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 #遠距教學,是無奈還是憤怒?】
日本一名19歲男性大學生去年入學就讀東京都「私立明星大學」,一年來因疫情全部採用遠距教學,主要方式是看事先錄好的教學影片與繳交報告,這名男大生認為校方未履行現場授課等義務,將在近期控告校方,要求還一半學費共14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35萬元)。
對於三級警戒已為時三週的台灣,目前仍未見警戒降級的希望,若遠距教學將成常態,學校與學生該如何調整心態與因應呢?
▫▪▫▪▫▪▫▪▫▪
😨對於蔓延的疫情好慌?
▶更多疫情報導,鎖定《遠見》COVID-19專題
https://bit.ly/2RvwIOr
▫▪▫▪▫▪▫▪▫▪
「東京大學入學要求」的推薦目錄:
東京大學入學要求 在 哲看新聞學日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本學測考題出現「珍奶」 提示寫「發祥於台灣的茶飲」】#哲看新聞學日文
-
■共通テスト、タピオカミルクティーの出題も…
■共通考試,珍珠奶茶的出題也…
-
🇯🇵初めてとなる大学入学共通テストでも、世相を切り取るなどした特徴的な問題が出た。
🇹🇼第一屆的大學入學共通考試中,也出現了擷取時事等特徵的題型。
-
🇯🇵地理Aでは、若者を中心に流行したタピオカミルクティーに関しての出題があった。原材料であるキャッサバ、サトウキビ、茶について、生産量上位5か国とその割合を示した円グラフを三つ示し、原材料名とグラフの正しい組み合わせを選ばせた。
🇹🇼地理A的試卷中,出現了有關年輕族群中流行的珍珠奶茶考題。題目中列出了3個圓餅圖,寫有珍奶的原料樹薯粉、甘蔗及茶的生產量前5國及其比例,要求考生選出原料名及圖表的正確組合。
-
【新聞小檔案】
▌タピオカミルクティー(たぴおかみるくてぃー):
・珍珠奶茶,是1980年代起源於台灣的茶飲,做法為將粉圓(珍珠、波霸)加入奶茶中。由於口感特殊,所以受到廣大歡迎,也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飲食之一,並從台灣流行至周邊國家地區甚至世界各地。
・日本約在1990年代後半從台灣引進了「快可立」等手搖飲店,引起話題;2000年代初期在學園祭上能看見販售珍奶的攤位,於2008年出現了第2波熱潮;2018年到2019年間,年輕族群透過Instagram等社群媒體上傳好看的珍奶照片,吸引同儕爭相效法,使全日本掀起了第3波珍奶熱潮。
・不過到了2020年,因為珍珠的原料樹薯粉進口驟減,加上春天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在緊急事態宣言的發布下,人們因自肅而不得外出消費,第3波珍奶熱潮便漸漸消失,林立在年輕人聚集的東京原宿等地的珍奶店也跟著倒閉。(來源:維基百科)
-
【新聞單字片語】
★共通テスト(きょうつうてすと)⑤〔名〕:大學入學共通考試
★出題(しゅつだい)⓪〔名〕:出題
★世相(せそう)⓪〔名〕:世道
★切り取る(きりとる)③〔動五〕:剪下
★特徴的(とくちょうてき)⓪〔形動〕:特徵的
★地理(ちり)①〔名〕:地理
★原材料(げんざいりょう)③〔名〕:原料
★キャッサバ (きゃっさば)②〔名〕:cassava,樹薯
★サトウキビ(さとうきび)③〔名〕:甘蔗
★上位(じょうい)①〔名〕:前…(從上往下數)
★グラフ(ぐらふ)①〔名〕:graph,圖表
★組み合わせ(くみあわせ)⓪〔名〕:組合
-
【新聞關鍵字】
#共通テスト|#タピオカ|#タピオカミルクティー|#タピる|#珍珠奶茶|#珍奶
-
【新聞連結|#読売新聞】
https://www.yomiuri.co.jp/kyoiku/kyoiku/news/20210116-OYT1T50185/
-
■FB:哲看新聞學日文
■IG:https://www.instagram.com/ay_japanesenews/
-
#台湾 #台湾人 #台日友好 #日台友好 #台湾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日本 #日本語 #ニュース #報道 #記事 #日本語勉強中 #日本語勉強 #日本語翻訳 #中国語 #日文 #日語 #日文課 #新聞 #報導 #學日文 #日語學習 #日文翻譯
東京大學入學要求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本再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兩次範圍和限制大不同 #一個月可以壓下來嗎?
時隔9個月, 日本政府二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但因為擔憂對經濟造成影響,這次宣言適用範圍較上次縮小許多,限制措施也相對有限。兩次宣言在對象地區範圍與限制措施等方面,都有明顯不同。
1.日本首相菅義偉7日在防疫對策本部會議上宣布,針對新冠疫情嚴峻的首都圈1都3縣(東京都、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於1月8日零時起生效,為期一個月到2月7日止。
2.去年4月7日首度發布對象地區為1都1府5縣(東京都、大阪府、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兵庫縣及福岡縣),並在4月16日擴及全日本。之後根據各地疫情減少適用地區,到同年5月25日全境解禁。
這次宣言僅針對首都圈1都3縣(東京都、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預計為期一個月到2月7日止;但仍會看宣言發布後的疫情發展,來看屆時是解除或延長。
3.這次宣言案中明載「將盡快解除緊急事態」,只要對象地區疫情狀況能從最嚴重的第4階段,回到次嚴重第3階段的話,就算在一個月的「緊急事態宣言」期間,也可以提前解除。不過,分科委員會多數專家都認為,要在一個月內讓疫情趨緩恐有困難。西村康稔在國會答詢時說,要解除這次「緊急事態宣言」的其中一個標準,是東京單日新增病例數降到500例左右。東京都從7~9日已經連三天破2000例。
4.上次宣言籲請多數業者停業,這次僅籲請餐飲店提前到每晚8時打烊,酒類提供時間限制在每天上午11時到晚間7時止。外送及外帶的餐飲業者不在此限。其餘多數商業設施並沒有籲請停業,僅要求營業到每晚8時。去年宣言期間包括餐飲店、電影院、劇場、百貨公司、飯店、博物館及圖書館等地,都配合暫停營業;這次則沒有。
5.各項活動開放進場觀眾人數部分,上次是籲請停止,這次是以5000人或容納人數5成作為上限,在每晚8時前舉行。
6.這次宣言以減少7成出門工作的人潮作為目標,都道府縣政府將力促業者推動在家工作及輪班制。
7.上次宣言發布前的2020年3月起,日本政府雖然已全國性讓學校停課,宣言發布後仍有不少學校持續停課。但這次宣言不籲請學校大規模停課;至於大學部分,會要求盡可能活用到校上課與網路教學。本月16日要舉行的大學入學共同測驗,將在做好萬全防疫對策的情況下如期實施。
8.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後的第一個星期六,以手機定位大數據來看東京都內的繁華街人潮,的確比前幾週少了40~50%。但和4月的緊急事態宣言期間相比,大概還有2~4倍的人數。
04b解讀:
1.這次的緊急事態宣言許多專家覺得可能效果有限。太擔心對經濟的影響而減少打擊面,但也許防疫成效就有限,整個流行時間會拖得更長。防疫和經濟中間怎麼拉那條線,真的是困難呀。
2.主要策略是針對飲食店,採取對經濟影響最小的方式,因為這是根據日本過去一年疫調經驗中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的地方。這樣的策略是否會成功?就只能繼續觀察下去了。
3.我個人建議緩和與否不能看每日確診人數,相對準確的是要看七日PCR陽性率。東京8日已經高到14.9%,而在4月11日時這個數字曾經來到驚人的31.7%。當然4月時的PCR量能還沒有現在高,但檢查10個人就有3人陽性,是非常驚人的高。大概要降到5%,才是可以較緩和的時候。
4.昨天有新聞在報日本變種病毒。別被標題嚇到了,那是從巴西的境外移入,有4人驗出和英國與南非變種病毒都不同的變種。其傳染力、感染後重症程度,及對疫苗有效性影響等都未知。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等單位正在進行詳細調查。
東京大學入學要求 在 [心得] 想進東京大學感覺真的很不容易 的推薦與評價
19 F →angelgift:而且東大基本上留學生多到另有外國人考試 12/09 16:18 ... 62 F 推zero31815:單就入學前的準備和手續不覺得東大有特別誇張要求 12/09 21:13. ... <看更多>
東京大學入學要求 在 [請益] 日本東京大學入學托福和相關問題- 看板TOEFL_iBT 的推薦與評價
想問一些問題,還望大家給個建議m(_ _;)m
先說一下自己的情況:
大學畢業於位於新竹的電機系。
畢業後在日本的語言學校唸日文一段不短的時間(以年計算....)
靠日本語申請上了東京大學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獎學金(上禮拜六日才剛面試完)
東京大學的托福只說要繳交,沒說要考幾分才會過。打聽了前輩的資訊似乎是85分(非英文授課,單純只是入學要求)。
我本身是完全的托福新手,連考都沒考過,更沒準備過XDD
為此找了一些在台北教托福的補習班。今天順利地去試聽了一家位於古亭的。課程不意外是從句型開始。算有用但好壞我就不評價了。只是因為獎學金面試完,人剛好在台北就去聽聽看這樣...沒什麼先入為主的概念。
因為我家在中部一個極偏僻小鎮,基本上望去是大片田和樹的那種,也沒人在補習托福,於是和家人商量決定去都市待幾個月這樣。
1.請問這樣的情況大家會有什麼建議嗎?
2.85大概是怎樣的程度左右?
註:
如果覺得句子不通順或違法規定可以說,中文程度不好,不好意思。(′;ω;‵)
當初覺得日文一堆漢字一定比英文簡單,但學過一遍後才發現是日文比較難...。
希望可以給我一點建議。
我唯一不可能的選項只有待在家準備托福...畢竟二十幾歲還待在家唸書,這會被街坊鄰居笑死的....鄉下比較沒接觸新資訊,觀念相對保守。
謝謝看完一篇奇怪的請益文章....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Nexus 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2.163.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EFL_iBT/M.1506954765.A.50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