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雪糕招牌的背後故事】深水埗巴域街二十七號唐樓在清拆重建前,外牆仍留有「瑞士雪糕」的水泥批盪招牌。
「瑞士雪糕」留下的記載不多,從公司註冊資料可以看到,它在一九六四年二月二十九日成立,至二零零二年一月十一日才正式解散。
在維記公司、牛奶公司的雪糕大品牌崛起前,作為中型雪糕生產商、擁有約百名員工的「瑞士雪糕」曾分享到一定市場分額;其生產的蓮花杯和雪條通過士多分銷,相信上一代人或有一點記憶。
「瑞士雪糕」創辦人梁中力是廣東順德人,他除經營業務外,多年來也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其中曾於一九六九年擔任東華三院總理,同屆的還有後來曾擔任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走進政壇的丁午壽。
梁中力又曾任順德聯誼總會會董及主席,參與過興辦學校——包括以該會為辦學團體、一九七八年創校、位於葵盛西邨的李兆基中學。他亦是屯門友愛邨譚伯羽中學的創校校監。
梁中力還曾擔任香港救生員總會(香港拯溺總會前身)副主席多年,並曾贊助過不少康體活動。為表揚他積極服務社會,英女王曾頒給他榮譽勳章。梁中力在一九九三年逝世。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東華三院文武廟位於香港太平山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早期的中式廟宇及於開埠早期於香港政府批准下可以用中國方法進行「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及裁決華人之間的糾紛。文武廟於2010年11月12日列為法定古蹟。文武廟為廟宇組群,位於荷李活道,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該廟宇由華人富商興建,估計於一八...
「東華三院總理」的推薦目錄:
東華三院總理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蕭明,祖父最早在香港開設福壽長生店(即棺材舖),其父負責經營支店。1932年其父病故,後由他繼任福壽支店經理。1950年他收購香港殯儀館,並於1966年建成新館,又與人在1959年合股創辦九龍殯儀館。他亦於1970年收購萬國殯儀館,從而壟斷了香港的殯儀業。
1971年,他將萬國殯儀館5樓租予東華三院經營非牟利的東華三院殯儀館。蕭亦曾經擔任鐘聲慈善社社長及東華三院總理。1979年2月1日下午4時45分,蕭明於離開九龍殯儀館時遭2人挾持上車綁架,半小時後警方於荃錦公路發現目標座駕,疑犯逃脫,救回蕭明,當晚8時在北角拘捕幕後主腦,主謀為蕭明胞弟蕭炳耀,疑為勒索金錢而綁架胞兄,同年7月25日最高法院陪審團以5比2票裁定蕭炳耀罪名不成立,當庭釋放。
蕭明知悉主腦為胞弟後,大受打擊。1986年,蕭明因血管膨脹,遠赴美國舊金山進行手術,惟手術失敗,未幾因心臟病去世,終年72歲。
東華三院總理 在 Vivian Tsang 曾子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呢個就係今屆嘅 #東華三院 總理
#王賢誌 Vinci Wong
原來佢咁岩聽日(3/4)落莊
我聽啲東華三院嘅員工講
都話呢個主席做得好稱職
真係好唔捨得佢😆
#法證先鋒 #設計對白
東華三院總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東華三院文武廟位於香港太平山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早期的中式廟宇及於開埠早期於香港政府批准下可以用中國方法進行「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及裁決華人之間的糾紛。文武廟於2010年11月12日列為法定古蹟。文武廟為廟宇組群,位於荷李活道,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該廟宇由華人富商興建,估計於一八四七至一八六二年期間落成。文武廟主要為供奉文昌及武帝,列聖宮則用作供奉諸神列聖。公所為區內華人議事及排難解紛的場所。三幢建築物以兩條小巷分隔。一九零八年,政府制定《文武廟條例》,正式把文武廟交予東華醫院管理。時至今天,東華三院董事局和社會賢達每年仍會齊集廟內舉行秋祭典禮,酬拜文武二帝並同時為香港祈福。文武廟對本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社會意義,反映昔日香港華人的社會組織和宗教習俗。文武廟為兩進三開間建築,正門外面有兩座花崗石鼓台,前進置有擋中。廟宇按照傳統中式建築布局設計,後進較前進高出幾級,設有供奉諸神的神龕。兩進之間的天井已為重檐歇山頂覆蓋,屋頂由天井四角的花崗石柱支撐,兩側為捲棚頂的廂房。位於文武廟左側的列聖宮原為三進兩院式建築,其後兩個天井加築鋼架屋面。公所為簡單的一進式建築,其花崗石門框至今保存完好,上面刻有公所的建築年份,甚具歷史價值。文武廟組群屬典型的傳統中式民間建築,飾有精緻的陶塑,花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畫,盡顯精湛的傳統工藝技術。
東華醫院禮堂於1872年落成,1933年重建。禮堂放置了不少東華珍貴的牌匾和對聯,其中包括光緒皇於1885年送贈東華的牌匾;還裝有創院總理的瓷相、大事碑記及有歷史價值的手工製品,如酸枝會議桌、高背椅及鏡屏。東華每年很多重要會議及大型活動,包括週年會員大會、董事局互選大會及董事局交職典禮都在禮堂舉行。東華三院文物館的佈局對稱,中間為大堂,兩側是偏廳。文物館屬傳統的樑柱建築結構,結構柱以木建造,豎立在具雕飾的花崗石柱座上。牆身以青磚築砌,磚縫非常幼細。整幢文物館坐落於花崗石平台之上,前面有花崗石梯級。文物館的建築優美,糅合中西建築的精髓。
東華三院文物館原為廣華醫院大堂,廣華醫院是首間在九龍和新界區開辦的醫院,為公眾提供醫療服務。廣華醫院由東華醫院總理及九龍的華人領袖所興辦,於一九一一年落成,作為東華醫院的九龍分院。一九三一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和東華東院三間醫院合併為「東華三院」。廣華醫院在一九五八年進行全面的重建工程,只有大堂得以保存。一九七○年,東華三院為慶祝成立一百周年,將廣華醫院的大堂改建為東華三院文物館,用以展示東華三院的歷史文物和收藏珍貴文獻。一九七一年一月十五日,文物館由關祖堯爵士主持開幕典禮。文物館自一九九三年起開放給公眾參觀。文物館糅合中西方的建築特色。館內建築物正面的中式裝飾和祠堂布局,清楚展現中式建築特色。檐板上的花卉和吉祥圖案,以及外廊的樑架和駝峰,均是精緻的木刻。金字屋頂鋪有綠色琉璃瓦,目前的屋脊建於一九九一年,乃仿照一九一○年的原有屋脊重建。西方建築元素主要見於建築物的側面和背面,包括使用小圓窗和連拱頂石的弓形拱窗。大堂內通往展覽廳的四道拱門設有西式楣窗。大堂的屋頂由傳統的中式桁條和樑架結構支撐,而偏廳則採用了雙柱桁架。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又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及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街會所(Chinese YMCA of HK Bridges St. Centre),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昔日的總部,位於香港島上環必列者士街51號,現時會所服務有「必愛之家宿舍」、「必愛之家庇護工場」及以康體服務為主導的青少年服務。建築物於1981年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並於2009年12月18日升格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會所由芝加哥YMCA會員籌建,設計師Stattck and Hussey亦是來自芝加哥。會所於1918年由施勳護督(Hon.Claud Severn, C.M.G.)主持啟用,成為當時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亦是香港首個市民會堂及體育場館,會所內擁有當時最先進的康體設施,包括香港首個室內泳池,以及設有懸空的室內鑊形跑道。會所高六層,以紅磚建成,融合中西建築風格,並受芝加哥建築學派所影響,在香港相當罕見。1927年2月18日及19日,中國著名作家魯迅曾於會所禮堂內演講,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1937年後,會所被徵用作防空救護隊半山區A段總站,以收容超過一千名難民。香港日治時期,會所被日本當局的的文教課徵用作日語及德語學校。香港重光後,會所恢復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1966年,隨著位於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九龍會所完成重建,總部遷到該處,原址仍保留作為青年中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UD1QATMFMQ/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VbKy-C1vP4M2Ld2uEabFp9VCMYQ)
東華三院總理 在 東華三院生活與工作平衡月2017-「妙問妙答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因「妙問妙答」系列第二篇「打氣篇」反應熱烈,所以李鋈麟主席、馬清揚第五副主席、曾慶芸 總理 及毛宇峯 總理 繼續同大家分享佢哋做「 東華 人」嘅一日會點過,快啲Click開 ... ... <看更多>
東華三院總理 在 東華三院總理 的推薦與評價
... 東華三院總理 Search only for #東華三院總理 · 8:08 Now playing. 【盧秀芳辣晚報】習近平:歡迎大家到成都街頭走走體驗中國式現代化!郭正亮.蔡正元分析|Welcome to成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