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書摘]
.
李琴峰著·譯,《獨舞》(独り舞),聯合文學,2019。
.
一邊期待李琴峰自己翻譯的《彼岸花盛開之島》(彼岸花が咲く島)早日出版,一邊上讀墨買她的兩本日譯中長篇小說《獨舞》、《倒數五秒月牙》來讀。先看《獨舞》。
.
「讓我們來寫一部,不以悲劇作結的《鱷魚手記》吧。」
.
「若她不是個拉子,是否就不會遭到那種厄運?她明白人生沒有所謂的『如果』,但仍無法克制自己的念頭。是否性取向的烙印,就是她所有不幸的根源?這種想法毫無邏輯也無法證成,不斷在漫長的時光裡折磨著她。」
.
「對,什麼都沒變。就算我改了名字,渡過大海,說著另一種語言,我還是我。而只要我還是我,只要這個事實仍然存在,我就註定被世界所疏離。身為自己,這就是我生命苦難的根源。 」
.
「死亡乃是對生命的逃避,但逃避又何妨。所謂出生,乃是無關乎自身意志,遭人強加以『生』之事實。若人類註定無法對抗生之荒謬,那麼最起碼選擇從生命逃避的權利,總該是天賦的。」
.
邊讀邊覺得,啊,這是個深受邱妙津、賴香吟影響的作者,尤其是《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和《其後それから》。中國文學如詩詞、張愛玲,日本文學如中山可穗等,也是她的文學養成。不過,台灣人身分、台灣女同志生活、台灣同志文學這些對日本讀者而言是「#異國情調」的元素,對同志文學稍有接觸的台灣讀者應該較無隔閡——邱妙津的經典意義自不用說,小說對邱妙津的致意也十分明顯;而書中角色揉合女同志身分、有某種精神或肉體創傷的人、身心病症、異鄉經驗等,陳雪、張亦絢等作者也都處理過。這使閱讀《獨舞》的新鮮感和驚喜感也同時被抵銷了不少。書中描繪的七年級世代的成長記憶或重要時事,因為太過切身和熟悉,對我來說同樣也並不「新」。雖然提及三一八學運、台大百日維新等,但只是浮光掠影。
.
我一面這樣想著,一面訕笑並羞愧於自己是否反射性地想在這本「翻譯文學」裡找「同志奇觀」,或被更戲劇化的衝突養壞了胃口?又或者是疲倦於憂鬱、悲傷這一系譜的老調重彈?再思考,這些人物樣貌和情節的不新,折射出的是怎樣的台灣女同志的文學「再現」?可以肯認,即使邁入新世紀,看似同志紛紛華麗現身,可是新一代的拉子仍有自己的暗流要渡過。不管是自我認同的,來自群體壓力的;可能是從天而降的巨禍,或潛伏在日常生活中,以不同形式展現的猝不及防的戳刺、紙割、重擊麻筋般的酸麻。憂鬱、自厭、自哀、自棄之後,那些創傷和痛感不是要遺忘,未必要痊癒,但還是試著和它們一起繼續上路吧——《獨舞》所寫的是這樣一段向死而生的療傷路途。
.
「不見一縷微光的深夜舞台,一位女舞者穿著一襲黑衣,安靜跳著無聲的舞蹈。沒有觀眾,也沒有舞伴。舞者孤獨地舞著,時而以雙臂在虛空之中畫出弧線,時而以單腳為軸翩翩回旋,時而躍至空中翻轉跟斗。舞者不知要舞到何時,彼處既沒有時間也無論空間,所以只能一直舞旋下去,直到精疲力竭、渴盡最後一滴生之能源方止。」
.
「一滴淚沿著臉頰滑落,感受到那滴淚滑下的同時,她才注意到,自己有多麼醉心於這塵世的美,多麼由衷地愛著這個塵世。這世界啊,人要求生則嫌太過狹窄拘束,要求死卻又有太多羈戀牽絆。直到經過與世界作別的旅途,真正站在生與死的邊界上,她才重新體認到自己對這世界的眷戀之情。」
.
議題之外,雖然李琴峰譯筆流暢,且應該不用擔心誤譯、翻譯失準的問題。可是,若要更加理解、感受作家創作語言的運用,感受到作家的「語言的寶石盒」(李琴峰語),可能還是要讀日文版——
.
曾經是台灣跨語世代作家留給後代的難題,在台灣新生代作家身上用這種方式出現,不禁讓人莞爾。而從殖民地的異性戀男性作家前進「中央文壇」,為日本文學注入新血**,到台灣女同志作家有意識地以日語書寫並受到「日本文壇」肯認,雖僅是簡單粗暴地畫分性別和國族身分,其間的跨度可玩味出許多幽微的意義(「讓台灣被日本看見、被世界看見⋯⋯」從台灣這邊對得獎的詮釋來看,這當然跟台灣的文學、文化養成還有文化位階的排序有關,跟台灣國族意識的建構有關;隨便抽換一個語種想想看好了,若今天一個台灣作家立志到韓國以韓文寫作並且獲得韓國重要文學獎(比如「現代文學獎」之類?*)⋯⋯)當然也會思考,作為文學新人出道作,若放在台灣或許難以超越現有作品,放在日本的文學環境卻有機會迎面直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與其說中文版《獨舞》是當代台灣同志文學代表作,不如還是放回非母語寫作者在日本成為職業作家、「台灣女同志在日本文學中現身」的脈絡來評價。
.
無論如何,作為讀者,我打算繼續閱讀她的第二本中譯作品,也購入日文作品讀讀看,並佩服她有這樣的文學行動、意志和創作才華。像賴香吟寫的:「書寫不能治療,那是本身快要好才能書寫,那是痊癒之前的一個大口呼吸。」隱藏本名,離開台灣,打造一個新名字,從另一個島國、用另一種語言突圍,這會是台灣/日本同志文學的另一種可能性嗎?在接下來的作品會有怎樣的嘗試呢?痊癒之前的一個大口呼吸,去走一條無人走過的路,作家還年輕,未來還很長。我們拭目以待。
.
.
📖李琴峰已出版著作、譯作:
.
2018 『獨り舞』(「獨舞」より改題、講談社)
-
2019 『五つ數えれば三日月が』(文藝春秋)
2019《獨舞》,聯合文學
-
2020 『ポラリスが降り注ぐ夜』(築摩書房)
2020 『星月夜』(集英社)
2020.10,東山彰良,《越境》,尖端
-
2021.01,《倒數五秒月牙》,聯合文學
2021 『彼岸花が咲く島』(文藝春秋)
-
*[即將出版]2022,李屏瑤,《向光植物》日文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
「李屏瑤向光植物」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習字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心得] 李屏瑤-《向光植物》 - 看板GL 的評價
- 關於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李屏瑤- 向光植物》日文版權確定! 將由光文社出版 的評價
- 關於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徵書向光植物_李屏瑤- 書籍板 的評價
- 關於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向光植物》——讓你心跳加速的女女戀愛故事!【阿罵看書 ... 的評價
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習字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7
出處/しゅってん/source:
李屏瑤/向光植物
---
紙:#2017閱讀的10000種姿勢
筆:ZEBRA SARASA CLIP 0.3(黑)
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李屏瑤直面書迷,如同對股東報告】
李屏瑤首先破題講道:「這場見面會,應該會滿像是跟各位近況報告,我自己的部分,還有《向光植物》後來都走到了哪裡。」
李屏瑤同時也想要寫一篇關於和平分手的故事,「但奇怪的是,當時已經寫了一萬字的小說稿子突如在電腦消失了,怎麼樣都找不到,所以就延擱下來。直到去年阮劇場的劇本農場要合作……」
#文學 #李屏瑤 #向光植物 逗點文創結社
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把月琴唱遊無數,走過社頂、水蛙窟、大光、龍水、滿州、里德、港口、旭海、東源、高士和港仔十一個社區,你也能讀到唱不完的恆春調。
●聽礫石吟唱海之歌—旭海:來到最夯的阿塱壹古道,看海浪淘洗礫石稜角。在部落停留,當個一日漁夫學會阿美族式的漁法,離開海邊,往旭海草原居高遠眺,視野包攬四面山海。而玩累了最好的放鬆方式,是到旭海溫泉歇一歇腳。
●用美味文化傳承—東源:品嘗哭泣湖蛙鳴鳥叫伴隨著野薑花香,在柔軟的水上草原享受冰涼足部SPA;麻里巴廚房烹調山林野味,排灣手作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高岡上的勇士部落—高士:來旅人學苑跟小朋友上課交換免費住宿,接著換上排灣禮服體驗揹婚禮,感受既單純又濃烈的喜慶氛圍。遠眺八瑤灣,放眼盡是部落獵場,高士的收獲和農作在一日的餐桌展現讓人驚喜的豐盛飽滿!
●舊日繁華今猶在—滿州:走訪有著貝殼砂鋪面和氣派迴廊的百年宅邸,還有嚼一輩子檳榔的黑牙美人,檳榔產業帶來的榮光在這裡保有一點餘溫。罕見的植群壓縮讓低海拔山區出現溫帶林生態,靜謐的南仁大山值得你走上一天。
●灰面鷲的秋祭典—里德:不用深入山區就到達沁涼宜人的欖仁溪,溯溪而走,勒沙竹手作的砲竹、海金沙葉做成的頭墊、山棕葉撿來作掃把…沿路童趣無窮!十月後這兒成為北方鷹鷲的驛站,在傍晚時分只見鷹海盤旋,倏忽以獨特的鷹柱飛落到山裡夜棲,是自然界最美的線條。
●國寶陸蟹港口茶—港口:港口溪陸蟹多樣性高居世界第二,農曆七月至中秋節前陸蟹媽媽往海岸奔走的生產之旅,是大自然最動人的篇章。帶有鹽味的海風終年吹拂的小部落,來到這裡喝杯港口茶,聽一曲人間國寶張日貴的滿州謠,就算嘗遍人生甘苦的況味了。
●迷宮森林野樂園—社頂:大尖山下蜿蜒山路的頂點,有著礁岩台地蘊藏的野生樂園,這小小一方森林裡,熱帶雨林、季風林、榕屬植物繁殖成富足的森林生態系,四季飛舞不斷的蝴蝶、躲在岩壁納涼的獼猴、大方隨意散步的爬蟲類…隱沒在山林間的龜仔角社守著這片山林,有說不完的故事…
●咆嘯山丘天人菊—水蛙窟:風吹砂公路下,有著隱藏版的壯觀沙壁;從貓鼻頭綿延到出風鼻的無垠草原,任你放縱乘風奔馳的想像。無人的曠野,在夜晚卻出奇的繁忙,悄聲而來,野地是梅花鹿的國度。
●半島最美的海域—大光:深入恆春半島海域最閃亮的珍珠,讓在地阿北阿姨帶你去看各種熱鬧繁生的潮間帶,潛入水面進行一場後壁湖漂浮旅程。向晚時分在大樹下聽陳達軼事,哼著一段思想起…
●湧泉種出稻米香—龍水:尋訪台灣最南方的有機稻作,漫步龍鑾潭,到田溝邊捲褲管撈蜆仔,在超涼爽的土角厝下,大口飽嚐著洋蔥、蘿蔔帶有泥土香氣的全食材料理。
作者簡介:
陳美惠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社區林業工作室主持人。近年來帶領學生團隊投入屏東社區部落,陪伴社區發展自然人文資源保育,培養生態旅遊專業人才,將保育與生計結合,具體實踐屬於台灣的社區林業。
李盈瑩
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畢業。曾任廣告設計、出版社旅遊記者。目前住在台北半山腰上,過著半農半寫作的簡單生活。創作以生活散文為主,作品有2008年《台北小旅行》、2009年《花蓮小旅行》、2013年《台灣小野放:出走不必遠行,在山.田.洋.森找自己》。
張倩瑋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新台灣新聞週刊財經生活組資深記者。
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大學畢業進入雜誌社工作後,才開始出走台北,一人開著車上山下海,認識台灣。愛好自由,奉行「不自由毋寧死」之志。現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依舊以「遊戲人間」的姿態看待人生。編有《城市夢想家》、《聽!校園裡的綠色樂章》、《剝復》、《單純就是美》。
張 筧
高雄人,現為自由撰稿人,曾任台灣時報、自立晚報記者。喜歡恆春半島,在冬日聽落山風拍打門窗,入夜後奔馳在人煙稀少曲折縣道,一點荒涼變讓他充滿感性。合著作品有2012年《暴雨後,看見彩虹虹》、2013年《高雄,慢‧慢遊》、2014年《我在阿塱壹,深呼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Dtx0tr_7-I/hqdefault.jpg)
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李屏瑤- 向光植物》日文版權確定! 將由光文社出版 的推薦與評價
宣布一件快樂的事,《向光植物》日文版權確定! 將由光文社出版, 我熱愛 ... 李屏瑤. . Dato Cheng 感謝在健身房都能賣書的大頭大大! 2 वर्ष. Iûnn Tsí-ui. ... <看更多>
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徵書向光植物_李屏瑤- 書籍板 的推薦與評價
好人有好報!求售二手書!,書名:向光植物,作者:李屏瑤,真的找超久 希望有緣人能夠賣給我,謝謝!,好人一生平安- 二手書,二手書轉賣,向光植物. ... <看更多>
李屏瑤向光植物 在 [心得] 李屏瑤-《向光植物》 - 看板GL 的推薦與評價
噢,其實我沒有在拉板上看過《向光植物》的前身:《老夏天》,我是在兩三個月前,在
小光(作者大人,請容許我如此「裝熟」地稱呼您)出書時的人物訪談裡得知她創作的動機
與故事背景,因而產生興趣的。只是我前陣子忙於「搭訕」別的故事與作者,直到上個禮
拜才訂書,腳步實在是有點慢了。
拿到書之後,我直接翻開最後頁,2016年2月初版一刷,我買到的是2016年4月初版四刷,
天啊,短短兩個月就賣了四刷的書,小光與其文字的魅力,可見一斑。而我也在讀完之後
,決定把自己不停翻騰的心情寫下來與大家分享,除了透過書寫來自我整理之外,也希望
能讓這樣的好作品再來個五六七八刷,以表我的喜愛與崇敬之心。
前天晚上,我讀到最末頁、闔上書之後,寫下這麼一段文字,算是一個極短的閱後心得:
青春,總是以一種毫無章法的姿態,在生命裡刻下深深的痕跡。
然後,我們會不時撫著那幾道凹陷的細溝,想念愛過的那些、哀悼失落的那些,再帶著一
點沉重、一點憂傷、一點期待和一點希望,繼續往前走。
至於「長版心得」,若有興趣的朋友可往下閱讀,還沒看過的朋友也不需擔心,我不會輕
易爆雷只會奮力推坑,請安心服用 XD
--
《向光植物》是一個關於女生和女生之間、關於青春、關於懵懂、關於友情、關於愛情、
關於界線、關於失落、關於追尋、關於成長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時間跨度十年,主角從
16歲走到26歲,故事裡還有父親、母親、小旻、阿青、6號、學姐、小莫、小貓,一路上
從茫然無知、混亂不安、隱晦幽暗走向透著微光的現在與未來。
小光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訴說主角的故事,並且在描述畫面與動作之餘,細細寫下主角內
心不停流轉的想法,筆觸溫婉、柔軟,像是深夜裡和一個陌生的網友通電話,她正跟妳說
著自己的故事。話筒裡傳來的聲音不大,但足以讓妳聽見她的輕笑、她的低泣還有她的嘆
息,她時而說起曾經發生過的那些猶疑與失去,時而傾訴自己從學生時期以來、一路上碰
撞的心得。
妳的世界其實與她還有她身邊的那些朋友都沒有關連,卻總是不經意被她憂鬱與希望交雜
的語氣扎得眼眶濕熱,或是發現自己也曾經歷過和她一樣的心情,然後,妳便會開始想和
話筒另一邊的她說些什麼,可能是「我懂」、「我了解」、「我也曾這樣」,甚至,在妳
們結束電話之後,妳也開始回想起自己從穿著白衣黑裙的那個時候起,曾經牽過什麼樣溫
度的手、曾經吻過誰柔軟的嘴唇、曾經為哪一個女生心跳不已、曾經在哪個角落屏息閃躲
大人的注意、曾經在哪個心痛的時刻口是心非地推開那個女生、曾經為了哪些事情慌亂得
一夜難眠、曾經為了什麼人痛哭,一直以來又是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或信念,變成了現在
這個樣子。
《向光植物》給我的,就是這麼樣的感覺。以為自己只是在看一個別人的故事,卻被那個
溫柔又貼近人心的筆觸帶領著,看見自己少年時期徬徨無助的影子,然後跟著歲月與情節
的發展,與主角一起,想通了一些困住的、撫平了一些受傷的,雖然速度不快,但總是一
直朝著好的那一邊、有光的那一邊前進,是一種受到療癒的感覺。
--
「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女生的人,一種是不喜歡女生的人。有一些人問題很
簡單,有一些很困難,有一些答案口說無憑,有一些只需要身體力行。」(第19頁)
「大約是愛情。
儘管最開始我們總給它不同的名字,以為那是友情的衍生物,以為此路不通,我們避開,
我們隱晦,在每個緊要關頭繞路而行。」(第120頁)
在女生與女生之間,關於愛情和友情的界線,究竟是用什麼樣的事件來區分呢?是心裡因
為對方小鹿亂撞的時候?牽到對方軟軟的手的時候?在紙條上寫「愛妳喔」的時候?和對
方緊緊相擁的時候?和對方的鼻尖距離一公分的時候?還是第一次接吻的時候?
可惜,每個人的感受與認知都大相逕庭 、獨一無二,所以這問題實在是沒有標準答案。
但是,急於搞清楚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了的我們,心裡卻總是有數不清的問題,想要找到一
個答案或是一種定義,才能讓自己蠢動著的那些心緒,有得以安放之處。
「有的人用盡所有力氣,卻像是童話故事裡的北風,那些力氣都用錯方向。有的人,一出
現就是對的。」(第16頁)
「偶爾是這樣的,需要繞上一大圈,看透各種風景,才能交換面前的一小步。」(第221頁)
然而,我們急於追求的那個所謂的答案,也不一定短時間內就會出現,我們常常需要花上
難以計數的時間與氣力,去試探、去碰撞、去逃避、去傷心、去害怕、去面對,才能找到
那個「答案」的一小塊拼圖,然後要經歷好幾個循環,才能得到越來越多塊拼圖。
也許我們會覺得好嘔,為什麼要花那麼多心力和時間,而且還不一定可以把模糊的弄清楚
、把懷疑的變肯定,但生命不就是這樣累積而來的嗎?總是要走錯好幾次路,才會知道正
確的方向在哪裡;總是要跌倒很多回,才學得會怎麼讓自己穩穩地前進。
「我感覺到身體裡的刻度在移動,每天都微微地傾向於更好的方向。」(第113頁)
我非常喜歡這段話,這不是什麼過度樂觀積極的勵志語言,而是一種信念,一種相信自己
「會慢慢好起來」的信念,就和書名《向光植物》一樣,每一天都努力地接收整個世界給
自己的任何滋養,朝著陽光的方向,慢慢長出屬於自己的樣子,而且,是越來越好的那種
樣子。
--
如果妳沒看過《向光植物》,我衷心推薦妳可以看看,然後讓它印個五六七八刷,喔不是
,我是說,這不是一個特別的故事,但它是一個會輕易勾起妳青春回憶的故事,更是一個
「搞清楚自己怎麼了」的催淚歷程,我甚至要說,它絕對不只是一個故事,妳會在小光的
文字裡,看見那股小小的、向著光的力量。
--
MJ雜談室
https://www.facebook.com/MJmavi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0.51.2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L/M.1466440299.A.95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