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what you eat
吃進什麼樣的食物,決定什麼樣的身體
慢性病大部分是吃出來的!
如糖尿病很多是因為飲食比例錯誤,吃太多澱粉、糕餅、水果,吃太少蔬菜所致。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則是因壞油脂吃太多、蔬菜吃太少。甚至於憂鬱症也與優質蛋白及好油吃太少相關。
缺乏維生素B會提早退化,有可能記憶力嚴重衰退,有些患者因擔心高血壓、心臟病,平日不敢吃紅肉,經補充維生素後,有機會逐漸好轉。有些人擔心膽固醇過高,每天只吃青菜、水果,導致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三酸甘油脂超標,引起心血管疾病。長期不吃肉會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B12是造血重要元素,若缺乏會造成神經病變及貧血,引發疲倦、腦力和體力減退、臉色蒼白等,缺乏B12也會使血管狹小及血液栓塞,增加心臟病和腦中風風險。維生素B12是人體製造神經傳導物質的輔助酵素,體內含量不足時會影響神經傳導的分泌,出現記憶喪失、失智、神經痛、末梢神經炎等症狀。
建議即使不吃肉、蛋,也要吃豆腐等黃豆製品,腦子才不會提早退化。很多人以為少吃肉、多吃蔬果就是健康,有些人甚至一天三餐只吃飯配菜,連豆腐、黃豆等也拒吃,怕尿酸高;吃蛋怕膽固醇過高,認為這樣就很健康。其實長期下來,身體會因缺乏維他命B12、蛋白質而出毛病。
蛋白質非常重要
蛋白質是人體修補組織的重要原料,不吃蛋白質食物才是生病的最大禍首。人體如缺乏蛋白質,無法執行新陳代謝;長期缺乏蛋白質,導致生理機能無法正常運轉,容易提早衰退。常有老人家因不吃蛋、肉、黃豆,導致身體機能衰退,甚至提早出現失智症狀。現代人該在意的是飲食均衡,而非攝取某種營養過量的問題。國外有研究發現,半素半葷是最健康的飲食原則。
健康飲食八大原則
身體會慢性發炎、快速老化、甚至癌化。
儘量遵守下列原則:
1. 食物均分法:每餐飲食中蔬菜類、蛋白質類及澱粉類份量要均等。
2. 多吃好油、少吃壞油:好油可以維護及促進健康,壞油則會損害健康。
3. 多原味、少調味:吃新鮮原味食物。
4. 多吃完整食物:很多食物都可以連籽帶皮吃,如葡萄、蘋果等。
5. 精製糖、精製澱粉少吃:吃過多精製糖或澱粉,會增加身體負擔,影響吸收維生素C,使抵抗力變差。
6. 每餐只吃七分飽:吃太飽或有吃消夜習慣的人,睡覺時容易因體內有過多營養素流竄,造成過多葡萄糖進入腦中,導致睡不穩或多夢。
7. 食物種類多樣化:人體要維持基本生理運作、新陳代謝,要靠體內成千上萬的營養素,只要缺少任何一種營養素,就會造成代謝失衡。
8. 多喝潔淨的水:喝好水很重要,不僅有助新陳代謝,還有解除疲勞、助眠、美容的效果
如果因為任何因素需要吃素,或者飲食有明顯無法做到均衡者,也需儘可能的尋求外加的補充添加方式避免營養不均。
末梢神經病變維生素 在 不來的郭醫師 《 Dr. Brad Kuo 》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You are what you eat
吃進什麼樣的食物,決定什麼樣的身體
慢性病大部分是吃出來的!
如糖尿病很多是因為飲食比例錯誤,吃太多澱粉、糕餅、水果,吃太少蔬菜所致。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則是因壞油脂吃太多、蔬菜吃太少。甚至於憂鬱症也與優質蛋白及好油吃太少相關。
缺乏維生素B會提早退化,有可能記憶力嚴重衰退,有些患者因擔心高血壓、心臟病,平日不敢吃紅肉,經補充維生素後,有機會逐漸好轉。有些人擔心膽固醇過高,每天只吃青菜、水果,導致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三酸甘油脂超標,引起心血管疾病。長期不吃肉會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B12是造血重要元素,若缺乏會造成神經病變及貧血,引發疲倦、腦力和體力減退、臉色蒼白等,缺乏B12也會使血管狹小及血液栓塞,增加心臟病和腦中風風險。維生素B12是人體製造神經傳導物質的輔助酵素,體內含量不足時會影響神經傳導的分泌,出現記憶喪失、失智、神經痛、末梢神經炎等症狀。
建議即使不吃肉、蛋,也要吃豆腐等黃豆製品,腦子才不會提早退化。很多人以為少吃肉、多吃蔬果就是健康,有些人甚至一天三餐只吃飯配菜,連豆腐、黃豆等也拒吃,怕尿酸高;吃蛋怕膽固醇過高,認為這樣就很健康。其實長期下來,身體會因缺乏維他命B12、蛋白質而出毛病。
蛋白質非常重要
蛋白質是人體修補組織的重要原料,不吃蛋白質食物才是生病的最大禍首。人體如缺乏蛋白質,無法執行新陳代謝;長期缺乏蛋白質,導致生理機能無法正常運轉,容易提早衰退。常有老人家因不吃蛋、肉、黃豆,導致身體機能衰退,甚至提早出現失智症狀。現代人該在意的是飲食均衡,而非攝取某種營養過量的問題。國外有研究發現,半素半葷是最健康的飲食原則。
健康飲食八大原則
身體會慢性發炎、快速老化、甚至癌化。
儘量遵守下列原則:
1. 食物均分法:每餐飲食中蔬菜類、蛋白質類及澱粉類份量要均等。
2. 多吃好油、少吃壞油:好油可以維護及促進健康,壞油則會損害健康。
3. 多原味、少調味:吃新鮮原味食物。
4. 多吃完整食物:很多食物都可以連籽帶皮吃,如葡萄、蘋果等。
5. 精製糖、精製澱粉少吃:吃過多精製糖或澱粉,會增加身體負擔,影響吸收維生素C,使抵抗力變差。
6. 每餐只吃七分飽:吃太飽或有吃消夜習慣的人,睡覺時容易因體內有過多營養素流竄,造成過多葡萄糖進入腦中,導致睡不穩或多夢。
7. 食物種類多樣化:人體要維持基本生理運作、新陳代謝,要靠體內成千上萬的營養素,只要缺少任何一種營養素,就會造成代謝失衡。
8. 多喝潔淨的水:喝好水很重要,不僅有助新陳代謝,還有解除疲勞、助眠、美容的效果
如果因為任何因素需要吃素,或者飲食有明顯無法做到均衡者,也需儘可能的尋求外加的補充添加方式避免營養不均。
末梢神經病變維生素 在 微笑藥師廖偉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維生素B群解析】
§B12(Cobalamin)
一、成人RDA(建議每日攝取量):2.4 μg/天
二、成人UL(攝取上限):-
三、缺乏病症:
缺乏維生素 B12會導致惡性貧血 (pernicious anemia),臨床症狀包括皮膚蒼白、降低活動力、疲勞、呼吸短促、心悸。主要是因為缺乏B12會干擾DNA的合成,導致骨髓腔紅血球無法分裂熟化,造成巨球型貧血。
75–90 % 維生素 B12 缺乏臨床症患者會出現神經性併發症,包括下肢體端刺痛(tingling) 與麻痺,也可能影響專注力與記憶力。
四、生理機轉:
維生素 B12 是直接影響必需胺基酸的生合成以及間接的影響 DNA 的生合成。此外在支鏈胺基酸與奇數碳脂肪酸(odd-chain fatty acids)代謝過程中B12 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B12以Methylcobalamin和Adenosylcobalamin兩種作為輔酶的角色分別參與「甲硫胺酸合成酶」與「甲基丙二醯 CoA 變位酶」的反應。
1.「甲硫胺酸合成酶」:
以Methylcobalamin作為輔酶,在作用的過程中減少了同半胱胺酸 (homocysteine)在血中在組織與血清中累積,降低心血管疾病以及改善腦部認知功能。此外,生成的甲硫胺酸作為甲基提供者調控 DNA 甲基化與基因的表現。(*2)
2.「甲基丙二醯 CoA 變位酶」:
以Adenosylcobalamin作為輔酶,在支鏈胺基酸與奇數碳脂肪酸(odd-chain fatty acids)代謝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至於一般大眾熟知的補充B12保護神經是因為它具有協助神經髓鞘生成的作用,但詳細機轉尚不明確,可能與調節部分生長因子與基因表現有關。(*3)
五、國人攝取狀況:
基本上台灣各年齡層的B12攝取都足夠,並沒有普遍缺乏的狀況。但特定族群如素食者、老人與酗酒者較常見缺乏B12。
這是因為B12主要存在肉類中,素食者的飲食中常缺乏B12。此外,老年人或做過胃部切除手術的病人由於內在因子(intrinsic factor)不足,B12無法和內在因子結合到腸道良好吸收,因此也容易出現缺乏狀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長期服用治療胃潰瘍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以及糖尿病治療用藥「Metformin」都有較高的機會引起B12吸收不良造成缺乏。
六、副作用:
目前並未觀察到B12攝取過量造成任何中毒現象,因此並未設定攝取上限(UL)。
然而,在2017年臨床腫瘤學雜誌上刊出一篇針對約77000人的研究指出,長期服用高劑量B6(> 20 mg/天)和B12(> 55µg/天)的男性在10年評估中發現約有2倍罹患肺癌風險的可能,吸菸男性則是3~4倍。但女性確未觀察到肺癌風險提高。
儘管仍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釐清B6和B12與肺癌的關係,但至少我們也可以思考是否真的需要攝取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如此多倍的維生素劑量。(*4)
七、市售劑型:
●Cyanocobalamin(CNCbl)(最常見)
此為合成的B12在自然界並不存在,便宜且安定性較高,因此常用於保健食品中。Cyanocobalamin會在人體中先轉化為Hydroxocobalamin,接著再轉化成活性態的Methylcobalamin或Adenosylcobalamin。
有些研究認為正常情況下Cyanocobalamin的吸收度略優於Methylcobalamin,然而吸收後Methylcobalamin較能被保留在人體中。但有部分的人表示擔心Cyanocobalamin在體內分解時釋出的氰化物會造成健康疑慮,目前並無明確結論。有些文獻認為如同平時攝取食物中即含有微量氰化物,在正常情況下不需過於擔心;有些文獻則表示由於仍有健康上的疑慮,建議把Cyanocobalamin作為次要的B12補充選擇。
●Methylcobalamin(MeCbl)(常見)
Methylcobalamin是人體內活性B12的其中之一,同時也會作為保健食品,一般稱作「甲基B12」或「活性B12」。Methylcobalamin常用於改善末梢神經病變,且對於神經髓鞘的保護與增生有一些助益。(*5)
但其安定性較低,容易被光、熱以及Vit C降解。(*6)
●Adenosylcobalamin(AdoCbl)
或稱作5-deoxyadenosylcobalamin,是人體中另一種活性B12,主要作為支鏈氨基酸和奇數鏈脂肪酸的代謝,進而幫助神經髓鞘的生成。
但實際上在台灣的保健食品中很少見。
●Hydroxocobalamin(OHCbl)
也是未活化態的一種B12,少了Cyanocobalamin中氰化物可能造成的傷害,且在人體停留時間較Cyanocobalamin長,但在人體中仍須經轉換才會成為活化態。
因為會和氰化物結合,因此也可作為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劑。
八、注意事項
●該補充活性或非活性?
需注意的是,B12缺乏不會單純只缺MeCbl,往往AdoCbl也會缺乏,單純補充MeCbl是否可在體內轉化成AdoCbl仍未定論,甚至有文獻認為不論攝取何種型態的B12,人體都會去掉基團成為Cobalamin並重新合成活性態的MeCbl和AdoCbl。(*7)
但現階段小編仍建議「B12缺乏者」補充非活性的OHCbl或CNCbl讓人體轉換成活性MeCbl和AdoCbl。
至於非B12缺乏者針對神經炎的「治療或輔助治療用途」,則可以優先選擇較多研究支持的MeCbl。(*8)
●影響口服吸收的因素
對於胃全切除者由於缺乏內在因子,因此口服途徑的B12吸收都不佳,需要定期注射B12以防缺乏。
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者因為是胃酸不足以將天然食物中與蛋白質結合的B12分離,因此口服補充B12可以改善缺乏狀態。
參考文獻:
1.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02-105 年)
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772032/
3.https://journals.sagepub.com/d…/pdf/10.1177/2192568218758633
4.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017.72.7735
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ejcn2014165
6.https://econtent.hogrefe.com/…/a…/10.1024/0300-9831/a000578…
7.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312744/
8.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88748/
末梢神經病變維生素 在 以補充維生素。而糖尿病人由於糖代謝紊亂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糖尿病患需要的不止是維生素D,還有5種維生素也別忘了補充因為維生素存在於天然 ... 適當補充維生素B群,特別是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以減少和緩解末梢神經炎等病變的 ... ... <看更多>
末梢神經病變維生素 在 手腳麻像針在刺?當心維生素B12不足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無緣無故手腳麻、感覺刺痛? 除了想到血路不通, 也要注意可能是# 維生素 B12 不足!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陳龍醫師提醒: 維生素 B12 對人體神經傳導很重要 ... ... <看更多>