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70 李登輝大學長、屢登《豐年》封面的暖男──亨德先生】
亨德先生(James A. Hunter , 1890-1966)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基督教家庭,在早期的《豐年》經常提到這位「農民之友」。他大學畢業後便赴中國,在教會工作外也投入教育領域,特別是引入體育教育,創設北京師範學院的體育系;後來他返美進修,取得康乃爾大學農業碩士,可以算是前總統李登輝的大學長。亨德碩士畢業後結婚,便與夫人再回到華北,協助改善農村生活,可謂充滿奉獻精神。
1949年他來到臺灣,於農復會畜牧組擔任組長,對於防堵、控制牛瘟及豬瘟居功厥偉,據說一度使豬瘟在中南部絕跡,並引進優良品種,推廣利用配種組合取得雜交優勢的技術。他曾協助引進的畜牧物種包括盤克夏豬、北京鴨、陸地鴨、乳羊、安哥拉羊(可惜後來因雜交改良計畫成效不佳而終止)及大種青銅火雞(在臺灣看到青銅火雞的話,很可能就有牠們的血統!)等等。
在農復會任職期間,亨德針對牛、豬、雞的畜養在《豐年》發表過十餘篇文章,也與在農復會擔任研究員的李登輝先生相熟,並兼任東海大學創校首任董事。同時期亨德夫人則負起另一個計畫,為赴美考察或進修的人員教授英語及美國風俗,至亨德要退休前,已有超過上千學生,其中亦包括李登輝在內。1957年底亨德將從農復會退休時,這些學生曾為他們舉辦盛大的惜別宴,但亨德短暫回國後,又轉入東海大學社會系服務,夫人亦至東海大學外文系執教。
亨德在東海大學時兼任勞作指導長,積極推動社區工作,他說:「一所大學假如對它四周的社會和環境毫不關心的話,這所大學將失去它存在的價值。」因東海周遭大肚山居民取水極為困難,他瞞著子女,拿出農復會退休金全額60萬元(超過當時人均收入10倍,一碗豬肝麵時價約10元、味噌湯2元),組織大肚山居民和東海學生開鑿「龍井一號井」、建立簡易自來水供水系統,完成規劃後他才於1961年正式退休返美。
龍井一號井1963年完工,1966年亨德先生因心臟病在美國去世。1968年,亨德先生友人們捐款成立財團法人亨德先生獎學基金會,獎助大專院校畜牧獸醫學生,至今仍在運作。1999年大肚山居民為感念亨德先生,設立亨德紀念公園,亨德先生的子女來臺參加啟用儀式,才知道亨德捐出大筆退休金的往事,這段故事也被畫成繪本《亨德的一杯水》。
#豐年70 #亨德 #亨德公園 #李登輝 #畜牧業 #東海大學
--
歷史回顧加強版(?)
《豐年》70週年特刊登上博客來,請往這邊👉https://reurl.cc/YOQdml
支持豐年社,豐年農市買雜誌👉https://reurl.cc/rgomp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smlNw1HmER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東海大學 校 務 系統 在 創意創新行銷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編學習中 上週參加了2場主題講座,聽到不同產業目前的數位轉型趨勢及挑戰,小編R覺得很有收穫,以下筆記✍️分享給大家參考~
【7/7 講座小記:低接觸消費型態的零售轉型】
👉👉 針對零售產業的數位轉型趨勢,學界專家臺大國企系連勇智系主任舉了一個實例,為什麼台灣的消費者會對於日本的唐吉軻德商店趨之若鶩呢?
不外乎是他們提供了能滿足消費者的新產品跟服務。當品牌來台灣設店,依此瞭解海外消費者對產品的喜好、偏好,接著回饋給日本的生產者,並提高製造的水準,像這樣的正向循環讓產品更加發光發熱🌟,也鞏固了品牌的競爭優勢,變成大者恆大。
當然,要跨足海外並建置有效能的零售通路,要耗費的成本不小,除了要對當地生活型態、消費行為有所瞭解,過往甚至可能需要派人到當地做市場研究,不是每個中小企業都負擔得起。
不過現在隨著科技進步,有許多新穎的平臺、工具都可以幫得上忙!例如在網路論壇、社群媒體等平臺上,利用爬蟲技術掌握特定族群的消費偏好🌏;又或者在出口的產品都印上QRcode,搭配誘因,讓消費者填答問卷、提供資訊,依此直接和消費者溝通,降低對經銷商的依賴,也能直接獲取第一手的消息🤝。
【7/9 講座小記:前進卓越的智慧製造轉型關鍵】
👉👉 針對製造業數位轉型的重點,學界專家東海大學王立志副校長認為,首先可以加強數據蒐集及分析的能力,採用數據驅動的策略,協助改善未來工廠的藍圖,甚至打造新的商業模式。
企業領導人可從這5個方面思考,面對邁向智慧製造過程中的挑戰💪
● 主題:需要連結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清楚展開轉型藍圖,讓效益最大化
● 專案:以專案形式來推動,讓員工認知其重要程度,也能框定目標範圍並激勵團隊達成🔥
● 人才:需要培訓員工或外聘相應人才來推動公司內部的改革,並且展現領導者的決心,獎勵帶來改變的員工🥰
● 基礎建設:新的數位科技已經帶來新的機會,尋找到合適的助力,能讓企業更省力甚至節約成本👏
● 資料:廠區的知識經驗需要仰賴完善的流程或系統協助留存,並建立機制與方法來善用資料👍
---------------------
如果對其他產業數位轉型經驗、策略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報名7/16和7/21場次活動,聽聽各領域專家還有產業菁英分享!
活動報名傳送門👀 :https://bit.ly/3kg50kP
東海大學 校 務 系統 在 思瑩老師的幸福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聽見歌 再唱》電影賞析研習
大廳84人額滿!!
本校高雄市勝利國小合唱團參與電影 聽見歌再唱Listen before you sing,我們決定辦自費研習,邀請大家進戲院支持好電影。
雖然看簡介大概知道劇情走向,
導演、演員和全部工作人員的努力,
讓這部電影好看又感人,
是很單純的幸福和感動,
又不會過份矯情。
普級電影故事簡單易懂,
國小低年級應該就看得懂囉!
講座部分孩子也可以聽聽看。
—-
《聽見歌 再唱》電影賞析研習
一、時間:4/23(五)13:20-16:00
二、地點: in89駁二電影院(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5-1號)
三、費用:自費研習,每人350元,包含電影包場費及講師費。需事先付費,成團後不予退費。若當日臨時無法前往,可找人遞補,確定成團後繳費。
四、人數:最多48人,35人以上成團。
五、參與對象:不限教師,歡迎一般民眾參與。
六、報名方式:
1.勝利夥伴請於校內群組記事本登記,並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報名,課程代碼:3086103。
2.校外教師請私訊或mail姓名、服務學校給思瑩 szuying97@gmail.com 。
3.一般民眾請填表單 https://forms.gle/2LnDuXv6YxgGVpHK9 。
七、預計流程
13:20-15:20 播放電影
15:20-15:30 讓全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陳安瑜老師、周奕伶老師
15:30-15:50 從類型片公式和原住民觀點解析電影《聽見歌 再唱》--鄭秉泓老師
15:50-16:00 Q&A
八、影片簡介:
一個看不懂五線譜的合唱團指揮,一個到處流浪的音樂代課老師,和一群五音不全的原住民孩子,有機會在合唱比賽中奪冠,免於被廢校的命運嗎?
Umin.Boya(馬志翔)作品集 、 陳嘉樺 Ella 領銜主演, 楊智麟導演。歷經12 年籌備,根據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指揮馬彼得校長真人實事啓發,高雄市勝利國小等合唱團參與演出。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istenbeforeyousing
九、講師簡介
1.陳安瑜(本片合唱指導)
現任國小音樂教師、中鋼真善美合唱團指揮、天生歌手合唱團駐團指揮,及天生音籟兒童合唱團藝術總監。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畢業,主修合唱指揮,師事翁佳芬教授。2016 年於匈牙利李斯特音樂院Kodàly Institue 暑期班結業。2016 年創辦兒童合唱團,專收學齡前幼兒及低年級小歌手,將合唱教育向下紮根。目前經常受邀到各縣市及國際音樂節擔任研習講師,推廣音樂遊戲(Singing Games) 及歌唱教學。
2.周奕伶(本片合唱指導)
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高雄師範大學音樂所,主修聲樂。曾參與多部歌劇、合唱及個人獨唱會演出;目前致力於兒童、青少年之聲音開發。現任成功大學、高雄女中、屏山國小、福安國小、河堤合唱團指導老師、中山大學樂齡歌唱班講師、明誠浸信教會及多校合唱團之聲樂指導。
3.鄭秉泓(影評、策展人)
英國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博士班肄業。2013-2017年擔任高雄電影節短片策展人,目前任教於義守大學與東海大學,電影評論散見於網路媒體及報章雜誌。編著作品〈台灣電影愛與死〉、〈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台灣電影變幻時:尋找台灣魂〉,監製作品《伏流》。
十、備註
1.電影院提供小杯爆米花加小杯冷飲特價50元優惠,如需自費購買請登記 https://forms.gle/z5zwVQX3ao7yKEJN8
2.勝利夥伴將給予公假,屆時請自行於系統請假。
3.配合防疫請全程配戴口罩,請配合測量體溫及酒精清潔手部再入場,體溫37.5以上者謝絕入場。
4.主辦:高雄市勝利國小李思瑩老師,07-5522541#112、szuying97@gmail.com
東海大學 校 務 系統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smlNw1HmER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舊病復發,以健康理由辭職。安倍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任內提出「安倍經濟學」,務求振興經濟,政治方面則力倡修改和平憲法、推動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然而疾病卻一再令安倍好夢難圓。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惡化,經濟衰退嚴重,過去7年累積得來的經濟增長「一筆勾銷」;任內完成修憲、見證東京再辦奧運,是安倍多年宿願,現在亦因為個人健康及疫情而無法實現。安倍任內中日關係起落甚大,歷史問題、釣島爭議、經濟合作等影響糾纏交織,當下中美關係惡化,安倍此時因病請辭,為日本內政外交帶來更多不明朗因素,後安倍時代日本何去何從惹人關注。日本首相輪替如走馬燈,平均每隔兩三年便換人,安倍能夠連續出任首相7年半,成為日本歷史上在位最長的首相,既有個人成功之道,亦有時勢因素。戰後日本奉行民主制度,政黨輪替次數卻屈指可數,大多數時間都是自民黨一黨獨大,首相人選往往由派閥政治決定,能夠躋身權力核心者,大多來自政治世家。
蘋果頭條
中國海警日前在粵港東南方海域截獲一艘涉嫌非法越境的快艇,有消息指船上載有12名因反修例運動被捕的青年,包括被香港警方國安處拘捕的李宇軒。消息人士透露,12人現於深圳鹽田看守所,最少數人的家屬已接獲當局通報,因目前各人遭強制拘留,家屬未知道是否可探望,正尋求是否可聘用內地律師協助。據了解,12人因颱風關係提前出發,香港警方知悉事件,通報內地當局加強搜捕。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於社交網站發文,指港府有責任確保被捕港人獲人道待遇,以及享有會見律師等基本權利,並呼籲市民關注事件:望天佑義人。中共喉舌《文匯報》及《大公報》今日(28日)分別以「國安疑犯乘艇潛台 十餘獨暴一網成擒」,以及「黑暴末路 李宇軒着草被擒」為題在頭版報道,詳細列出案情。《文匯報》指涉事快艇於本月23日晚上由西貢區布袋澳出發,原計劃先到距離香港約300公里的台灣管轄範圍東沙群島,再轉乘大船到台灣屏東。
東方正論
三日一小鑊,五日一大鑊,已成近年港鐵常態。每有事故發生,港鐵總是賴天賴地,最終大部分都是信號系統出問題。事實上,現時使用的鐵路信號系統已經老化,奈何新系統同樣亂象叢生,單是更換東鐵線信號系統便在測試階段屢生意外,連帶更換列車計劃都一延再延,牽一髮動全身。港鐵正更換東鐵線信號系統以配合沙中線過海段,並打算陸續將舊有十二卡列車更換成南韓製的新式九卡列車,原定六月中實施兩款卡車「混合跑」安排,詎料五月進行實地測試時發生多次意外,一度被機電工程署勒令暫停測試。港鐵昨日終於宣布,新的九卡車將於九月中投入服務,本來已較原定計劃延遲三個月,而九卡車加入後,將有十八個月與十二卡車「混合跑」的過渡期,以港鐵事故層出不窮觀之,期間會否再生意外,實在令人無信心。
星島社論
涉違《港區國安法》落網擬潛逃台灣被截的李宇軒等十二名港青身分曝光,他們俱曾參與反修例暴力示威,其中至少四人是激進組織「屠龍小隊」成員,已被控暴動、製造炸藥等不同罪名,卻趁保釋或缺席聆訊期間偷渡赴台,但在南海水域被廣東海警截獲,目前在深圳鹽田看守所接受調查。保安局指香港警方表示已接獲通報,並陸續通知被捕者家屬,本報昨獨家攝得警員到牛頭角一單位,向戶主夫婦告知其子在內地被捕消息。包括「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在內的十一男一女被捕者(十六至三十三歲)(見附表),目前仍被內地執法部門扣查,其中至少四人是「屠龍小隊」成員,涉及去年十二月九日華仁書院炸彈案等有關。其中一名成員、十八歲港大學生郭子麟,涉去年十一月十八日「理大衝突事件」中參與暴動,被控一項暴動罪。昨午三時許,三名軍裝警員帶備相關文件,前往郭位於牛頭角彩霞邨公屋寓所,向郭的父母告知其子在內地被捕消息,其他被捕者家屬亦陸續接獲通知;另三名「屠龍仔」包括二十二歲公開大學學生張俊富、二十歲無業青年張銘裕及二十一歲學生嚴文謙。
經濟社評
全民檢測計劃下周展開,市民對計劃存在一些疑慮,港府固然要做好宣傳,深受疫情打擊的企業,為了盡快重啟經濟,更應動員業界積極參與,而名人可履行社會責任,透過分享檢測的安全便捷體驗,變成社會潮流,提高市民參與率,從而找出隱形病人,切斷傳播鏈。港府昨公布全民檢測預約安排細節,市民今晨7時起可登入網站,簡單輸入姓名、身份證和手機號碼,預約在何時何地檢測。全港共有141個檢測中心,遍布18區,主要是社區中心、官校和康文署體育館,當局招募6,000名醫護人員或醫護生負責為市民採樣。全民檢測在疫情放緩才展開,反應恐大打折扣,因市民對疫情的恐慌情緒減退,更憂心檢測中心環境不安全,此時去檢測反而易中招,又擔心採樣等候時間過長,令不少人對檢測可能提不起勁。
東海大學 校 務 系統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深圳博物館成立於1981年,現有歷史民俗館、古代藝術館和葉挺東江抗日遊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3處館址,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爲一體的大型總分館制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一、成立背景:-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1981年8月,廣東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赴深,會同深圳市圖書館等單位工作人員,在全市開展文物普查,並對部分遺址和古墓群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和徵集了大量文物。爲收藏、研究這些文物,展示深圳的曆史和文化,1981年10月17日,深圳市編制委員會批準設立深圳市經濟特區博物館,後更名爲深圳市博物館,2008年初改爲深圳博物館。
二、場館建設
1、古代藝術館-位於深南大道北側。1982年基建立項,並被列爲深圳市八大文化設施之一,重點建設。1988年11月建成開館。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4萬平方米,展樓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該館在20世紀80年代被譽爲國內最現代化的博物館,獲得“全國公共文化設施設計二等獎”,並被評爲“深圳改革開放十大曆史性建築”。2015年8月暫停開放,進行維修改造。
2、歷史民俗館-位於深圳市民中心A區。建築用地1.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36萬平方米,2008年12月建成開館。展樓共3層,包括5個基本陳列和2個專題展廳,展覽面積1萬多平方米。地下一層爲文物庫房。此外,展樓還建有多功能報告廳、貴賓廳、茶社、紀念品商店等配套服務設施。
3、 東江遊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位於羅湖區南慶街13號,占地面積240平方米,建築面積794平方米。該舊址是深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劃歸深圳博物館管理,2017年12月完成改造並對外開放。
三、編制及職能-深圳博物館是隸屬于深圳市文體旅遊局的市財政撥款公益性事業單位。2004年11月,考古隊從博物館獨立,成立獨立法人單位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2010年1月,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劃歸深圳博物館。目前,館內設有部室13個。現有在編人員129人,其中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91人。2014年底,深圳博物館建立理事會,成爲廣東最早實行理事會制度改革的博物館之一。深圳博物館的主要職能是收藏展覽文物、弘揚民族文化,具體職責包括:文物徵集、鑒定、登編、修複、複制、保管及陳列展覽,開展曆代文物、古代建築、古代藝術品、文物修複,深港地方史、民俗文化、博物館學及自然科學研究,考古發掘、文物宣傳出版等。
四、業務工作成果
1、文物收藏保護-深圳博物館藏品來自國家、省、市相關單位的調撥以及徵集和社會捐贈。現有各類文物藏品4萬多件,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5400多件套。收藏改革開放史實物資料6000多件,處於國內博物館前列。收藏的商周青銅器、陶瓷器、近現代書畫和世界野生動物標本等處於省內先進水準。2015年,完成國家文物局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物證征藏試點第一階段工作,制定了征藏工作流程和標準導則,爲廣東省乃至全國博物館開展該項工作提供了經驗。深圳博物館有設備先進、設施齊全的文物保護實驗室,包括文物保護修複室、常規實驗室、儀器室、X射線探傷室、文物薰蒸消毒室等,總面積500多平方米。擁有國家可移動文物技術保護設計甲級資質,可移動文物修複一級資質,複制、拓印資質。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系統,實行預防性保護與搶救性保護並重的措施,在該領域處於廣東省先進水準。每年開展大量文物保護修複工作。
2、陳列展覽
(1)基本陳列-深圳博物館曆史民俗館現有5個基本陳列。“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改革開放史”和“深圳民俗文化”系統展示了深圳的城市曆史及民俗文化,其中“深圳改革開放史”陳列開創了博物館徵集、收藏、研究、展示改革開放史文物的先河,成爲當代史陳列的典範,被評爲“第八屆全國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走進野生動物的情感世界——貝林先生捐贈世界野生動物標本展”展出大量珍貴的野生動物標本。正在進行改造的古代藝術館原有“館藏青銅器”、“館藏陶瓷器”、“館藏牌匾”、“野生動物”和“海洋生物”5大基本陳列,改造完成後將推出“館藏書畫精品展”、“館藏古代青銅器展”、“館藏古代陶瓷展”3大基本陳列。東江遊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目前有基本陳列《葉挺將軍與深圳》,集中展示了葉挺將軍的戎馬生涯和抗戰期間他與深圳的不解之緣,以及深圳地區艱苦卓絕的抗戰曆史。
(2)專題展覽與巡展-深圳博物館以“引大展、求精品、重品質”爲目標,以原創、引進、合作辦展等形式舉辦專題展覽900多個,年均20多個。曾展出四羊方尊、金縷玉衣、秦始皇兵馬俑、越王勾踐劍等國寶級文物,以及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印度、埃及等國家和地區的文物藝術精品。堅持“走出去”的辦展思路,組織館藏古代藝術精品、出土文物、民俗文物、近代文物等赴香港、澳門、北京等地20多家境內外著名博物館展出,“深圳改革開放史圖片展”赴北京、四川等全國10多個城市展出,影響遍及全國。此外,還積極組織流動展覽到基層社區、公園、學校、部隊、企業巡展。2016年,掛靠在深圳博物館的“廣東省博物館協會陳列藝術專業委員會”成立,20多家地市級以上博物館加入。
3、學術研究-深圳博物館是深圳市重要的研究機構之一,在深圳地方史、改革開放史、深圳民俗文化、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課題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核,被列入國家可移動文物保護總項目庫。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動物標本製作和保存的環保安全新材料研究》通過驗收,共申請國家專利3項,發表高水準學術論文6篇,研製的標本防黴劑處於國內領先水準。此外,與廣東海洋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等合建研究基地,取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
4、文物調查與考古發掘-深圳博物館曾組織參與深圳市第一、第二次文物普查,發現衆多遺址,上報深圳市政府公佈3批共36處文物保護單位,主持對大鵬古城、南頭古城等古跡進行維修。組織對鹹頭嶺、大梅沙、小梅沙、赤灣、鶴地山、向南村、追樹嶺、疊石山、鐵仔山、屋背嶺等數十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廓清了深圳7000年文明史和城市發展脈絡。其中,屋背嶺商代遺址和鹹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先後被評爲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非遺宣傳保護-宣傳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重要職責。在宣傳方面,每年舉辦“歡樂鬧元宵”、“非遺進社區、進校園”、“文化遺産日”等展演展示活動20多場;組織非遺項目參加深圳文博會;拍攝大型專題紀錄片《鵬城遺韻》,在電視台播出。在非遺保護方面,積極開展非遺基礎理論研究,出版多本圖書;推動非遺項目申報國家、省、市級代表性名錄,全市現有市級以上名錄項目59項,其中國家級名錄項目7項、省級名錄24項;組織專家赴項目保護單位調研督查;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各類比賽,獲省級以上獎項10多個;舉辦多場非遺保護工作座談會、研討會、培訓會;制定《深圳市非遺保護補助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使全市非遺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五、社會服務
1、參觀接待-深圳博物館是市民觀衆參觀學習、深圳市政府接待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開館至今已接待國內外貴賓及觀衆1000多萬人次。目前年觀衆量超過150萬人次,位居國內博物館前列。接待的貴賓有:江澤民、胡錦濤、李克強、溫家寶、劉延東、李源潮、汪洋、胡春華、尉健行、李嵐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前國務卿基辛格、秘魯總統藤森、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緬甸總統吳登盛等外國元首政要。深圳博物館已成爲展示深圳和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視窗。近年榮獲廣東省博物館最佳導覽服務獎。
2、教育活動-深圳博物館堅持館內館外兩個陣地,爲市民大衆提供優質的文化教育活動。在館內舉辦“曆史文化大講堂”、“非遺手工坊”、“考古小作坊”、“繆斯少年體驗營”、“國際博物館日”、“環球自然日”、“小講解員培訓班”等品牌活動,每年100多場,使博物館成爲觀衆接受教育、享受高雅文化的殿堂。選派專家在市內外開設講座、培訓;編寫校本課程,深入全市大中小學校舉辦系列活動“博物館小講堂”。近年榮獲廣東省博物館開放服務最佳社區服務獎、最佳宣傳推廣獎等獎項。
3、志願者工作-深圳博物館現有各類志願者2000多人,包括團體志願者隊伍11支,隊伍規模及素質處於國內博物館前列。在博物館和志願者自治管理委員會的引導下,深博志願者全面參與展覽講解、諮詢引導、展品看護、宣傳教育、活動支援等工作,每年參與服務6000多人次,2萬多小時,成爲深圳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