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415):人與神之間的誓約之櫃
部落格圖文影片:https://shawnyhc.blogspot.com/2020/07/415.html
誓約之櫃(Ark Of The Covenant)與諾亞方舟(Noah's Ark)一樣,都是舊約傳說中的聖物。知名的考古學家,羅恩懷亞特(Ron Wyatt),曾到了最後的聖地耶路撒冷(Jerusalem),找尋這個聖物。然而,在他尋找過程時,在鎖定地點後,還來不及去探索,就於1999年病逝於田納西州孟菲斯市。
他生前最有名的事蹟,就是發現諾亞方舟的遺址。他的另一重大研究,就是誓約之櫃。由於他的發現,多半不被聖經研究者或其相關教派人士接受,所以許多人視他為異端。當然羅恩懷亞特並不以為意,他的最終目的,就是想要找出人與神之間的連結性。
在電影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中,最後一幕出現的法櫃,就是傳說中的誓約之櫃(Ark Of The Covenant)。在舊約的出埃及記中,有記載這誓約之櫃的外觀。它為黃金打造,兩端有木製抬櫃把手。其長約4英吋、寬2.5英吋、高2.5英吋。
誓約之櫃內有當時神對人所制訂的律法,並象徵為神曾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證明。不過在製造完成後,人類不能去碰它。假如人類觸碰到它,將會受到神的制裁。
羅恩懷亞特認為這可證明神曾來到這個世界,但一些科學家則認為,誓約之櫃則是外星人曾來到地球的證明。因為以當時的技術而言,是不可能打造出如此精細的物品,其工法在當時的文明,甚至地球,是不存在的。他們認為,誓約之櫃是外星人與人類的通訊機。由於當時接近誓約之櫃的以色列人,都可以與神對話,所以這些科學家認為,其實就是外星人與人類通話的設備。
另外,山謬之書(Book of Samuel)曾對誓約之櫃有詳細的記載,當護送者烏薩(Uzzah)用手觸碰到誓約之櫃時,他立即被雷打死。科學家相信,他應該是被裡面儲存的電力給電死。因為要與宇宙進行通訊,其設備需要強大的電力,來傳送電波。而誓約之櫃表面又是金屬,在進行傳輸時,觸碰到櫃面,很可能會立即被電死。
另外,曾經擁有誓約之櫃的幾個國家,多半都遭到不幸。以色列人曾帶著此櫃上戰場,但卻履戰履敗,最後不但敗給非利士人(Philistines),誓約之櫃也被搶走。菲利士人擁有此櫃後,以為是戰利品。然而,國內連續出現嚴重的天災人禍,以致於七個月後,他們將此櫃歸還給以色列人。
公元586年,當巴比倫人(Babylonians)摧毀耶路撒冷後,聖約之櫃從此下落不明。一般相信,聖約之櫃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但其確實地點,仍是個謎。雖然誓約之櫃常替擁有者帶來不幸,但宗教人士卻視為神賦予人的權力象徵。因此,西方許多國家,都試著找尋此櫃。
羅恩懷亞特曾懷疑,聖約之櫃藏在耶路撒冷的地下迷宮深處中,但有另一些人認為,此櫃被神藏於尼波山(Mount Nebo),也就是摩西(Moses)的埋葬地。
另有一些人認為,聖殿騎士團(Ordre du Temple)曾於耶路撒冷找到誓約之櫃,並藏在法國雷恩堡(Rennes-le-Château)的大教堂內。爾後,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將誓約之櫃運回到美國本土。支持這個說法的,是因為美國政府與共濟會,當時複製了一個誓約之櫃,並存放於喬治華盛頓共濟會國家紀念堂(George Washington Masonic National Memorial)中。當時的美國與共濟會,是如何知道此櫃的外觀,並沒有人知道,但他們卻以此櫃,為顯示他們的權力。
非洲衣索匹亞東正教則對外表示,當巴比倫人攻陷耶路撒冷後,部份以色列人帶著誓約之櫃,逃到衣索匹亞。因此,誓約之櫃目前被放置在衣索匹亞東正教大教堂中。
另一考古學家杜鐸帕爾菲特(Tudor Parfitt),則於2008年,發表誓約之櫃應被埋在當葛雷山脈(Dumghe Mountains)的地道裡。因當地原住民有個都市傳說,他們曾在山脈附近,聽到神的聲音。不過他們不懂內容,只知道神的聲音,會伴隨著類似戰鼓的低頻一起出現,讓他們聽了會熱血沸騰,隨時想要出征的念頭。
東正教異端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我們在Cappadocia的最後一天。
除了地上奇景,這兒還有地下,Derinkuyu underground city。
去Cappadocia跟團旅遊的話,都應該會有這個項目。
我們今天先說這座地下城,接著說與它相關的「景教」。
這座地下城可以容納兩萬人居住幾個月沒有問題。
它具有巧妙設計的防衛體系,例如層層的反鎖門。
可想而知,是為了避難,而在進入地下城避難之前,所有的生活用品例如紅酒等,都一應俱全。
這個地下城是大約在公元一千年左右、伊斯蘭教徒為了躲避拜占庭帝國的追殺而建設,後者是基督教。
之後地下城成為不同群體躲避統治者之用,一直到二十世紀初還繼續。
我們在最後附上拜占庭帝國的地圖。大家可以看到,帝國一直延伸到亞美尼亞、據有土耳其全境。
不過基督教的傳播就不止限於拜占庭帝國的版圖,它一直往東延伸,而到達中國。
我說的不是現代,而是唐代。
喜歡歷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就是記載當時基督教流行中國的狀況。
不過這個流行到中國的基督教可不是一般的基督教。它是Nestorian教派。
Nestorian教派是公元五世紀由Nestorius創立。Nestorius當時是拜占庭的主教。作為首都主教的學說,照理說應該是正統。
但奇怪、在政治上司空見慣的事發生了……
Nestorius認為人性與神性在耶穌身上合而為一,靠的是意志。
人性是人性、神性是神性,而不是本然的一體。
在今天的基督教義,耶穌顯然是神性與人性一體的、是不分軒輊的。
但是這個議題在Nestorius的時代卻是兩派嚴重的分歧。
他本來想調和兩種極端的見解,也就是今天唯一接受的人性神性合一論(Hypostatic union)、以及另外一個極端:神性、人性雙元論。
但是他的調和想法有個致命傷:否定耶穌是完完全全的神。
果然亞力山卓的牧首就發動攻勢。
公元431年基督教舉行大公會議,他從首都主教的地位被打成異端。
而這次重要會議的地點也是土耳其必去的景點:Ephesus。
Nestorius雖然被整肅而死,但死後第一年的公元451年,基督教開始形成支持他學說的力量。
這股力量在伊朗成為大宗,並且與我們所認為的伊朗宗教 – 拜火教大體和平相處。
在公元六世紀的時候,Nestorianism遍及今天的地中海東岸、伊拉克、阿拉伯半島、伊朗、阿富汗、裏海沿岸、巴基斯坦、甚至印度。
公元635年,「景教」,也就是Nestorian Christianity傳入中國。當時正是中國最國際化、國勢最強的唐太宗政權。
如此在中國繁榮了兩百年,並且在781年樹立了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武宗滅佛,同時也禁絕除了道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唐武宗死後佛教復興,但是景教就此在中國一蹶不振。
而在原本景教流行的其他地區如中亞,因為伊斯蘭教的興起,加上黑死病等原因,也就慢慢失去信徒了。
(本文僅陳述歷史,無意做任何神學辯論。
有人將Nestorius翻譯為拜占庭的「牧首」。這是對東正教主教的稱呼。但這是不對的,因為當時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並沒有分家。)
東正教異端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撕裂
香港這陣子常見的關鍵辭有:「撕裂」兩字。
原意是動詞,用(暴)力將原本合在一起的東西,分成兩份,甚至更多份。這個動量應該不少呀!
在「政治」和「宗教」方面的爭拗和撕裂最為顯著而劇烈。先談宗教上的撕裂。譬如耶教,早年已經發生不同的神學見解,而各方面皆堅持己方的見解。佔大多數或者佔有權力者,容易將較為力弱的一方打成「異端」。異端便是「邪說」,佔權力的一群驅逐了對手「異端」出外。中國在唐朝接受的「景教」,便是退出權力圈的一群「聶斯脫理派」信服者。
後來,直至1053年,東西的教會大撕裂,東方的教會自稱為「正宗」,於是另立「東正教」,進行「東正教」的傳統與儀式,不聽命於羅馬天主教教廷的命令。直至今天,仍然分裂。再在1517年,教士馬丁路德不滿教廷的措拖、改革成「新教,」該派系亦稱為「誓反教」,與羅馬天主教成為撕裂了的宗教體系。為什麼在宗教範圍,撕裂如此嚴重,甚至不能包容,信徒為自己的信仰可以死戰呢?一如政治這個範圍,也是可以撕裂成互不相容,互不原諒,必要消滅對方的情緒。為什麼呢?
這是信仰的問題呀。
信仰這回事,不能用理智或用道理來解釋的。進入了信仰的層面,只能用「感情」來應付了。一位放置信仰於宗教、政治等的人,不能「和平、理性」處理一切有關的事情,一動情緒,最後便是激裂的鬥爭,以至暴力打鬥,訴諸武力(暴力)來解決問題。
宗教上的紛爭,撕裂,世界上常常見到。百年戰爭,至數百年的鬥爭,鬥過你死我活,已是常態。政治上的不同主義,不同理想,亦互不相容,民族之間、種族之間、個人之間也未停過戰爭,死傷的人過十億八億也。何其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