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書評]
.
跳舞,就是革命——林巧棠《#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
「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永遠也不會害怕
也不會憂愁
我愛在暴風雨中翱翔
剪破一個又一個巨浪」
——雷石榆,《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
八歲學舞、跳舞至今,儘管沒有走上專業舞者之路,也僅在心力有餘裕時進場看舞,但每當在不同文類間看見舞者身影,總會不自覺停駐目光。遠一些的像黃碧雲《血卡門》,近一些的如李維菁《人魚紀》、何曼莊《有時跳舞Newyork》,2020年則有林巧棠的《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衛城出版,2020.02)。
.
這是一本由碩士論文改寫,面向一般讀者的「舞普」讀物。它兼具非虛構寫作的企圖與散文的書寫質地,書中串連 #蔡瑞月、#李彩娥、#劉鳳學、#王仁璐、#黃忠良、#林懷民 等舞蹈大家的生命故事,勾勒出1930年代至解嚴前後的臺灣現代舞發展史。林巧棠的文字流麗,史觀清晰,用五個章節編織出臺灣現代舞啟蒙、萌芽、被扼殺、破土、解放的過程。難以取得影音資料的日治時期,她以報章雜誌等史料,幫助讀者重臨歷史現場。於是我們驚訝地發現,原來臺灣現代舞的啟蒙得益於朝鮮舞蹈家 #崔承喜 的演出。對身體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追求,讓現代舞成為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而日本現代舞蹈家石井漠所帶來的影響,同步在日本的殖民地迴響,影響了崔承喜,也影響了蔡瑞月。讓臺灣的第一支現代舞,誕生在太平洋之上。
.
然而,熟悉臺灣歷史的讀者當可預見,這樣強調自由、解放、抵抗的藝術形式將會遭逢怎樣的打壓。跳舞少女蔡瑞月和李彩娥走過情感認同複雜的日治時期,儘管戰後曾短暫呼吸過自由的空氣,戰後社會保守氛圍、對女性身體的壓抑、白色恐怖和發展「中國民族舞蹈」的官方政策,卻成為難以突破的牢籠。蔡瑞月受丈夫雷石榆牽連,先後入獄。在幾欲窒息的時刻,讀者跟著蔡瑞月苦中作樂。來自統治者的高壓並無法完全束縛跳舞的身體,蔡瑞月在獄中仍帶著隊友拉筋,甚至編舞和女囚們登台演出。林巧棠在此寫出了現代舞的自由精神:
.
「也許,這就是舞蹈的力量——能安撫身體的人才能掌握心的鑰匙,一旦撫平了心中躁動不安的火焰,才有機會撐過看似永無止境的牢獄生活。而這也是現代舞的精神,讓人舞出內心所思所想,所盼所願。窄小的牢房可以囚禁一個人,卻關不住想跳舞的身體與渴望自由的心靈。」
.
可是,來自國家的監控從此如影隨形,在蔡瑞月出獄後,仍要面臨一次次的盤查和刁難。而她的舞也轉以民族舞和芭蕾舞為主要內容,降低了現代舞的創作數量。與她同時期的劉鳳學,則低調沈潛地投入「中國現代舞」的實驗,用中國古代樂舞創作新的現代舞。
.
渴望自由的身體,總能想辦法在黑暗中找到光。一九六〇年代,隨著美國文藝政策和現代主義傳入臺灣,美國現代舞團來台演出,蔡瑞月也趁機邀請美國舞蹈家來臺教授。此外,從美回臺的黃忠良,引介美國舞蹈家康寧漢的技巧和概念;王仁璐也把美國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的技巧觀念帶進臺灣。七〇年代第二波西方留學學舞的風潮,則養成了林懷民、游好彥等年輕舞者。他們一方面接受現代舞技巧的訓練,一方面則受國際外交形勢影響,反思既有的國族認同,重新定位「我們是誰」,尤以雲門一九七八年的《薪傳》為經典案例。
.
到了一九八〇年代,臺灣現代舞持續吸收來自歐美的後現代舞養分,尤其深受碧娜·鮑許(Pina Bausch)影響。除了結合戲劇和舞蹈,將社會議題帶入舞蹈劇場,也深入挖掘臺灣元素入舞。解嚴前後,平珩、古名伸、陶馥蘭、羅曼菲,創作豐盛的舞蹈家們,用更多元的方式與臺灣社會對話。一次一次地突破身體的框架,性別的框架,各種既有觀念的框架。現代舞還記錄了重大歷史時刻。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林懷民編了〈今天是公元一九八九年六月八日下午四時⋯⋯〉(後來更名為〈輓歌〉),由羅曼菲演出。無止境的旋轉是編舞者身體所感,再化為舞者的極致表現。一代一代嚮往自由的舞者,用身體回應強權:
.
「在這以萬物為芻狗的天地之間,依然有一個人不屈不撓地站在那裡,企圖以人類的渺小,比擬宇宙之永恆,跳一支無始無終的舞」
.
除了以文字捕捉舞蹈這樣抽象的身體語彙,我特別喜歡這本書將現代舞史和臺灣民主史交錯並置的寫法。跳舞時最重要的是呼吸,這使它成為一個迷人而憂傷的隱喻。來自物理環境和心理思想的箝制,將使人呼吸凝滯。在有太多身心壓抑的島國,好好跳舞,就是革命,就是解放。
.
雖然囿於篇幅無法介紹更多九〇年代後的現代舞——比如稍晚誕生的林麗珍的無垢舞蹈劇場;現代舞對官方意識形態的抵抗或依從,還有討論的空間。封面上對現代舞的視覺詮釋,總覺得還容許不同的想像。以及貪心地想看見更多舞作劇照——想必授權和印刷都更困難。無論如何,這本書很適合當作認識臺灣現代舞的入門磚,為脈絡奠基,吸引人往深處一探究竟,並產生更豐富面向的詮釋。
.
在雲門都已走入第二任舞蹈總監的時代,回望歷史,舞蹈家的生命流轉和一支支舞作翻飛於書頁之間,讓人揣想舞者的力度和節奏,停頓和呼吸。它觸及深層自我,帶我們認識自己;外延斯土斯民,重新思考何謂臺灣,何謂自由,而終於如書中結尾:
.
「誕生在南方島國的兒女,都像海燕一樣,在翻騰的巨浪裡學會了飛翔。」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
李彩娥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常講座]蘇致亨、王君琦,《#毋甘願的電影史》講座,青田藝集,3:00-5:30。
.
講座前偷吃甜點🍰
.
作者蘇致亨和王君琦老師一起談新書《毋甘願的電影史》,首先從研究台語片的起點(一邊聽一邊狂點頭,《天天開心》也是我的童年回憶!),到如何以台語電影重寫台灣文化史,如何重寫台灣電影發展史。尤其是在台語片保存文本不足時,如何跳脫外文系學術體系「文本中心」的論述方式,或以往的詮釋:「台語片粗製濫造」、「受國民黨語言政策打壓才沒落」,而是從社會文化、產業面向進行論述。台語片的兩次高峰一則看出台語片拍自己電影的企圖心,一則看出技術轉化的痕跡。如書中常將台語片畫面和「如何拍出這個場景」的畫面並置,藉以思考不同的詮釋方式。而五六〇年代台語片的興盛,或可為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的史觀提供反例。
.
其次則是講台語電影的美學,除了看見台語片如何受美國、香港影響,如《王哥柳哥遊台灣》其實沒想像中那麼「台」,如角色原型來自美國,演員之一是外省人,配上台語配音等,將台語片放回亞洲史,放回「福佬文化圈」去詮釋,如和「廈語片的競爭關係。在跨域之外,台語片也和歌仔戲(楊麗花)、文學(張文環)、音樂(郭芝苑)、廣播劇和台語流行歌,甚至是舞蹈(如台語片中出現舞蹈家李彩娥和芭蕾舞!)之間有諸多影響和互動。甚至從台語片的運鏡敘事手法,去看台語影人對電影語彙的掌握,以及在電檢制度刁難篩選之下,台語片仍有大膽或前衛的表現。
.
更重要的是,面對如此市場取向的電影類型,他以「台語片的彩色天花板」對台語片在1969年後的驟然消失提出了解釋;但台語影人並未消失,而是轉入電視圈,甚至也有繼續在電影界。除了重新重視電影產業史、技術史,蘇致亨認為也該試著突破藝術與市場的對立,去重新思考成功的類型電影的電影語彙、藝術市場的市場邏輯是什麼。甚至將台語電影和台灣新電影的連結串接起來,包括電影技術的發展和影人等等。
.
王君琦老師則指出,不只是重新將台語電影拉回大眾文化視野,還希望能夠將這項重要的台灣文化資產加以傳承和對話。而所有的台灣新電影之外,那些被排除的電影其實也該被放回台灣電影史來談,去看台灣電影史的前後,而不是斷裂的狀態。
.
在歐洲藝術片、美國好萊塢的商業電影、國族電影以以外,台語片很有可能成為我們追尋台灣電影文化脈絡的另一個系譜。另外,台語片的庶民性和台灣當代商業片是否共享了某種屬於台灣的感覺結構,而發展出屬於台灣的美學?這都是值得持續關注的議題。
.
從以前限制台語節目的播出時段,到公視台語台開台、《大佛普拉斯》、《江湖無難事》等新台語電影的出現,努力振興台語的此刻,若能讓台語更成為生活化的語言,創作才有可能發生。進而由量變產生質變,有更不同的可能性。兩個半小時的講座火花四射,除了提醒自己把手邊的書讀完,也要關注國家電影中心推出的台語片修復計畫!
.
書單:
📖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博揚文化,1999(之前在胡思撈到的二手書)
.
📖 王君琦 , 施如芳等19人,《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聯經,2017。
.
📖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春山出版,2020
.
補記:除了舞台劇《台灣有個好萊塢》以外,之前看歌仔戲《當迷霧漸散》(一心戲劇團)中也有使用到台語片,許秀年登台時,穿插《流浪三兄妹》片段。
李彩娥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常書訊]
林巧棠,《#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衛城,2020。
.
2020年要恢復去上現代舞課,其中一堂正好便在蔡瑞月舞蹈教室,也要來讀這本台灣現代舞的故事。
新的一年在舞中讓身體自由,讓心靈自由。
.
.
書介:
「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永遠也不會害怕
也不會憂愁
我愛在暴風雨中翱翔
剪破一個又一個巨浪
──雷石榆,〈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
「⋯⋯舞蹈這項藝術的核心,則是以身體為語言,用最直接的肢體運動,表達出人最真實的內在感受。在這層意義上,現代舞走得相當遠,因為它的出現,就是為了打破古典芭蕾日益僵固的審美標準,讓身體能夠盡情揮灑,更貼近奔放的心靈與思想。而這源於反叛、追求自由的現代舞,雖誕生於二○世紀的歐美,卻引起了普世的心靈共鳴並傳入亞洲,先是日本,而後朝鮮,最後輾轉進入臺灣,落地生根。
.
《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以細緻而優美的文筆,生動地描繪了現代舞在臺灣的發展,同時,也記錄下臺灣人在政治與文化之外,追尋身體自由的歷史。
.
「假如我是一隻海燕」語出雷石榆的同名詩作,這是他寫給愛妻蔡瑞月的詩作,後也被改編為現代舞作品;而這隻在狂風巨浪中奮力飛翔的海燕,既象徵著蔡瑞月,也象徵著臺灣現代舞發展史上每個舞者努力的身影。
.
回顧過往,最早,經由日本的現代舞之父石井漠、朝鮮的半島舞姬崔承喜,影響了臺灣的蔡瑞月、李彩娥等一代人,再到如今人們熟知的林懷民與雲門舞集等,是在他們各自的努力之下,現代舞在臺灣才逐漸成為一項被人認真看待的藝術;也是因為這些舞蹈家的努力,才讓臺灣人普遍更理解、更能掌握、更懂得展現自己的身體。
.
而這項藝術所象徵的,諸如自由、解放、抵抗等近代啟蒙思想的精神,也歷經日本帝國的殖民、戰後國民黨的統治與戒嚴、冷戰局勢下的美援勢力,渡過層層壓力、重重難關,最後終於完成了在地化,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
.
📖延伸閱讀:
徐瑋瑩,《#落日之舞: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1920-1950》,聯經,2018。
(徐瑋瑩亦為《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寫了評跋。)
李彩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李彩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李彩娥 在 打開一扇窗-五分鐘認識一位舞蹈家-李彩娥老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陣子參與拍攝傳家寶的片子,忽然讓我想起2004年,十年前拍攝的不老舞蹈家~ 李彩娥 老師。當初老師已經八十幾歲了,但是言行舉止還是充滿活力, ... ... <看更多>
李彩娥 在 李彩娥舞團 的推薦與評價
演出使外省觀眾激動落淚。越過語言與文化的隔閡 ,李彩娥舞出人們的深處情感與思鄉情懷。 至今高齡的#蜻蜓祖母 李彩娥,翻閱了身心病痛與心理困境,在高雄深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