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我想為你推薦一本書》x2本
當初看到《我想為你推薦一本書》這本書的書名,我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句話好棒,我好想拿來對讀者說!」然後,又接著看到副標題寫「沒錯,這就是我最喜歡做的事」,霎時之間,我的整顆心就融化了。
愛上一本書不需要太多理由,尤其是書名把你想說的話都說完的時候。
讀後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for-you/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花田菜菜子,她目前是一家東京潮流女性書店的店長,這本書就像是她的類小說自傳,是一本很輕鬆有趣的小品讀物。她曾經因為前公司營運轉型而遇到職涯瓶頸、長期婚姻溝通問題造成丈夫提議分居、人生陷入谷底而感到茫然……
從來不玩社群媒體的她,某一次靈感之下,她上了「X」交友網站,想透過認識陌生人為生活注入一些活力。在網站規定的30分鐘網友面談之後,她總是喜歡從以前當書店店員的經驗,在腦袋裡上萬冊的圖書庫裡面,找出適合對方個性和遭遇的書推薦給對方。她的人生從這個時候,開始轉折。
這本書的內容起初是她在部落格上面,把這段網路交友跟推薦書籍的經驗,寫成一篇篇的文章。沒想到卻引發熱烈歡迎,所以應出版社之邀,她把這些文章集結成冊,寫成這一本書。
這段故事不只關於「書」,讓我感受更深刻的是她遇到各種網友的那些「人」的故事,在東京大都會形形色色的人們,生活上遭遇的掙扎和無奈,還有偶爾探出頭的光明和溫暖。
.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橋段】
.
這本書裡面,菜菜子在交友網站上面遇到了各式各樣的網友,有三句話不離想要一夜情暗示的中年大叔;也有在玩以物易物遊戲,想用尚比亞紙幣換到一張環遊世界機票的有趣醫學生;也有老是愛上渣男但本性率直的女孩;也有不想聊天,只顧著秀出自己的攝影和詩作的人;也有飽覽群書,讓她被打槍好幾次,嚴重挑戰她的專業,不知道還能推薦什麼的科技新貴。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她遇到讓她心防潰堤的溫柔心理教練……對方是一個專門在做「教練式輔導」的心理諮商師,碰面之後,菜菜子試著讓自己順著對方的引導,說出自己的心情和故事。她說自己分居的婚姻令人窒息、遇到職涯瓶頸令人灰心,整個很迷茫又沮喪。說著說著,菜菜子開始號啕大哭,她完全放下心防把自己的脆弱赤裸裸展現在對方面前。
待平靜之後,她很好奇地問教練:「妳為什麼上交友網站跟網友碰面,提供這麼棒的免費諮詢?」對方說:「我發自內心喜歡教練式輔導,不論是免費或付費,我都願意提供服務。」菜菜子當下感到大受衝擊、無法消化。
她回去想著推薦給對方書籍的時候,思考著:「人們總是在煩惱著在工作、金錢、喜歡的事情之間取捨,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需求來採取行動。」但是今天碰到的網友,打從心底喜歡自己在做的事情,無論上班、下班時間,她就喜歡做這件事。或許,這就是她的天職吧?
讀到這本書的後半段,菜菜子也透過為別人推薦書的行動,發現了自己的天職,這就是無論如何,她都喜歡做的事吧。
.
【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
.
書中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菜菜子說:「因為你很棒,所以推薦這本很棒的書給你。遇到過不了的關卡時,只需要讀一讀這本書,似乎就能讓很棒的自己,繼續做的很棒的人。」她這種推薦書本的心態很有意思。她首先會點出對方的魅力所在,再透過說話的技巧,將對方的魅力與想要介紹的書本連接起來,之後再告訴對方,這本書可以為他帶來什麼樣的助益。
這樣一來的話,就算是對方還沒有看過這本書,這個人在未來也可以把這個書當成是一個「不時之需的護身符」。之後偶爾翻翻幾頁,或者真的有需要的時候再來看也沒有關係。有時候,只需要讓這本書停留在對方內心的一個角落,當他遇到了某個過不了的關卡,能夠想起這本書,再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就變成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了。
菜菜子推薦書的方式,是一對一的面談交流之後,再從書庫裡找適合的書推薦給對方。對照起我自己喜歡寫部落格文章、還有錄Podcast節目,來分享我讀完一本書之後的心得跟收穫。一種是跟人直接且緊密的交流,另一種是對著所有人說話的公開交流。只要一本書在未來的某個時間,能夠幫上有需要的人,這樣說不定就夠了。
.
為人推薦一本書,就像是在調製一款療心配方。
.
【對事情負責,還是對人負責?】
.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剛好看到《高產出的本事》作者劉奕酉老師在Facebook上面分享的一篇貼文。貼文內容是摘錄自邏輯思維的羅胖在2020跨年的時候的一場演說,裡面說了一段故事,主旨是「對人負責,才能掀開職業的天花板」。這讓我想到菜菜子的這段故事。
起先,菜菜子只是一位普通的書店資深員工,她面對顧客只是單純給出暢銷書籍的建議,滿腦子想著就是怎樣把書店裡的書籍賣出去。她沒有聆聽過顧客想要的東西,也不曾瞭解顧客當下的心情和遭遇的難題。這個時候,她想的只是「對事情負責」,也就是當一個稱職的書店店員就好。
後來,直到她透過這種交友網站,開始去跟人進行很深度的一對一交流之後,她才發自內心推薦書及。這個時候,她就顯得人性化許多,她學會先去理解對方現在的境況,以及面對未來的擔憂是什麼,給出適合又精準的書籍推薦。這個時候,她學會「對人負責」,當一個推薦書本的愛書人。
結果是什麼?在故事的尾聲,菜菜子回到書店工作,做著熟悉的工作,卻擁有了不同的心境。每個前來買書的顧客,她都跟他們親切地聊天,加上以前的推薦書籍經驗,讓對方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趨之若鶩前來的人變多了,有一些甚至遠道而來,為了抒發心情和聽取建議,然後帶了一疊書滿意地離開。對人負責的菜菜子,掀開了她的職業天花板。
.
【後記:每個愛書人內心都有一盞星光】
.
讀完《我想為你推薦一本書》之後,我思考著經營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和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有哪些層面是對事情負責,有哪些層面又是對人負責。對自己,我關心的是自我成長還有轉變;對於讀者和聽眾,我關心的是看完和聽完我的分享之後,可以得到哪些想法上的刺激和啟發。更重要的是,在心底埋下一棵種子,在未來遇到困難時,或許,就剛好有這麼一本書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最後,推薦這本讀起來很輕鬆愉快的類小說傳記給你,讓我們從菜菜子這個奇妙的交友方式學習,重新連繫起人與人之間心靈交流的的美好。書本,可以成為照亮人心的一盞星光,幫我們找到找到屬於自己的慰藉還有指引,甚至帶來勇氣和希望。我想為你推薦一本書,沒錯,這就是我最喜歡做的事。
.
在虛擬與現實之間,讓書本成為照亮迷惘人間的一點星光,為我們找到慰藉、指引、勇氣和希望。
.
【抽獎辦法】感謝 仲間出版
1、抽出「2本」《我想為你推薦一本書》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曾經推薦書給別人嗎?哪一本書?為什麼?例如:「我推薦過《原子習慣》給我妹妹,因為這是一本改掉舊習慣、建立新習慣的經典」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1/5(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6(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本事出版社地址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抽獎贈書活動】《WOL大聲工作法》x2本
#第一本掛名推薦的書 #竟然在唐鳳隔壁 #名字要取筆畫少的
🙋「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一種「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還是一種「有趣的貢獻和自我表達的方式」?讓我驚喜的是,我遇到了一本好書,書中提供一種具體可執行的方法,引導我們從工作的倦怠走出來,邁向更有意義的貢獻和更有連結的人際關係。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orking-out-loud/
【我要大聲推薦的一本書】
這本書的書名是《WOL大聲工作法》,作者是「大聲工作法」的創始人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他提倡企業營造出更開放、協作的文化,也協助個人開創更好的職涯。他提倡的這個方法已經推廣到六十幾國,遍布各行各業,創造出許多熱烈交流的職場社群和專業圈。
這是第一本我以「閱讀前哨站 站長 瓦基」掛名推薦的書。當初出版社跟我接洽的時候,先提供了這本書的書稿給我看。我瀏覽了內容之後,發現作者在說的事情,處處充滿了我自己的職場心路歷程,到現在經營〈閱讀前哨站〉公開分享文章之後,整個人感到改頭換面的樣貌。
我在高科技業的九年職場經驗,歷經熱血青年到資深老手的轉變,從熟稔業務後的被動心態到充滿動力的主動貢獻。這本書,讓我得以重新檢視這段懵懂的轉變之旅。作者提供的建議與指引,也讓我深感共鳴和啟發,我已經迫不及待把書中的行動指南拿來實踐活用。
【「WOL大聲工作法」是什麼?】
根據作者的定義,WOL(Working Out Loud)指的是一種主動「公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正向循環的一種工作方法。他在以下這段獻給台灣讀者的影片裡,詳細說明了這件事:
「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給予人們機會,一個貢獻一己之長的機會,這是一種貢獻及表達自我的方法。不是為了追求人氣、出名或炫耀,而是為了助人。你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當你這樣做時,你為自己塑造了聲譽、獲得其他機會、培養他人的信任與關係。」
作者在書中用了五個章節說明WOL的重要元素,他也在每個章節後面提出許多問題,讓你用一種做練習題的方式,回答一些有挑戰性的問題,以及把一些建議付諸行動。
1.有意義的探索:針對想做的事、想過的生活,找到連結並開始實驗。
2.人脈關係:建立有人情味的人脈及找到新的關係。
3.大方分享:樂於分享、不吝給予,秀出自己的價值。
4.工作能見度:讓大家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或任何有助於他人的回饋。
5.成長心態:允許犯錯、困難時求助,一種想要變得更好的心態。
出版社也將這些行動步驟和練習題目,濃縮成一本練習小冊子。因此,這本書其實可以分為「書籍本身」和「12週練習隨身本」,這篇文章先跟你分享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在數週之後的文章,我會再和你分享我使用12週練習隨身本的步驟和心得。
【這本書掛名推薦者的共通點】
大聲工作法最重要的行動就是「公開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我是以文字和聲音的形式,分享自己透過閱讀之後的「所學、所想、所做」。底下延伸介紹其他掛名的推薦者,他們都是聲量和經歷百萬倍於我的厲害人物:
具有「天才IT大臣」美譽的行政院數位政委 唐鳳 ,她完全公開透明自己所有會議記錄、發言,在網路上都查得到(詳見工作紀錄)。她也善用數位技術的創新,讓自己成為連結各方、解決問題的開放平台。最近天下親子推出《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這本新書,直接排進我的待讀書單。
我很欣賞的自雇者 劉奕酉,是一位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他持續公開分享離開高科技業幕僚之後,成為自雇者以來的心路歷程,內容涵蓋他鉅細靡遺的思考步驟,以及不斷蛻變、不斷進化的獨特市場價值。他最近出版《高產出的本事》書中紮實的思考脈絡讓我感到佩服不已。
知名學習平台「大人學」的共同創辦人 張國洋,以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的角度,分享許多對職場新鮮人帶來深刻啟發的文章,在著作《大人學選擇》裡面更分享了身為一個大人,該如何運用獨立思考的方式做出人生選擇。最近瓦基的文章也受到「大人學」的青睞,即將轉載過去幫助更多的年輕學子。
全台最大線上閱讀社團「閱讀人」的創辦人 鄭俊德,他曾在Podcast分享經營閱讀社群一路上的甘苦談,讓我深受啟發。同時我也很感謝他創立的Facebook社團「閱讀人同學會」,聚集了許多熱愛閱讀和分享的讀者,促進了無數的交流和討論,是每個愛書人不能錯過的好地方。
他們都透過公開分享的方式「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這不但塑造了自己的聲譽、創造更多的機會,也建立了群眾的信任與更深刻的人際關係。為什麼這種「大聲說出來」的工作模式,不但能帶給人們內心的滿足,還能建立外在的成就?
【強調大聲說出來的用意】
作者引用知名的「自我決定論」來說明,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充滿動力?是什麼因素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歸納起來,人類有三種內在的心理需求,分別是:專精(competence)、自主(autonomy)、關聯(relatedness)。當這些需求獲得滿足時,我們就會獲得激勵、充滿生產力、發自內心感到快樂。最棒的地方在於,「公開分享」剛好可以同時促進這三件事情:
【1.專精】
你可以透過公開分享的方法,表達你正在學習與改善的事情,還有你正在發展的新技能。並且,採取一種「成長心態」去面對所有的新事物。不用擔心分享還不擅長的事情會被取笑,因為你只要記得「你並非不擅長,你只是還沒擅長」,透過不斷的學習與成長,隨著時間增進自己的能力。
例如我一年半前,剛開始公開分享閱讀筆記的時候,也曾感到非常生疏跟擔憂,我不知道自己分享的東西是否有人要看。直到我偶然讀到國外筆者 Jakub Ferencik 的一段話激勵了我:「如果不為誰而寫,就為自己而寫。書寫是一種自我療程。」
隨著一篇又一篇讀書心得的產出,我治療了自己對職場上例行公事的煩悶,我彷彿抬頭看見世界的廣大,像個興奮的小孩子到處尋找有意思的書來讀。在我重拾生活的動力之後,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職場技能,透過閱讀導入更多元的思考策略,精進自己的領導與管理風格。
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獲得許多關於寫作技巧和職場經驗的讀者回饋,讓我再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方法和步調。回顧來看,公開分享不但讓我得到了寫作專精的提升,也得到了職場技能專精的提升。
【2.自主】
擁有「自主」的心態,是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這種心態可以讓人擁有自信、動能和動機。如果你覺得凡事都是別人指派好的,是自己被強迫這麼做的,那麼你很難感覺到任何的快樂。因此,盡可能把自己在做的事情,轉換念頭成:「是我決定這麼做的,是我選擇這麼做的」。
在我選擇公開分享閱讀的收穫和職場的經驗之前,我的心態偏向於「任由生命替我做安排」。這種念頭就像是電影《黑暗騎士》反派小丑說的「追逐公車的小狗」,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管追的上眼前的事情就好。那種對工作感到「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
直到後來鼓起勇氣,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我發現自己有權選擇挑什麼書讀、挑什麼話分享、挑什麼主題延伸討論。我也開始意識到,這些文章產生出一種無形的「責任感」,我感覺到自己有責任,傳達出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內容。
因此,我意識到自己所做出的挑書和文章選擇,甚至是職場上策略的調整,都是我審慎評估後的決定。我也變得會去思考這些決定的背後,是基於什麼考量和取捨。用這種公開分享的思考脈絡,讓我知道自己擁有完全自主的掌握度,所做出的任何決定,都令人感到開心和無悔。
【3.關聯】
直到我開始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才發現有許多網路上的閱讀社群,來自各地的讀者分享著閱讀的心得與樂趣。許多前輩分享和回饋的觀點更是我以前從沒想過,這種思想上的衝擊總是讓我感到十分雀躍。
我一開始是在「PTT書版」和「閱讀人同學會」上面分享讀書的心得和收獲。能夠跟許多愛書人彼此分享和交流,是一件很令人感到開心的事。發表文章之後的留言回饋,有時候也會讓我發現許多專業領域之外的好書,從一本書,延伸閱讀到其他的經典好書。
透過公開分享自己的文章,讓我認識各行各業的人們,接觸我以前不曾想過的可能性。有時候也會有一種找到同伴的熟悉感,心想「有其他人跟我很像,我們可以一起發揮影響力」。公開分享讓我跟人們和社群產生了關聯,我的貢獻可以幫助別人,別人的回饋也讓我受惠無窮。
【對我最有啟發的段落:讚美即貢獻】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個段落地深深震撼了我。這是我曾經忽略的一件事,現在看來卻十分重要。作者提到,商業作家史考特.伯肯(Scott Berkun)在成為暢銷作家和熱門演講者之前在微軟工作,他寫了一篇文章記錄離職前跟同事的一段交流。作者節錄了文章裡三個完整的段落,:
我在微軟的最後一天,受邀做了最後一次演講。那場合很棒,我有機會向一群好友好的聽眾談重要的事情。後來一位我很敬重的同事走了過來,感謝我做的工作。我問他為什麼以前不說呢?他說他以為我早就知道了。他覺得,我可能經常聽到那些話。基本上,他不希望我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耶!」還有什麼說法比這句話更荒謬的嗎?
這件事讓我想到,自己看過或讀過很多對我很重要的東西,卻很少回以任何讚美。我喜歡的書(或讀過幾十遍的書)、我喜歡的講座、我收到的好建議等等,但我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人。或者,我從來沒有花心思支持別人的成果。數十人說了實話,讓我變成更好的人;或是在別人不支持我的時候,繼續支持我,但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話對我有多重要。**我發現無數的行為對我產生了影響,而我卻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事,我因此受害而不自知。**原來我比這位在我即將離開公司時才感謝我的人還不如,他做了一件對他重要的事。他直接走過來,正眼看著我,表達感謝。我這才發現,那種感謝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的。
我以前從來沒有學到要記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簡短的電郵、網站上的留言、握手與一句謝謝。我意識到,在我那扭曲的小小心靈閣樓裡,在一個布滿灰塵的黑暗角落,潛藏著一種想法。那種想法覺得,在那些情境下給予讚美,有損我的自我評價;讚美別人就是承認自己的某種失敗;也就是說,我把那種讚美與拍馬屁聯想在一起。現在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有多愚蠢,因為承認別人的好比自己做得好更難。任何人都可以批評或接受讚美,但啟動正向交流才是有影像力的人的特色。
這段話,我重讀了很多次,回想起那些沒能說出口的讚美令我感到愧疚,打破自己吝於給予讚美的內心糾結,意識到有時候連一句讚美都懶的說是多麼的可惜。直到現在,我才體認到「原來給予讚美也是一種貢獻」。希望我發現得不算太晚,我終於學到,發自內心給予讚美可以是多麼自然的一件事情。
【後記:大聲說出來】
如同作者所說:「成功不是一條精心規劃步驟的整齊路線,也不是順著許多人走過的路前進,而是有意義的探索,每一步都產生學習效應與連結,並增加一系列的可能性。」我回顧了自己公開發表文章的心路歷程,每次的分享,對自己而言都是微小的成功,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學習。
我也想跟你分享我在《為一般人而戰》這本書中深感共鳴的一句話:「我們要為彼此而戰,因為我們的心靈互相寄託。爬到山頂,同時告訴背後的人我們看到了什麼。」閱讀與寫作就像是我的兩支登山杖,期許自己奮力攀爬的同時,持續與你分享我所看到的一切。
你什麼時候開始「大聲說出來」都不嫌遲,因為:「不管你年紀多大,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可能在你眼前,包括你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你的人生意義不需要和未來某個遙遠的目標有關,而是和你每天的生活方式有關。它可以是某種實踐,而不是結果。」
經營〈閱讀前哨站〉之後的時光對我來說,簡直美好得不像真的,「公開分享」或許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實踐。
【抽獎辦法】感謝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1、抽出「2本」《WOL大聲工作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第一個想到「大聲工作法」的代表人物?你有什麼想法?例如:「我覺得 唐鳳 公開會議逐字稿的方式,讓政府更加親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10(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11(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本事出版社地址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2月9日,我特地來到位於臺北市臥龍街的和平青鳥書店,而再過一個禮拜,她就要走入歷史了。
充滿話題的和平青鳥書店榮獲被稱為「世界3大設計獎」的2020年德國iF設計大獎(iF Design Award),得獎原因包括「獨立書店跟建商的合作,打破常規裡建案接待中心的定型觀念,而是跨界融合,結合藝術展覽、演講、文化活動,為公眾帶來創新又愉悅的體驗」。
而原本預計營業180天的書店,後來又延長近9個月,將於2月16日熄燈,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接獲消息相當開心,透露「如果沒有延長營業,可能得不到這個獎。」
青鳥書店與達永建設跨界合作,2019年5月在台北市麟光站附近的寧靜社區,以可拆卸式的建材,重金打造「期間限定」的和平青鳥書店,樣品屋(建案接待中心)結合書店、咖啡餐飲的複合經營模式,成為全台首例的話題焦點,加上「消失的書店」名號吸引不少人造訪;而達永所推出預售案「達永秋鄉」也在短短一個月就宣佈完銷。
「達永秋鄉X和平青鳥」的建築設計,以台灣的紅磚結合花格,設計出重複性的復古符號,加上大片玻璃,採光明亮,室內的高低層板錯落,中央栽種一棵楊梅樹,建築相當具有特色且美觀,融合了藝術、設計、人文、現代和台灣本土風格,因而在2020年的「德國iF設計大獎」中脫穎而出。
得獎原因中也提到,建商與獨立書店的合作,打破常規裡建案接待中心的定型觀念,而是結合藝術展覽、演講、文化等活動,透過融合不同的行業,讓建築發揮了多功能性,以獨特的現代設計成功地吸引了人們,也為為公眾帶來創新而愉悅的體驗。
「德國iF設計大獎」(iF Design Award)是全球公認的重要的設計競賽,它與紅點設計大獎、美國 IDEA獎並稱為「世界3大設計獎」,每年吸引超過70個國家、7千多項產品參賽。
據悉在「和平青鳥書店」開幕後,由於各方檢舉、風波不斷,讓當時的達永建設副董事長莊政儒興起報名參賽念頭,約莫於2019年中左右報名,而在2020年收到獲獎消息後,他也向媒體分享,台灣的創意與設計是站上國際舞台的能量,當全世界的實體書店都在衰退時,開發商是最有能力負擔書店可能的虧損,「希望這個創新的經營模式,能讓更多人拾起書本!」
事實上,雖然建案早早完銷,但達永建設也並未因此停止與青鳥書店的合作,不僅在過程中協助解決各式問題,甚至同意延長營業,將原預計的180天又延長88天,總共將近9個月,於2020年2月16日正式熄燈。
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一路以來深受感動,三不五時提起達永不僅非常尊重文化,給予書店最大的支持,開幕以來因被檢舉而動輒數十萬的罰單,也全由達永買單。莊政儒甚至承諾熄燈後數千本書的去向也無須擔憂,會全數買斷,他常說「這些事我們來處理,你專心做好書店,好好選書!」
蔡瑞珊說,和平青鳥延長期限的起因,是為了讓書店提供給更多出版社舉辦作家講座,但原有的180天無法負荷,因此請託達永將時間延長。近9個月以來,這裡舉辦了60場人文講座、賣了將近1萬本書籍,到訪讀者超過20萬人次,「是一間充滿波折但燦爛的書店!」
她也透露,若不是延長營業期限,可能得不到這個獎。因為獎項年度寫著2020年,而和平青鳥書店如果照原計畫營業180天,會在2019年11月下旬結束營業,如今沒想到因為延長,而能得到這份榮耀,也成為書店熄燈最好的紀念。
對於外界曾經批評建商與書店合作的經營模式,蔡瑞珊曾說,建商不等於惡的代表,「建商有很多種、正如同書店有很多種、作家有很多種一樣。」選擇與達永合作,是她嘗試為書店找出路、推廣閱讀的方法之一,未來不一定會複製這樣的模式,「但不會放棄繼續開書店。」
2020年1月,她也與兩大藝文品牌跨界合作,在台北四四南村開設以劇場藝術為主題的「PLAYground 南村劇場·青鳥·有.設計」。
而和平青鳥書店的建材拆除後,將會移至他處重建,至於未來由誰接手經營,以及經營模式如何,尚在討論中。
和平青鳥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臥龍街289號
營業時間:10am - 9pm
最後營業日:2020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