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日快樂!】 #東正教傳統
在希臘,9 成的人口是信仰希臘正教,也就是東正教。在「聖人日曆」上,幾乎每一天都會對應到一個或多個聖人(殉道者)逝世的日子,等同祂們在天堂出生的日子。
希臘人將命名日視為自己的第二個生日,但是命名日肯定要比出生日還要隆重,長者們更大多只慶祝命名日,連生日都不過。
在命名日這一天,會祝賀對方 “ Happy Name Day!” 或者大家最常說的希臘語賀詞 “ Xronia Polla!”
東正教希臘正教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哈瓦那聖方濟廣場——天主教與東正教神聖的相遇
關於聖方濟,我們會在介紹義大利中部翁布里亞的時候再詳細敘述這位基督教重要的人物。
古巴是在西班牙殖民之後成為天主教國家(基督教的一支。細節先不談),至今不變。即使共產革命之後,天主教依舊安撫老百姓的心靈。古巴政府為什麼沒有忌憚天主教可能作為一股足以反抗政府的勢力,這也是 Dr. Shu 一直想解答的問題。
在天主教的國度看見聖方濟教堂,其實是非常平常的事。但不一樣的是這兒多了一間小教堂(Chapel),一眼就看出與大教堂不同的建築風格。這是一座希臘正教教堂。而且在熱帶植物群當中出現東正教堂,更可能是世界獨一無二。
事實上古巴是拉丁美洲東正教的重地。在冷戰時期,古巴是蘇俄的小兄弟,隨著蘇聯專家以及家屬的派遣,也帶來了東正教的信仰,它與原有的天主教相行不悖,讓一個獨裁的國家有著宗教上的自由。
這座小教堂就是古巴東正教徒送給聖方濟教堂的禮物。大家也許知道,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已經分裂了一千年,兩者與其說是水火不容,不如說老死不相往來。十字軍東征對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蹂躪,算是少數一次兩者的相遇,但卻是悲劇。
教宗方濟各2013年上任之後,便致力於世界的大和解。他不僅接納了物理學對於宇宙起源和基督教不同的解釋,同時也希望改善與東正教的關係。由於古巴本身就有著天主教與東正教並容的事實,加上方濟各本身就是拉丁美洲阿根廷人,於是在2016年安排了一次與俄羅斯正教領袖的會面。這次會面大概是一千年以來兩位基督教最重要的領袖第一次的相遇。
修繕這座小教堂的資金一方面來自古巴政府,一方面來自古巴的東正教信徒,另一方面則來自東正教的最高領袖:普世牧首(Ecumenical Patriarch)。與教宗會面的是俄羅斯的大主教。由於全球兩億多的東正教信徒中,俄羅斯占絕大多數,因此俄羅斯大主教也是實際上最具有發言權的領袖。但是在名義上,普世牧首則具有所有主教當中最重要的地位。
東正教希臘正教 在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洞見社會眼] 喬不攏耶穌哪天復活 復活節分開過
今天4月16日是復活節,在基督教教義理是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
然而,耶穌究竟是哪一天復活的一直存在爭議,基本上是藉由春秋分和陰曆的規則來計算,但因為計算方法有出入,而且採行的曆法也不一(使用西曆或東正教曆法),導致都信奉主耶穌的基督教、東正教和猶太教對於復活節到底應該訂在哪天無法達成共識。
其實沒有達成共識有好有壞,好處是在如果一個城市裡有多種宗教融合又需共用場地,復活節分開輕觸有助於分散人潮。比方說在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就是羅馬天主教、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和希臘正教的共用場域,如果大家都擠在同一天慶祝復活節,勢必會特別擁擠。
沒統一當然也會尷尬,前幾年就曾出現過猶太教歡天喜地地在吃逾越節餐,但隔壁天主教徒在過大齋期進行齋戒、懺悔的反差現象。
雖然1997年於敘利亞舉辦的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會議上,曾有學者利用天體運行法則推算出相對來說非常科學化的確切「耶穌復活時間」,期待各教派能參考並統一一下東西方教派的時間,但各教派仍認為宗教的事應不假外人之手,此較精確的演算結果,最終仍未用上。
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GYfkc9Gn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