄭毓瑜老師與青年詩人郭哲佑共同在「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粉專上,邀請六位撰稿人為大家細讀楊牧詩;東華本年度的青年駐校作家分別是林達陽和吳俞萱,下半年是楊牧詩獎的公告和徵集。五月中台師大則展開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年底將與東華共同策劃《奇萊後書》的手稿展,這是由須文蔚所構想主導。楊照主編的《楊牧全集》於九月份,在老師八十一歲冥誕時出版,十一月份有東海大學周芬伶策劃的楊牧研討會,明年三月有東華大學主辦的楊牧文學青年論壇,甚且可能還有數項我們尚未聽聞但已在策劃的展演正在醞釀輸出。
我在這波潮浪中幾度潛遊又浮升,忍不住喟嘆各股洋流的來去湧動始終團轉圍繞著楊牧老師所在的空冥,我們如斯臨近又如斯氣脈相連,誰能不被楊牧之美所動搖?誰能不識楊牧之學?誰可以自外於這股強烈的波盪?誰能超越老師所設下的楊牧障礙?
屆臨老師逝世週年,僅以拙文向天上的老師報告人間仍復擁擾,但我們還在春天讀詩,讀楊牧。
東華華文課程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熱熱的夏天,就是要讀涼感充滿的自然寫作,7/25將由 #作家吳明益、#林試所植物園組組長董景生 以及譯者 #自然史博士蔡思薇,來與大家分享導讀,博物學者川上瀧彌作品《椰子的葉蔭》。
🔺要請大家注意的是🔺
本活動報名額度已額滿,但活動當日,我們仍會開放部分座位 / 站席給現場讀者。當天19:00開始發放號碼牌,19:25後開放領有號碼牌的讀者依序入座。【#恕不保證有座位】
▋ 活動獨家!川上桑の私章簽名任你蓋
🌱 植物園特別復刻川上私章,當天購書,即可蓋作者印章
🌱《椰子的葉蔭》與林試所專書,現場優惠價
▋大綱
19:30-21:00
🌱 館長的身世、博物學家出國套裝行程大公開
🌱 植物學家們的冒險
🌱 作為一種文學或史料的意義:植物書寫
🌱 過去與現在的植物學家
21:00-21:30
🌱 QA聊一聊
▋活動資訊
🌱 時間:7/25(六)19:30-21:30
🌱 地點:閱樂書店(110台灣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松菸文創區內生態池旁綠色小木屋)
▋注意事項:
1. 活動當日,進出場地閱樂書店,請務必【配戴口罩】,並配合量測額溫、手部消毒。未配戴口罩或體溫高於37.5℃者恕無法入場。
2. 本課程納入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課程暨環境教育課程,給予上課公務人員相關時數,請於下方填列身份證字號俾後續登錄。
3. 主辦單位保有活動調整的權利。
▋講師介紹
🌱 吳明益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浮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單車失竊記》,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三冊。
🌱 董景生
作家、昆蟲與生態專家,曾任台北植物園園長。
不按常理出牌的研究人員。台灣大學昆蟲所博士,現任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同時擔任植物園組組長,推動台灣的植物園研究與教育。興趣廣泛,專注於昆蟲與植物的關係—蟲癭,同時也對台灣南島民族植物感興趣。
由於對植物園、自然史充滿好奇,公務生涯投入台灣的植物園規劃,規劃管理的過程不斷發現新的老故事,以及更多人與植物之間的美麗故事。
🌱 蔡思薇
《椰子的葉蔭》譯者。臺北人,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博士論文以來研究的是日治時期的臺灣自然史相關,對當時的植物學者與其時代精神、文化景觀深深著迷。
▋活動主辦單位
主辦:台北植物園
執行:社團法人台灣閱讀推進協會
東華華文課程 在 東華華文課程、華文系中文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東華華文課程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INA631122也提到大家新年快樂唷~ 幫徵人一起報名南港的華豐駕訓班考汽車駕照團報優惠方案: 兩人同行每人 ... ... <看更多>
東華華文課程 在 東華華文課程、華文系中文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東華華文課程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INA631122也提到大家新年快樂唷~ 幫徵人一起報名南港的華豐駕訓班考汽車駕照團報優惠方案: 兩人同行每人 ... ... <看更多>
東華華文課程 在 [心得] 東華華文&東華中文之差異-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一.前言
先恭喜各位考生考完學測,也感謝各位撥冗閱讀拙作
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東華華文跟東華中文的差異在哪裡,
除了像我這種打死就是要念中文系的以外
以我親身經歷,對於大部分同學而言,
中文系是跳板、是不知道為甚麼要來唸的科系
甚至有些人念了中文才發現華文才是他想要的
偏偏中文系有些課非常硬,對於轉系資格自然有所阻礙
為免有人「誤入歧途」,
是以在這裡向大家獻醜
二.東華華文跟東華中文的歷史:
東華與花蓮師範併校後,增加一個華文文學系,
華文文學系原本為東華中文系,後因併校而分系,即:
(今)東華中文 >>>> (舊)花師中文
(今)東華華文 >>>> (舊)東華中文
也因此東華中文是有原本花師的教授的
(師範體系的老師,對於基本倫理會比較要求。)
三.東華中文的課程與東華華文的不同:
東華中文與華文要畢業需要滿足四個學程
(學程即是一套課程,自課程內選課,滿足學分即完成學程)
中文必修學程有:
1.人文學基礎學程(Foundation Program of Humanities)(21.0學分)
2.中國語文核心學程(Core Program of Chinese Language)(27.0學分)
華文必修學程有:
1.人文學基礎學程(Foundation Program of Humanities)(21.0學分)
2.華文文學核心學程(Core Program of Sinophone Literature)(27.0學分)
想必各位讀者注意到,兩個系都有人文學基礎學程,
但是兩個系所規定的必修課不同
東華華文規定的是:
「文學作品讀法(上)、(下)」與「華文文學導論(一)、(二)」四門必修共12學分
東華中文規定的是:
「文學概論(上)、(下)」、「中國文學史(上) 、(下)」、「書法」,及「四書」六門必
修共15學分。
(可能明年課規會改,教授們開會有在討論將四書替換成國學導讀)
剩下不滿足21學分的,就選其他系的課去上。附上其他系開的課:
英美語文學系: 歷史系:
西洋文學概論(上) (下) 史學導論
臺灣通史(一)(二)
當代英語與文化(上) (下) 歷史英文
台灣文化學系:
臺灣地理
臺灣文化
專題設計與製作
因此,用心的讀者可以發現,
東華中文系就是傳統中文系,
東華華文系則是以培養欣賞及寫作能力為主的科系
此狀況于系必修課更為明顯:
華文文學核心學程: 中國語文核心學程
華文文學史暨基礎閱讀(一)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 歷代文選及習作(上)(下)
華文文學史暨基礎閱讀(二)隋唐五代兩宋 詩選及習作(上)(下)
華文文學史暨基礎閱讀(三)元明清 文字學(一)(二)
華文文學史暨基礎閱讀(四)現代 聲韻學(上)(下)
華文文學史暨基礎閱讀(五)當代 中國思想史(上)(下)
文學與藝術思潮 訓詁學
專題製作
以下科目 2 選 1,至少需修習 3.0 學分
世界文學經典選讀
當代世界文學選讀
系選修課此不再贅述。
四.結語
因此,東華華文既不是教外國人中文的科系,
也不是傳統四書五經的中文系,而是以培養欣賞及寫作能力的科系
想要當作家可以選華文系。
若是想要成為學者或教師,東華中文可以給你比較好的鍛鍊。
然後如果選東華中文我可以罩你這樣。
請記得寄站內信給我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6.1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53772050.A.B4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