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相關
關於沙拉油桶、保麗龍塊、135度箍筋、錯層搭接與不規則量體設計
標籤:地震、保麗龍、沙拉油桶、箍筋、繫筋、135度韌性彎鉤
氣候寒冷中,救災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辛苦了大家。農曆年前,面臨這樣的災害想必十分辛苦,一起加油,一定可以度過難關。此外,每每看見新聞中粗心大意的記者報導,我想登貴和許多建築人一樣都覺得十分委屈。因此,登貴想分享與釐清幾個工程上經常被誤解的事情。
一、裝飾性圓柱中的沙拉油桶?
形抗結構是一種節省材料也對結構強度沒有負面影響的構造設計作法,學理是透過結構體的形狀增加慣性矩(I=BH3/12)。例如,小時候把紙反覆折成折板,柔軟的紙張上面竟然可以放置小文具,這就是一個簡單的例證,另一個就是將紙張折成圓筒,紙圓筒也會產生強度,紙圓筒中心完全中空,但紙管上面可以放置物品,圓柱中間放置沙拉油桶可以將圓管空間塑形出來,同時減少拆模成本也減少混凝土柱的自重。這處理直徑較大的裝飾性圓柱中也不算少見的合理作法。
二、有關混凝土構造中的保麗龍塊?
基本上,位於主要結構處(例如:樑柱接頭、樑位、柱位)的主筋配置的密集度相對較高,通常不太容易也不太可能出現保麗龍塊。但是裝飾柱或裝飾性造型的部分,這些與主要結構行為無關的部分,用保麗龍塊,可以讓裝飾造型被塑造出來,同時自重較輕而不會因此造成結構過多的負荷,是一種減少自重的作法。灌漿後無須拆模也能節省預算,邏輯上就是為了把混凝土體積排除。這是一種合理的工法,因此,是不是偷工減料、算不算豆腐渣工程建議應該要先核對結構圖說確認再議,不該未審先判。
三、關於端部135度箍筋、135+90度繫筋、還是原設計的結構計算書?
(感謝建築師陳啟中老師親自撥電指導、感謝網友蕭哲翔提供圖說指正。)
135+135兩端箍筋彎鈎的做法目的,主要是為了地震發生時,箍筋可以更有效圍束主筋以及主筋所包圍的混凝土,避免地震搖晃造成主筋開裂混凝土結構破壞。而135+90度繫筋則是連繫約束繫筋兩端的主筋,因應施工可行性,做法是箍筋的一端135度彎鉤,另一端90度彎鉤,在彎鉤的綁紮上,由下而上,兩端彼此對換,也就是檢驗工地箍筋時由下而上是,90度、135度、90度、135度、90度等交叉綁紮。這樣的做法能更有效減少地震發生時反覆拉扯鬆脫的風險。但是,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規定與要求。921地震之後有較嚴謹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對於鋼筋綁紮才有更詳實的規定。
不過,彎鉤的作法其實不完全算是重點(90度彎鉤是常態作法,135度是耐震彎鉤作法),而是從結構計算書以及當時的結構設計法令要求來確認有無依照圖說施工。在不同時期的有不同的法令規定,有關建築構造的耐震設計方法與要求規定在「建築技術規則構造施工篇」,這裡面規定了載重要求、抵抗風力、抵抗地震力的規定,抵抗地震力這部分的規定,從最早期甚至日治時代較簡略的規定,到很長一段時間地震力的設計是依據V=ZKCIW的設計時期,一直到94開始至今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與解說】有更細緻的要求與規定。大約從63年左右至94年(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發布之前)關於彎鉤的角度做法規定,主要依據組構係數K值的設定。當時的組構係數K值分別為0.67、0.8、1.0、1.33這四種,這四種組構係數是由組構方式來認定:
1.具有韌性立體剛構架系統抵禦全部地震橫力者K=0.67
2.韌性立體剛構架與剪力牆(或斜撐剛架)共同存在者K=0.8,
3.不具完整豎向承重之立體剛構架(箱式構造物)及由剪力牆(或斜撐剛架)抵禦全部橫力者K=1.33
4.前列以外之構造物K=1.00
其中,當時法令規定上只有採用K值取0.67的韌性設計才有箍筋彎鉤135度的要求,其餘只要求90度。因此,若結構計算書上的組構係數不是韌性設計的0.67,那麼90度彎鉤尚屬合理合法合於規定的施工法,當時,保守估計80%建築物的組構係數均採用1.0,換言之,90度彎鉤箍筋的做法不算違法。
於是,從箍筋彎鉤判斷營建商人或施工單位有無責任,應往前先查詢結構計算書,當年是那一個年代的設計地震力法令要求,以及組構係數K值的設計設定才能判斷是否應以135度耐震彎鉤作法。當然,921地震後的目前已經全數規定採用135度耐震彎鉤的施工法。
四、混凝土柱的鋼筋接續作法,關於齊頭式搭接與錯層搭接?
混凝土柱中的鋼筋主筋搭接方式應以錯層搭接的方式而不該用齊頭搭接,無論是否有使用鋼筋續接器。原因是只要不是一體成形的鋼筋,續接處或搭接處的抗拉強度就不是整體一致,無論抗拉性能更強或更弱,齊頭式的接續都會使應力集中中同一個斷面,錯層搭接才能使柱的強度較均勻。常見做法在小規模建築物會錯開高度,大規模建築物,還會在設計上錯開樓層搭接。於是,這也是算目前工地搭接鋼筋的標準動作。
五、不規則形狀的結構不一定是負面因素,因為通常不規則形狀的建築物,設計單位專業上,必定會透過剪力牆或斜撐構架來增加抵抗剪力與抵抗彎矩的結構性能,在「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上也有對於規則性與不規則性結構相關規定。當然,最規則最保守的量體設計可以有最好的抗震效果。但建築設計同時還需要考慮建築法規規定、各種不同的基地形狀與使用者需求。不完全規則的量體設計搭配嚴謹的結構設計,一般來講才是合理的建築設計規劃方式。
以上登貴基於善意分享所學,雖然這僅是專業中的常識,但經常被外界誤解,對於認真用心的建築專業工作者而言不甚公平,因此稍作補充說明,也希望能減少非建築工程專業的朋友過度緊張恐慌,有較正確的工程常識,也不至於被粗心大意的媒體說法所誤導。登貴分享若有錯誤,敬請各位師長與先進不吝指正。
農曆年前發生這樣的地震災害,希望我們都有足夠的勇氣面對。誠心祝福受災的朋友盡快度過。天祐臺灣!登貴
(以上文字,歡迎分享給需要知道朋友。希望災害發生時,專注在眼前的問題上,別耗心神在不必要的擔憂與恐懼。祝福。)
以下補充分享:
一、免費供應災民住宿的訊息。
http://udn.com/news/story/9/1491912
二、6.4強震重創台南 如何幫助災民看這裡(資料來源:yahoo新聞網)
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5%8D%97%E5%BC%B7%E9%9C…
三、有關中時電子報報導「維冠在921已列危樓 民眾:市府為何沒處理」。台南市政府台南市政府工務局針對中時電子報報導「維冠在921已列危樓 民眾:市府為何沒處理」提出澄清,說明在地震倒塌的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非921判定之危樓。市府工務局查詢工務局資料,並無該建築物於921震災時判定危樓的相關資料,非921判定之危樓。市府目前列管412棟公有建築物,317棟已完成耐震詳細評估,87棟已完成耐震補強作業。也幫台南市政府工務局澄清一下。
http://www.cnabc.com/news/aall/201602060346.aspx
四、感謝臉書朋友留言幫登貴補充,提供很多精彩的工地照片、圖說、與解說。讓我們一起把更正確的觀念做分享。留言資料十分精彩。謝謝你們。
五、謝謝建築師陳啟中老師親自致電指導以及蕭哲翔友的指正。並提供蕭哲翔網友提供的圖片連結。登貴的認知疏漏已經更正。另外,哲翔提醒,登貴手繪圖的繫筋位置要再更上面一點,因為繫筋的135度彎鉤要朝向柱心方向。一併說明與感謝。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29163023766848&set=p.1229163023766848&type=3&theater
六、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
七、206台南大地震 Q&A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ruby-chen/206%E5%8F%B0%E5%8D%97%E5%A4%A7%E5%9C%B0%E9%9C%87-qa/10153274944902213
八、建築專業的相關討論與說明:
Apple Union 艾波學院
https://www.facebook.com/x.appleunion/?fref=nf
謝伯昌建築師。繫筋應該鉤誰?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
謝偉士建築師,續接器位置,釣魚竿與膠帶?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
維冠副本圖一層平面圖,資料來源劉木賢建築師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23884517644638&set=pcb.1123900787643011&type=3&theater
材料抗剪應力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在今夜,不容錯過!! 10PM@公共電視頻道我們的島節目:核燃料的未知旅程 (03/14/2016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 陳忠峰 陳慶鍾 鄭嘉明
剪輯 陳忠峰
核一、核二廠,從1970年代運轉至今,用過燃料至今都存放在水池,存放密度早已超出原始設計。
由於核一二廠用過核燃料乾式貯存計畫不斷延宕,用過核燃料如果不能從水池取出,並且找到適合的存放地點,核一二廠的四部機組,將在今年底、明年中陸續停機,提早退休。那麼,地方居民甚至部分核工專家,他們對現行的乾式貯存,究竟有什麼疑慮?
目前台電規劃的核一核二乾貯設施,都採露天存放方式,先把用過燃料放在不鏽鋼密封鋼桶。外面加上混凝土護箱和混凝土屏蔽。護箱上設計空氣進出口,利用自然對流降溫,用過燃料從水池取出溫度仍高達200度,混凝土外部也有80度。
目前全世界總共有120個左右的乾式貯存場,美國、加拿大多半採不鏽鋼外加混凝土護箱,採戶外存放。日本核廢專家澤井正子指出,這種設計有其缺點,因為不鏽鋼焊接部位可能因為鹽分、溫溼度等影響,發生應力腐蝕現象,所以目前日本與歐洲的乾式貯存,都是採用鑄鐵或銅合金,一體成型的護箱,置放在室內,以降低應力腐蝕風險。
另一方面。貯存桶焊接封死後沒有任何監測機制,難以掌握裡面的狀況,當四十年後要打開,如何確保裡面的燃料沒有破裂腐蝕?
乾式貯存另一個問題是搬運。目前核一、核二乾式貯存桶是美國NAC所設計,核一每桶存放56束,核二每桶預計存放87束燃料,核工學者賀立維與民間團體認為存放密度太高,增加未來搬運上的困難。
日本福島核一廠的乾式貯存場在311時廠房被沖毀,海水淹沒核燃料的護箱,所幸燃料棒沒有嚴重損壞,也因此場址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核一廠乾式貯存場位於乾華溪旁,乾華溪上游是農委會公告的土石流潛勢溪流,當年參與審查的地質學者賈宜平認為,用過燃料在這裡長期放置,並不是很適當。
針對民間團體與地方居民提出的疑慮,台電雖然在地方舉辦說明會,但溝通成效不佳。在得不到地方支持下,2013年,原能會核准台電進行核一乾貯的熱測試,但卡在新北市政府不核發水土保持完工證明,熱測試無法進行。
對台電來說,核一受阻,核二乾貯勢在必行。去年行政院將核二乾貯,改列國家重大工程,改由農委會核發水土保持完工證明,所有程序幾乎完備,新北市政府最後藉由一個小小的逕流污水計畫許可權,將核二乾貯暫時卡住。地方居民也在義務律師協助下,展開司法訴訟,希望撤銷核一、核二廠乾貯設施的環評。
核一、核二用過燃料棒,之所以走到今天這個進退兩難的地步,跟過去封閉的決策程序有關。原能會雖然是台電的監督單位,其下的核研所,卻又承攬台電核一乾貯的工程,自失立場。
決策過程不夠公開、球員兼裁判的疑慮,再加上過去蘭嶼低階核廢料處理草率,遷場不斷跳票等負面經驗,讓民間團體對乾貯設置缺乏信心。在乾式貯存遲遲無法過關的狀況下,台電祭出了最下策,也就是「境外再處理」計畫。
目前最有可能接受台灣用過核燃料再處理的是法國,不過法國核能專家馬里格納克去年受邀來台指出,寄望把核燃料送出國,很可能是一場空。
馬里格納克指出,因為再處理費用高昂,加上國際法規限制,世界各國已經很少把核廢料送去國外再處理,法國再處理公司AREVA也已經瀕臨破產。
而且用過核燃料被萃取岀鈽與分裂鈾等元素後,還會剩下高階、中階與低階等不同成分的核廢料,成分更加複雜,二十年後還是會送回台灣,台灣花112億向法國買的,不過是拖延二十年時間而已。
不只是台灣,全世界所有使用核電國家都面臨核燃料如何處置的難題,目前只有芬蘭跟瑞典兩個國家,有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
芬蘭早在1970年代就開始進行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研究,2001年芬蘭國會通過距離首都赫爾辛基272公里的奧爾基洛托為最終處置場,開挖安卡洛地下高放實驗室,隧道深達地下500公尺,預計在2020年啟用,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將9000噸用過核燃料,存放在地底十萬年。
瑞典則是在1990年開始建造最終處置場地下實驗室。他們挖掘一條3.6公里長、深達地下460公尺的隧道,設計時不但考慮到地質穩定性,還設想數萬年後的冰河期可能對最終處置造成的影響。雖然芬蘭與瑞典已有最終處置地點,但沒有興趣也不可能接受其他國家的核廢料。
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需要結合地質、材料、工程等跨領域專業,台大地質系教授賈宜平直言,台灣對於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址與設計的能力,落後先進國家三十年以上,是社會大眾不了解的一大隱憂。
台灣跟歐洲的地質環境完全不同,要在台灣找到能夠確保安全存放十萬年的最終處置場所,比起歐美更加困難。台電曾經在金門、花蓮秀林鄉等地進行高階核廢料潛在場址的地質鑽探,但因缺乏溝通,導致地方居民抗爭。
目前核一、核二、核三廠的水池裡,總共有3620公噸、17552束用過核燃料,在廠內乾式貯存難以通過,最終處置又遙遙無期下,台電目前規劃集中式貯存場作為中期貯存的方案,希望能找個無人島或準無人島,做為中期貯存的場址。
然而中期貯存場的設置,法源在哪?如果還是台電自行決定,如何能取得公眾的信任?台灣目前對於高階核廢料處理,該經過什麼樣的公眾討論程序?由誰來決定?法令上幾乎一片空白。
行政院在去年提出行政法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學者賈宜平也提出放射性廢料管理條例草案,民間團體則認為兩個版本各有缺點,計畫另提新的草案。希望讓核廢料的管理能夠法制化,突破現在由台電自行決定、過程封閉,無法建立公信力的僵局。
核電廠營運將近四十年,核廢料是既成事實,也是共業,不論是反核、擁核都必須面對。核電所遺留的風險與危害,不應該理所當然的留給邊陲居民與我們未來的世代。接下來必須開啟對話空間,讓社會大眾共同參與,討論解決之道。面對核廢,挑戰,才正要開始…..
公視 我們的島【核燃料的未知旅程】
03/14(一) 22:00首播
03/19(六) 11:00重播
文章內容原始資料來源:http://ourisland.pts.org.tw/…/%E6%A0%B8%E7%87%83%E6%96%99%E…
♡
材料抗剪應力 在 吳政勳 Van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查證!避免以訛傳訛!
關於沙拉油桶、保麗龍塊、135度箍筋、錯層搭接與不規則量體設計
標籤:地震、保麗龍、沙拉油桶、箍筋、繫筋、135度韌性彎鉤
氣候寒冷中,救災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辛苦了大家。農曆年前,面臨這樣的災害想必十分辛苦,一起加油,一定可以度過難關。此外,每每看見新聞中粗心大意的記者報導,我想登貴和許多建築人一樣都覺得十分委屈。因此,登貴想分享與釐清幾個工程上經常被誤解的事情。
一、裝飾性圓柱中的沙拉油桶?
形抗結構是一種節省材料也對結構強度沒有負面影響的構造設計作法,學理是透過結構體的形狀增加慣性矩(I=BH3/12)。例如,小時候把紙反覆折成折板,柔軟的紙張上面竟然可以放置小文具,這就是一個簡單的例證,另一個就是將紙張折成圓筒,紙圓筒也會產生強度,紙圓筒中心完全中空,但紙管上面可以放置物品,圓柱中間放置沙拉油桶可以將圓管空間塑形出來,同時減少拆模成本也減少混凝土柱的自重。這處理直徑較大的裝飾性圓柱中也不算少見的合理作法。
二、有關混凝土構造中的保麗龍塊?
基本上,位於主要結構處(例如:樑柱接頭、樑位、柱位)的主筋配置的密集度相對較高,通常不太容易也不太可能出現保麗龍塊。但是裝飾柱或裝飾性造型的部分,這些與主要結構行為無關的部分,用保麗龍塊,可以讓裝飾造型被塑造出來,同時自重較輕而不會因此造成結構過多的負荷,是一種減少自重的作法。灌漿後無須拆模也能節省預算,邏輯上就是為了把混凝土體積排除。這是一種合理的工法,因此,是不是偷工減料、算不算豆腐渣工程建議應該要先核對結構圖說確認再議,不該未審先判。
三、關於端部135度箍筋、135+90度繫筋、還是原設計的結構計算書?
(感謝建築師陳啟中老師親自撥電指導、感謝網友蕭哲翔提供圖說指正。)
135+135兩端箍筋彎鈎的做法目的,主要是為了地震發生時,箍筋可以更有效圍束主筋以及主筋所包圍的混凝土,避免地震搖晃造成主筋開裂混凝土結構破壞。而135+90度繫筋則是連繫約束繫筋兩端的主筋,因應施工可行性,做法是箍筋的一端135度彎鉤,另一端90度彎鉤,在彎鉤的綁紮上,由下而上,兩端彼此對換,也就是檢驗工地箍筋時由下而上是,90度、135度、90度、135度、90度等交叉綁紮。這樣的做法能更有效減少地震發生時反覆拉扯鬆脫的風險。但是,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規定與要求。921地震之後有較嚴謹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對於鋼筋綁紮才有更詳實的規定。
不過,彎鉤的作法其實不完全算是重點(90度彎鉤是常態作法,135度是耐震彎鉤作法),而是從結構計算書以及當時的結構設計法令要求來確認有無依照圖說施工。在不同時期的有不同的法令規定,有關建築構造的耐震設計方法與要求規定在「建築技術規則構造施工篇」,這裡面規定了載重要求、抵抗風力、抵抗地震力的規定,抵抗地震力這部分的規定,從最早期甚至日治時代較簡略的規定,到很長一段時間地震力的設計是依據V=ZKCIW的設計時期,一直到94開始至今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與解說】有更細緻的要求與規定。大約從63年左右至94年(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發布之前)關於彎鉤的角度做法規定,主要依據組構係數K值的設定。當時的組構係數K值分別為0.67、0.8、1.0、1.33這四種,這四種組構係數是由組構方式來認定:
1.具有韌性立體剛構架系統抵禦全部地震橫力者K=0.67
2.韌性立體剛構架與剪力牆(或斜撐剛架)共同存在者K=0.8,
3.不具完整豎向承重之立體剛構架(箱式構造物)及由剪力牆(或斜撐剛架)抵禦全部橫力者K=1.33
4.前列以外之構造物K=1.00
其中,當時法令規定上只有採用K值取0.67的韌性設計才有箍筋彎鉤135度的要求,其餘只要求90度。因此,若結構計算書上的組構係數不是韌性設計的0.67,那麼90度彎鉤尚屬合理合法合於規定的施工法,當時,保守估計80%建築物的組構係數均採用1.0,換言之,90度彎鉤箍筋的做法不算違法。
於是,從箍筋彎鉤判斷營建商人或施工單位有無責任,應往前先查詢結構計算書,當年是那一個年代的設計地震力法令要求,以及組構係數K值的設計設定才能判斷是否應以135度耐震彎鉤作法。當然,921地震後的目前已經全數規定採用135度耐震彎鉤的施工法。
四、混凝土柱的鋼筋接續作法,關於齊頭式搭接與錯層搭接?
混凝土柱中的鋼筋主筋搭接方式應以錯層搭接的方式而不該用齊頭搭接,無論是否有使用鋼筋續接器。原因是只要不是一體成形的鋼筋,續接處或搭接處的抗拉強度就不是整體一致,無論抗拉性能更強或更弱,齊頭式的接續都會使應力集中中同一個斷面,錯層搭接才能使柱的強度較均勻。常見做法在小規模建築物會錯開高度,大規模建築物,還會在設計上錯開樓層搭接。於是,這也是算目前工地搭接鋼筋的標準動作。
五、不規則形狀的結構不一定是負面因素,因為通常不規則形狀的建築物,設計單位專業上,必定會透過剪力牆或斜撐構架來增加抵抗剪力與抵抗彎矩的結構性能,在「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上也有對於規則性與不規則性結構相關規定。當然,最規則最保守的量體設計可以有最好的抗震效果。但建築設計同時還需要考慮建築法規規定、各種不同的基地形狀與使用者需求。不完全規則的量體設計搭配嚴謹的結構設計,一般來講才是合理的建築設計規劃方式。
以上登貴基於善意分享所學,雖然這僅是專業中的常識,但經常被外界誤解,對於認真用心的建築專業工作者而言不甚公平,因此稍作補充說明,也希望能減少非建築工程專業的朋友過度緊張恐慌,有較正確的工程常識,也不至於被粗心大意的媒體說法所誤導。登貴分享若有錯誤,敬請各位師長與先進不吝指正。
農曆年前發生這樣的地震災害,希望我們都有足夠的勇氣面對。誠心祝福受災的朋友盡快度過。天祐臺灣!登貴
(以上文字,歡迎分享給需要知道朋友。希望災害發生時,專注在眼前的問題上,別耗心神在不必要的擔憂與恐懼。祝福。)
以下補充分享:
一、免費供應災民住宿的訊息。
http://udn.com/news/story/9/1491912
二、6.4強震重創台南 如何幫助災民看這裡(資料來源:yahoo新聞網)
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5%8D%97%E5%BC%B7%E9%9C…
三、有關中時電子報報導「維冠在921已列危樓 民眾:市府為何沒處理」。台南市政府台南市政府工務局針對中時電子報報導「維冠在921已列危樓 民眾:市府為何沒處理」提出澄清,說明在地震倒塌的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非921判定之危樓。市府工務局查詢工務局資料,並無該建築物於921震災時判定危樓的相關資料,非921判定之危樓。市府目前列管412棟公有建築物,317棟已完成耐震詳細評估,87棟已完成耐震補強作業。也幫台南市政府工務局澄清一下。
http://www.cnabc.com/news/aall/201602060346.aspx
四、感謝臉書朋友留言幫登貴補充,提供很多精彩的工地照片、圖說、與解說。讓我們一起把更正確的觀念做分享。留言資料十分精彩。謝謝你們。
五、謝謝建築師陳啟中老師親自致電指導以及蕭哲翔友的指正。並提供蕭哲翔網友提供的圖片連結。登貴的認知疏漏已經更正。另外,哲翔提醒,登貴手繪圖的繫筋位置要再更上面一點,因為繫筋的135度彎鉤要朝向柱心方向。一併說明與感謝。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29163023766848&set=p.1229163023766848&type=3&theater
六、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
七、206台南大地震 Q&A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ruby-chen/206%E5%8F%B0%E5%8D%97%E5%A4%A7%E5%9C%B0%E9%9C%87-qa/10153274944902213
八、建築專業的相關討論與說明:
Apple Union 艾波學院
https://www.facebook.com/x.appleunion/?fref=nf
謝伯昌建築師。繫筋應該鉤誰?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
謝偉士建築師,續接器位置,釣魚竿與膠帶?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
維冠副本圖一層平面圖,資料來源劉木賢建築師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23884517644638&set=pcb.1123900787643011&type=3&theater
材料抗剪應力 在 土壤力學066-剪力強度的來源與經典公式(附CC字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出版品]土木普考一本通:https://shopee.tw/product/198889025/16120736112/紙本講義下訂處: https://shopee.tw/bpm88---[頻道服務]加入會員看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